APP下载

基于幼小衔接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

2023-05-30游娜

考试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幼小衔接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游娜(1992~),女,汉族,福建宁德人,晋江市深沪镇金屿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小衔接。

摘 要:幼儿园学习阶段,是引导幼儿迈入一年级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阶段。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孩童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和角色变化的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阶段的来临。文章便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寻找幼小衔接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于问题之下寻求解决策略,以帮助孩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顺利走入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163-04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加强幼小衔接,充分利用多样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来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孩童健康发展。所以,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对此,我们在幼小衔接教育之中要注重对幼儿身体和动作发展、学习品质、认知与基础知识、社会与情绪发展、语言发展这五方面的培养。而学习品质的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提升幼儿学习品质,能够于活动之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自主思考,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便就幼小衔接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方面

1. 忽视学习品质培养整体性

目前,许多幼儿园已经注意到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开设了相关教育课程。但是,其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在网络之中搜索他人课程内容而选择其中优秀内容进行教学。在这些课程之下,幼儿园也会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一些学习品质培养园本课程,但是其所占比重较少。而这些他人课程和园本课程并无一个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教育体系,无法给予幼儿以系统化教育。

2. 忽視学习品质培养多元性

在幼儿园教育之中,其课程内容主要以健康、语言、科学、数学、艺术等课程进行分类,有其具体而确定的课程内容。于这些内容之下,教师无法于其中增加特定关于学习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内容,而只能将学习品质培养内容融入语言、社会等学科之中而让其成为教育的辅助内容。这种融合的教育方式以主课程教育内容为主,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无法启发幼儿进行多元性思考和体验。

(二)教师方面

1. 学习品质观念认识不足

当我们询问教师从哪些途径进行学习品质培养学习之时,其大多表示是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学习其中有关教育建议。另外,许多教师会从学习品质教学案例和幼儿园教学研讨之中进行有关学习品质的理解和感悟。与此同时,教师在学习品质教学讲授之时也总是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发挥,忽视了学习品质培养的本质所在。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关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方面的学习和理解总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概念理解上,而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观念。

2. 学习品质培养能力不足

在学习品质教育培养方面,幼儿教师时常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自身所喜爱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关注,无法针对性地对教学环节进行创新设计和改编。而在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的选择中,许多幼儿教师也总是采用提问、讲授等方式进行教学,而没有采用游戏、生活教学、体验法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进而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三)家庭方面

1. 观念传统而固化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如今,许多家长依然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而盲目推崇灌输式教育,并且在家庭教育之中也延续这一教育形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注重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孩子个性、心理、学习品质的发展,这使得家庭教育呈现出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情况。与此同时,当我们询问家长对学习品质的理解和认识时,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品质便是指幼儿在学习中所应该具备的品质,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力等。由此可见,家长对学习品质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狭窄、固化,只重视于学习方面,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

2. 忽视学习品质发展

注重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幼儿能力和品质的发展,一直是众多家长观念中所存在的问题。当前,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小衔接教育中应该加入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进而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知识而步入新的学习阶段。然而,这种方式却违反了幼儿心理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发展。而学习品质的培养包含兴趣、动机、专注、自我调节等多个方面。家长应摆脱传统分数教学论和超前教学论思想,尊重幼儿发展规律而针对其进行多方面训练和培养,提高幼儿思维创新、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 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探究

(一)幼儿园方面

1. 关注学习品质教育,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幼儿园要根据课程纲要明确教育目标,将学习品质培养融入本园教育目标之中,指向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为了学习品质培养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幼儿园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并将其理念融入活动之中。比如,蒙台梭利课程理念,便是一种关注儿童成长需求和兴趣,引导儿童自发、自主学习的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之下,幼儿园可以在课程设计之中关注儿童的需求和发展,从日训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具和教学材料,正确而有效地开设学习品质培养课程。此外,主动学习,是一种于课程之中引导儿童自觉主动参与其中而进行探索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之下,幼儿园要关注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适当增强幼儿与小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创设自主性园本课程,以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帮助幼儿提升其学习品质并且向小学阶段过渡。

2. 关注教师教育素质,开展学习品质讲座

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对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认为幼儿园要注重开展学习品质培养相关培训,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学习品质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儿童学习品质”“正确认识‘学习品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关注品质培养,做好幼小衔接”等相关教育讲座。教育讲座内容可以从学习品质这一整体概念入手进行理念培训,也可以从兴趣、专注、坚持等细小知识点入手讲述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教师从幼儿学习品质入手提高其发展能力。通过举办多样讲座,能够增强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素养,提高幼儿教师学习品质教育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3. 关注家园双方沟通,注重学习品质引导

建立家园联结,能够从幼儿园和家庭这两个方面针对幼儿学习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于家园互动之下指导幼儿于日常生活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认识,提高幼儿专注力、观察力等学习品质。对此,为了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幼儿园可以开展家园互动平台、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儿童教育之中。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家园互动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展示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相关活动介绍、活动照片、活动感受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儿童于幼儿园中的成长变化。与此同时,在家园互动网络平台上,幼儿园可以开设“学习品质”板块,在其中展现有关学习品质培养相关理念、学习品质培养方法等内容,让家长于其中进行了解。在了解之余,家长还可以在其中讨论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谈一谈自己对学习品质培养方面的家庭教育实践和感受,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教师方面

1.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学习品质理解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是加强学习品质培养的首要环节。在正确教育观念的指引之下,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正确方向而设计相关学习品质培养活动,從而达到教育目的。对幼小衔接教育来说,其是儿童教育发展的初步起始阶段。作为新时代发展下的幼儿教师,则要转变自身传统的固化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观念从“学什么”向“怎么学”进行转变,关注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中便提出了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对此,其一,幼儿教师要认真参与教育培训,学习教育部教育指导纲要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其二,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设计学习品质教育活动。其三,教师要于活动之下引导儿童自主交流、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给予幼儿以充分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将学习品质素养融入儿童自身思想和行为之中,内化于其自身成长过程之中,促进幼儿品质能力发展。

2. 创设教育教学环境,注重学习品质深化

营造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环境,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对幼儿教师来说,在学习品质培养教育之中则要注重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和建设,让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之下快乐学习和成长。对物质环境来说,教师要在获得之前考虑教学的场地、布局、时间、规则等内容,准备合适的教学用具和材料。比如,在“陶艺坊”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则要准备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水等材料,进而让学生依次体验揉泥、拉坯成型或者泥条成型等步骤,进而使儿童于陶艺制作之中感受到快乐。对精神环境来说,教师则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和成长需要,鼓励幼儿建立自信心,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之下进行学习品质培养活动。

3. 捕捉教育教学契机,促进学习品质发展

在幼小衔接下儿童学习品质培养之中,教师所担任的主要是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的角色,而教育的主体则是儿童。对儿童来说,其有着自身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其自身的成长需求和兴趣。作为教师,则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儿童身上,而应该充分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适当引导和调整。所以,教师要于教学活动之中抓住教育契机而针对幼儿专注力、好奇心等进行适当引导,于儿童成长规律之下融入适当学习品质培养内容,鼓励幼儿于其中独立思考和探索。例如,为了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教师则可以设计“注意力”教学活动,以锻炼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注意力,提高幼儿视觉的稳定性和听觉的迅速反应能力。在此活动之中,我们一共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手指操热身,让儿童双手平置于胸前,手心向外做抓握的动作,并且进行握拳等训练。第二个活动是眼睛体操。教师则利用白板工具,让幼儿身体不动而其眼睛则跟着图上的圆点一起运动并且逐渐加快速度。第三个活动是火眼金睛。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字母表》中于众多字母下找到所有的j并且画上横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j并且记录寻找时间。通过以上活动,教师既遵循了儿童成长需求,也锻炼了其专注力,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品质。

(三)家庭方面

1. 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幼儿成长

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我们发现许多家长都受到超前教育理念的影响而将学习品质与学习画上等号,为儿童报各种小学知识学习班,指导幼儿学习许多超前知识。然而,这些教育观念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忽视了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性和发展性。如果不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则必然无法达到素质化教育的目的。所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而真正关注幼儿成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家长应从以下方面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其一,要转变重知识而轻品质教育的观念。家长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教育思想,将关注成绩转为关注成长,目的在于提高幼儿自身的发展。其二,要树立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家长要从幼儿成长的终身发展性入手进行教育活动,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需要,引导幼儿于兴趣之间进行多样活动,在学习品质培养下感受活动的乐趣。其三,注重学习品质培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于正确方法和策略指导之下进行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使其顺利迈入小学阶段。

2. 遵循发展规律,注重教育衔接

在幼小衔接教育学习品质培养教育之中,要注重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联系而进行科学化设计,引导孩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迈入新的教育阶段。但是,这种学习衔接并不是指对知识的超前学习,而主要是为了使儿童提前了解小学生活环境,增强儿童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对此,家长则可以根据孩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引导孩子初步了解和感知小学生活。比如,家长则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的小学校园进行参观,让其于不同的学校环境之下体验其中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此外,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家长可以在家中让孩子搜索有关“小学生活”的资料,并且让孩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小学校园和校园生活情景,开展多样“小学生活”相关主题活动。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家中进行“模拟小课堂”活动,将活动时间增加到40分钟来锻炼孩童的专注力。通过这些多样的主题活动,幼儿可以对小学生活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其多样学习品质,进而使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融入小学学习之中,有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而促进孩童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3. 营造良好氛围,锻炼幼儿品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是其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源泉。当幼儿于家庭之中感受到足够的满足和幸福,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进而于其中体验和感受多样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下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所以,家长在日常教育之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一同进行多样学习品质培养活动,在活动之中与孩子一同玩耍而促进其快乐成长。比如,在日常生活之中,儿童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問。有时,孩子会带着好奇的眼睛询问父母“小草为什么是绿色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便是幼儿进行独立思考的体现。此时,家长不能认为其言行太过幼稚就对儿童进行责骂,而应该带领孩子一同去书中、网络中探索事物的奥秘。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重视其所思考的问题,并且与其一起思考、一起探究,于共同探究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进行身体旋转、平衡能力、你比画我来猜等游戏活动,在游戏之中训练孩子的平衡力、意志力、思考力等品质。在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中,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下体验游戏和思索的快乐,在兴趣的参与下获得学习品质的提升和培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品质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更注重对其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引导和帮助。提高幼儿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其在不同学习阶段快速而高效地融入新阶段的学习之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全面提高幼儿综合能力。作为新时代幼儿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加深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并创设多样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于多样活动之下提升自身学习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丽芬.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索:基于大班幼儿与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教育,2021(11):11-12.

[2]叶雪萍.基于园家携手的幼小衔接之探:以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为切入口[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20(1):811-812.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幼小衔接培养策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