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实践课程的改革优化
2023-05-30陈燕红吴承来李岩
陈燕红 吴承来 李岩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种子科学综合实践”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知识广、实践过程长、操作复杂等特点。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丰富实践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课程思政、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学;一流专业;种子科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第二批教改重点项目“新形势下种子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X2019001);2020年度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第三批教改面上项目“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M202013)
[作者简介] 陈燕红(1985—),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种子科学研究;吴承来(1974—),男,山东济南人,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李 岩(1978—),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4-0081-04[收稿日期] 2022-06-15
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指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要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实践育人环节[2]。“种子科学综合实践”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改革实践教学是完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适应新农科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实践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系统改革与实践。
一、丰富实践内容,满足行业需求
随着种业市场的深刻变革,要求种业人才具备丰富的“育、繁、加、检、销”等环节的实践经验,以满足种子企业业务拓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3]。“种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种子生产田的去杂去劣、种子精选和包衣以及种子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分别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种子检验学”的相应章节,涉及种子产业链中的“繁、加、检”三个环节。我国种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实践内容的局限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从软件和硬件上进一步丰富了实践内容和教学资源。(1)结合“攻关田”,实现种子生产田间过程的全覆盖。“攻关田”源于农学院“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分配实验用地,由学生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去劣去杂到种子收获过程的全覆盖。(2)新增中大型种子加工设备,实现种子加工自由化[4]。农学院实验教學中心于2013年购置了筛选、风筛选、窝眼选、重力选、包衣和丸粒化等多台种子加工试验台,但试验台加工能力有限,实践效果有限。在专业发展的促动下,2020年新购置三台中大型种子加工设备,包括5X-0.7型风筛清选机、5XZ-2.0型比重清选机以及M1型杂粮色选机,实现了大量种子加工流程的设计和操作,有力提高了教学效果。(3)丰富种子质量检验指标,实现种子检验标准化。在种子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种子扦样及四大质量指标的检验,检验方法主要涉及以快速法进行种子净度分析、蛋白电泳法和SSR标记法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标准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标准法测定种子水分含量等,检验过程要求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最后出具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单。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4)以种子作为载体,串联“繁、加、检”三个环节。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从种子生产田收获的种子进行加工,然后从加工后的种子中扦取送验样品进行质量检验。整个实践过程以种子作为载体,将种子繁育、种子加工、种子检验三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克服了课堂独立教学的不足。通过实践内容的改革,学生能够掌握种子产业链“繁、加、检”三个环节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靠讲授和演示传达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所授内容完成操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理解和讨论,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完成实践过程,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只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1)实行翻转课堂,完善课程资源。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协作意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已广泛应用于理论课程的教学[5]。在“种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程基本内容及其相关专业知识。另外,“种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多门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不能简单地利用理论课教学资源。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资源。例如,利用大量视频资料生动呈现设备的构造和加工过程,制作视频教学资料展示多个质量检测指标的具体操作过程。(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过程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和引导,但教师要注意班级之间、小组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学情差异,指导过程要做到因人而异、引导有方。(3)开展专题式教学。在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专题讨论模块,针对方案、进展、问题及结果等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4)鼓励学生挖掘实践环节中的创新创业资源,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三、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管控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主要途径[6]。目前,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大多以课程论文为主,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形式有很多弊端:一是论文中大篇幅叙述理论教学内容,或者照搬相关网络资源,缺乏个人对实践过程的记录和深入思考,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二是论文的书写和评价往往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这种延时性降低了学生投入实践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结果而轻过程,影响课程评价结果的公平性。根据“种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性质和目标,我们对其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着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考查。考核评价综合了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式涉及考勤、问答、作业测评、专题讨论、实践论文、汇报交流等。另外,针对不同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考核评价内容。例如,知识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能力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社交和创新能力等;过程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和学习态度;方法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搜集和运用参考资料的规范性等;价值观目标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正确认识事物。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有效敦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对学生进行科学公平的评价,准确反映课程教学效果。
四、强化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8]。目前,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不同于理论课程,大多数实践课程缺乏独立系统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师缺少挖掘思政元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践课程一贯强调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容易忽视其育人作用。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深化,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背景,其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会有更频繁的交流互动,便于教师引入思政育人元素;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应用理论知识,引入思政元素,更易引起共鸣,发挥其育人作用[9]。
“种子科学综合实践”是涉及多门理论课程的综合型实践课程,其中以“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为主,运用了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物理、化学、试验统计方法等相关知识,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如习近平“三农”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意识、职业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等,为开展思想政治育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例如,种子送验样品的处理和质量检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要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作为一名种子检验员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通过实践种子“繁、加、检”的过程,结合“育”和“销”,让学生深刻体会种子产生的复杂过程,进而充分认识一日三餐的来之不易,倡导学生坚持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田间管理过程中,指导学生科学、经济、环保地施肥施药,切实保护耕地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等。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开展以思政元素“挖掘”、思想政治案例分析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等,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师不仅有明确的育人意识,还有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通过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扭转了实践课程重实践、轻育人的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2021年4月,習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10]。教师的水平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种子科学综合实践”原由“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种子检验学”的理论课教师分别负责相应环节。我们进一步引入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教学骨干的中青年教师以及富有创新理念的年轻教师,做到全部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保证每个教学环节至少2位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过程。另外,利用集体备课和专题讨论对课程进展情况进行充分讨论交流,保证每位教师对课程进展有充分的把握。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托种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实施了以下举措:第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依据;第二,选派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基层或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和行业发展现状,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第三,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或交流会,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第四,形成了常态化集体备课制度、新进教师听课和试讲制度、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和优秀教学课堂观摩制度,选派中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提升培训、教学技能比赛和教学质量奖评比等,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第五,通过教学科研激励政策、教学科研交流研讨会、国外访学等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通过以上方式,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践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教学夯实了师资基础。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种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意识,使学生成为适应种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一懂两爱”的高素质人才。
參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A/OL].(2019-04-02)[2022-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A/OL].(2012-03-16)[2022-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16_146673.html.
[3]郭东伟,李春莲,刘柏林,等.新形势下种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223-224.
[4]韩秀兰,张春庆,宋宪亮,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4(2):58-61.
[5]张萍,DING Li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1):46-55.
[6]夏依丁·亚森.新时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创新途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3):10-11.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A/OL].(2020-05-28)[2022-05-1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9]秦建彬,史学涛,张广成,等.实践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创新实验为例[J].大学化学,2022,37(3):138-142.
[10]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2021-04-19)[2022-05-12].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82039.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major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eed Science is a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 for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major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ofessionalism, extensive knowledge, long process, and complicated oper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this paper further improved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by enriching the practice content, changing the teaching metho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ers.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first-class major;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n Seed Science;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