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龚秀梅
龚秀梅
摘 要:田径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学生展开体育锻炼、提升其运动水平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者试图寻找田径教学的创新模式,而游戏教学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由此入手,文章对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课前热身、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拉伸放松等不同的阶段,分析和研究游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让学生在设计游戏、参与游戏等过程中,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能扎实地掌握田径运动的技能。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7-015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51
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教学效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方法具备竞技性、趣味性等特征,是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将其应用于田径教学中,能够推动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其焕然一新,进而增强田径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此,体育教师要在准确理解、正确认知游戏教学法的基础上,将其合理地穿插和融入到田径课堂上,让学生在设计和参与游戏活动时,掌握理论知识、精进运动技能,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
一、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基于游戏教学法的竞技性、趣味性和全员参与性等特征,将其应用于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之中,其价值和作用也不容小觑。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体育教学活动,田径项目的观赏性和对抗性稍差,当学生难以感受到趣味性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削弱学习热情,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活动等也表现出兴趣缺缺的状态,而教师巧妙地引入趣味化的游戏,通过夸张生动的方式,呈现出田径项目的技术动作、理论知识等,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明显加强,他们不单单能够产生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也会全方位地理解田径项目的基础理论知识、习得动作技能[1]。此外,游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也具有重要价值,在课堂上,教师以游戏为载体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和对抗,为他们提供以赛代练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要与同队成员密切配合,也要与对方成员公平竞争,由此而言,初中生在游戏的引导和价值下,其团结共赢、理性竞争的体育品德会不断增强。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于课前热身阶段引入游戏
体育课堂中的热身阶段,既起到导入作用,也具备体能训练的功能,一堂好的体育课,离不开高质量的热身活动,尤其是在短跑、长跑等体能消耗较大、动作幅度大的田径项目中,课前热身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对此,为了加强课前热身的效果,让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做足准备,教师要于课前热身阶段引入游戏,利用趣味化的游戏,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为后续的高强度训练奠定基础。
1.以游戏为载体熟悉热身动作。在田径教学中,根据不同项目的教學内容和训练强度,热身动作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把握和记忆每一个田径项目独特的热身动作,教师要以游戏为载体和主要形式,编创不同的游戏方案,为学生提供丢手绢、过独木桥等极具特征的游戏选项,让学生熟悉双臂平展、后腿蹬地等多个热身动作,于热身阶段迅速提高身体的温度、增强身体的柔韧度和协调性,为后续的技能教学和训练活动打下基础。而且,为了加强学生热身的实际效果,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展示,要求学生将热身活动中掌握的动作技巧、取得的热身成果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和分析工作,明确学生在热身游戏中是否增强了身体的柔韧度、是否达到了最佳的运动状态、是否投入到体育课堂中等等,综合各项元素,确定田径课堂上学生的热身情况,为正式开启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由此,田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能不断增强。
2.以游戏为载体增进师生关系。导入环节的主要价值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在传统体育课堂上,师生关系相对比较紧张,学生无法完全放松下来,难以将自身视为课堂中的主体,其学习积极性自然也难以增强,导入环节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针对此种现象,在导入环节中增进师生关系已经刻不容缓,因而,教师要在课前热身阶段,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游戏,以你画我猜、趣味猜词等激趣性质的小游戏,让学生在集中的时空环境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从心理层面上接受教师、亲近教师,削弱他们对陌生环境、新知识的排斥感,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为了活跃导入环节的氛围,在游戏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认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说教式”的语言形式,立足于初中生的视角,由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赛事、娱乐节目中的田径项目等等,作为导入环节的教学语言,了解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看法,从而在游戏活动的加持下,打开学生通往田径运动之路,提升田径教学的整体实效。
3.以游戏为载体衔接课堂环节。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可知,部分体育课堂中存在热身、导入环节与正式课堂教学脱轨的现象,学生需要从极度放松的状态瞬间过渡到极度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既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容易造成学生的身体损伤。为规避此种情况,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工作,围绕着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训练重点等,精选游戏素材和素材,据此设计热身和导入游戏,让学生在动一动、玩一玩的过程中,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田径教学的内容,促进不同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2]。除了衔接本堂课的教学环节之外,教师也要注重与上一节课的衔接,利用上一节课中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化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旧知识,并能在迁移的过程中,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由此,田径课堂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也能串联起不同课节的体育知识,这对于提升其体育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于理论教学阶段设计游戏
一些体育教师在思想和理念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体育教学只需传授给学生技能、让学生会做动作即可,这种理念违背了学生的思维成长规律,也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长期发展。对此,教师要重塑理念,认识到理论知识教学对于田径项目教学的重要作用,以游戏教学法为载体,增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1.利用闯关游戏建设理论体系。初中生是一个尚保存强烈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充满期待的群体,基于初中生的这一特征,教师可以利用闯关游戏,将与田径项目有关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游戏素材,按照知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设计递阶式的游戏活动,从由易至难的顺序出发,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遵循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扎实地巩固知识。此外,以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游戏的材料,教师也要注重理论知识之间的内部关联,确保不同游戏关卡中的知识具备紧密的逻辑关联,这样既能展示出田径项目的理论知识系统,还能帮助学生建设理论体系,促使他们在脑海中构建起内部结构稳定、关联密切的认知系统,为后续的技能训练和比赛做好准备。
2.利用抢答游戏了解田径历史。除了基础知识之外,田径运动的发展历史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只有在全面了解田径项目历史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田径运动的内涵与本质,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领略田径的魅力。因此,为带领学生了解田径的历史,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抢答类的游戏,提前制作线上题库,借助多媒体展开题库,当学生看到题目后,要迅速做出反应,以喊名字作为抢答信号,快速说出正确的答案,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游戏,最后选出游戏的胜利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此模式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会愈渐丰厚[3]。
(三)于技能训练阶段组织游戏
技能训练是田径教学中的重点,是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只有把握好技能训练的时机、提升技能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田径项目的教学实效。为了将技能训练的效用最大化,教师可在这一阶段组织游戏活动,以一种趣味化、直观化的形式展示田径知识,由此,学生便能更为深入地理解且扎实地掌握知识。
1.借助游戏呈现动作要点。田径项目中包含短跑、长跑、体操等多个分项,每一分项的技术动作和要求都有所不同,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偏重于采用“示范+练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技术动作,学生很难调动起自身的热情,这也就在无形中限制了技能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此类现象,教师要寻求变革的方式,借助趣味化的游戏,呈现动作的要点,如在跳远游戏中,即可利用“青蛙跳跳跳”的沉浸式游戏,要求学生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由此迁移到跳远“双臂后摆,用力蹬腿”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动项目中的技能,并能在活躍的课堂氛围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学生自主设计的角度出发,为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印象,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围绕着短跑、长跑、跳高等田径项目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设计沉浸式和体验式的游戏活动,将专业化的体育名词、体育动作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此降低技能训练的难度,为学生搭建体育训练的支架,久而久之,田径教学的实效性便能不断提升。
2.借助游戏训练专项技能。专项技能训练既是田径课堂上的重点,也是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实施方法后,如何才能确保动作做得正确、做得规范,那就要依靠于反复的训练和精准的指导。对此,为了强化专项技能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法,依据专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训练要求,制定游戏的规则、精选游戏的素材,确保游戏能够与专项技能的要求、初中生的体能状况等相吻合,如针对短跑“冲刺”这一专项技能,为提升学生的爆发力和身体的灵活性,可设计“突袭”游戏,让学生在“突袭”和“反击”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短距离的爆发力,考察学生的瞬时反应速度。而以游戏为手段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师不仅要考虑游戏的内容是否恰当、形式是否新颖,还要从体能素质、性别差异等角度展开思考,针对同一个专项技能,要为不同体能水平和性别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训练,如在跨栏训练中,为男生设计高抬腿的游戏,为女生设计大步走的游戏,以此契合不同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此模式中,游戏教学法的实际作用得以体现,田径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也明显增强。
3.借助游戏渲染竞技氛围。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体育品德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培养目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渲染竞技的氛围,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环境中,强化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美好品质。在初中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以竞技性的游戏为载体,结合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期望达成的预期效果等等,引入障碍跑、十人十一足、摸石头过河、趣味接力赛等兼具竞技性、趣味性特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竞争的氛围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同组成员的集体精神,并在讲述游戏规则、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这样既能体现出游戏的助学作用,还能深入挖掘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4]。而且,要想进一步升华学生的体育品格,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总结游戏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田径学习和训练中尚且存在的不足、正确地看待体育运动中的成与败,这样即可凸显出游戏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
(四)于拉伸放松阶段展开游戏
历经整堂课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肌肉、肩颈等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地放松身体、缓解肌肉的紧张程度,将很可能会引发学生的肌肉损伤、疲劳过度等问题。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当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展开拉伸游戏活动,以不倒翁游戏、大逃亡游戏为主要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和愉悦的氛围,引导他们伸展上肢和下肢,确保他们在充足的空间内放松身体、缓解紧张程度。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观察和监测工作,将拉伸放松阶段的游戏区别于热身和教学阶段的游戏活动,针对游戏中学生过度紧张、对抗性过强的情况,要及时叫停,让他们循序渐进地降低身体的问题和身体的紧张程度,逐步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样才符合拉伸游戏的初衷。再者,出于放松身心的需求,在拉伸游戏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入“真心话大冒险”这一类的放松和娱乐小游戏,让学生从心理上恢复到松弛的状态,促使他们在游戏中增进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感情,圆满地完成整堂课的学习任务。
三、结语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热身、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拉伸放松等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游戏教学计划,不单单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让学生踊跃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胜负、团结友善的体育精神品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教师也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游戏教学法的影响,合理调控游戏在课堂中的比重,及时创新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纪金玲.论如何将教学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田径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9(26):78.
[2] 邢庆传.体育游戏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10):15.
[3] 冯雪杉.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9(10):8.
[4] 张克德.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1(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