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2023-05-30杨梅何岱眉鲁妍妍
杨梅 何岱眉 鲁妍妍
摘 要:人才培养、德育为先。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途径。要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为辅,确保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高效实现有效配合,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的水平、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03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要求为新时代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医护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优秀医护人才的专科性学校,有其思政课教学方面的特殊性,具有特殊的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要求的导向。通过课程思政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以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教学为主、医护类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为辅,通过多主体参与、多元化吸引的方式全方位、系统性地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
一、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薄弱,不重视学习思政课
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在入学之前思想政治理论相对薄弱,掌握理论的程度相对较低,各学段衔接、分层实施、整体推进全程育人的效果并不显著,理论纵向衔接的程度不高,认同思政课的程度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偏低。不少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医护专业知识才是他们步入社会的主要谋生手段,学好医护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才是他们主要的任务。同时,目前社会在选择医学生时考核其思想品德的局限性和时效性导致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和思政素养,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和认同思政课的兴趣。
(二)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自身不够重视,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授课主体,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承担着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医护工作者的使命。但是目前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受限于社会资源的分层布局、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和科研条件,医护类高职院校很难吸引充足且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同时医护类高职院校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够重视思政课教学,个别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不高,理论基础知识不健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缺少血肉,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感。目前的思政课教育模式虽然坚持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但是集中式地给学生机械性宣导和灌输思政理论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無法促使学生高效领会和接受思政课真正的内涵和灵魂,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再加上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思政课外实践,但是实践活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缺少课后引导、巩固和总结,整体效果并不显著。
(三)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匹配性不足
普通本科高校思政课教育起步较早,师资队伍完备,已经形成了系统性、体系化的授课方案和管理考核机制。然而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起步较晚,师资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受限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所处的社会层次,医护类高职院校很难吸引优秀的思政课专业教师,教师队伍质量的劣势会降低整个思政课教学的水平。另外,受限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口碑效应,学校更加看重学生专业领域的就业情况,教育资源和教学评价考核也会极大限度地向专业课教师倾斜。面对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前出现的问题和窘境,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
二、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及应用课程思政理念的现状
(一)提出课程思政理念
自2005年开始,上海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初步探索学校的思政课程。第一阶段,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思政教育改革;第二阶段,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三阶段,将德育纳入综合教育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1]。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化为注重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自此开始正式全面提出课程思政理念[2]。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3]。由此,课程思政成为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和发展方向。王学俭、石岩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中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课程思政是全面践行“三全育人”和“大思政”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4]。提出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着力点。
(二)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及实施课程思政理念的现状
1.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课程思政理念的现状。庞建茹、陈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专业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中指出:课程思政是构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医学专业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其自身的育人水平直接关系着实施课程思政的成效,这就对医学专业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果秋婷、张小飞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将“课程思政”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学改革方向。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增加对于高端综合型医疗人才的需求量,要立足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全面探析其教学现状和改革策略,以此为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6]。刘宇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护理专业践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中指出:护生人文素质集中体现在关爱和尊重人,继承和发扬仁心、仁术。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护理学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将这种教育理念传递给当代护生就成了新形势下护理学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开展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金课,提升护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7]。
国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较多: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其教育模式是课堂—校园—社会分层立体式,将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侧重于吸收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将忠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贯穿于爱国教育中,同时日本看重儒学思想,历代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而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如在对学生开展临床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领学生,促使学生切实提升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例如,动物实验在医学实验课中较常见,教师要将动物看作病患,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关爱动物,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较深刻的记忆,引导学生的行为。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自身将要从事的工作就会形成更清晰的认知,并能够从内心生发自豪感,在学生的意识中就会形成职业道德。
2.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理念的现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之后,医护类高职院校对于实践该理念进行了初期探索,着力于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通过自身经历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思政理论,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1)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政理论不全面,不够重视思政教育,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性的思政教学培训,缺少体系化和系统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存在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2)各个专业课教师并未从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查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思政素质,不能实事求是、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专业课教学过程。(3)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界限不清,导致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无法确定自身参与的程度是否合理,无法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功效。(5)医护类高职院校本身不够重视课程思政,在评价教师教学的质量时,在思政教育方面分配各项资源并不均衡。(6)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方法没有实质性变革的情况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无法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效。
三、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实施课程思政理念的方法
(一)提取思政元素,融合专业课教学
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具备且突出的思政素养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面向医护类高职院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医护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医院的医生及病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医护类学生所应具备的品质,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问卷之后发现,调查结果相对集中地认为医护类学生所应具备并且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应突出的品质包括:热爱祖国、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科學谨慎。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需要将以上思政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达到突出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二)加强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医护类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引导,实行集中备课制度
课程思政理念不是将思政课完全交由医护类专业课教师讲授,应该坚持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医护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引导,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优化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出改进建议,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方法、稳定的融入方式和不断丰富的案例库,推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实行集中备课制度,对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充分了解专业课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深入了解、不断修正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成果,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有效配合。
(三)实施高校之间轮换思政课教师,组织教学研讨会,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本科院校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实行定期轮换,提升医护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组织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定期培训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升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水平,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四)优化医护类高职院校资源配置,提升重视思政课教学的程度
医护类高职院校通过资源投入和考核偏向等方式提升自身重视思政课教学的程度,同时完善考核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机制,提升教师重视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程度。医护类高职院校加大投入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力度,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尽最大努力引入更加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四、结语
本次研究和探索是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面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尝试,后期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修正以及贡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最终将会形成一整套可供全国推广的标准化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10).
[2]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EB/OL].https://topics.gmw.cn/node_103479.htm.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25326.htm.
[4]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
[5] 庞建茹,陈洁.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专业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03.
[6] 果秋婷,张小飞.“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9(21):53.
[7] 刘宇.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护理专业践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