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阅读支架,助力低年级课外阅读

2023-05-30杜慧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路线图狐狸导图

杜慧

摘要:课内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何为课外阅读搭建有效的阅读支架,是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整合的。本研究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基于支架式教学理念,展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以课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依托,结合书中精彩的故事,通过借助书中的插图、思维导图、路线图和制作人物卡片的方式,在课内搭建阅读支架,助力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关键词:阅读支架低年级课外阅读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从教材中来,还来自丰富的课外阅读。“听说读写”以“读”为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首要的。此外,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分级阅读的教学理念,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心智发展程度不一样,在拥有趣味性的同时,更应該结合低年级的学段特征安排好读书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应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小学低年级学段,“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阅读浅近的故事、寓言、童话”的指导性意见。学生如何阅读这些儿童读物呢?能否以课内的教学方法为课外阅读搭建支架?笔者以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为例,浅谈如何从教材内容出发,如何搭建阅读支架,有效衔接课内与课外阅读。

一、借助插图,读懂故事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多一些,图文并茂的读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在低年级课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借助插图读故事”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读懂故事。统编版低学段教材编排了《小蜗牛》《咕咚》等连环画式的课文,如《小蜗牛》一文没有全文注音,学生阅读起来有困难,但课文有四幅插图,一一对应着蜗牛眼中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教学前,教师出示四幅插图,让学生简单地猜一猜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借助插图猜一猜。最后,结合四幅插图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使用“借助插图读故事”的学习策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了解到小蜗牛眼中的四季,读懂了《小蜗牛》这个故事。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采用文字配图的形式,向小读者们讲述了三个饲养场的场主与狐狸爸爸一家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阅读时,学生已经在课内学习了《小蜗牛》等含有插图的课文,习得了“借助插图读故事”的阅读策略。借助这个阅读支架,学生在阅读这本书时,引导学生借助首页人物形象插图猜一猜人物性格,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很快就被激发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阅读第一个小故事《三个饲养主》时,每一位饲养主都有人物文字介绍,并都配有一幅插图,学生阅读时结合文字和插图,这三位人物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书中的插图具有帮助学生了解抽象故事内容的作用,三位饲养主射击狐狸爸爸和狐狸爸爸们胜利后庆祝的故事,内容比较抽象,这时学生边读文字边看插图,在放飞想象力的同时能够读懂故事内容。

二、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故事

思维导图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趣味性地阅读故事。思维导图独特的发散作用和收敛作用能够在阅读中帮助学生积极地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学习支架厘清文章内容的能力,读懂课文内容。如统编版二年级教材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借助鱼骨图,分别了解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的特征,从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黄山奇石》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奇石特征,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学习支架,准确而清晰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课外阅读中,同样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支架去读懂故事。在教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阅读推进课时,以学生的“思维与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在“语用”的基础上,设置了用思维导图说故事的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思维导图,完成书中故事——《博吉斯1号鸡舍》的思维导图。完成后,借助思维导图,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整个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同学们的阅读支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读懂故事,简单地说说故事。课后,学生还借助思维导图理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向同学分享故事。思维导图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脚手架,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的收敛性思维,增强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三、借助路线图,厘清情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二者的平衡性。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人文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执教《纸船和风筝》时,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建立在纸船和风筝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友谊,教师带领同学们在读懂的基础上画出二者传递友情的路线图,借助路线图进一步体悟这篇课文所要传达的人文主题。执教《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请学生画出长颈鹿大叔的路线图:家—邮局—松鼠太太家—家—刺猬太太—松鼠太太家。学生绘画路线图的同时,厘清了文章的内容并且感受到鲜花盛开时带来的快乐。借助路线图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人文性。

课内得法,指导课外。学生在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后半部分的内容时,也借助了绘画路线图的学习策略。后半部分讲述了狐狸爸爸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食物战胜困难的故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很精彩。当我们需要向别人介绍这精彩的故事时,我们可以借助路线图,引导学生找到狐狸爸爸所经过的地点,再找一找每一处地点所发生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路线图就出现了:洞内—博吉斯的一号鸡舍(有三只肥母鸡)—獾的住处—邦斯的大仓库(有四只肥鸭、熏制火腿、胡萝卜)—比恩的秘酒窖(有苹果酒)—洞内(举行盛大的宴会)。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再次梳理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体会到,战胜困难需要决心和毅力,升华情感体验。

四、制作人物卡片,了解人物

学生的阅读需要融入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为了更好地衔接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的衔接选择了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的所有课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于是我引导学生分别给《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小毛虫》制作了人物卡片。从摘抄人物的特征、人物的语言等方面的句子出发进行制作,如小毛虫的人物卡片(见表1)。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并不是很强,请同学们摘抄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制作人物卡片,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制作人物卡片的学习支架同样也适用课外阅读。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这本书的人名不同于我们的姓名,比较难记,如博吉斯、邦斯、比恩。这三位人物分别有不同的饲养场,如何区分呢?借助学生所习得的阅读支架,给他们制作人物卡片(见表2和表3)。

人物卡片作为课外阅读的支架,很好地起到了提炼关键信息的作用,让学生更一目了然了解人物的特征。

阅读支架的搭建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有方法要求的。教学中,教师应秉承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注意在不同的课型中,提炼不同的阅读方法,搭建不同的阅读支架。区别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要传达的不同信息,从而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阅读方法。遵循“精读课文习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课外阅读用方法”的教学理念。阅读支架从搭建到练习,最后助力课外阅读。这种“1+X”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模式。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谈读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路线图狐狸导图
路线图,作用大
烃思维导图
描述路线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狐狸和猫
狐狸
第6章 一次函数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