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3-05-30刘静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主流媒体课程思政

刘静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议话题,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新模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其本质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引领高校学生,而新闻资源与意识形态关系十分紧密。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媒介组织,我国主流媒体要筑牢意识形态领域最前沿、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宣传阵地,承担着导向引领、真理传播、思想宣传及价值塑造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挖掘及提炼主流媒体新闻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并有机融入教学十分重要。文章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例,探索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策略,实现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与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闻资源;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更新,各种传媒急剧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元化。计算机与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们每天接收到多种媒体发送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思想和行为模式逐渐出现转变[1]。

主流媒体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新闻行业发展的引导者和领导者,承担着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我国主流媒体不仅要履行党媒的职责,反映好群众的声音,还要立足全局,担负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主流媒体可以有力保障政府和民众的沟通,履行好媒体的社会责任,促进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的正向发展[2]。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发挥主流媒体新闻资源的影响力作用,成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

关键。

一、研究理论依据与思考

(一)新闻资源的传播性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

新闻资源的传播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新闻事实信息再现的活动,新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传播,即消除人们对周围环境最新变化产生的或心理的不确定性的功能[3]。新闻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传播是每一个个体、团体或组织向其他参与主体传递新闻和变化等信息的活动。另外,新闻传播的社会化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化功能,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人的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活动,人的活动过程也是社会化过程,在新媒体时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也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因此,主流媒体有责任、有義务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不仅体现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也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2]。

(二)我国主流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作为传播主流声音的媒介组织,主流媒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引导人、影响人、塑造人的正面功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人才。在当今社会舆论趋于复杂化、网络环境多元化的背景下,主流媒体是国家向广大青年学生传递正能量、传播社会时事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价值理念、增强道德观念的重要渠道。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的主流媒体有: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等为代表的中央媒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区域性媒体;以各大中城市党报、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城市媒体;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国家支持的大型新闻网站[2]。

文章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为例,选取以China Daily和CGTN为主的我国主流媒体对应的英语新闻资源,探索高校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利用主流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深度发掘其新闻资源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并融入教学环节,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化和拓展,加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其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笔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思政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内容之一,从本质上来说,以人为对象,对人的思想进行转化,使个人形成良好的观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强调通过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同时服务于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和国家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快速发育和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依照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及发展特点,通过政治指导思想及道德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教育活动[1]。以传播学视角进行分析,高校思政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传播活动,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信息传播过程。因此,在现代社会体系中,高校思政教育备受关注[1]。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5]。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6]。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必须进行区分与理解。思政课程涵盖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教育以及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其教学目的之一是让高校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培养其现代社会的良好公民意识。课程思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育人实践[7]。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其核心在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成,进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既富含学术内涵,也具有意识形态的框架,其要求学生在汲取多元的人文知识和系统的科学智慧的同时,习得其内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8]。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脱离的问题。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专业教育课程方面,高校教师应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提高专业课程的温度,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以及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9]。

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是英语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培养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素质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过程有效塑造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人文素养。

高校学生学习英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西方社会、了解西方文明,其文化、精神和道德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同时,新闻英语课堂有别于大学英语普通课堂,新闻英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英语,其语言变化日新月异,具有准确性、人文性、热点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与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政核心素养相结合。

(二)课程特色

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新闻题材广泛,涵盖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高校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知识可以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初步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快速获得最新信息,提高对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该课程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英语专业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鼓励和宽容学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适时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学习,还可了解英文报刊的内容,提高自身英语语言的独立阅读、摘要写作等应用能力。另外,该课程的新闻语料选自国内各大主流报刊及网站的不同板块,涉及经济、旅游、教育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规划职业走向、发展和提高职业能力等起到辅助作用。

第一,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不仅是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培养各行业所需要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服务。第二,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内容包括介绍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分析新闻英语的体裁风格及语言特点等。该课程以英语时事新闻内容为依托,立足新闻语言,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新闻的基本功,提高学生获取国际动态与信息的能力。第三,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注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緊扣教学模块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思政素材。第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在语言素材的选取上注重新闻语料的典型性、代表性,借助最具有时效性的新闻素材来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

(三)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新闻英语阅读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材料的重要来源,这是由新闻报刊的特点决定的。新闻报刊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其语言适合大众的阅读水平,其语言难度也比较适合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国高校新闻英语阅读教学注重训练学生新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有效方法,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学生可以成长为高级英语新闻人才,即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并具有良好英语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与思政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要素十分必要。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运用好新闻英语阅读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中国语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以及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高校学生辩证批判地学习中西方新闻资源,既能让其夯实语言基本功,又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批判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外语人才。

总而言之,由于新闻英语具有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工具的特殊本质特征,这使得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本身的定位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联系紧密,因此高校教师不应仅将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看作一门普通的课程教学,而是在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四)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改革教学目标,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从重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有效地在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有效辨别不同媒介的纷繁信息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爱国赤子之心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10],也是该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还要强调语言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的词义面,使学生掌握新闻英语的基本阅读技巧;在跨文化思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政治辨析能力与文化鉴赏能力;在人文素养方面,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开阔学生的国际眼界,使学生学会以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看待世界[10]。

同时,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应依据以下原则展开。第一,具有针对性。英语新闻材料的选用要围绕课程教学模块中的教学主题,使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且思政素材的提炼要紧扣主题,不能偏离方向。第二,具有典型性。在新媒体时代,每天的时事新闻不计其数且纷繁复杂,因此,英语新闻素材的选取要基于教学主题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且着力点强。第三,具有时效性。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引入最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材料,可以使学生更有参与感,激发情感共鸣,就当下的时事新闻进行思考和表述自己的看法。第四,具有创新性。教师不是简单地罗列新闻素材,而是以新闻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资源融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是一门新闻文体知识和语篇分析并重的课程,涉及英语新闻标题的作用与特点、各类写作体裁特征、独具风格的词汇语法等知识。课程教学内容为我国权威主流媒体报刊及网站的精选文章。因此,教师在讲解英语新闻背景知识过程中,必然涉及大量时政内容和新闻事件。对此,教师要结合时政内容,融入中国元素,引导学生立足于新闻事实思考英语新闻语篇的立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新闻评价能力以及用英语新闻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发挥隐性课程思政的作用。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和挖掘英语新闻素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并将其融入所教内容,提炼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让学生逐步提高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养,从而避免由于自身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欠缺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的“本土文化失语”现象。此外,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在解析知识、赏析新闻、描述世界中发掘出蕴藏在知识表层符号和内在结构下的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笔者以15周的教学周作为研究周期,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教学,以及将新闻素材转化为思政教学资源的实践过程,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出六大主题,即致敬时代楷模,传承榜样力量;聚焦全国两会,牢记使命担当;凝聚爱国情怀,共筑中国梦;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量;心系家乡建设,共谋海南发展;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并围绕主题在我国主流媒体中选择适当的新闻资源进行课内外活动设计,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其语言能力、应变能力。每一个主题都配套有多篇新闻,主要来自China Daily及CGTN。China Daily创刊于1981年,其内容聚焦我国时政、经济、外交、文化、生活、科技、体育,全面报道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40多年来其坚持用地道英语讲中国故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CGTN(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即中国国际电视台或中国环球电视网,是我国面向全球播出的新闻国际传播机构。这两大主流媒体代表了我国较高级别的英语国际媒体,具有权威性及正向新闻导向性。因此,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选材多源于此,可以确保新闻材料的真实性及一致性,同时各个主题彼此独立又相互呼应、逐步深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笔者对部分主题选择的新闻材料进行实例分析,并围绕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探讨如何加深学生对我国主流媒体的英语新闻语料内容和思政要素的理解,并分析如何挖掘主流媒体英语新闻的思政元素,将新闻素材转化为思政教学资源,实现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合实践。

(一)致敬时代楷模,传承榜样力量

本篇新闻选自2021年5月22日China Daily,标题为‘Father of hybrid ricepasses away at 91,译为“杂交水稻之父逝世,享年91岁”。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要在英语新闻语境下了解科学家生平,学习科学家事迹,感悟其奋斗精神;在中西方不同视角下分析新闻语料,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用英语表达刻苦学习、科学报国的意愿和自强的决心。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报道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逝世,并回顾了其生平事迹及功绩。该新闻的教学重点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新闻语体和英语语言,还在于讓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稻田里的守望者”不平凡的奋斗之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新闻素材来感受中国力量、榜样力量,感悟袁隆平院士的家国情怀,传承奋斗不息的精神。该新闻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了解我国主流媒体对袁隆平院士逝世英语报道的语言表达及角度异同,使其厘清逻辑关系,拓展思维,培养根据事实做出判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教学环节与方法

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始终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形式,强调学用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方法,文章将从导入活动、新闻分析、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导入活动:提出问题,提供外媒报道素材,辨析中西方新闻视角

教师指导学生对本篇新闻进行泛读并思考问题:这是一篇直接性报道,还是人物特写?目前整体来讲,国际舆论对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关注度是否偏低?如果是的话,原因是什么?

本篇新闻的配图文字为英语“Saluting our hero Yuan Longping”及中文“永远缅怀国之脊梁袁隆平”。新闻导语之后的正文含有三个小标题,即Father of hybrid

rice, From China to the world以及From having enough to eat to eating well。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将直接性报道和人物特写结合为一体的新闻。该篇新闻在导语部分报道了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包括时间、地点以及社交媒体上各界人士的悼念之情;然后从三个小标题的范畴分别回顾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历程,以及高产杂交水稻在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此教学环节的下一步,教师提供一段国外媒体对袁隆平院士逝世消息的简短报道,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语言和视角,探析不同新闻主题对同一新闻报道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师选择路透社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分析,路透社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之后即时刊发了一条快讯,然后在此快讯的基础上扩充了新闻信息,即以讣闻的形式进行报道,通过较为平实直接的语言肯定了袁隆平院士的功绩和贡献,原文如下。May 22 (Reuters)-Yuan Longping,a Chinese agronomist known for developing the first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 the 1970s and starving off hunger for millions died at the age of 91 in the central province of Hunan on Saturday...该新闻报道的导语说明了袁隆平院士最重要的成就和他创造的社会价值,下文也提到他所繁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对中国发展的巨大意义。但作为通讯社稿件,该文篇幅较短,属于阅读时长在两分钟以内的短消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外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篇幅及关注度会明显不同?对此,教师让学生主动思考,搜索相关资料,通过充分的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关注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与可信度,综合信息资源做出合理判断。同时,学生经过讨论得出部分观点,之后通过课下的资料搜集及总结,在周记中分析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国际社会对水稻作物不够了解,因此引发的关注度不高;第二,中国人在袁隆平院士身上所寄托的不仅是对一个科学家的敬意,也是将他视作能够带来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生活的象征。

(2)新闻分析:设计讨论话题,分析新闻内容,感悟榜样精神

China Daily的这篇报道明显具有更强烈的情感,体现了大众对袁隆平院士的尊重和不舍。教师根据新闻报道信息及细节,可设计以下讨论活动。

①What are the two dreams that Yuan once said?

To "enjoy the cool under the rice crops taller than men" and "that hybrid rice could be grown all over the world to help solve the global food scarcity".

译:“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②What i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that Yuan has made for the world?

While food shortages have long been consigned to China's past, Yuan, the famine fighter, has a much bigger ambition—to save the world from starvation. Since the 1980s, Yuan's team has offered training courses in dozens of countries in Africa, the Americas and Asia—providing a robust food source in areas with a high risk of famine.

譯:虽然粮食短缺早已成为中国的历史,但是袁隆平,这位与饥饿抗争一生的斗士,有着更大的抱负—拯救世界于饥饿之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团队已经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几十个国家开设了培训项目,为饥荒风险高的地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通过对讨论话题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加了解国家对解决温饱问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决心,以及袁隆平院士在其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因此,时代楷模的精神力量在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3)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材料可以厘清阅读思路,自主积累新闻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能力。结合相关话题的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如通过袁隆平院士反复试验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联系到当代高校学生应如何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在积极参与不同阶段的教学环节时,学生通过交流、谈论,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学生深入思考中外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方式,可为今后更广泛的新闻阅读和学习提供不同视角和有益帮助。另外,课后的延伸思考和周记写作等也可以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传承奋斗精神。

(二)聚焦全国两会,牢记使命担当

本篇新闻选自2022年3月6日CGTN,标题为China's Political Season: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pens annual session,译为“开启中国政治季:全国人大会议开幕”。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在英语新闻视角下学习我国两会知识,用英语阐述我国两会制度特点及其优越性,展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报道了2022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两会作为我国一年一度的最大政治活动,不仅是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的盛会,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政治决策过程和社会发展的最佳窗口。每年的全国两会都备受关注,尤其是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从英语新闻的视角学习全国两会知识,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全国两会,读懂国家所制定的目标和政策、方针。该新闻报道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时事,了解国家相关制度,掌握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全国两会精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

3.教学环节与方法

(1)导入活动: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并用英语表述全国两会特征和具体内容

教师播放CGTN的视频My Vlog: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PC and CPPCC?在视频中,一位央视记者以视频博客的形式对全国两会进行鲜活新颖的介绍。这样的解说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并更快速地获取和接受相关知识和信息。对此,教师可以全国两会知识小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给出各个与全国两会表达有关的英语词汇和词组,如全国两会对应的中英文全称和缩写形式,全国两会的基本职能,“届”与“次”如何表达,“代表” 和“委员”如何翻译等,并结合大量新闻标题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时政新闻术语的应用。

(2)新闻分析:分析新闻文本内容,设计思考问题和翻译练习

在全国两会之际,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全国两会不仅是国人瞩目的政治盛事,也是各国媒体聚焦的新闻盛事。在该背景下,教师通过分析相关新闻文本,指导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会议程,解读相关政策报道。教师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进行提问和在线测试,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并展开研讨话题。

①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wo Sessions?

The Two Sessions is considered a key event in China's political calendar every year. It draws the world's attention, as it is considered a window to observe China'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olicies.

译:中国每年的两会是其政治日程上的关键事件,吸引全球瞩目,被视为外界观察中国发展和政策走向的最佳窗口。

②What are the NPC and the CPPCC?

The NPC is China's top legislature. It supervises the government and judicial system and determines major state issues.

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监督政府及司法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The CPPCC is not a state organ but a top political advisory body.It facilitates the country's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mechanism,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中国最高政治咨询机构,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Who are the NPC deputies and CPPCC members?

NPC deputies are lawmakers. They are elected by the People's Congresse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under the direct jurisdic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armed forces select their own deputies.

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

CPPCC members come from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ey are selected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译: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是中国各行各业、各民族的人士。

④What do the representatives do during the Two Sessions?

As lawmakers,NPC deputies can submit sugges-

tions which are legally binding once adopted.Meanwhile CPPCC members can put forward nonbinding proposals on major political and social issues.

译: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政协委员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提案。

(3)教学反思:评价总结教学效果,布置课后任务,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阅读和学习,能更深刻地理解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和议题。本次课课后任务以“我最关注的两会话题”为主题撰写周记,学生可以自选话题完成写作,如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医疗改革、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养老保障、大学生就业等。同时,教师推荐学生关注更多2022年全国两会的热词,如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双减(double reduction)、乡村振兴(rural vitalization)、疫情防控(COVID-19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合理甄别信息,共同完成课程任务,显著提高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凝聚爱国情怀,共筑中国梦

本篇新闻选自2021年4月6日CGTN,标题为China releases white paper on poverty alleviation,译为“中国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書”。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通过对本篇新闻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感悟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以及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和坚定决心。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报道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发表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并在当年4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并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做法,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该新闻报道的教学难点在于作为时政新闻材料,该文关于我国脱贫策略等英语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有一定难度,学生要结合相关中文新闻深入思考,理解中国减贫的实践和做法。白皮书反映出中国的减贫不仅是国际减贫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人类减贫的一部分,中国减贫取得的成效也为世界减贫增强了信心。

3.教学环节与方法

(1)导入活动:播放双语新闻,导入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播放CGTN 2021年4月6日的视频双语新闻Eradicating Poverty:White paper explains how China lifted 98 million rural dwellers out of poverty,以直观的视频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通过一系列举措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成绩,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讲述身边的脱贫故事。

(2)新闻分析:分析新闻文本,深入思考中国减贫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教师通过文本分析,指导学生找出新闻关键词句,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掌握关于中国脱贫工作及取得成绩的英文准确总结与陈述。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关注当前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变化,从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脱贫攻坚实践,深刻了解目前世界许多地区、许多国家的贫困形势依然严峻。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究中国如何开展国际互助,将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行推广,从而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教师可让学生练习翻译新闻语句。

①The annual amount of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for rural residents in improverished areas increased from 6,079 yuan in 2013 to 12,588 yuan in 2020.

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

②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vailable to all children from rural poor households.

译:全面实现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

③China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anti-poverty experience, which belongs both to China itself an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译: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3)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和理解新闻话题和内容,强化学习相关专业术语、表达方式和相关主题的英语新闻听力练习,以及对新闻主旨的归纳和讨论等。基于此,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阅读China Daily2021年11月12日的文章From poverty to prosperity,China's century。该文章回顾了新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未来的建设目标。学生根据新闻内容,梳理我国经济发展和脱贫之路的时间脉络和大事记,加深理解消除绝对贫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完成课后自主阅读任务,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量

本篇新闻选自2022年2月5日China Daily,标题为A national pageant of the people,译为“全国人民的盛会”,即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雪盛会。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通过学习该新闻可以了解该开幕式各个环节筹备实施的情况,以及主创人员的艺术审美和设计理念,并感受到在全世界聚焦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国人民的体育精神和文化自信,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注重细节描述,报道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恢宏的开幕盛况,介绍了总导演张艺谋对开幕式整体设计的创意理念和思路,报道全面、内容详尽。该新闻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折射出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新时代中国的从容姿态。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英语新闻结构和写作特点,熟悉并学会应用涉及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的英语专业用词,并思考新闻素材带给读者的启发和意义。

3.教学环节与方法

(1)导入活动:练习翻译外媒报道实例

《彭博商业周刊》:The country is richer, more confident, and more assertive than it was when the 2008 Summer Games were held in Beijing.

译: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时相比,这个国家更富有、更自信、更有底气。

美国广播公司:The 2008 Summer Games were a spectacular celebration, a sort of coming-out party for China, and a chance for the rapidly rising powerhouse to woo the world.

譯:2008年夏季奥运会是一场壮观的盛会,是中国的首秀,也是这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向世界招手的

机会。

Almost 14 years later, the contrast is as stark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The country hosting the 2022 Winter Games is no longer rising—China has risen, confident in its place in the world as 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译:近14年后,差異就像冬天和夏天的区别一样鲜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国不只是崛起—中国已经崛起,对自己作为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在世界的地位充满信心。

(2)新闻分析:理解本篇英语新闻整体架构和主题设置,分析其表现形式、写作特点

新闻提及张艺谋导演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着重通过多个创意亮点来展现传统中式浪漫和美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这类问题讨论,指导学生学会以人文情怀为本,讲好中国故事。

①What is the major shift of the overall design concept of Zhang Yimou?

It is time to present a modern China and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the world instead of always focusing on the country's 5,000-year history,

Zhang Yimou, chief director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said in Beijing on Friday.

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已展现过,是时候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的面貌以及普通中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

②What caused the the shift of the overall design concept of Zhang?

"Compared with the ceremony in 2008 illustrating our history, this one showed a modern China. It was a salute to the people," said the director, who attributed the shift to the country's confidence in its culture.

译:张艺谋导演表示:“2008的开幕式主要展现了我们的历史,而本次冬奥的开幕式展示了一个现代中国,这是对人民的致敬。”他将这种转变归因于文化自信。

③The number of performers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2008 summer Games when there were 15,000 performers, why?

Cold weather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were a few of the reasons Zhang gave for the smaller cast. He added that the technology used during the ceremony also help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译:张艺谋导演表示,之所以减少阵容,是因为天气寒冷和新冠肺炎疫情。此外,开幕式使用的技术也在减少参与者数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3)教学反思:总结本次课程内容,辩证思考外媒不同角度观点的报道

此次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任务是观看CGTN刘欣主持的栏目《粉碎标题党》,即Headline Buster,内容标题为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are on!学生就这一期节目在周记中写出新闻评论。Headline Buster节目组通过整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选取CNN、BBC、《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5家主流英文媒体在2022年2月3日至7日的报道,在搜集到的58篇报道中搜索“冬奥会”和“开幕式”等关键词,笔者对比分析发现,从标题来看,CNN的负面标题总数最多,14篇新闻中有9篇负面标题,比例为60%以上;《华尔街日报》的7篇新闻报道中有6篇负面标题,比例接近90%。因此,学生要深入理解外媒想要传递的信息,乃至外媒出现悖论的原因,思考部分外媒为什么缺失客观信息?而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些问题,并提出自身观点,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答能力。

(五)心系家乡建设,共谋海南发展

本篇新闻选自2022年4月14日China Daily,标题为Xi stresses key role of Hainan FTP,译为“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作用”;副标题为President calls for quicker steps in building port,译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新闻,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尤其是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发展情况;教师应以海南发展为例,让学生深度思考家乡建设的意义,激发学生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提升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篇幅较长,新闻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新指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核心发展力量,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新闻素材的教学难点在于本篇英语新闻的篇章结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政策及法规专业词汇较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来分析新闻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信息细节和文字表述。

3.教学环节与方法

(1)導入活动:播放关于海南美景的短视频,检查预习任务,提出思考问题

视频素材选自China Daily的系列短视频Amazing China in 60 Seconds,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及生态之美。本期视频是海南宣传视频,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观看和欣赏海南的美景,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在观赏视频的同时,教师提供一段海南的英语介绍,供学生阅读及翻译。

South China's Hainan province is the most popular tropical resort in China, with more than 300 days of sunshine a year. A wide array of water sports and activities is on offer in Hainan, including scuba diving,deep-sea fishing, surfing and windsurfing. In addition to its beautiful scenery, Hainan is also an island of fascinating heritage.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embroidery,Hainan opera and other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thrive here.

译:地处中国南部的海南省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热带度假胜地,几乎终年阳光明媚,充满热带风情。海南省的各类水上运动和活动丰富多彩,如潜水、海钓、冲浪和帆板运动。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南的人文文化也毫不逊色。传统的编织、刺绣、琼剧和一些工艺美术在此长盛不衰。

(2)新闻分析:设计讨论话题,分析新闻内容

本教学环节以新闻题材来创设思政主题,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新闻语言输出为导向,以课堂讨论为价值引领的承载,以课后周记作为成果形式,学生可通过以下句子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时间线。

①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was proposed by Xi in 2018 at a meeting mark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Hainan Special Economic Zone.

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

②China unveiled a master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free trade port in June 2020,  aiming to build the island into a free trade port with global influence by the middle of the century.

译:2020年中国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将海南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

③The free trade port is set to introduce islandwide customs clearance operations by 2025.

译:海南自由贸易港明确2025年前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为了加强学生对国家发展及地区发展的关注,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教师要在该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熟悉并学会运用关于政策方针的英语固定表达方式。以本篇新闻部分语句为例,可提炼出多个常见句式。

To uphold the Party's leadership,the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aying that unwavering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safeguard national security and identify and prevent key risks.

译: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要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防范。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modern services and high-tech sectors and high-efficiency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quicken steps to develop a modern industry system.

译:要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加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学生学习上述文字相关表述,可以强化对政策方针及经济发展等方面英语表达方式的知识记忆,提高自身新闻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关心时事、追踪国家及地区发展动态的过程中,可学会摄取重点信息,切身感受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增强服务家乡的意识。

(3)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布置课后任务,引发学生延伸思考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观看视频GLOBA Link|"Life is treating me very well here"—foreigners love to live and work in Hainan,该素材选自新华网视频,通过采访两位在海南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从外国人的视角见证海南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实践任务为采访身边的外籍人士,了解其在海南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并形成新闻文稿,修改完善后与其他学生分享。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在感受国家繁荣发展的同时,提高应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体现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六)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

外媒文章很少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美食、经典文学等内容,而China Daily对此均有全面精彩的报道。本篇新闻选自2022年3月22日China Daily的Life 版面,标题为SONG IN A CUP,可以意译为“点茶,来自宋代的极致美学”或“茶杯中的水墨丹青”。

1.新闻思政要点

学生要在英语新闻语境下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茶艺方面的英语专业表达方式;认同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通过英语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新闻学习重难点

本篇新闻介绍了“点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在唐代开始发展起来,在宋代达到“盛造其极”的境界,与唐代的泡茶方法不同,宋代盛行的喝茶方式是点茶。本篇新闻讲述了美术工作者、上海设计师及点茶技艺传承人韩喆明对这门艺术的研究和再现,他在多年时间里用茶粉和茶勺在茶汤上绘制勾勒了近200幅古画。通过对该篇新闻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担当。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将思政元素和新闻传播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坚定文化自信。

3.教学环节与方法

(1)导入活动:播放电视剧《梦华录》片段,提出讨论问题

2022年热播剧《梦华录》使宋代点茶文化被大众熟知。宋代饮茶之风盛行,《梦华录》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设计,一一呈现“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工艺流程。此前,也有不少影视剧细致地呈现点茶的制作工艺,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鹤唳华亭》,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剧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点茶技艺在2019年被列为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通过对非遗话题的思考和讨论,可以理解和体验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该课程活动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将思政元素通过文化传播与认知的过程,加深学生记忆。

(2)新闻分析:设计思考话题,分析新闻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种载体,蕴含着包罗万象的文化信息,传统文化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外传播则构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涵之一,而新闻英语的传播性在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本篇新闻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话题。

①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news story, what is the process of dian cha in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Song period, the prevalent way of having tea was through dian cha, it differs from the way of brewing tea 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process, people poured hot water over fine powdered tea and created a paste, then added more hot water slowly, whisked the tea constantly by hand with a bamboo stick.

译:宋代流行的喝茶方式是点茶,与唐代的泡茶方法不同。人们先将热水倒在细密的茶粉上,将茶粉调成糊状,再缓慢倒入更多热水,用茶筅持续击打至出现浓厚的泡沫。

②What did Han Zheming do to spread and promote dian cha culture?

He increasingly put himself into the art, in 2019 he gave up the job at the games compan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ure of dian cha. He displayed the process of dian cha through variou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uch as Little Red Book, Bilibili and Douyin.

譯:韩喆明对这门艺术愈发投入,为了更好地推广点茶文化,他于2019年辞去游戏公司的工作,并把自己制作点茶的过程发布在小红书、B站和抖音等社交媒体上。

(3)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该篇新闻,学生可有效掌握关于中国传统茶艺文化的英语表述,并且能够对非遗话题展开讨论。教师布置课后任务为阅读China Daily其他几篇关于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如有关蜡染技艺的文章

Young woman inherits traditional Chinese batik techniques,

或有关刺绣的新闻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ccessor makes embroidery works,或学生自己选择新闻素材进行总结并撰写周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1]。因此,新时代高校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字功底和信息素养,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国情民风、中华文脉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和国际文化传播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媒体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向党和国家要求的目标努力,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的思政建设要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同时,其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文化、新闻优势资源,并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资源的跨文化传播优势,促进新闻英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有效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7月3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出席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闭幕式时表示,要“锻造中国金师”,并强调“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力量”。他认为,“金师”的四大条件是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其中,政治素质强,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对高校发展的要求,以及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教育站位高,就是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普及化)、锚定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课程思政)、把握高等教育培养新范式(“四新”)、聚焦高等教育教学新基建(专业、课程、教材、技

术)[12]。因此,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义是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是依托各自的专业课程,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养成为载体,挖掘专业课本身具有的育人元素,在专业课讲授的过程中适时渗透具有价值引导的隐性育人点,既不是育人和专业知识讲授“两张皮”,更不能将专业课程讲成思政课。对此,高校教师要依据不同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深度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提炼蕴含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实践和反思。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优化个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以及对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为了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模式,教师之间要加强课程思政主题交流、研讨和学习,在常学常新中加强自身认识,破解“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难题,并且推进理念思路创新和方式手段创新,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教师要立足专业课程本身、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状态,找到育人过程中的“供给”与“需求”的真正焦点,在教学中总结思政要点,提炼思政要素,结合课堂环节和活动合理设计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参考文献]

[1]兰去非.传播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赵明明.当代主流媒体培育青年的功能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0.

[3]罗彬.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生性[J].国际新闻界,2012(08): 39-42.

[4]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2-10-1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5]中共教育部党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2022-10-10].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

320698.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10-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7]高军梅.新文科视野下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J].传播与版权,2022(02): 114-116.

[8]王晋,申卫华,王艾.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飞行英语阅读》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2(07): 166-168.

[9]陈莹莹,葛春凤.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践行课程思政[J].学周刊,2022(08): 5-7.

[10]胡颖.课程思政寓于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45): 8-9.

[1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21-06-01)[2022-10-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12]叶雨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打造“金专”“金课”,锻造中国“金师”[N]. 中国青年报,2022-08-08.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主流媒体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