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

2023-05-30卢东洋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論述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存在盲目随意、混乱低效、形式主义等问题,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目的认识不清,对其过程缺乏设计和调控,提出小组讨论应立足学生实际增强目的性,设计适宜任务提升实效性,关注真实过程确保有序性等做法,旨在有效提升小组讨论的效果,构建高效精彩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5-0131-03

课堂作为实施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历来都是影响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集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形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思想碰撞、自由表达,彰显了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审视高中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应用现状,探寻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寻求提升小组讨论质量的策略,是当前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体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最直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合作探究的契机,使学生有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小组讨论也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学习形式都要根据学生情况、学习内容灵活恰当地使用。过度、随意地使用,必然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观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应用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小组讨论的目的性不强

小组讨论的初衷是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不容否认,小组讨论这种学习形式的初衷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的小组讨论中,部分教师不明确小组讨论的目的,只是为了课堂学习形式多样而开展小组讨论,导致小组讨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而作为讨论活动主体的学生也不清楚参与讨论的意义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极大地削弱了小组讨论的作用和功能,造成小组讨论的盲目性,甚至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这种随意而为、漫无目的的小组讨论未能发挥学习形式为实现学习目标服务的价值。

(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不均

小组讨论学习形式把一个数十人的班级细分成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本意是促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与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高中英语课堂的小组讨论现状来看,各个小组的学生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学生整场讨论下来都没有发言,完全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部分教师在留意某组学生讨论时,忽视了一些学生的表现,导致小组讨论中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存在明显差异,加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没有达成每名学生参与的目标,反而打击了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小组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组讨论无序

小组讨论是由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只有学生人人积极参与、踊跃表达,有条不紊地进行讨论,才能达到小组讨论的目的。而混乱无序、学生个体参与度较低的小组讨论,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造成教学的低效。在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尽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当着主角,可以按照教师设计的讨论任务进行自由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关注学生了。一些教师在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后,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间里,缺乏对学生小组讨论情况的持续关注,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讨论情况,无法适时化解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也不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原本有序的小组讨论变得无序且低效。

二、高中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问题的成因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虽然使课堂不再死气沉沉,但是这种热闹活跃的课堂也映射出一些问题,如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学生个体参与存在较大差异、讨论过程混乱无序等,都对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课堂学习效果达成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审视这些真实的小组讨论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价值。

(一)观念层面:没有充分认识小组讨论的功能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小组讨论学习形式的应用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纵观当前的小组讨论,尽管讨论过程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如人意,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小组讨论的价值,对小组讨论的准备不足,所设计的问题也过于随意。教师作为高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者,要清晰地认识小组讨论的价值,精准分析小组讨论在促进高中生英语学习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才能目的明确地设计、科学合理地实施小组讨论,避免盲目性。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小组讨论过程,加强对学生讨论活动的调控,防止小组讨论过程的无序性,优化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

小组讨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活化功能,小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赋予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其次是唤醒功能,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互动空间,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信息共享,完成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唤醒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意识。最后是训练功能,学生通过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不仅可以训练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思维能力提升,培养观察、想象、思考等综合能力。另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密切交流、相互帮助、增进了解,可以加深与同学的情感,增强团队意识。

(二)行为层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小组讨论设计

行为反映思想,也决定效果。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是确保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然而,小组讨论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组员间的分工意识,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等。小组讨论彰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小组讨论学习形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发挥主导性,根据高中生的真实情况和具体的课堂目标,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的内容和形式,使讨论的任务科学合理,让小组讨论的过程目的明确、有条不紊。

具體来说,小组讨论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及时有效的调控。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设计意识,小组讨论作为一种课堂学习活动,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不可简单随意应用。其次,教师要具备设计小组讨论的专业技能。根据小组讨论的目的、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全面考量多种因素,设计适合学生讨论的任务和形式。最后,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动频繁,不可预知的情况也增多,教师应机智灵活地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确保小组讨论有序进行。

三、高中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的提升策略

小组讨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教师也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实践,甚至课堂评价也把小组讨论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小组讨论是一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建构式学习活动,对学生知识、情感、能力、思维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小组讨论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改进。

(一)立足学生实际,增强小组讨论的目的性

小组讨论的主角是学生,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也不例外。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为高中生参与英语学习小组讨论时明确中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保持清晰的方向,表达交流时做到中心明确、有的放矢,从而集中注意力参与小组讨论,达成小组讨论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高中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结合高中英语学习要求,明确小组讨论的目的,增强小组讨论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时,在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教师在学生读完文本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From this context and other ways,we all know there are some endangered animals. Now what should we do?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wildlife?”教师明确讨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享信息并进行深度思考,探寻保护野生动物的可行措施,深化学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Try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methods to protect wildlife.”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It is significant that people and animals live in harmony.”“We should refuse to eat wild animals to protect them.”,由此丰富了英语知识,实现了能力、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提升。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终极目标是促进高中生英语知识、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按照这个目标,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每次小组讨论的目的,并且使学生知晓,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确保小组讨论效果。

(二)设计适宜任务,提升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小组讨论尽管在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但也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用小组讨论开展学习,更不能犯形式主义的错误,不管学习内容是否有讨论的必要而简单机械地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高中英语学习内容,从训练学生思维的高度,设计适宜的讨论任务,让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 The Internet时,针对Reading部分stronger toghether: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的内容,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浏览网页、借助网络获取信息的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the town square for the global village of tomorrow. According to your experence,talk about what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通过头脑风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在小组讨论完成后,学生分享答案:“shopping way”“life style”“communicating method”“thinking way”等。学生通过交流训练了语言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开阔了视野。

小组讨论任务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讨论,只有需要学生深入交流、进行思维碰撞的学习任务,才有讨论的价值。教师要根据高中生认知水平,解析英语学习内容,设计有效任务,提升小组讨论的效果。

(三)关注真实过程,确保小组讨论的有序性

小组讨论中学生之间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学生思维活跃并产生思想碰撞,在讨论中形成对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需随时关注小组讨论的进度和学生个体的表现,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确保小组讨论有序高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时,针对本单元“历史与传统”这个主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How should we treat history and tradition?What are the values of history and traditions?”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对历史与传统的全面认识:“W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s,and we should inherit it.”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和传统的意义,指导学生深入认识问题:“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study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s?”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变换不同的角色参与各小组交流:“History is like a mirror,which can give us a lot of useful enlightment.”一名学生说:“Great.Take history as a mirror,we can know the reality well.”教师引导一名沉默的学生发言:“What do you learn from history?”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发言,讨论有序进行,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真实表现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通过对小组的讨论情况和学生个体发言的全面关注,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引导小组讨论活动的进程,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顺利实现讨论学习的目标。

小组讨论的课堂学习形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主张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积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小组讨论学习形式的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严肃对待、认真设计、科学调控。教师作为小组讨论的设计者,需要精心地组织,从讨论内容选择、小组组建和讨论过程指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盲目随意。只有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和谐统一起来,小组讨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岩.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

[2]任晓玲.微课在高中英语对分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

[3]王美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卢东洋(1983— ),吉林农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翻译、旅游英语、高职教育。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