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个务必”蕴含的基本逻辑

2023-05-30邹佰峰李明圆

关键词:生成逻辑内在逻辑

邹佰峰 李明圆

[摘 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期,在面临新的使命和任务的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个务必”有其固有的基本逻辑,深入探析“三个务必”的基本逻辑,应从生成逻辑、内在逻辑和价值逻辑入手。从生成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源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从内在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是目标、要求、路径的内在统一体;从价值逻辑来看,要从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由人民评价来把握“三个务必”的人民性价值。

[关键词] “三个务必”;生成逻辑;内在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3)02-0035-04

当前,中国进入了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阶段,新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对全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P1) ,“三个务必”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两个务必”这一法宝的继承性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实践行动都是由一定的思想理论引导的。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转换期,“三个务必”重要论断的提出正当其时,它是对全党在新时期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警醒全党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该有的清醒,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带领中国人民争取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踔厉奋发,发挥好主心骨的作用。

一、“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认识和剖析下形成的结论,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三个务必”的形成有其必然的生成逻辑,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必然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的必然传承。

(一)“三个务必”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个务必”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法宝,其核心内涵源自于党的性质和宗旨,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将其作为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才能保持方向不偏、本色不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党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性质和宗旨的展开,党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也是源于此。从本质层面出发,“三个务必”形成的落脚点在于实现人民的意愿和追求,在于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历史任务是不同的,但是毋庸置疑,每个时期的历史使命都是紧紧围绕着党的性质宗旨这一永恒主题展开的。正是牢牢把握“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我们党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经历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让新中国在奋斗中重新站起来,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成为可以期盼的现实。在新的起跑线上,“三个务必”的提出,同样是把党的性质和宗旨作为根本遵循而确立的,不仅说明了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人民性的鲜明体现。“三个务必”的“初心使命”的内核是遵循党的性质和宗旨而提出的,其“谦虚”、“谨慎”和“斗争”的思想是围绕党的目标而划定的具体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三个务必”形成的本质源泉,并提供了根系与沃土,同时“三个务必”也为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支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新的表现形式。

(二)“三个务必”源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三个务必”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时期的精神引领和实践要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各个方面无一不是对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作风建设始终是关系到人心向背、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的作风的鲜明标识,深刻的体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新时代我们党提供了价值准则与实践准绳。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何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久经磨难而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岁月洗礼下,始终保持着党的政治本色和初心不动摇,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动摇,这是被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实践所检验和证明了的。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主要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代表。正是在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指引下,我们党才得以形成新时代“三个务必”的优良作风。“三个务必”本身就属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这正是在坚定的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良作风下,能够与时俱进推动理论的创新的结果,是站在新视角新形势下,结合党新时期的实践要求得以形成的。同样,正是我们党始终坚守的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才能始终如一地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以说,“三个务必”就是对百年来形成的“保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具体做法和要求的继承与延伸,新时代下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更是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延续和发展。当然,“三个务必”是对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新时代创新与发展,代表着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最新凝练。因此,“三个务必”的思想无一不深刻得益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影响,无一不是源自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赋予的强大力量。

(三)“三个务必”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

“三个务必”的生成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其丰厚的沃土,民族精神給予其源源不断的滋养。“三个务必”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烙印。“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P47-48)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锻造了中华儿女丰富的优秀精神品质,也以宝贵精神财富的形式传承于这片富饶的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是一个庞大的宝库,有着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这些优秀精神品质已经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下,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就会以某种形式迸发出来。“三个务必”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的给养,并进行时代性创新转化,才得以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要求和实践指导。“三个务必”以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为基础,并进行时代性的转化,成功地锻造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三个务必”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才能够紧紧的将整个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坚持“三个务必”就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高扬,正是因为我们传承了以勤劳勇敢的优秀精神品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在新时代,这一精神品质成为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活水源头,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坚持贯彻的优秀品质。同时,中华民族作为创造过无数奇迹的伟大民族,有着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挫折,这一精神品质是我们不能放弃的精神火种,“三个务必”中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在这一精神的熏陶下得以形成的,它告诫我们党无论何时,都应拥有直面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敢于去斗争,善于去斗争。

二、“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三个务必”自身包含目标、要求和方法三个层次的内容,这三個层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影响,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集合体,有着严密的逻辑架构,只有深刻理解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工作。

(一)“三个务必”的目标追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不断在证明一个基本道理:中国共产党要想行稳致远,就需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仅要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意愿,而且还要始终如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务必”的目标追求。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曾改变过的奋斗目标,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毕生追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党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是时代的任务,更是再次明确了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三个务必”作为一个系统的要求体系,从要素意义上,目标也是不可或缺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三个务必”的逻辑体系中发挥着目标的作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目标,同样也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最终归宿,“三个务必”从目标层面再次回答了新征程中,我们党“为什么出发”、“为了谁出发”的问题,明确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1](P27-28) 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最好的时期,民族复兴的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是临近,形势越是复杂,挑战和风险越是严峻,“三个务必”的提出要求全体共产党人时刻保持清醒,牢牢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目标不变,只有目标不变,方向才不会偏,党的旗帜才不会褪色。“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党的伟大思想传承久远的根本之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得以坚持和发扬的根本之所在,是“三个务必”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追求,这一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理论逻辑,有利于共产党人时刻铭记党的宗旨和使命。

(二)“三个务必”的根本要求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一切工作得以践行的保障,是“三个务必”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昙花一现,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品,其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成长历程中克服骄傲自满的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不断践行艰苦奋斗的品格才得以铸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助力共产党人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坚持从未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3] ,如今中华民族正大踏步迈进新征程,在这一关键时刻,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才能够有助于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闯过历史难关,坚定“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历史自信。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多的政治要求,但始终未变的是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要求,并将其贯彻到底。“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优良的品质,而且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原因。它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必要条件,是“三个务必”得以贯彻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宝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法宝,更是未来得以取得胜利的钥匙。在这一要求的规范下,我们党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时刻保持清醒和自觉。

(三)“三个务必”的方法路径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不仅要与外部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还要与内部的阻碍因素做“自我革命”式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不断斗争的结果。“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一切工作的动力与支撑,是“三个务必”的方法路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新的征程中为党该“怎么做”指明了方式和方法,它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实践方法。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是一种斗争精神和方法的体现,二者既是对事物规律性的遵循,同时也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路径所在,更是“三个务必”得以践行的动力支撑。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历史,矛盾时时有、事事有,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想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就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一斗争精神贯穿党的全部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不惧艰难困苦,敢于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二十大报告全文中,“斗争”一词被提及近20次,它的高频出现,向全党全中国的人民表明了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开展伟大斗争,全党同志作为先锋模范,更要带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只有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三个务必”才能真正有效得以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顽强精神开展斗争,以昂扬的士气和姿态持续斗争,才能在赶考路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三、“三个务必”的价值逻辑

“三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从价值上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目标指向和评价标准,明确了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什么,其价值的实现是为了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等等。“三个务必”的价值逻辑不仅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而且在实践上指明了党在新时代全部工作的价值方向。

(一)价值主体:依靠人民

“三个务必”的践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一个政党想要取得持久的发展,首要解决的是依靠力量的问题,依靠谁是判断一个政党的根本标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牢牢依靠人民群众,党的各项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执政地位,仍然选择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党建立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三个务必”首先诠释的就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主体原则,强调党的全部事业能够得以实现,需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根基,永远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三个务必”的价值准则,永远不能忘记党和中华民族事业的攻坚力量是来自于伟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永远是实现伟大使命的历史主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伟大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党的力量有了用之不竭的“源”,党的发展有了牢不可破的“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拥有实现的勇气和底气。

(二)价值目标:为了人民

“三个务必”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实现。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三个务必”的思想时刻警醒共产党人无论走了多远,都不应忘了来时的路,都不应该忘记为什么出发,为了谁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梦想,因此谋求一切事业的发展都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这也是我们党能够在前进的征途中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营养液”和“加强针”,它再次向全党同志强调了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4] 的政治信念,始终践行用“三个务必”武装党员头脑的政治自觉。可以说,坚持“三个务必”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原則。在“三个务必”的价值指引下,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仰和真理,永远将人民的所思所想放在心中,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向。“三个务必”的价值目标深刻地表达出了人民的立场永远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我们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所有的斗争和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也正因如此,才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赢得了接续性的历史胜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将人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为新时代未来的发展找到了最牢固的根基。

(三)价值标准:人民评价

“三个务必”践行的标准是人民的评价。“人民的立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三个务必”的价值逻辑不仅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标准,更是展现了要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的价值标准。在推进新时代新的历史任务进程中,把人民认不认可、人民拥不拥护,作为我们党工作的最终评判标准。人民有没有获得感、有没有幸福感,有没有安全感,是评价我们党最真实的验证砝码,发展成果有没有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是我们党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天秤。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时代要求,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守政治清醒和意志坚定、争取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满意答卷,才能不愧时代,不愧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想。“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但本质上都是在向我们证实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期,只有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上,才能凝聚磅礴的力量,同样的,只有始终将人民的评价看作是衡量我们党执政成败的试金石,我们党才能永远焕发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5).

[4]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2-01-01.

[责任编辑 常延廷]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内在逻辑
充分认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重要意义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引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