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情境导入

2023-05-30沈蓓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导入高中地理

沈蓓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情境导入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文章结合时事热点、乡土地理进行情境导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构建高效、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有效情境;导入;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31-03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导入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一册和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以及太仓市的区域特点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情境导入进行探究。

一、有效情境导入方式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有效融入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通过有效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时事热点情境导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时事热点是指一段时间内发生在国内外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或现象,其具有时代性、生活性和区域性,因此与地理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以时事热点为素材进行高中地理情境导入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气象灾害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气象灾害”一课时,笔者结合时事热点新闻进行课堂导入。首先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呈现2022年夏季的高温气温图,以及鄱阳湖地区的干旱状况;然后给学生介绍:“自2022年6月底结束汛期后,按往年经验本该是丰水期的鄱阳湖流域,却直接步入枯水期,往年还在防汛的季节,如今则是在抗旱。截至2022年8月29日,高温少雨的天气还在一直持续,鄱阳湖水域大面积缩减,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极度高温,鄱阳湖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经历了一场罕见的‘沧桑变迁,多项数据刷新了多年来的历史记录。随之而来的是,鄱阳湖流域内部分支流出现断流,河床大面积裸露,航道受阻,而周围的农田也受到了影响。极旱成灾,一方面导致纵贯江西省南北的鄱阳湖、赣江的水运遭受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当地农业灌溉水源不足,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次生灾害,经济严重受影响。”接着给学生展示干旱的湖泊和农田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并思考相关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这样以时事热点为素材创设情境,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展示的内容,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回应,学生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干旱。教师继续提问:你们了解到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学生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简单介绍发生干旱的背景,再提出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1)干旱属于哪类灾害?(2)发生这样的灾害天气会有什么不利影响?(3)干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灾害天气影响这么大,有什么有效的防治措施吗?学生通过这四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破解了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其中,对于干旱的形成原因,教師让学生以鄱阳湖为例,阐述其干旱的形成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防治的措施。

时事热点情境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新闻、地理现象,并对层层递进的地理问题展开思考。这样的教学,可让学生在课堂中关心国家、地方的地理问题,学会从地理视角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2.地质灾害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质灾害”一课时,笔者首先创设地震新闻情境:2023年1月26日3时49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然后展示有关泸定县地震的新闻图片,并提问:你知道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的关注点放在新闻内容上,而忽略了深层次的地理含义,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多思考地理现象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如让学生结合汶川大地震思考为什么汶川地区会地震频发。或者引导学生思考:新闻里提到的“5.6级”“11千米”是什么概念?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新课,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这时候,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一起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地震?(2)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一样的吗?(3)泸定县的地震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次生灾害?(4)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政府、公民分别能做些什么?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获取地理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合。

(二)乡土地理情境导入

乡土主要指中学所在的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乡土地理主要指中学所在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的地理知识,例如位置、地形地貌、矿物质、气候、植被、交通和产业分布等。以学生的身边事、家乡事创设乡土地理情境导入课堂,可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从而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1.人口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时,在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展示了太仓市常住人口以及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境,并让学生思考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产生变化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后能够得出“太仓市人口变化主要是因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发生变化”的结论;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外来务工人员对太仓市有什么影响?这里涉及一个高中地理重难点知识,也是高考地理的高频考点,即人口变化包括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迁移人口等的增减。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将相关地理概念融会贯通。通过户籍人口负增长,让学生了解太仓市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以及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这样,通过乡土地理情境及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培养了乡土地理问题意识和乡土环境意识。

2.乡村和城镇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时,笔者通过播放视频展现1980—2020年太仓地区乡村和城镇区域的变迁。观看视频后,学生纷纷露出震撼的表情,他们从视频中直观地感受到了太仓市的发展变迁,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城镇化的表现是什么?是不是只看城镇地域的发展?衡量城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请分析城镇化的概念和表现。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自己所在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教师继续提问:太仓的快速城镇化会产生什么问题?由此让学生思考“城市病”的表现。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太仓市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江苏高考彰显江苏风格,对此教师可以列出苏南、苏北经历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中的协作措施等。

这样的情境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关注社会进步与发展,同时加强学生的区域意识。一切地理问题的发生都是在区域背景之上的,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让学生养成在地理空间背景下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产业区位因素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时,笔者首先这样导入:作为太仓人,我们都知道太仓是著名的德企之乡,那么对于太仓工业的区位条件你有哪些了解呢?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企业为什么设立在太仓?让学生从工业区位条件方面逐一分析。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观看大型企业投资建厂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又是考虑了什么因素?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能够分析出工业的区位因素具体是哪些。近年来,太仓又着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太仓具有哪些区位优势?太仓还可以做什么?太仓大力开发智慧农场,它是学生周末度假的好去处,对此教师可让参观过智慧农场的学生谈一谈感受。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并结合太仓的相关案例,学生牢固掌握了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地理知识点是学生思考讨论后生成的,比直接从书本上获取或者死记硬背来得深刻,使學生实现了深度学习,提升了学习效果。

4.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时,笔者在导入环节列举了太仓市交通发展的例子,并呈现太仓市的交通发展和规划图,让学生思考太仓市的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发展水运的关键因素是建设港口,笔者播放关于太仓港的视频以及展示其地理位置示意图,让学生思考影响港口经济价值大小的因素。学生对于太仓港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港口的位置、港口的操作工作不清楚,因此笔者给出视频和图片的提示。虽然条件有限,不能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但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对于解决与港口相关的地理问题,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高一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如果奠定了地理学习的基础,同时构建了基本的地理知识框架,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效果和反思

(一)效果

通过有效情境导入,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仅仅是参与者。采用有效情境导入方法后,地理课堂中开小差、走神或者犯困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思考和讨论中,愿意开口交流与讨论,没有负担,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高中地理新知识前进行有效情境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笔者的高中地理课,有两节在下午的第一节,而前面是午休时间,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中午休息时间少,下午上课容易犯困,笔者通过课前或课中的有效情境导入,消除了学生的疲惫,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课。

2.加强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

进行时事热点情境导入时,部分学生对时事热点情境感到陌生,从而去查阅资料,进而提高了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度,养成了多听多看新闻、报纸等的习惯,也会关注地理现象,对社会热点话题和地理问题进行思考,真正达到了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3.促进学生加强记忆、深刻理解

进行有效情境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结果,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而不是教师灌输,抑或是自己死记硬背获得的,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做练习或者考试时遇到该知识,学生就可以轻松调取、应用知识,得出答案。

4.使学生学会关注地方地理问题

教师在进行有效情境导入时,会应用到太仓市或长江三角洲的一些乡土地理知识,这可以引发学生的乡土情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或者出行中形成关注地方地理问题的意识。

(二)反思

课堂导入如果能够做到“一境到底”,效果会更好。在导入案例或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或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生活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笔者引入桑蚕生产基地,也展示了相关案例图片,但是城市学生接触桑蚕较少,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桑蚕,学生生活体验性不强,因此不能引发热烈的讨论。可见,课堂导入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能够及时扩展丰富案例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认知和地理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来进行备课,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科学进行有效情境导入,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情境,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把控好课堂节奏。课堂导入还有很多种方法,如复习导入、诗词导入等,笔者会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有效情境导入的方法,通过有效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学会关心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关注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屈国权.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39.

[4]  蒋黎敏.时事热点中的地理学:利用时事热点进行高中地理研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地理教学,2019(21):37-41.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导入高中地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探究型课堂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