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演变
2023-05-30
读书 增慧
读书这件事,无须多说,读起来就对了。经典、名著、老师推荐·······品种越多越好,范围越广越好,总有一天,你读的这些书,会将它的价值在某一个地方显现出来。
在冬去春来、新旧交替的时节,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春节。春节是欢快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喜庆祥和是它的主题。春节承载着人们祈求团圆、平安和美好的愿望。那么春节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呢?古人过春节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一首童谣《新年到》写出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景象。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年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春节,又名“大年”“新年”,是农4 历4 (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年的岁首,是中国人一年里格外期盼的节日,也是一个象征着团聚、兴旺,寄托人们新的希望的佳节。传说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舜(shùn,传说中上古帝王名)继帝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在春节,人们要穿新衣、戴新帽,祭拜祖先,到庙里上香,为新的一年求个好运气。这一天,有的地方有吃年糕的习俗,有的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则是吃长寿面。在这一天,大家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家人团聚,欢欢喜喜庆祝新年的到来。
然而,古代并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岁首不是家庭欢聚的节日,而是一个彰显皇权威严的日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读了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先從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说起。
在秦朝历法中,农历十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十月的第一天被称为岁首。秦朝岁首这一天,是皇帝和臣子之间“联系关系”的日子。大臣们不能放假在家和家人过年,而是要正常上朝,参加君臣互相道贺新年的仪式。
到了汉朝,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施行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因此得名〕,将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定为新年的第一个月份,所以正月初一就成了新年第一天。现在我们所说的正月初一,就是沿用汉朝时的传统。不过,汉朝的岁首还有其他名字,即“正月旦”或“正旦”。
在汉朝“正月旦”时,皇帝要接受群臣朝拜,同时要对大臣进行嘉奖、赏赐。为了慰劳大臣上一年的辛劳,皇帝会在朝会上安排盛大的歌舞表演,与大臣一起享乐宴饮。
此外,因为汉朝很重视占卜,所以 “正月旦”对朝廷而言还是预测未来一年运势的一天。负责占卜的官员会依据当天云的颜色和风吹来的方向预测一年的降水情况,看会不会发生洪涝或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当时那个以农业立国的社会里,任何一点儿天灾都会影响国家粮食的生产和人民的生计。所以,“正月旦”的占卜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很重要。
历史的长河继续向前流淌,我们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在诗作《元会》中描绘了当时新年的热闹景象: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佳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喜,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诗的大意是,正月初一,是良辰吉日,人们穿着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在厅堂举行盛大的朝会。宴席上美酒满杯、佳肴无数,席间还有美妙的音乐,真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大臣向君主敬献贺礼,祝愿皇家的财富与权力无限绵延,这一切美好永续,欢歌笑语永不散场,年年如此、代代相续。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以上我们谈的都是皇家贵族过新年的方式,还没有说到老百姓是如何过年的。其实,老百姓对正月初一的庆祝活动是从魏晋时期才逐渐丰富起来的。那时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会在家门前放爆竹,为的是驱走 “恶鬼”和坏运气,迎来新的开始。放完爆竹后,全家老少要穿戴整齐,晚辈给长辈拜年。不少家庭会共喝椒酒、柏叶酒、屠苏酒,据说可以消除百疫,得长寿。从这些习俗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新年的重视与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从唐朝开始,正月初一就成为官方钦定的假日。正月初一放假让新年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在异乡漂泊的人也能利用假期返乡与家人团聚。此后,提起新年,人们便会想到家人团聚。
假期的到来,使朝会慢慢变成了走形式。尤其到了明朝,朝会已经没有当年的盛大。大臣在朝会结束后也不多逗留,会马上回到家中与家人相聚。从此,正月初一成为以家人团聚、庆祝为主的民俗年节。
你可能发现了,在历朝历代对正月初一的称呼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春节”这个说法,这是因为这一说法是清朝被推翻之后才出现的。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废除旧历法,推行西方的公历4 4 (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指公历)。从此,中国的时间概念逐渐与世界同步,但正月初一始终被认为是岁首。
虽然当时的政府大力推行公历,但是许多承袭了数千年的习俗与旧历法息息相关。因此,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新历和旧历并用的情况。
1949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规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将旧历正月初一定名“春节”。自此,“春节”成为农历新年的专有名称,是中国人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年”。
(本文选自萧放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南方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