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低年级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2023-05-30陈玉霞

新教育·综合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双减

陈玉霞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大都以具体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优化设计实践性作业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优化策略,通过注重操作性实践作业研究、注重生活性实践作业研究、注重表述性实践作业研究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双减”;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

传统的小学低段数学作业大多数以书面作业为主,书面作业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小学低段数学学科安排的机械性作业过多,作业设计随意性大且枯燥无味,学生会对作业产生厌烦之意。“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一、二年级的教师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提倡安排实践性作业。为了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耕细作,在实践性作业设计方面力求科学合理。实践性作业优化的策略是亟待每个低段数学教师研究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来谈一谈如何优化学生的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注重操作性实践作业研究,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1.设计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开发学生思维。低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设计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使学生以动诱思,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例如在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一年级“数一数”这节课的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放学后利用所学知识和父母进行趣味游戏“玩转数数摆扑克”,下节课大家一起进行评比,看看哪位学生数得又对又快。利用生活中一些能够数数的物体材料,例如黄豆、红枣、牙签、绿豆等,按照1~10的数字顺序摆放对应的数量。再由父母一方从扑克牌中抽取1~10数字的扑克牌。先将牌打乱顺序,然后由孩子根据抽到的扑克牌数字,找到相对应摆放的物体数量,并把扑克牌数字摆放在下边。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并按顺序指一指,数一数1~10的数字。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10根小棒能摆成几种加法算式?”这一操作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情况下,真真正正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再如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后,笔者安排学生课后将18根小棒平均分,学生边分小棒边建立除法竖式,学生在开放式的操作中总结了和等于10、被除数等于18的所有算式。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在自我操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设计制作型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制作型作业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教师设计制作型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开发,使学生获得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在设计制作自己的“专利品”时,有目的地研究与适时总结,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例如,在教完苏教版二年级“锐角、直角、钝角”这一节课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把两根木条用钉子钉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个活动角,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锐角、直角、钝角是什么样子的。

又如在教完“简单的图形”这一课时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实践作业,就是让学生运用学具—七巧板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用七巧板活动代替枯燥无味的概念作业。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业任务,不亦乐乎。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3.设计实际测量型作业,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学生在估算、测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等量化单位时,很容易出现偏差,笔者设计了实际测量型的实践作业来巩固新知。例如教完了“米和厘米”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作业:测量你自己手指一拃大约有多长,一步大约有多长,一庹大约多大?又如:我走了100米大约要( )步,大约用( )秒。我走200米大约要( )步,大约用( )秒。自己感受一下,并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体会。低年级学生亲身经历测量长度单位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再如教完了苏教版二年級数学“长度单位”的学科知识后,笔者设计一次以“趣味测量”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量出3~4种不同长度的纸条。纸条可以用彩纸、丝带或其他可以粘贴的材料替代。长度自定,将纸条裁剪下来,贴在白纸上,长度标注在纸条旁边。在空白处可以进行自主绘画设计,让作品更美观。

孩子们设计的作品充满惊喜,小小的纸条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不同的样子。有的学生把纸条设计成赛场,有的设计成楼房,还有的设计成台阶,寓意更上一层楼……再加上精心设计的花边和图案,孩子们的作品着实让教师感动。教师应意识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才能,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重视学生好胜、自强的心理因素,积极引导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探索、发现创新,从而让学生在“动”中建立数感。

二、注重生活性的实践作业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设计游戏竞赛型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专注力不够强,在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很容易被一些有刺激性的事物吸引,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设计游戏竞赛型实践活动作业,用游戏活动代替单一的纸质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笔者设计了学生和爸妈玩“扑克牌”的游戏,互相对口令,这样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计算速度。又如在教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后,笔者设计了购物游戏,请学生在家用学具钱币向爸妈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用具、运动用品等物品,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计算。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作业取代枯燥的计算、死记硬背的概念作业,学生不但获得了一次与家长互动游戏的机会,还收获了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使得作业任务的完成变身为学生学习乐园的有趣活动。游戏实践性作业,鼓励孩子遵循游戏规则,勤思考多动脑,排除困难,勇往直前,在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的同时也保持孩子学好本领的自信心。教师在游戏作业设计中,需要更“接地气”,使孩子们乐于参与,主动探究,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让儿童在游戏中找到新鲜感,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使学习变得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挑战,让游戏作业成为孩子放飞潜力的天空。

2.設计实际观察型实践作业,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上小学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来设计生活观察型的实践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了“角的认识”后,笔者安排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出现了角,这些角的应用有哪些?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安排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游乐场观察,让孩子仔细观察过山车,摩天轮、小火车等运动设备,总结每一种设备每排可坐多少人?一种设备一共坐多少人?运用加法和刚学习的乘法知识进行列式计算,使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的算理。布置观察型的实践作业,学生在观察中提高了数学信息获取能力,同时在计算中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数学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把知识技能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活动巧妙结合起来,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作业形式。

3.设计实际调查型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小学低段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比较薄弱,数据的调查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设计简单的调查型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对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调查、统计、总结。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习了初步统计的知识,再结合他们喜欢用存钱罐存平时的零用钱的好习惯,所以笔者就设计了一个与之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小朋的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例如在学习“千以内的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之前,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调查学校学生总人数、家里的电视、空调、电冰箱的价钱等实践作业。再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节课的内容后,请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对书包中所有的书本进行分类统计。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总结,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三、注重表述性的实践作业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设计手抄报型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手抄报是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畅所欲言的学习园地,设计手抄报型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新知,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画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内容后,笔者布置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手抄报作业,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画出身边物体的位置图,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与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报纸”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严谨性,营造了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在分享的喜悦中感受数学之美。

2.编口诀型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呈现知识的能力。将数学知识编成学生顺口就能说出的口诀,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用演唱和演示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生学习了0~10的数字后,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笔者将0~10编成了数字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漂,3像耳朵弯弯的,4像红旗空中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能装水,9像气球空中飘,10像挂面和鸡蛋。诗歌型的数学实践作业为数学知识赋予了美感。学生边演唱边展示,在趣味的活动中掌握了0~10数字的特点。

总之,“双减”政策下,实践性作业是低段小学生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广大教师应该不断地研究优化实践性作业的策略,解决低段学生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问题,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目的,真正做到科学减负、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黄卉文.例谈如何有效设计拓展性作业[J].小学教学参考,2016(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110029)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