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项目化课程”的研发、设计与实施

2023-05-30毛秀梅

新教育·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小学美术

毛秀梅

【摘要】小学美术“项目化课程”的研发、设计与实施要注意提炼项目化主题,建构美术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操作,建构美术项目化教学体系;展开项目化反馈,建构美术项目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小学美术;项目化课程;项目化教学;项目化评价

项目化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立足于“生本理念”的、基于现实情境的综合性、跨界性、开放性的学习。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项目化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割裂化、孤立化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素材等进行有效的统整,要求教师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样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高阶认知,激发学生的美术高阶思维,催生学生的美术高阶想象,进而有效地助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建构与生成。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与项目化课程的研发、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谈谈对项目化教学研发、设计与实施的一些做法与收获。

一、提炼项目化主题,建构美术项目化课程体系

项目化教学注重顶层设计与研发。在顶层设计与研发的过程中提炼项目化主题,进而建构起美术项目化课程体系,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在小学美术项目化主题的建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紧扣美术教材,以美术教材为蓝本、脚本,将美术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等融入到项目化主题课程的设计研发之中;另一方面要汲取相关学科的营养,将这些学科的资源、素材等融入渗透到项目化主题课程之中,同时还要融入学生的生活资源、素材等。只有这样,设计研发的项目化主题才能更鲜明。

提炼项目化主题时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新课标,认清美术教学的总体性目标、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段要求、学年要求、具体学情等进行有效的研发设计。美术项目化课程的设计研发在要求贴合学生生活的同时,贯穿学科的逻辑。在项目化主题课程的建构中,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统整,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为此,教师要树立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大观念”“高观点”等。比如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服饰》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将教材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如《对称美 秩序美》《粉印纸版画》等融入其中,如此引导学生分析“漂亮的花边”“对称”“重叠”等相关元素,并在课堂中进行融入渗透,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造型知识、技能等。同时,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奇装异服”到课堂上来,以研究它们的美术设计元素。不仅如此,笔者还研究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具体学情,这样可以确定项目化主题设计研发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性、指向性、针对性等。

在提炼项目化课程与教学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课程标准、依托美术教材,同时又要发掘其他的相关资源、素材等。教师应以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学习力提升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主题研发设计主线,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等串接起来。如此,美术项目化教学一定是高效的教学,学生的美术学习一定能不断地进阶。

二、实施项目化操作,建构美术项目化教学体系

美术学科具有典型的实践特征,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也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实践。相对于一般的操作而言,项目化教学所对应的是项目化操作。在“项目化主题”研发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项目化操作,将相关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从理想、可能转变为现实,进而建构美术项目化教学体系。美术项目化教学不仅仅要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学生具体学情,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满足二者才能将相关的内容付诸现实。项目化教学操作要凸显实践性、规范性,围绕学生的美术认知与实践规律,在遵循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生成法则的基础上展开。

要想創设项目化教学的情境,就要让学生置身其间去感受、体验。通常情况下,项目化情境应当是一种复杂性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地经历一种“美术化”的过程。所谓的“美术化”,就是将情境中的相关内容、元素等具化为美术知识、元素。这要求教师去培育学生的“美术的眼光”和“美术的大脑”,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睛”去观察、打量,用“美术的大脑”去考量、审视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建团队,形成美术学习研究实践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彼此可以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互动、对话等,而教师则要打造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时充分、充足的时空。为此,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美术课时进行整合,可以将学生的美术学习场域从课堂转向课外,可以发掘家长、社区等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将其融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以实施“大美术”教学。

比如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车”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邀请信息技术教师以VR技术的方式呈现了古今中外的车。这样,学生可以置身于“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仿佛穿越了时空,然后去与各种各样的车进行对话、与古人进行对话。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车的结构、功能、用途等,同时还引导学生描述、描绘车的外形、特质、功能等。这样,通过美术欣赏与表现,学生对车的结构、功能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构车、创造车,让学生将头脑中理解的“车”的观念表现、再现出来,并组织学生进行“车展”,用摄像机将“车展”中的相关作品拍摄下来,以作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实践的成果。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记录、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复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项目化操作中,教师要善于提炼、总结相关的项目化实施、实践的经验,并努力将其提炼、上升为一种操作性的方法、思想、观点等。总体而言,项目化操作不仅仅要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深度,更要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广度。为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美术生命成长的视角、立场来统筹、谋划。

三、展开项目化反馈,建构美术项目化评价体系

任何教学都需要反馈,项目化教学也是如此。在学生通过项目化操作形成学习成果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相关成果内容进行反馈。为了优化反馈,教师有必要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更要着眼于美术学习形式;不仅要注重过程的评价,更要注重结果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更要引导学生互动评价。教师要细化评价的指标,努力让评价多元化、多维化,从而建构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坦弗尔比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生成,通过评价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实效。

比如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作文插图”“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我做的图书”“藏书票”“综合版画”“诗配画”等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将其整合成项目“我做的作文书”,以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事实证明,这样的一种项目化主题,激發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从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当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能力、合作等方面作为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图像识别”的评价标准为例,其中“水平一”是“学生能从作品的观赏中了解到构图、笔墨等内容”;“水平二”是“学生能对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分析、理解”;“水平三”是“学生能对作品进行较为精准的分析”等。这样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能促进学生的项目化学习不断进阶。同时,在评价指标的引导、驱动下,学生能充分地调动自我的美术学习潜质、潜能,能对相关的观赏内容进行主动的鉴赏,并对作文书的封面进行设计,还能在研讨中将设计最优化并对之进行解释。在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围绕着学生的美术项目化学习成果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作品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怎样进一步改进?这就说明,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美术深度思维,激发学生的美术深度想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究,从而助推学生形成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美术教学生态。

教师要不断地优化学生的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的项目化学习,让项目化学习在促进学生的美术认知、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优化学生的美术品质、完善学生的美术学习生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胜凯.美术作业设计四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04).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项目化教学小学美术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探究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