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3-05-30石静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文心理健康德育

石静

摘要:

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我校教师心理专业知识比较匮乏,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不清的情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和谐发展呢?教师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又该在平日教学中如何开展呢?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有效融合

多年的教育积累让我认识到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成果才能整体提高。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呢?经过多年的关注与思考,我心中的迷茫一层层揭开,只有把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完成教育的目标。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离开了课堂的德育是空洞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德育的拓展和渗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不掌握学生的心理,就无法真正了解他的思想,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就难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道德与法制教学时,我有意识地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文的男孩,他个头矮,胆子小,平时不言不语,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慢半拍,上课的时候更是呆呆地坐着发愣。你不知道他是听讲还是没听讲。如果你提问他,他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一样,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他的作业一次都没有完成过,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我从侧面了解了小文的相关情况,他的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也和他缺少必要的沟通。奶奶负责照顾他,但是也只是送他上学给他做饭。知道了这些,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关注,不仅在课堂上关注他,在课下也时刻注意他的动向。有一天课间,我发现他听别的同学聊天竟然有了爽朗的笑。我觉察到这个孩子缺乏学习和交往的信心,决定利用这节以自信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课,增强他的自信心。文中的故事有趣又蕴含着道理,也教授了增强自信心的途径。新课结束时,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环节,给小文创造了一些机会。我用PPT出示了一个以自信为主题的励志故事。一个自身有缺陷,说话结结巴巴,因为口吃而无数次受人嘲笑的人,最后竟然成了伟大的演说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甚至他每天大声地朗读时在舌头上放颗小石子。接着我让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和他一样吗?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课堂气氛被点燃了。这个时候我出示第二个环节,我自信我能行。出示我编写的一段话:我自信我能行,我相信我能行,即使别人说我不行,我也相信我能行,今天的我做不到,我努力,明天我就行。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上台大声地朗读,这时,我把小文叫上来。开始,他的声音很小,大家还是听不见,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用眼神示意同学们安静,鼓励他再来一次,再大一点声。就这样他终于大声地喊出我自信,我能行。我带头鼓掌,全班响起了一阵阵掌声,经久不息。接下来的日子,小文有了可喜的变化。课间,开始找同学聊天,也和同学在一起玩耍了,上课也认真听课了。是啊,聪明的孩子,优秀的孩子,人人都爱。而那些有问题的孩子,其实就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抑或是被虫子咬了一口的树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渴望微笑,渴望宽容,渴望尊重,也有着强烈的上进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的是引领,是等待,让他更自由,更有尊严地成长,更自信地长大。在这节道德与法治课上,我设计了心育课的活动环节调节孩子的心理,有意识地提高小文的心理素质。其实可以这么说,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丰富了这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对学生更是一种提高,一种促进。当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自信其实就潜藏在孩子的心中,它来源于每个人对自己的认可。每个人心里都有自信,只不过有的还是一颗种子,还需等待破土而出。而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去观察、去发现、去挖掘。当我们挖掘出孩子内心的自信,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我始终相信,老师只要真正做到育人育心,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如果对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就能够排除一切困难,就能够破茧成蝶,就能够成为生活的胜利者。生活何尝不是战场,心理健康的人最终能够取胜。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在课堂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班队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团队活动、校园里的文体活动有机结合。刚下课小组长就来报告,刚才的美术课小天太不像话了,都从后面跑到了最前面,打扰其他的同学,还用尺子打到了他后面同学的眼睛。这个小天一如往常,这节课又被他搞成了一锅粥。他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影响了同学们上课。老师每一次找他,他都用真诚的眼神来做保证表示自己会改。可是批评教育之后,情况却没有好转,还没容我说话,小天就来到了我面前,为自己找出了充足的理由。他看上去很诚实,身体在不停的晃动。其实他是担心叫家长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样做呢?又该给他提供怎样的帮助呢?接下来的音乐课,为了保证班级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我和孩子们一起上这节课。当我播放音乐时,小天主动站了起来,和我说了一番他想说的话。听到他流畅的表达,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给他创设一个机会,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把想说的说出来,以此让他感到满足,保持安静,也让其他的孩子一个有更好的环境。以后我的课堂都有意识地让他说,让他说出所看到的、想到的。他大方流畅地表达,大家一次次地为他鼓起掌来。其实,小天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并不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影响老师上课。他只是通过他的行为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让老师关注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内心的渴望。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关心。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孩子的心灵保姆。对于孩子的渴求,我们要及时地加以引导,给予其鼓励和帮助。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这也是德育的真谛,而我们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耐心地倾听。现在的孩子,他们有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如果因势利导培养出他们的团体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引导他们找到集体归属感,思考集体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就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周五的主题班会课我设计了心育活动,本次的主题是《我是集体中的一个》。本节课先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我是集体的一员,我的行为不仅影响我自己,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如果你想得到集体的认同,那你就必须做符合集体成员需求的事情。接着我出示了一个场景——运动会的拔河比赛。同学们都在给三班加油,那我就让小天来回答,为什么呢?为什么不给别的班加油呢?为什么大家都在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的往后拉,而没有帮助对手。接着引发同学们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和集体是怎样的关系呢?和其他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善于表达的小天很快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说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班集体,为班集体做贡献,要关心同学,不要捣乱,不要做同學们不喜欢的事情。我很欣慰!作为教育者,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承,更要培养他们豁达的心态,有宽容别人,谅解别人的能力。这一节心育活动课,从学生自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去交往,如何获取尊重,如何提升在班集体里的存在感,而其他的同学呢,也认识到宽容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团队活动中,孩子们能从游戏中能够得到更深刻的体验,在交流讨论中更能够明白事理,从而自省改正自己以前的行为。

三、在社会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活动成了一种自主活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会对学生起到一种心理疏导作用。在我所教过的孩子里,有聪明的,有勤奋的,有坚韧的,有友好的,有暴躁的。但是我最看重的还是其是否诚实。诚实像其他的美德一样,需要去培养,去实践。说谎有时是一时冲动,有时会担心、恐惧。而教育者对待说谎的态度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有勇气承担说谎的过错,有勇气不再顾虑重重,那么教育就成功了。在秋高气爽的金秋,菊花展如约而至。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在队伍出发前我进行了常规安排。对于进入菊花园之后要守的规则更是交代得一清二楚。我正在欣慰这一次的集体活动是这么的有意义,不和谐的一幕却映入了眼帘。在我们队伍经过的地方,竟然有被摘下来扔在地上的菊花。看着散落在地上的一片金黄是那么的刺眼,几名同学开始举报,一致指向小雨。小雨无所谓地看了看我,然后反驳道:有没有监控?怎么能证明是我?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在游玩菊花园过程中又进行了再次调查,最后确认就是小雨。这是一个特别爱说爱笑的女孩子,我从来没有发现她有说谎的表现。我考虑再三,认为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我也想在这一次菊花园的游览中,既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又要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做了深呼吸后,我陷入了思考。我考虑再三,认为自尊心是每一个孩子心灵中的一个角落,而这个角落却是最应该守护的。我有了新的打算,决定回到班级之后再来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在黑板上写下:心中的小秘密。然后对大家说:“老师知道坐在这儿的你们都是好孩子,不是说好孩子就不会做错事,每一个好孩子都会有做错事、说过小谎的时候,老师小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用谎话欺骗得了别人,自己的心里却是过不去的。老师知道,想说出实话,却又害怕受到一定的惩罚,于是实话被咽了下去。那么下面我們就来试一试,谁有说出小秘密的勇气。”经过我的一番话,同学们都笑了,活动开始了。有的同学说,我咳嗽了,妈妈不让我喝凉的东西,但是我却偷偷地带了一杯酸奶喝。回家被妈妈发现了,我撒谎说是爸爸喝的。有的同学说自己的周末家庭作业确实没有写好,是因为自己看电视贪玩了,却报告老师说自己是生病了不舒服,而老师却那么相信,还关心他,他心里面真的很后悔。这时,我始终在观察小雨,我发现她的眼神不再那么抵触,她变得若有所思,眼神也柔和了下来。我想在某一个时刻,她会向我倾诉。果然在课间小雨主动找到了我,眼里闪烁着泪花。她说老师我没有摘特别好的菊花,我是看它快要枯萎了,于是我就想摘朵送给妈妈,摘一朵送给老师。孩子的心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单纯呀。很庆幸我没有粗暴责问,没有对她进行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等待,选择了引领,选择了倾听。在这个倾听过程中,保护了一颗稚嫩的心。从德育活动中寻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节点,并有效融合,孩子对规则对诚实的认识更深入,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

教育需要探索,需要思考。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既促进了德育,又深化了德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一直行走在路上。

责任编辑:赵潇晗

本文系蚌埠市教研课题“农村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研究”的过程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2020211。

猜你喜欢

小文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天门石
七步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