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旧教材史料焕发新生机

2023-05-30李友圳

高考·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史料教学

李友圳

摘 要: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明显的优势与特点,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发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旧版教材(本文以岳麓版教材为例)史料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恰好可以补其不足,特别是通过甄选应用其中大量的史料及问题设计,服务于新教材的史料教学,不仅弥补了部编版教材的不足,而且让旧教材史料焕发出新生机。

关键词:岳麓版教材;部编版教材;史料教学

2020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各个年级实施新课程展开全面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版教材”)。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逐步告别岳麓版教材时代,正式进入部编版时代。在与旧版教材的对比中,可以发现部编版教材具有的优势与特点更加明显。部编版教材课程构成分为三类,主要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并以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课程方式进行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工作任务,重点是区别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并在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完成历史教学工作。在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中外历史纲要》模块分为上下两册,共有24个专题。围绕历史时序作为主要框架,将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有序整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较之旧版必修教材“中外混编、古今贯通、专题加时序”的呈现方式,部编版教材时空线索更加清晰,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清晰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从而在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中形成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实践,新版教材显不足

随着部编版教材逐步推广使用,其存在的不足给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教材内容涵盖广、知识点密度大,尤其是教材语言叙述过于浓缩、内容高度概括,缺乏对具体内容的详细叙述,需要教师适当补充相关史料,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一目的结尾,教材主要叙述内容是,“即使失败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对清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沉重打击,并影响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改变。随着后续崛起的湘淮系官僚集团,中央权力出现下移的现象,对历史发展产生着一定影响[1]”。教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叙述高度浓缩,内容高度概括。“晚清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涵盖了学科专业概念,教材又没有具体叙述和补充说明,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相关史料,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

二、新旧对比,旧版教材有可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史料实证是对获取史料进行辨析的关键手段,通过可信的史料运用方法,始终保持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是诸要素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以史料为重要依据,不仅能理性分析历史事物,还能维持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彰显出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关键要求[2]。可见,史料是开展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教学依据,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史料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史料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日渐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热点。

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史料,史料择取是为史料教学工作做准备。为了广集资料,弥补部编版教材的不足,笔者曾“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重新拾起曾经朝夕相处十年有余的岳麓版教材,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首先,岳麓版教材虽已逐渐退出了历史教学的舞台,但是它毕竟是经过教材编写专家精挑细选、千锤百炼的成果,仍值得在教学中加以开发和利用。其次,在主干知识与内容结构上均涉及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与部编版教材有重叠、交叉和互补。尤其是选修课程设置六个模块主题,引领学生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不同视角认识历史。因此,岳麓版教材史料极其丰富,且设计的史料运用场景和问题也十分独到,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指出:历史教材可以是讲解历史知识的文本叙述,但更应当提供多样的学习渠道和平台,突出以资料、问题、探究路径等方面正确指引的价值[3]。岳麓版教材设置模块导读、单元导语和每课导言,课文除了正文(主干知识)和小字(补充说明)以外,还插入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示意图、名词解释、史料阅读和课中思考题。课后设置解析与探究、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等。可以说,每一课均给出了不同形式的运用场景和不同难度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历史知识呈现的直观性、多样性、学术性、情境性、开放性、实践性。因此,岳麓版教材具有服务史料教学的可操作性。

两版教材在主干知识、内容结构上的重叠、交叉和互补,岳麓版教材教学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均为新教材史料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借鉴。史料教学需要把完整的教学过程放在首要位置,主要包括史料择取、情境营造、问题设计和迁移反馈这四个部分。岳麓版教材史料得以再利用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笔者在史料择取与问题设计等环节的压力,为实施高效的史料教学创造了条件。

三、以旧补新,史料教学讲要求

建立在史料研習基础上的教学,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史料来阐释历史,设计史料研习的探究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去解释历史。因此,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四点原则:一是明确运用目的原则;二是突出史料价值原则;三是史料展示与问题解决结合原则;四是运用史料组织活动原则。基于上述的四点原则,笔者认为利用岳麓版教材史料开展部编版教材教学实践,要凸显三个方面的要求:提高兴趣的浓度、训练思维的活度和拓展学问的宽度。

(一)借用“辅栏与小字”,提高兴趣的浓度

以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中“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一目为例。

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话电报先后传入中国,在艰难中曲折发展。笔者在执教中借用岳麓版必修《经济成长历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辅栏“反对兴修铁路的理由”和小字“吴淞铁路”和“紫光阁铁路”,要求学生谈谈对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人接触某种事物后的积极主动态度,是力求参与探究的积极意识倾向。兴趣是成长的最好动力。学生在了解过去的真实情况和事情后,对历史形成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笔者通过以上三则史料,首先让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人近乎荒谬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索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对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最后得出结论,正是愚昧守旧、盲目排外的顽固势力对新生事物的敌视和排斥,导致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二)组织“阅读与思考”,训练思维的活度

在教学部编版历史必修中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单元中“战后国际秩序”一目为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永远的遗痛。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加深了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笔者在执教中采用岳麓版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后“阅读与思考”所呈现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组织学生阅读文学艺术作品,阐述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设计意图:人类认识历史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认识历史的本质,需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现。坚持自身的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支配人们行动的意识、动机、目的和意志受到社会存在的支配和决定。基于唯物史观素养培养下的史料教学,让学生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自由阅读、自我表达中,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时代背景的产物,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谴责战争的呼声。在总结发言中,形成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共鸣,树立服务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努力维护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达成家国情怀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三)点击“知识链接”,拓展学问的宽度

以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中“经济重心南移”一目为例。

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为了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掌握这一知识点,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了岳麓版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后的“知识链接:气候变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简析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是否能应对和解决复杂的、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已经成为检验自身核心素养真实水平的关键内容。笔者向学生呈现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创设学术情境,彰显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历史与地理的整合,属于典型性运用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方式,拓宽了知识与应用的宽度。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学术史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进而加深了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理解气候变迁是造成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充分体现了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时代,中学历史教学的史料素材汗牛充栋。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节省挑选史料的时间,快速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并设计合理的运用场景和思考题,是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重要的话题。旧版教材史料应用于新版教材教学的实践,让旧教材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同时,在对旧教材史料的择取中,要坚持以高中新课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准则,注意甄别,避免生搬硬套、滥竽充数、以次充好。子曰:温故而知新。笔者不仅找到了一条实施史料教学的有效路径,提高了史料择取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而且在使用中对旧版教材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史料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四)结合“自我测评”,回顾课上的内容

在岳麓版教材中,会根据课上的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开设自我评价这一内容,其中会向学生进行深刻的提问。根据本节课程内容的最基本问题到本节课程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在最后的问题中向学生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高中生能够在了解历史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内容展开自己的思考,进行自身的探索,从而让学生现代的思维与古代的历史内容进行触碰。

在《音乐与美术》这一课中,针对贝多芬以及其他音乐人的音乐作曲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讲述结束之后,根据本节课程的知识点提出了“自我测评”这一内容。

设计意图:“自我测试”这一内容的设置,主要希望高中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结合课上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来抒发自己的观点,由此深化历史课程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了解以及感悟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针对“自我测试”这一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前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课之后,对课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简要的回答和再次的回顾。而第三个问题“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做简要评价”,这一问题就可以称之为开放性的问题。其主要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有了对《音乐与美术》基本的了解和印象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发掘和感受现代艺术的创新之处,由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历史教材的设置,不仅是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起一个引导性和指向性的作用,更是希望教师能够基于历史教材,不断挖掘历史元素。在教材的文字表述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思考,由此改变整体的教学课堂,让教师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颖且多元的元素,增加高中生认知历史知识点,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以及西方的历史特点,从而真正地融会贯通,了解古今。对此,在“自我测试”这一板块的设置下,历史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针对“自我测试”中所罗列的不同问题,在课上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使得高中生能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以自我学习的形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索,由此深化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本课有更多的兴趣和关注力。一个好的教学课程需要保证学生学习的闭环。学生从知识预习、课上听讲、课中练习,以及课后回顾、课后巩固等各项内容都要做到完全的贯穿,由此保证学生能够在接触这一知识的情况下,针对这一内容展开自己的思考。而“自我测试”这一内容,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上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由此全面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优化了教材的实际教育意义。

结束语

在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全面革新的情况下,旧版教材依旧具有可取之处。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教学实践内容以及教材中所涵盖的史料实证对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同时,在旧版教材中运用了“辅栏与小字”“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以及“自我测评”这几项内容,使得整体的教学课堂以及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让高中生在接触到本章内容后,针对内容的具体重难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再次反思,由此全面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在高中历史教材不斷革新的情况下,教师也应该了解到新旧教材之间的对比,以及新版教材投入教学之后分析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且在研究教材内容时明确旧版教材的教育意义,从而保证新版教材编写的教学价值,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婧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2]杨涵超.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民族史教学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3]韩迎飞.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旧版本的对比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20.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天下情怀观照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批准号:KCA2022099)成果。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史料教学
师生共读,以读促读
关于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初步分析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