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探究和提升

2023-05-30冯梦娟范睿

国际公关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冯梦娟 范睿

摘要:近年来,新时代大学生受到生活节奏、金融危机及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出现了学业压力过大、消极情绪增加、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存在幸福感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的缘由进行分析,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级联动机制,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以有效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知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为祖国培育出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积极心理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1]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論”,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和渴望。国内外研究表明,爱和归属感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大学生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学业和就业压力倍增,进而出现幸福感缺失的现象。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幸福感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幸福感获得的途径,提升大学生获取幸福感的能力,对于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最早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上提出“积极心理学” 一词,心理学开始转向关注人本身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2]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3]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个体自身的美好品质和积极力量。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也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积极的内驱力,引导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使他们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联系,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依赖性和独立性相互矛盾

新时代大学生很多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上大学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迫使大学生想要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渴望独立。但由于过去长时间对他人依赖的经历,使得依赖性和独立性相互矛盾。新时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客观不一致、内心世界冲突较多等问题。

(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多元文化的传播主体,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最强音。[4]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丰富的物质生活,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难免会受到影响,功利心比较强,遇到事情总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社会责任感弱化,从而引发一些人际冲突,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待人接物总是依照自身的兴趣和喜好,较少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同情心和与人共情的能力,容易滋生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南工学院为例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将我校—河南工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线上不记名填写的方式,通过“问卷星” 调查问卷,在QQ、微信、钉钉、学习通等平台发放问卷,调查过程中不泄露调查对象的姓名等个人信息,共回收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生261份(59.73%),女生176份(40.27%)。最终借助问卷星和Excel表格对所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类分析。

(二)实施过程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校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由调查者基本情况和调查题目两部分组成,共包含17个题目,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我校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现状,明确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原因,为有效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有力帮助。

(三)研究结果

1.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幸福感的认知及自身状况分析

对于量表中“您所体验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亲情(88.33%)和友情(89.02%)在学生所选结果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学业(66.59%)和能否做自己生活的主人(57.67%)。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感知到自身幸福感的来源。

调查结果表明,90.16%的学生认为,“一个温馨的家庭” 可以使其获得幸福;79.18%的学生认为,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件幸福的事情;78.03%的学生认为,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拥有知心的朋友可以获得幸福。由此表明,亲情、友情、健康和目标确立可以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获得幸福感。

对于量表中为自己当前的幸福进行打分这一问题,35.47%的学生为3分,32.9%的学生为4分,23.11%的学生为5分。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还有部分学生感觉自身存在幸福感缺失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当下的生活满意度还比较高,能够感受到家庭、朋友等带给自身的幸福感。

2.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及缓解方式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74.37%的学生认为,目前复杂的形势及疫情防控的需要,网课学习使学生感到焦虑,就业压力大;71.62%的学生认为很空虚,生活缺乏目标感;48.74%的学生认为自身外貌、身材不好,从而不自信。以上数据表明,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对于量表中“您一般采取何种方式排解心中压力?” 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9.63%的学生选择“写东西,听音乐,吃东西”;61.10%的学生选择向其他人诉说;49.61%的学生选择独自承受,憋在心里;仅有11.4%的学生选择发泄到别人身上或者抽烟、喝酒麻痹自己等消极方式。由此说明,大部分学生可以选择积极的方式方法来缓解不良情绪。

3.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及人生规划分析

调查问卷中有5道题目涉及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校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家庭关系、交友情况、对自身未来的规划等方面。50.57%的学生觉得学习基本上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但有时也感到烦闷、枯燥或对部分学科提不上兴趣;67.96%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课发展前景还不错;54.69%的学生偶尔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仅有13.27%的学生频繁参加校园活动;18.54%的学生完全没有规划,对未来迷茫、担忧;43.94%的学生与父母基本上没有距离感,和家人沟通较好;66.13%的学生认为自身交友关系良好,有知心朋友并且随时可以得到温暖和支持,感到幸福;63.62%的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特别明确的人生规划。

四、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特殊社会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目前,受到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乐观,造成了就业岗位紧缺的现象。面对目前社会存在的很多不安定因素,大部分大学生选择通过考取研究生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以缓解紧张的就业形势,但同时也造成了研究生考试竞争激烈的后果。学习压力的倍增进而引发学生就业难的紧张、焦虑情绪,尤其体现在即将步入社会的高年级学生身上,父母、老师的期待,自身的责任,使得他们无助、焦虑和彷徨,因此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二)缺乏生活目标和自我规划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习惯性为子女操办一切。步入校园以后,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很多新生容易出现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现象,对自身缺乏清楚的认知,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没有清晰的规划,进而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心理,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感兴趣,无所事事,荒废光阴,对幸福缺乏感知力,整日被焦虑、无助、空虚、迷茫等消极情绪包裹,追求幸福的意识淡薄。

(三)幸福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心理干预只是手段,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提高对幸福的感受才是目的。幸福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幸福感。我国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如何获得幸福的教育,开设积极心理学等选修课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体验幸福、发现幸福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幸福感。

五、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方法及策略

(一)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2020年疫情的突发使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5]很多学生认为,线上课程学习影响其学习效率,专业课基础较差,学习压力大,对日后毕业就职缺乏信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感到彷徨、无助,经常处于自我否认的心理状态。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二)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必修课程,大学生为了保持身心健康,需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4]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身心愉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研究显示,仅有13.27%的学生频繁参加校园活动。因此,高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给同学创造交友机会,营造良好的交友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人际关系吸引力,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交友能力,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幸福感。

(三)开设幸福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对幸福的感知力

学校要重视幸福教育课程的开设,从源头入手,引导学生提高对幸福的感知力,学生只有具备获取幸福的能力,才能实现幸福的人生。幸福课程要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最终收获幸福。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能够及时解开心结,停止过度内耗。当幸福向我们招手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幸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拜访训练,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避免因自身被消极情绪占据,与幸福失之交臂。

六、总结

幸福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当今社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幸福感的寻求更是目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新时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水平不仅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守好高校安全稳定防线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调查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正确感知幸福,并对自身幸福的来源具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幸福感,面对消极情绪也有合理的排解方式,但是仍然存在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原因有以下三點:特殊时代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对自身存在认知偏差,生活缺乏目标,对于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目前,我国高校关于幸福感教育存在缺失现象。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时代的产物。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学生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等多个方面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从而收获幸福的人生,健康成长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 李宝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托管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20(9):75-78.

[2] 阿不都热西提·阿不都热依木,刘剑.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9-13.

[3] 张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思考: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J].科教文汇,2021(2):166-169,188.

[4] 刘纯明,李东生.大学生幸福感调研报告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21(1):138-142.

[5] 王清霞.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以新冠疫情为例[J].成才之路,2022(20):21-24.

作者简介: 冯梦娟,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学;

范睿,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学和国防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