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方言中的古语词探析
2023-05-30李芙
李芙
静乐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南部,东靠云中山,西临岚县,北依管岑山,南与娄烦、古交毗连,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加之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缺乏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外界影响较少,因此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语词。《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中将静乐方言划分为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静乐县志》中又将静乐方言进一步细分,划分为北部、南部、东部、中西部口音四个方言区,本文主要以南部口音(丰润话为代表)为研究对象。
潷[pi314]:《广韵》:“鄙密切”,静乐方言读法与其基本一致,只是声调变为上声。《广韵》:“潷,去滓”,又服虔《通俗文》:“去汁曰潷”。[1]第六卷141静乐方言中的“潷”较为完整地保留这一意义,如“倒草药时,拿筷子潷滴些”。
鈯[t?u??4]:《广韵》:“陀骨切”,其反切上字古为全浊定母字,今静乐方言读为[t?],其反切下字为古臻摄合口一等没韵字,在今静乐方言中古[t]韵尾弱化读为[u??],声调则保留了古入声。《广雅·释诂》:“鈯,钝也”,这一意义在宋代已见,但往往是与“斧”组成双音节词出现,如陆游诗《思归》:“会当求鈯斧,送老镜湖滨”。《五灯会元》:“吾有箇鈯斧子,與汝住山”等。[1]第十一卷1248静乐方言中的“鈯”完整地保留了古义,但它只能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如“这支铅笔鈯得不能写哩”。
唵[???314]:《广韵》:“乌感切”,为古咸摄感韵开口一等影母上声字,静乐方言将其声母读为[?],韵母读为[??],古[m]韵尾鼻化,声调保留古上声。在古代,凡是用手进食都用“唵”,如《百喻经·唵米决口喻》:“见其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1]第三卷376静乐方言中的“唵”保留了“以手进食”这个义项,但与古代汉语相比,其词义增加了“粉末状或颗粒状”这一限制性语义特征,使得词义范围缩小,如:“腊月里整一年,公公想起唵炒面”。[2]190
撮[??ua?4]:《广韵》:“仓括切”,其声母为古清母,今静乐方言读为[??],韵母为古山摄合口一等末韵,在今静乐方言中古[t]韵尾弱化读为[ua?],声调则仍保留入声。“撮”在静乐方言中单用时指“用簸箕等器具把东西聚在一起”,如:“他用簸箕撮老些豆子”。若与“凑”组合为双音节合成词“凑撮”时则可以表示任何人或事物的“聚合”。在古代“撮”早有“聚、聚合”之意,如《孔子家语》:“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王肃注:“撮,聚”。[1]第六卷869另外,“撮”还可以组成双音节词“撮土、撮壤”等,如:葛洪《抱朴子》:“亦犹撮壤不能填决河”。[1]第六卷871由此可见静乐方言中的“撮”与古汉语相比,词义表达更加细致,增加了“用簸箕等器具”表示动作的凭借物这一限制性语义特征,使得其语义范围变窄。在用法上,静乐方言未保留其双音节形式,而是产生了新的双音节词“凑撮”。
硙[vei33]:《广韵》:“五灰切”,其声母为古疑母,韵母为古蟹摄合口一等灰韵,演变至今,静乐方言将其声母读作[v],韵母读作[ei],声调则为阳平调。“硙”,本作名词,意为“石磨”,由于它有把粮食弄碎这一功能而引申出动词“切磨”“磨碎”。這一义项至迟在汉代已见,且多独立使用,如《太玄·疑》:“阴阳相硙”,司马光集注引宋衷曰:“物相切磨称硙”。[1]第七卷1089与古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的“硙”在词义上完整保留了古义,但在用法上它既可以以单音节形式出现,又可以组成“硙磨”“硙米”“硙碾子”等双音节或三音节词,其使用形式丰富多样。
衲[na?4]:《广韵》:“奴荅切”,其反切上字为古泥母字,在今静乐方言中仍读[n],反切下字为古咸摄开口一等合韵,在今静乐方言中[p]韵尾弱化读为[a?],声调则仍保留入声。古代汉语中“衲”有“补”“缝补”之意,如《广雅》:“缮、緻、衲……补也”。[1]第九卷41它往往组成双音节合成词“衲头”“衲被”“衲线”等使用。静乐方言中的“衲”也保留了古义“补”“缝补”,但它所搭配的对象往往是“鞋底”“鞋垫”“鞋帮”。另外,静乐方言中的“衲”可以单用也可以加词头“圪”使用,表示用密线缝补时用“衲”,比如经常有“衲鞋底”“衲鞋垫垫”等;如果表示粗劣的缝补时则用“圪衲”,如“我这鞋帮子烂了,你给我稍微圪衲滴些还能将就几天”,其它情况则常用“缝”来表示。由此可见,与古代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衲”的词义范围缩小,所搭配的对象有限,但表达更为精确细致,在词形上也呈现出鲜明的晋语特色。
瞭[liɑo53]:《广韵》“卢鸟切”,静乐方言中的读音基本与《广韵》一致。《汉语大词典》中“瞭”有“远望”“看”“斜视”三个义项,它虽然可以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但使用频率比较低,往往是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如:“瞭高”“瞭风”“瞭望”等。与古代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的“瞭”保留了古义,但“远望”这一义项有所变化,在静乐方言中不仅“远望”可以用“瞭”,“近看”也可以用“瞭”,其义域扩大。另外,静乐方言中的“瞭”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构词语素,如:“咱们出去瞭给一下”“你在这瞭睃甚了”等,还可以以叠音词的形式出现,如:“你给我瞭瞭这是咋来”,并且“瞭睃”一词还有同素逆序形式“睃瞭”,其意义与“瞭睃”完全相同,都表示“看”。此外,静乐方言中“瞭”还引申出“看望”之意。
奓[?ɑ?53]:《广韵》:“陟驾切”,其反切上字古为知母字,今静乐方言读为[?],尖后音读作舌尖前音;其反切下字为古假摄开口二等禡韵字,在今静乐方言中韵母发生鼻化读为[ɑ?],声调则仍保留去声。《广韵》:“奓,张也”,这一意义早在先秦时期已有,如《庄子》:“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奓,开也”,[1]第二卷1540之后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出现双音节形式“奓阔”意为“辽阔宽广”,元代又出现双音节词“奓沙”用来形容张开的样子。“奓”在古代还有“下大也”这一意义,如《太平广记》引《拾遗记》:“其国使者,皆拳头奓鼻”。[1]第二卷1540与古代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的“奓”用来指“张开并高举”,如“你看那孩奓起胳膊想让抱了”,其词义增加了“高举”这一限制性义素,使得词义范围缩小;“下大也”这一义项在静乐方言中完整保留下来,如“这衣服下面奓得可显胖了。”在形式上静乐方言虽然没有保留“奓阔、奓沙”等双音节词,但新产生了一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形式,如“圪奓”、“圪奓起”、“奓里奓沙”等。
掬[?y??4]:《集韵》:“居六切”,其声母为古见母,今静乐方言读为[?];韵母为古通摄合口三等屋韵,今静乐方言中古[k]韵尾弱化读为[y??],声调则仍保留入声。“掬”在静乐方言中既可以作动词,指两手相合捧物,如:“拿上手掬”;又可以用作量词,指两手相合所能捧的量,如“一掬红豆”。在古代汉语中,“掬”的以上两个义项早已有之,其中“两手相合捧物”使用较为频繁,如《左传》:“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杨伯峻注:“先乘者以刀断攀者之指,舟中之指可掬,言其多也。”[1]第六卷698到明代这一义项仍在使用,如“假饶掬尽湘江水,难洗今朝满面羞。”(徐复祚《投梭记》)[1]第六卷698另外,这一义项还可以构成一些双音节合成词,如“掬诚”“掬示”“掬壤”等,但其使用频率都不高。“掬”作量词最早见于《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1]第六卷698这一义项在今汉语普通话中几乎不再使用,一般都用“捧”来代替,而它在晋语中使用却相当频繁。与古代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的“掬”完整地保留了这两个常用的义项,且多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些述补结构,如“掬起来”“掬住”等。
动弹[tu??53 t??314]:《汉语大词典》:“亦作‘动掸”,又“掸”字下解释:用同“弹”。《广韵》:“掸,徒案切”,其反切上字为古全浊定母,在今静乐方言中按照规则清化为[t],其韵母为古山摄开口一等翰韵,在今静乐方言中古[n]韵尾鼻化,读为[??],声调则变为上声。古代汉语中“动弹”有“动作、活动”之意,其用例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频率较低,如《全元曲》:“听说被夫人打坏,动弹不得。教人扶来”,[1]第二卷804到明清时期,其用例逐渐增多并一直沿用至今。静乐方言中的“动弹”完整地保留了此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干活、劳动”这一新的词义,如“你今年在哪动弹了?”另外,我们发现这一词义在许多方言中都有使用,如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中有:“往年间一过正月十五,你就上地动弹上了”、吕剧《李二嫂改嫁》:“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动弹”等。[1]第二卷804
甑箅子[?i53 pi??212 ???4 ]:《广韵》:“甑,子孕切”,其声母为古精母,今静乐方言读为[?],韵母为古曾摄开口三等证韵,今静乐方言读作[i],据许海峰研究这是由“甑”的读音[?i?53]韵尾[?]脱落而成,并且他还指出忻州方言白读音中这种韵尾[?]脱落的情况大量存在。“子”为古精母止摄开口三等之韵字,今静乐方言将其声母读为[?],由此可见古精母字在今静乐方言中也按照洪细分化,今细音前读为[?],今洪音前读为[?]。《说文》:“甑,甗也”,[3]644指蒸食的炊具,古代多为陶制,后多为木制或金属材料制。早在先秦时期,“甑”就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指“蒸食物的炊具”,如“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周礼》),[1]第五卷296之后一直沿用。“箅”,《说文》:“蔽也,所以蔽甑底”。[3]195至迟在清代“甑”、“箅”连用,指甑底的竹箅,如唐训方《里语徵实》:“甑底蔑巴曰甑箄”。[1]第五卷296今静乐方言用“甑箅子”这个三音节词来表示蒸饭用的器具,如:“放到甑箅子上再蒸蒸”。与古代汉语相比,静乐方言中的“甑”与“箅”虽然都保留了古义,但它们不能独立使用,只能充当构词语素。
扎挣[?a?4???53]:“扎”,《广韵》:“侧八切”,其声母为古莊母,今静乐方言读为[?],韵母为古山摄开口二等黠韵字,在今静乐方言中[t]韵尾弱化为喉塞音,声调保留古入声。“挣”,《集韵》:“初耕切”,其反切上字为古穿(初)母,今静乐方言读为[?],反切下字为古梗摄开口二等耕韵平声字,今静乐方言读为[k??],声调则变为去声。在古代汉语中,“扎挣”可以用来表示“勉强支撑”,这一义项元代已见,如《全元曲》:“嘴脸迷稀,身子儿扎挣”,[4]2939明代用例逐渐增多,到清代已经非常普遍,如:《七侠五义》:“包公刚要扎挣起来致谢,和尚过来按住道:‘不可劳动,须静静安心养神,[5]35又如《红楼梦》:“扎挣起来,把外罩大袄脱了,叫紫鹃盖好了被窝”。[6]1160此外,“扎挣”还有“用力支撑”之意,如《七侠五义》:“哪知大汉眼快,反把黄茂腕子拢住,往怀里一领,黄茂难以扎挣,便就顺水推舟的趴下了”。[5]240静乐方言中的“扎挣”虽然使用频率相当高,但与古代汉语相比,其词义范围缩小,只有“勉强支撑”之意,其同素异序形式“挣扎”也几乎不使用。另外,在今北京官话、太原話中“扎挣”一词还在使用。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创新引导项目,项目编号:TYCX2242
注释:
〔1〕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2〕王书东,张春.静乐民间文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张月中,王纲.全元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5〕石玉昆编,田松青校点.七侠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