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2
2023-05-30王景琳
王景琳
今译
蝉与小鸠望着大鹏笑道:“我奋力而飞,碰到榆树、檀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了那么高,落在地上就是了。为什么要高飞九万里去南海呢?”去郊野的人,只需要准备三餐就够了,当日返回肚子还是饱饱的;去百里远的地方,需要花一夜的时间准备干粮;假如行走千里,那就得用三个月的时间筹措食物了。这两个小家伙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庄子说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说庄子
当像大鹏这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场景、这样不寻常的大事就活生生地在人们身边发生的时候,对爱看热闹的众生来说,不加以评头论足就不正常了。深谙国人心态的庄子果然写到了两位“评论家”:蜩与学鸠。
蜩与学鸠是两个小生物。它们只要能“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间”,就进入了“飞之至”的最佳状态,从不去幻想什么飞向遥远的“天池”,更不理解干吗要借助他人之力,费尽心机地“之九万里而南为”。
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这样鲜明的对比:一边是蜩、学鸠,一边是大鹏。一个在九天之上,奋力掠过广阔无垠的天空,一个在坚实的大地,扑腾于树木草丛之间;一个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依靠着强风的推举终于化理想为现实;一个安于现状,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由衷的满足;一个时刻经受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一个轻松得没有一点儿负担。看起来,渺小的蜩、学鸠与巨大的鲲鹏不但形体差异巨大,三观也完全不同。
问题是,庄子为什么要把两者间巨大的差距展示给我们看?其用意何在?
在庄子看来,蜩、学鸠与大鹏之间的不同取决于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与生活需要。也就是说环境与需要决定着人的认知层次。到郊外的人,备上一日三餐就足够了;可是行百里的人,就要花一夜的时间准备干粮;而对行千里的人,筹措食物的时间就要长得多。这都是人们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蜩与学鸠从不曾想到过要从北冥飞往南冥,更不需要等待六月的海运才能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它们的生活范畴就局限在“榆枋”“蓬蒿”之间,自然无从理解鹏为什么要“南徙”,甚至认为鹏根本就没有必要“南徙”,所以庄子说“这两个小东西又如何知道大鹏的事呢”。
不过,“之二虫又何知”究竟透露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口气直接关系到庄子对蜩与学鸠的评价,所以有必要说上两句。几乎所有《庄子》注本都认为这句话表现了庄子对蜩与学鸠的蔑视与否定。果真如此吗?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不妨回想一下,当庄子提到“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时候,其中有一丝一毫贬低的意思在吗?如果没有,庄子又怎么会去贬低这两个小东西呢?事实上,庄子引用这些聚粮行路的人为例,不过是要说明,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生活经历与需要的局限。生活在不同环境、需求不一样的人,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当然存在着差异,人又何必要求这两个小东西能与大鹏对外在世界具有相同的认知呢?
庄子说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今译
才智小的人不必去追赶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人不必跟长寿者攀比。为什么这么说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会知道白天与黑夜的区别;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不会知道世上还有春与秋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小年”。楚国南部有“冥灵”大树,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时有大椿树,以八千年為春,八千年为秋。这就是所谓的“大年”。而彭祖到如今仍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人人都想与他比附,岂不是太可悲了!
说庄子
活跃于榆树、檀树、草丛间自得其乐的蜩与学鸠,见到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冲天的大鹏,其第一反应自然是万分的不解,它们实在想不明白大鹏整出这么大的动静到底是要去哪儿,它为什么一定要飞上九万里高空,执意往南飞呢!而对我们读者来说,对蜩与学鸠的第一印象,恐怕很难不是负面的。蜩与学鸠满足于自己狭小的天地,不求进取,反而讥笑志向远大的大鹏,这不是典型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凡夫俗子吗?这么想的话,就免不了对蜩与学鸠流露出轻蔑、不屑、鄙夷的眼光了。
然而,这是不是真的就是庄子所要传达的信息呢?
我们知道,庄子所要阐发的人生哲理往往出人意想,蕴含极深。而且庄子善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在极其隐晦的表述中,我们只有反复揣摩、细细品味,才能把其中的深意挖掘出来。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可以说是点睛之笔。需要结合上下文,反复体会,才能从这一句的无限感慨中领悟到他所寄寓深意以及他对“大”与“小”问题的独特理解:原来小知也好,大知也好;朝菌也好,蟪蛄也好,无论你是几百年寿命的冥灵,还是几千年寿命的大椿,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世上万事万物的秉性、人的天赋原本就存在着差异:智慧有大小,寿命有长短,受自身条件或者环境的限制,小智永远不可能追及大智,小年也永远不可能追及大年。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才有数不胜数的各色各异的个体。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原生状态。所以庄子认为人们你追我赶,相互攀比,一定要争出个你死我活来是违背自然本性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你过你的,我活我的,你想去南冥你就去南冥,我想在树丛间跳来蹦去我就在这儿跳来蹦去。这样的话,这个世界是不是会更加丰富多彩?人世也会少了许多争执,少了许多烦恼,多出许多的乐趣来?
所以从根儿上说,庄子所谓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既不褒大,也不贬小,他原本真正要说的就是,人生在世,凡事不可强求。对外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或许自己一时难以理解,那也不必妄加评论,更不必去攀比。做好自己就是完善自己。倘若沉迷于与他人攀比,或者总是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为此而消耗了一生的精力,那才是最可悲的!
庄子说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晏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今译
商汤与臣子夏棘的对话也有这样的记述。在不毛之地的北方有片广阔无涯的大海;那就是所谓的天池。池中有鱼,其宽有数千里,没人知道这条鱼有多长,鱼的名字叫鲲。那里也有只鸟,叫鹏。鹏背像泰山般雄伟,翅膀犹如垂在空中的云。鹏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跨越云层,背上唯有青天。鹏打算向南飞到南海去。
生活在池泽中的小晏鸟望着大鹏笑道:“它想飞到哪里去啊?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的最高境界了。而大鹏究竟要飞往哪里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分别。
说庄子
鲲鹏显然是庄子心中纠结至深的形象。不然的话,他绝不会在短短几百字的文章中,第三次写到鲲与鹏,并借此再一次将文章推向新的高潮。
庄子先说《齐谐》这部书已有“鹏之徙于南冥”的记载,现在又说“汤之问棘”中也有这样的叙述。庄子这样引经据典,反复谈及鲲鹏以及蜩、学鸠、斥晏鸟等小虫鸟,难道只是偶然为之?只是要说明这个故事并不是我的杜撰,而是有据可查的吗?当然不是。我们看到,在《齐谐》或者汤与棘的对话中,鲲与鹏都互不相干,鱼是鱼,鸟是鸟,其共同点仅仅是都生活在北方而已。而庄子却用一个“化”字把两者结合起来,融合为一,鱼卵化成大鱼,大鱼化为大鸟,而且大到极致,高到极致。庄子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说,鹏尽管闹出了这么大动静,就算最后到了南冥,又能怎么样呢?南冥与北冥,两者之间真的有什么不同吗?
庄子是名副其实的哲人,他很少从政治制度、社会状况的角度讨论问题,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对人、对人性的探讨上,往往是从人自身所带有的弱点与局限来看待这个社会的缺陷与问题产生的根源的。在他看来,人的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得陇望蜀,或者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褊狭嫉妒等等弱点缺陷,都与人自身所受到的时间、空间、认知等等内外条件的局限有关。
用这样独特的眼光来看人,看世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惊世骇俗的。
所以这一段再次写鲲鹏之大、鹏之飞的壮观景象以及斥晏鸟之不解以及它对自己“飞之至”的满足,都是为了要引出庄子对小大的一个重要看法:那就是大也好,小也罢,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大不必轻视小,小也不必妄自菲薄或与大攀比。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的话,蜩、学鸠、斥晏鸟这样的小人物,才是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它们不期盼做一番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那么多的忧虑担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能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满足于什么样的生活,仅仅凭着自己的本事自得其乐地活着,这样的人生态度难道真的是庄子所要否定的吗?倘若我们不纠结于斥晏鸟对大鹏的几句不解的议论的话,会不会觉得这一类小虫鸟才活得尤其生动真实而又可爱活泼?这种无拘无束、平平淡淡、恬静安逸的田园生活,不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向往、所憧憬的?事实上,世间并没有那么多如鲲“化而为鸟”、如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那样震撼人心之事,更多的还是琐碎平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像蜩、学鸠、斥晏鸟这样自得其乐,不以己悲,不欣羡他人的平凡生活,不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经历,一种难得的境界?正像前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庄子既不褒大,也不貶小,在他眼中,只有大小并存、千差万异的世界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