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命运,千家万户的故事

2023-05-30杨君诣王亚民

关键词:回归反思战争

杨君诣 王亚民

摘 要:作为苏联战争文学题材小说,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普拉东诺夫的《回归》这两部作品在文本内外有许多相似性,作家战时的经历、作品发表后的命运以及故事结构均有不谋而合之处。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勇敢地揭露了战时的真相,他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千家万户的故事。小说表达了作家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用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展示了战争与个人和家庭悲剧的关系,在当下和平年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一个人的遭遇》;《回归》;战争;反思

一、相似的作品命运

苏联卫国战争中肖洛霍夫积极投入保卫祖国的救亡运动,作为《红星报》特派记者奔赴前线,在前线他既采访部队的高级将领,也亲临阵地采访普通战士,随军期间写下不少短篇小说。无独有偶,卫国战争爆发后不久,普拉东诺夫也被征入伍,同样是作为《红星报》的特约记者,身居前线的作家搜集了许多战时生活素材,创作出多部有关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作为亲历前线的作家,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亲眼看见了太多的人间悲剧,对于这场战争,他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有着深刻的认识。

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了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讲的是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前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1941年他被征入伍参加红军,并在一个汽车连担任司机。在一次运送弹药任务中他受伤被俘,两年的俘虏生活讓他受尽折磨。期间索科洛夫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逃跑,最终利用给德国少校工程师开车的机会,将其打晕并带着这个“战利品”回到了祖国。谁曾想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早就死在德国飞机的轰炸之下,儿子也在战争结束的那天不幸在柏林牺牲。战后索科洛夫收养了一个孤儿万尼亚,父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新生活。而普拉东诺夫在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于《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伊万诺夫一家》,后来再版时将其更名为《回归》。小说讲的是大尉伊万诺夫在战后返乡的途中,喜欢上了同样退伍返乡的名叫玛莎的姑娘。回到家后,由于对战后生活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家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伊万诺夫感到陌生,加上得知妻子因不堪忍受寂寞的背叛行为,伊万诺夫一气之下决意离家出走。最后受到儿女亲情的感召,他跳下即将远行的火车,选择回归家庭。

这两部小说后来被视为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次浪潮”的代表,然而当年问世时可谓命运不济。由于《一个人的遭遇》被认为与当时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对立,是为战俘辩解,因而或多或少有损肖洛霍夫在文坛的名声,也影响了长久以来对于作家的积极评价和看法。索尔仁尼琴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在肖洛霍夫这部非常贫乏的短篇小说中,战争的描写苍白无力又没有说服力。”[1]264不仅如此,更有评论家指出肖洛霍夫不该美化被俘的索科洛夫,这也导致《一个人的遭遇》这部小说遭到政审部门的删减和修改。“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同僚砍去了小说中对斯大林政策加以批判的内容,直到1995年肖洛霍夫研究专家瓦连金·奥西波夫和肖洛霍夫的女儿才一起恢复了这部作品的原貌。”[2]而普拉东诺夫在《回归》这部不长的小说篇幅里重点写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而非塑造具有号召力的典型英雄形象,因此也没有受到当时苏联主流文学的青睐。小说中描写的未能经受住战争别离的考验而产生的奇怪爱情,不仅激怒了官方理论家和评论家,也激怒了同行的作家。他们称普拉东诺夫的这篇小说纯属造谣诽谤,是“抹黑”苏联战士,是“污蔑”苏联家庭。可以说,小说《回归》的发表使普拉东诺夫当时本就不易的生活更加复杂了。

正是《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中的主人公一改以往英雄式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描述的都是那些在战争年代寻常可见的经历,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是开非宏大叙事之先河的代表之作,为后来的苏联战争文学,乃至整个苏联关于非英雄形象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回望20世纪40~50年代的苏联文坛,当时大量以描写战争胜利为基调的、描绘战后和平幸福生活的作品,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是那个年代作家中少数讲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磨难的作家。因此,“格格不入的”《一个人的遭遇》与《回归》注定是两部生不逢时的作品。此外,除了作家战时的经历与作品命运这些文本外的相似性外,两篇小说内部的故事结构也存在共同之处。

二、不谋而合的结构

《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这两部短篇小说采用了相同的故事结构,即“故事中的故事”。《一个人的遭遇》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以第一叙述人“我”交代了故事的情节:“我”要到布康诺夫镇去,在渡口偶遇一个带着孩子的中年男子,在等待渡船到来的时间段里,这个名叫索科洛夫的男子向“我”讲述他在战争年代的遭遇,包括他战前和平幸福的生活、战时被俘的悲惨经历以及战后孤独飘零的命运。索科洛夫的自述可以分为若干章节,如“战前生活”“告别家庭”“被俘”“教堂里”“不成功的逃跑”“对米勒的斗争”“获救”“家庭亡故”“邂逅万尼亚”等,它们都是独立的小型叙事作品[3]106-107。这样一来,小说序曲和终曲之间有关索科洛夫的自白就构成了故事中的故事。而在普拉东诺夫创作的《回归》中,父母发生争吵后,儿子彼得将哈里顿和他妻子的故事作为教训说给父母听,这同样构成了故事中的故事:在合作社里卖面包的哈里顿早年也上前线打过仗,他的老婆阿妞塔那时跟别人相好,后来哈里顿回来了,他便日日和阿妞塔吵架。但是现在他们两口仍旧相安无事,过得很和睦。然而关于这个战士的笑话,讲述者彼得的期望落空了,这些话并未在父亲那里取得他想要的效果。这番话在伊万诺夫心里唤起的不是良心上的歉疚,而是害怕被揭穿的恐惧,因为他感觉儿子就像在暗讽他和玛莎的关系。

两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采用了“故事中的故事”这一结构来深化短篇小说的立意与思想。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肖洛霍夫通过描写“我”与索科洛夫交谈过程中层层展开的故事,不仅使索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满、真实可感,更从侧面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尤其是主人公自白中所描绘的德国集中营里暗无天日的生活,由此揭开了触目惊心的法西斯暴行,例如放恶犬追咬伤者,随手枪毙行进路途中因体力不支而倒下的人、坦克军列直接从俘虏队列中碾压过去,等等。在两年被俘的日子里索科洛夫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他们打你,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把你打死,为了让你咽下自己最后一滴血倒下去……”[4]431索科洛夫的自白也呼应了谈话开始前“我”眼前那张饱受创伤的脸庞,“你们可曾看到过那种仿佛沉浸在极度悲痛中、充满了绝望的忧郁、叫人不忍多看的眼睛吗?在这位偶然碰到的谈话者的脸上,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双眼睛。”[4]416-417通过索科洛夫的自述,作家构建起“故事中的故事”,以此揭示战时个人悲惨命运,进而直指战争的罪恶。同样,在小说《回归》中普拉东诺夫也有意设计“故事中的故事”这一结构。“这个从未向刻板的套话妥协的作家,似乎是故意和西蒙诺夫的‘等着我!的号召唱反调,不仅‘背叛者柳芭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像苏联作家一贯讴歌的那种坚守后方、忠贞不渝的妇女,就连哈里顿和阿纽塔的故事也说明,在伊万诺夫战后返回的城市里,并不是每一个妻子都是孤身一人等待着丈夫回来。”[5]131普拉东诺夫借儿子彼得之口在父母争执其间穿插的小故事并非闲来之笔,而是着意深沉,他想要以此证明,生活远比任何一句口号都要现实得多,也复杂得多。这样一来,作家从侧面揭示战时的真相,即漫长、残酷的战争扭曲了人的心理,也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夫妻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再那般亲密无间、牢不可破。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可以说,《一个人的遭遇》之所以能被誉为“长篇史诗性的短篇小说”[6]801,《回归》之所以被认为是“以短小的叙事规模取得了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般宏大的史诗般的叙述效果”[7]64-658的小说,其中“故事中的故事”这一结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千家万户的故事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曾经写道:“我们描写战争,描写归乡,描写我们在战争中的见闻和归来发现的一切,描写废墟……因为一双敏锐的眼睛是一个作家的创作工具。硬把同时代的人诱入田园诗境,对我们来说未免过于残忍了,一旦从中觉醒那将是可怕的。或许,我们就真该蒙起双眼捉迷藏吗?”[8]80-84

“当然不!”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毅然拿起手中的笔,勇敢地呐喊出心底的答案,他们将揭示真相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可以看到,不论是《一个人的遭遇》还是《回归》,两部作品所抒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战时千家万户的故事。

(一)边缘的群体,艰辛的归途

如果细细翻阅苏联时期描绘战争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都在刻意回避战俘这一群体。原来在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曾下达命令:被俘的人要处以死刑,并逮捕他的家人。当局认为俘虏就意味着叛徒,绝不可能接受他们顺利返回苏联阵营。英勇的苏联战士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战后平安归来,要么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俘虏是绝不可能存在的。加上大部分有过被俘经历的人在斯大林去世后仍选择隐瞒真相,于是战俘这一群体被悄然抹去。直到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讲话后,官方才允许谈论关于战后从德寇集中营返回苏联的战俘问题。

肖洛霍夫是第一位敢于将目光投向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作家。作为苏联文学中首次出现以战俘悲惨命运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延续了他以往写作的公民意识。肖洛霍夫向广大群众描绘了战俘的真实情况,并不是所有人在那种残酷环境中都会选择投靠敌人,绝大多数是像索科洛夫这样,哪怕身陷集中营也不忘继续为祖国战斗的士兵,只不过是秘密且冒险地以自己的方式同敌人抗争和命运抗争。就像面对看守长官米勒的冒犯,索科洛夫仍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不卑不亢的举动彰显了苏联士兵的勇气。然而逃回来以后呢?没有人在意他战时的悲惨经历,也没有人关心他现在的艰难处境。索科洛夫在战后重拾司机的行当,却因为误撞一头牛,不由分说地被警察没收了执照,无法长期在一个地方安身,他和孤儿万尼亚只得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不论多么残酷的战争也终有结束的一天,但是对于大多数士兵而言,战后归途却并非一帆风顺,《回归》中的伊万诺夫对此深有体会。小说的开头部分,普拉东诺夫特意安排了这样的情节:第一天从部队离开时,大家愉快地欢送伊万诺夫,但由于火车没能按时到,第二天战友们只得再次为他践行。看似无意的细节描写,仿佛从开始就预示着伊万诺夫艰辛的归途。平安返乡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但滞留在车站的伊万诺夫和玛莎却觉得离开部队,就像失去父母的孤儿。通过刻画主人公的矛盾心理,作家真实地再现了普通士兵战后最初的心态,即在回家的渴望中掺杂了对陌生的惧怕,害怕想象中的现实与即将来临的现实之间会有差距,更害怕自己不能把握那个差距。果然,回到家的伊万诺夫发现,亲人间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是短暂的。“妻子还是原来的模样——脸庞依然那么可爱,那么羞涩,尽管显得疲惫。孩子还是他生的两个孩子,只是在战争期间长大了,这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妨碍他全身心地感受回家的快乐……”[9]109后来当他发现了妻子的背叛,对她不依不饶地加以斥责时,妻子无奈地反问:“不,不一样,阿辽沙……你对我们的生活了解多少?”[9]118作家借柳芭的这句话点明了伊万诺夫对家庭感到陌生的缘由,因为他不明白妻子与两个孩子是如何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为了补贴家用,妻子没日没夜在砖厂打工,年仅12岁的彼得不得不担起持家的重任,而伊万诺夫却看不惯儿子像警长一样发号施令:“你看看你的彼佳,成了什么样的人——说话办事像个老爷爷,可读书多半忘记了。”对此,彼得流下了委屈的眼泪,“你自己才不懂呢。我们都有事情要做,要过日子……”[9]121的确,带着一颗被战争磨炼得冷酷的心从前线归来,伊万诺夫不明白正是战争年代父爱的缺失、物资的匮乏,加之生活的重压,才使儿子变得少年老成。即使伊万诺夫坚信自己了解家人的生活,“怎么不了解?这场战争我从头打到结束,离死神比你近……”[9]118但对于战时后方生活的艰难,他终究没法感同身受,因此,即便面对自己的家、面对最亲近的人,他也一时无法马上理解。

就这样,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勇敢地讲出了普通民众的心里话,他们严正地描绘了生活的真实。两部作品之所以能立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是因为在战后的苏联,家家都有自己的伤痛,而《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诉说的正是千千万万苏联平常百姓的故事。“据说,《一个人的遭遇》刚发表时,莫斯科大街小巷的喇叭同时开始放,街上的行人都驻足聆听,许多人眼里都满含激动的热泪。”[10]227像索科洛夫一样有过被俘经历的人会明白,在集中营里遭受非人的折磨纵然痛苦,但更令人心寒的是,好不容易回来以后却发现谁也不需要他,只是随意地被生活抛弃在路旁,想要自食其力以便回归社会更是异常艰辛。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战俘们成为真正意义上被边缘化的群体。而无数像伊万诺夫那样战后返乡的士兵则发现,对后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回归丈夫和父亲角色的不易,这些都使他们难以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一层面上的被边缘化,注定了战后艰辛的归途。

(二)无家可归的窘境,有家难归的无奈

战争年代个人的命运是不幸的,家庭又何尝不是呢。战争摧毁了无数幸福的家庭,只留下遍地废墟。《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没有比他的伊琳娜更称心的人了,妻子贤惠和体贴的服侍使他在厂里工作时都顺顺当当的,三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也让索科洛夫觉得脸上光彩,一家人日子过得不比别人差,他为此感到骄傲,甚至觉得世界上最大幸福莫过于此。“人生在世,还需要什么呢?孩子们吃的是牛奶糊,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鞋穿,可以说心满意足了。”[4]420然而战争爆发了,索科洛夫被召入伍。隨军开拔前线时,妻子预感到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而索科洛夫却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因此推开了自己的爱人,谁曾想到这一推便是永远的离别。“为了当时推了她一下,我就是到死,就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能原谅自己呀!”[4]421当索科洛夫因伤回家探亲时,却发现自家的房子早已被炸成了一个污水坑,妻子和女儿也不幸命丧炸弹下,原来两年战俘营的日子里,自己在梦中一直是跟死人谈话,残酷的真相使索科洛夫感到穿心的悲痛。后来,得知儿子阿纳托利仍然活在世上,并且在前线部队获得大尉的称号时,索科洛夫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他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4]442索科洛夫一心盼望着战争结束,能和儿子早日团聚,谁曾想到他的阿纳托利却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被狙击兵打死。索科洛夫在遥远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儿子,也埋葬了他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现实一次次给予他痛击,连续袭来的悲伤让他无处躲藏,眼泪仿佛在心里枯竭了,生活失去了全部意义,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活死人。然而战争年代惨遭家破人亡的又何止索科洛夫呢?他们就像战争风暴席卷后千千万万漫天飞扬的沙子,无所依靠,也不知会飘向何方。

这种被战争摧毁的家庭固然是悲剧,那么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家庭又怎么样呢?普拉东诺夫在小说《回归》中提出的正是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看起来,家中所有摆设都和伊万诺夫离开前一样,实际上却暗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伊万诺夫与孩子在车站相见的场面就拉开了变化的序幕,并没有上演想象中父子相拥而泣的场面,相反却是父子相见不相识。回到家,当伊万诺夫和久别重逢的妻子紧紧相拥时,女儿纳斯佳却哇地哭出声来,想将这个“陌生人”从妈妈身边推开。这两个画面使伊万诺夫回家后的陌生感得以细化,不禁让人感叹战争的残酷,它竟使得原本血浓于水的亲人间产生如此大的疏离感。随后纳斯佳将馅饼留给谢苗叔叔的举动揭开了小说的高潮部分。妻子出于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而背叛了伊万诺夫,即使后来她对丈夫坦诚,只有跟他在一起心里才会感到平静和幸福,只有在他身边自己才能得到休息,她憧憬着和伊万诺夫开始崭新的生活,“和我们一起过吧,阿辽沙,我们会幸福的!”[9]119然而面对妻子的真情流露,伊万诺夫不为所动,昔日亲密的夫妻关系面临分崩离析。

战争的魔爪就这样伸向无数美好的家庭,索科洛夫有过自己的房子,有过多年慢慢经营起来的家,有过爱他的妻子和孩子,可这一切都在刹那间惨遭毁灭,茫茫天地中独留他一人。战争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它给家庭带来的创伤是多方面的,即便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家庭也会有裂痕。对于战争所缔造的错误和悲剧,尤其是对于身处两地、生死难料、生活困窘的夫妻间的相互背叛行为,人们应予以更多的宽容和谅解。普拉东诺夫号召人们在回归战后和平生活时,应该以一种更负责的态度面对夫妻关系的裂痕,包容并接纳战争所导致的破碎家庭。

四、共同的指向

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最令人动容的情节莫过于,当索科洛夫骗万尼亚自己就是他的父亲时,小男孩大叫着扑到他脖子上不停亲吻,这一画面同索科洛夫和妻子伊琳娜的分别形成了对照。它似乎暗示着主人公的重生和战后新生活的开始,但若是赋予故事以如此美好的结局,那么他就不是肖洛霍夫了。与叙述者“我”分别前,索科洛夫抱怨起他心脏的问题:“有时候,心脏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我怕有一天会在睡着的时候死去,把我的小儿子吓坏。此外,还有一件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我都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梦见得最多的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后面,他们却站在外边,在另一边……我跟伊琳娜、跟孩子们天南地北谈得挺起劲,可是刚想拉开铁丝网,他们就离开了我,就在眼前消失了……”[4]448因此小说结尾处,当索科洛夫带着万尼亚离开去渡轮时,望着他们的背影,“我”独自黯然神伤,不免会想:这些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究竟还剩下多少幸福的时光呀?战争带来亲人间的阴阳两隔,使索科洛夫终究无法走出对已故家人的思念,清醒时无法释怀,即使在梦中仍泪流不止。战争给索科洛夫身体和心灵以双重折磨,而这种伤痛却无药可医。而在小说《回归》中,妻子的背叛使伊万诺夫陷入矛盾与痛苦之中,无法原谅妻子的他决心离家出走去找玛莎。当他乘火车离开的时候,偶然看到窗外有两个身影正沿着小路跌跌撞撞地向他跑来,一高一矮两个孩子在拼命追赶火车。彼得拉着妹妹的手一步一跌,可怜的孩子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好,一只脚穿着毡靴,一只脚穿着套鞋。这一刻,跟随伊万诺夫的目光,读者也为两个孩子揪心不已,好在最后作家给了我们一个安心的交代:“伊万诺夫闭上眼睛,他不愿看到,也不愿感受那两个筋疲力尽、摔倒在地的孩子的疼痛。他只觉得自己胸口火辣辣的,似乎他那颗禁锢的心有生以来始终在无畏地跳动,直到此时此刻才冲破牢笼获得了自由,使他浑身充满温暖和战栗。”[9]125看见儿子朝他挥舞的小手,伊万诺夫知道那是孩子在呼唤他的回归,于是他将行李丢在地上,随即跳下火车。小说的结局看似还算圆满,然而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个家庭真的能回到战前的状态吗?伊万诺夫真的能够不计前嫌重拾对妻子的爱恋吗?彼得还能再变回无忧无虑的孩子吗?对于这些问题,普拉东诺夫没能在小说中给出答案。但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其实答案已然明了。

战争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带来的创伤是无法抹去的,就像索科洛夫对于亲人的离世始终无法释怀,伊万诺夫也没法解开对于妻子背叛的心结一样。那么明知生活无法回到战前的状态,肖洛霍夫为何还在自己的小说中安排索科洛夫领养万尼亚的情节,而普拉东诺夫又为何让伊万诺夫最后时刻选择回归家庭呢?作家这样写作的用意正是在于回到故事的起点——战争,旨在引导读者重新认识战争与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并将矛头指向一切悲剧的源头——战争。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索科洛夫就不会被征入伍,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被俘,更不会有流离失所的下场;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伊万诺夫不会抛开家庭奔赴前线,也就不会有后来妻子的背叛和儿子的早熟,更不会有离家出走的无奈。作家们号召用艺术的方式去感受战争、认识战争,不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带来的终究是灾难。只要爆发战争,就会改写人的命运,就会摧毁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战争是家国的破碎,也是生死的挣扎。不管时间如何流逝,充其量只能抚平人们身体的伤痕,而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伤痛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痊愈的。

肖洛霍夫在创作有关战争题材的小说时,始终坚守着“任何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者”的观点,他的作品中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反面人物就是战争。通过塑造索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肖洛霍夫除了号召读者关心“人的命运”外,更激发了民众对于战争的反感。同样,在小说《回归》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反面人物,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恶势力在作祟,那就是战争。普拉东诺夫尖锐地指出整个民族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他揭示了回归和平生活的不易,深知戰后的日子会比战前更艰难。战争摧毁的不仅是村庄和城市,人们的心灵同样身受重创。作家们明白,真正的“战争”对索洛科夫、对伊万诺夫一家而言才刚刚开始。

五、余论

以苏联卫国战争为题材,《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这两部短篇小说在文本内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从作家们相同的战时经历到作品命运再到相仿的故事结构,肖洛霍夫和普拉东诺夫通过讲述个人命运来抒写战时千家万户的故事,进而指向悲剧的源头——战争。作家们选择勇敢地揭示真相,转向战争本身,对战争的后果进行深刻地反思。虽然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多年,然而如今所谓的和平年代其实并不和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战乱仍时有发生,这就意味着依然还存在战俘以及战后踏上漫漫回归之路的士兵,也同样还有战争风暴席卷后留下的无数破碎的家庭。当前依然需要像《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这样的文学作品,一种能唤起人类对于战争清醒认识的文学,即战争带来的只会是灾难。尽管这类作品中的描绘有时令人伤心失望,但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启示人类如何才能寻觅到生存绿洲——那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

除了对战争的反思之外,追溯两部作品当年的不公命运,也是对那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干预、对社会多元文化思想的遏制、对社会不同声音的打压的反思。战后苏联文艺界形势异常严峻,那些在作品中多少反映了战争年代社会现实情况的作家不免遭受挞伐,那一时期的文艺作品自然更多地是描写战后人民的凯旋和欢欣鼓舞。而《一个人的遭遇》和《回归》这两部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的小说,敢于揭露战后社会现实,可谓是当年苏联文艺界中的清流之作,因而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 刘亚丁.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Судьба Писателя[N].NG. Ex libris,1999(17).

[3] Н.Л. Лейдерман, М.Н. Липовецкий.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50-1990 годы. пособие для студентов высш. учеб. Заведений:В 2 т.?[M]. Москва:Академия,2003.

[4]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M].草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5] Диляра Тасбулатова.Возвращение?блудного отца[J].Итоги,2007(17):131.

[6] Л.Якименко.Творчество М.А.Шолохова[M].Москва: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77.

[7] Рос. акад. наук. Ин-т рус. лит. (Пушк. дом); [Отв. ред. В.Ю.Вьюгин]. Творчество Андрея Платонова: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материалы,кн. 2[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Наука,2000.

[8] 海因利希·伯爾.关于废墟文学的自白[J].杨慧,译.外语教学,1981(2):80-84.

[9] 普拉东诺夫.美好而狂暴的世界 普拉东诺夫小说经典印象[M].徐振亚,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10] 李毓榛.萧洛霍夫的传奇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 Алексей Варламов.Андрей Платонов[J].Новый мир,2010(7):73-125.

[12] Чалмаев В.А. Андрей Платонов. В помощь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ям, старше-классниками абитуриентам[M].Москва:МГУ,1999.

作者简介:杨君诣(1996- ),女,湖北十堰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通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通讯作者王亚民(1964- ),女,甘肃天水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回归反思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