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阶段家校沟通的方法

2023-05-30陶然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谈话家校交流

陶然

摘要: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问题频发的阶段,此时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认知还未深刻,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独立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面对叛逆的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也束手失策。此时,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合力的形成来源于有效地沟通。一场准备充分、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家访,一次有温度的电话慰问,一次有效的家长来校交流,都是家校形成合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家校沟通方法初中

进入初中后,学生由青春早期过渡到青春中期。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够稳定,而学习的科目和难度都增加了,所以学生更容易陷入困惑和焦虑中,也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而特殊年龄阶段的很多学生不理解老师和家长的善意。于是,家校沟通就显得尤为必要。有效的家校沟通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帮助学生解开困惑,克服困难,顺利地成长和学习。

笔者认为在家校沟通中,电话交流、家访和邀请家长来学校交流这三种方式的沟通有效性最佳,而对于某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则效果更佳。

一、家访

家校沟通中最主要和适用性最广的沟通方式是家访。有效的家访源于充足的准备。家访的准备工作包括主动发现问题,充分了解情况,确定谈话的方向和目标。

(一)细致观察,发现问题

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学校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这能方便我们积极地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当我们发现某个学生情绪不佳或情绪不稳定时,或者从其他学科老师那里得知某一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或者退步明显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判明原因以便确定沟通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当我们精准地找到了学生学习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了解了这一阶段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学生或家长沟通时,才能走进学生家长的内心。如此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能性才更大,家长配合度也更高。

(二)根据情况选择方法

在选择沟通方法时,我们要先了解情况,对学生问题的严重程度做一个预判,再决定找学生谈话,还是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或者是家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打开话题,启发学生,与家长交流达成共识。只有准备好了这些,我们的沟通才能顺畅而有效。

(三)适时家访,有效沟通

在弄清问题,确定好谈话方向,准备好方法后,就可以展开沟通了。而具体的沟通中,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谈话的氛围,引出谈话的话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家长和学生明确好分工,制订实施的计划。

首先是营造谈话气氛。由于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多学生在老师、家长面前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者是不愿意完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去营造谈话氛围。而笔者认为谈话氛围要以轻松为主,如在家长面前说关怀孩子的话,做关怀孩子的动作,对学生肯定,这都有利于营造轻松氛围。其次班主任要提升谈话的温度,包括表明交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揭他的短;表明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找准他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并据此找到帮助他的方法而不是为了处分或者批评他;在孩子面前向家长说明,沟通结束之后回家不要批评或者责怪孩子而是帮助他。这些都可以提升我们谈话的温度。谈话以交流的方式而不是批评孩子的方式进行,谈话时要顾忌家长的感受,照顾家长的颜面。

其次是具体展开谈话。家访的对象是学生,我们要把说话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感受,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和家长则作为倾听者,专注地听学生说,并在学生的诉说中找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以便帮助他们。而家访老师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在倾听中注意引导话题方向,使整个家访朝着我们所想要了解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家访老师在谈话前就确定谈话方向。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感受谈起,再到自己的娱乐,自己的学习,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作业,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自己需要的帮助。而当孩子朝着这些方向说的时候,我们则要对孩子表示理解,与孩子共情。我们既要给孩子明确的方法指导,又要与家长配合给孩子温暖,即让孩子知道我们都是他的坚定支持者,我们都能理解他们,并愿意随时给他们帮助。

最后家访要有老师的总结。这是老师再一次表明家访的目的,再一次跟孩子和家长明确需要大家共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简化目标,将目标细化到可执行。一切的目标和方法的实施都要建立在孩子认同,家长认同,大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如果他们遇到困难,我们随时都会帮助他们。同时我们也要给家长鼓励,让家长看到希望,让家长有信心。最终当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认同所定的目标和方法并情緒高昂的时候,家访也便起到了效果。

当然孩子成长中的很多问题不是一次家访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家访之前和家访之后的电话沟通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方式。

二、电话交流

班主任老师主动打电话给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怀。而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给学生打电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时机

班主任打电话给学生表示关怀要选择最佳时机。当学生白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情绪低落的时候,当学生期中或期末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当学生存在听课或者写作业有困难的时候,当学生生病的时候,当学生被老师批评后难过或者有些逆反心的时候,这些时候都是学生急需帮助和安慰的时候。这个时候收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学生则会感到意外和欣喜。而如果我们在电话中给他倾诉的机会,帮他开解,给他安慰和勉励,那么学生就容易忘记不愉快,也会更容易产生对老师感激和敬佩之情,从而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二)从关怀开始切入话题

班主任老师给学生打电话时切忌一开始就聊学习或者学生的问题,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始聊起。比如当学生的父母每天晚上加班,学生需要自己烧饭或者热饭吃的时候,就可以先从学生的晚饭问题开始聊起,关心他晚饭怎么吃,能不能吃好;当学生家距离学校较远时,可以从学生上学和放学怎么回家开始聊起,并进一步关心他的上学放学通勤时间和睡眠时间。诸如此类的关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让学生放下对老师的畏惧,以便于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而往往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的时候,就是他能释怀或者愿意改正错误的时候。

(三)在和谐的基础上商量

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电话交流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更近一层,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特殊关照。于此,我们往往可以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表达我们想要他改正的错误,最好是在引导和鼓励下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不宜命令孩子完成这些。如果用命令的口吻,所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当老师以商量的口吻与之沟通时,学生往往更愿意去做。被关怀和被重视的感觉会让他们信心大增,干劲更足。

(四)持续性原则

学生的意志品质还处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松懈和退缩是正常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里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有改善就要适时地给以肯定,如果有松懈就要适时地给以提醒和鼓励,甚至有些时候给予批评。唯有这些持续性的关注和鼓励才能支持一个学生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学生的成长是个过程,老师的关注则应是一种持续性过程。

(五)老师与家长相互配合

我们打电话给学生时,也让家长了解到了老师对他的孩子的关怀,家长们对老师的支持也就更多了,这样我们在获得了学生的敬佩与感激的同时,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跟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并根据家长对教育理解和执行力的不同而提出具体的做法,以便他们能顺利执行。这样就形成老师指导做,学生乐于做,家长愿意做的局面,从而促进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好地展开,并收到效果。

三、邀请家长到校沟通

除了家访和电话的跟进关注,邀请家长来学校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当然运用这样的方法,我们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一)注意时间的选择

很多時候家长的工作时间与老师的上班时间是重合的,那么在邀请家长来学校沟通的时候就要问清家长是否方便。家长工作不方便时则不宜做强势要求。只有我们理解了家长,家长才能更理解我们。同时我们还要选择学生不上课的时间。这样家长和学生才能安心地坐下来与我们探讨交流。

(二)注意地点的选择

我们邀请家长来学校交流,会聊一些关于学生的个人生活和学习上的话题,因此要注意私密性。只有在相对独立且没有外人的空间里,家长和学生才更愿意畅所欲言,学生才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家长也更愿意如实反馈学生的情况。

(三)注意谈话的方式,要平等而民主

班主任要给家长和学生说话的机会和时间,切忌自己一言堂。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会让学生觉得被叫家长并不是老师要告状,而是老师在提供一个平台,供我们三方交流,以便于更好地帮助自己。给家长说话的机会,会家长消除来学校的忐忑心理,让他们明白老师不是在他们的面前数落他们的孩子,而是要提供一个可供他们和孩子交流的平台,以便于自己能跟孩子互相倾诉。

(四)注意谈话的氛围,要轻松和谐

处于青春早期和青春中期的中学生,很多不愿意和家长做深入沟通,更不愿意家长过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很多时候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家长并不知情或者知道了也无能为力。这时班主任老师在了解情况后,要主动为他们搭建沟通的平台,并且在沟通现场努力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家长共情,与学生共情,让他们互诉衷肠。

(五)学会适时隐身

当我们搭建平台让家长和学生互诉衷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我们只是平台的搭建者,一些涉及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性话题,我们应当适时回避。回避是对自己身份的清醒认识,更是为了给家长和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更好地诉说。

(六)适时引入话题

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有时会故意跟家长置气,不顾家长的感受,和家长大吵大闹。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观察家长和学生的表情,感知他们的情绪。当发现他们情绪快要失控时及时转移话题,让他们能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在共情中相互理解地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如果双方在沟通中吵架,那么沟通就变成了换个地方吵架,沟通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小结

教育需要爱心,教育需要真诚,教育更需要智慧。良好的家校沟通,良好的师生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我们不仅需要有效的家访,还需要有温度的电话慰问,更需要适时地邀请家长来学校,为他们与孩子搭建沟通的平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让老师、家长、学生三方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谈话家校交流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