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客感知的遗产桥梁活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2023-05-30张春琳方玲

张春琳 方玲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桥梁大国,遗产桥梁在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既具有极高的遗产价值,同时还承担着交通和社会功能,且二者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并难以调和,研究遗产桥梁的活化及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本文以泰顺廊桥为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调查泰顺廊桥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旅游特征、旅游前和旅游过程中或者旅游后的遗产桥梁活化感知情况、游客满意度和重要度,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遗产桥梁活化利用的五大模式,为探索遗产桥梁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游客感知;遗产桥梁;遗产活化;泰顺廊桥

一、研究背景

(一)遗产桥梁的界定

“遗产桥梁(Heritage Bridge)”作为一个专有概念,虽由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于1996年在《世界遗产桥梁报告》(Context for World Heritage Bridges)中首次提出,但该报告并未对“遗产桥梁”这一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以“遗产桥梁”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称其为“历史桥梁”或“古代桥梁”。

国内研究中,万敏等(2013)将桥梁遗产界定为人类桥梁建造活动中体现各不同时期桥梁建造能力的遗存,在科技、历史、社会、文化或艺术领域均有显著价值[1],张春琳(2018)则认为桥梁遗产应是人类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以及水利建设中遗存下来的,为跨越各种障碍而修建的,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各种类型的桥梁物质遗存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物质遗存[2],黄雄(2013)认为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科技性强、具有高度公共性、较强的文化累积性、关键节点性四个方面[3]。

(二)遗产桥梁保护利用现状

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建筑,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桥梁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利用现状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1. 保护方法以静态保护为主

现存的遗产桥梁大多年代久远,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或多或少遭遇过自然或人文的破坏,其原有的交通功能已然消失,仅作为文物建筑或遗址得以保存。因此,现有遗产桥梁的保护方法大都属于静态保护,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以保养、维修为主,兼有少量的重建。

2. 保护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弱化倾向

对于部分功能仍在延续的活态遗产桥梁,当其受到现代化交通的压力冲击超出其原有的承载能力、甚至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时,绝大多数的处理方式都是以“保护第一”为原则,弱化甚至停止其原有的功能,或禁止机动车通行,只允许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或远离古桥建新桥,中止桥梁遗产原有的功能,通过在其附近新建桥梁分流交通、将原航線改道等方式,解决现代交通的需求,实现遗产桥梁的原址保护。

3. 利用方式多以旅游开发为主

对于遗产桥梁的利用,除了活态遗产桥梁仍在继续发挥其交通功能以外,绝大多数的遗产桥梁都成为旅游景区(点),供人们参观、游览、怀古、凭吊,或发挥其教育功能,进行历史、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的四大古桥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和洛阳桥,现如今已全部成为旅游景区;悉尼海港大桥甚至还为增加旅游活动的体验性,专门开发了攀爬海港大桥这一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成功攀上大桥顶端的游客还会收到一份纪念照片和成功攀登大桥的证书。

(三)遗产桥梁活化与遗产旅游

遗产桥梁是历史的产物,不论从桥梁本体还是人文景观来看,都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等价值,这些深藏的价值大多都不为世人熟知,只有通过合理地活化利用,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遗产桥梁的活化中,旅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喻学才(2010)认为遗产活化关系到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旅游的开拓创新,实际上就是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也可以说遗产活化也就是遗产旅游[4~5]。张朝枝(2016)认为旅游是建筑遗产活化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以旅游的方式活化建筑遗产,能够让公众了解到遗产价值,促使公众以更积极的方式保护遗产[6]。遗产桥梁以其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为遗产旅游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给旅游者带来全方位的立体的审美享受。而以遗产桥梁为核心的旅游发展,则在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文旅融合,改善和优化遗产桥梁周边的环境,带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旅游的经济收益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遗产桥梁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是遗产活化的重要途径,旅游者势必成为其活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研究将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于由遗产桥梁活化所带来的桥梁建筑、社会文化、景观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感知度和满意度,来评判遗产桥梁活化的效果、改进活化的方式、创新活化的路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让遗产桥梁“活起来”的目的。

二、泰顺廊桥现状分析

(一)现存情况

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的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历史、艺术价值均堪称世界之最。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按类型分为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木廊桥等。

现存遗产桥梁数量众多,达900多座,宋至明清时期遗存的古桥有80座,其中北涧桥、溪东桥、三条桥、仙居桥、文兴桥、薛宅桥、池源桥、城水桥、南阳桥、永庆桥、文重桥、刘宅桥、普宾桥、毓文桥、霞光桥等15座古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作。2012年,泰顺县与浙江景宁县、庆元县,福建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政和县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申遗的22座桥梁中,泰顺有6座,所占数量最多。

(二)保护与传承现状

泰顺廊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次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仅2016年的台风“莫兰蒂”就毁灭性地破坏了文兴桥、文重桥和薛宅桥3座国保桥梁。灾后,当地民众、非遗传承人、传统匠人、文物专家多方协作,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原材料、原工艺的基础上,适当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完成了三座廊桥的修复工程,并入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特别推荐项目。

泰顺县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与浙南其他地区如庆元、丽水一样,普遍存在着传承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培养人数匮乏等问题[7]。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廊桥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泰顺县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单位申报评定和保护办法》《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方案》和《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习所实施方案》等文件[8],并专门成立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作机制,为廊桥保护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助推非遗技艺传承。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激励和大力扶持,现已有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4个造桥团队、2处木拱桥营造技艺传习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廊桥营建技艺感兴趣并有人愿意将其坚持下去。

(三)旅游发展现状

廊桥是泰顺的核心旅游资源,当地围绕廊桥文化,打造“中国最佳生态·世界最美廊桥”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自2009年以来,泰顺已举办六届“廊桥文化旅游节”、五届“廊桥文化论坛”,廊桥文化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非遗文化资源和九曲溪组合推出“我在廊桥等你”夜景演艺,木偶戏表演等旅游产品[9],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文旅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进程取得切实成效。

三、泰顺廊桥的游客感知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前往泰顺地区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问卷共分为四部分:旅游者个人信息、旅游特征、旅游者对泰顺廊桥的感知情况、旅游者对泰顺廊桥活化利用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评价[10],共计33个问题(表1)。

旅游者感知的指标设计,考虑到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对泰顺廊桥的第一感知是其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然后通过参与旅游体验活动感受到“活态”遗产的生动性与动态感,从而加深对泰顺廊桥的了解程度,故而设置历史年代感、亲切亲近感、参与互动性、生动性与动态感和了解度五个指标,分别对旅游者游前、游中及游后的感知进行测量。

旅游者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评价,则结合泰顺廊桥的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现状,分别从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

对于旅游者个人信息和旅游特征,设置选项由旅游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对于旅游者感知、满意度和重要度评价两部分,采用矩阵量表的形式,分别设置5级量表进行测量。

(二)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发放分别通过旅行社和问卷星网络平台定向推广进行,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4份,回收率为98.3%,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为88.7%。

为验证问卷的可靠性,本文采用最常见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KMO系数及巴特利特检验分别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均在88.5%以上,显示本次问卷数据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内部一致性显著。

(三)问卷数据分析

1. 描述性分析

基于305份有效问卷,对旅游者个人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往泰顺廊桥的旅游者中,性别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性;年龄以中青年游客占比最高;职业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生、公司職工和自由职业为主,收入水平中等为主,中大专和本科学历占比最高,符合中青年的年龄分段;地域范围以本地和浙江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在比例上不占优势。

2. 旅游特征分析

基于305份有效问卷,对旅游者的旅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顺廊桥旅游者的重游率不高,初次旅游者居多;旅游停留时长以2-3小时为主;旅游同伴的选择多为恋人/伴侣;出游方式以行程安排灵活且交通需求明显的自由行为主;旅游目的集中于注重旅游地第一印象的观光和度假。

3. 游客感知分析

基于305份有效问卷,分别对旅游者在泰顺廊桥旅游前、旅游过程中、旅游后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游客对泰顺廊桥的感知排在首位的是历史年代感,这与泰顺廊桥本身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事实相符;其次是参与互动性,充分体现出旅游体验在遗产活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动性和动态感、了解度、亲近亲切感排名靠后,说明泰顺廊桥文旅产品的开发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游览过程中和游览结束后,五个维度的平均分对应于游览之前均有所提升但上升幅度小,且排序未有变化,说明经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后的感知相对于之前的原生感知没有强烈的新鲜感和突破性。

4. IPA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旅游者对泰顺廊桥遗产活化的感知,本研究基于旅游者对泰顺廊桥遗产活化的重要度和满意度调查进行IPA分析,结果见图1。

由IPA分析结果可知:

(1)游客对廊桥建筑、廊桥文化、传统民居及民俗文化、智慧旅游与数字化体验的重要度和满意度都很高,今后仍需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游客对建桥技艺、景观环境、廊桥文化体验项目、文创产品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其在遗产桥梁活化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游客对交通可进入性、传承人、配套设置、新媒体传播与营销、民间信仰的满意度和重要度均低,应是今后重点发展和提升的关键。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传承人,他们是泰顺廊桥能否真正实现活态保护和利用的核心和掣肘。

(4)游客对原住民和传统生活这两项遗产桥梁活化中的重要因素满意度低,这与上述结论十分吻合,均反映出泰顺廊桥旅游的游客对原生环境的关注度极高,这也是后期活化过程需要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泰顺是畲族之乡,作为一个闽浙边界还未完全被现代化淹没的世外之地,对于急需暂时逃离现代拥挤、焦虑、恐惧、压抑的外来游客而言,这种既神秘又隐秘的气息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吸引力,只有保护好原生环境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

四、基于游客感知的遗产桥梁活化及可持续利用模式

本研究在对泰顺廊桥游客感知分析的基础上,由点及面,结合当前遗产活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遗产桥梁的五种活化及可持续利用模式。

(一)桥梁修复活化模式

就遗产桥梁而言,修复活化既是为了桥梁建筑本体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发展,也是为了使旅游者在接触桥梁建筑这个最基础的文化载体时能够拥有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从而发挥其思想遨游的空间并走进桥梁的生命历程及其深厚的文化领域,感受桥梁文化的活力。桥梁修复活化必须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遗产桥梁的历史原貌,做到“修旧如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遗产桥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泰顺对文兴桥、文重桥、薛宅桥的灾后修复工程就是严格按照文物修复原则,采用“图纸数据+现场原构件+传承人经验”的方式,在选料、备料、施工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相结合的重要性,最终成为全国唯一入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全球文化遗产恢复和重建案例研究》的项目。

遺产桥梁的修复活化中,传统桥梁营造技艺传承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好桥梁营造技艺的传承人,才能真正实现桥梁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传统的桥梁文化世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对于传承人的保护,首先应给予他们身份认定,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其次,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并选取一些对传统技艺具有一定兴趣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年轻人拜师学艺,实现传统造桥技艺的传承。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学习这项技艺、从事这份工作需要的不仅是外在的拉力,内在的推力也很重要,热爱才能坚持,所以在传承人培养方面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情怀培养和氛围熏陶,研学参观、模型比赛、传统技艺进课堂等与学校结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传承人的挑选应把人际范围和地域范围都尽可能扩大化,加大公开招募的力度、吸纳人才。

(二)情景再现活化模式

情景再现活化是遗产桥梁在现代城市化浪潮冲击下的再生,是综合考虑遗产表现形式、游客感知情况和体验性以及现代化生活等诸多要素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体验项目。对于遗产桥梁来说,其背后的价值内涵不能单纯依靠桥梁本体来实现,桥梁本身是静止的,只有在情景再现的活化过程中强调人的活动,让旅游者借助旅游企业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通过廊桥的载体或者以廊桥为途径,去感受历史上的、当时的人的各种活动,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使得遗产桥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文明能够活在现在并延续到将来。

1. 文化氛围营造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都是遗产桥梁活化利用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泰顺廊桥是当地群众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的象征,活化过程中要坚持将各种优质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将民俗文化通过传承人参与的方式进行“活化”,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活理念的整体氛围,实现生活的重建、文化的延续、功能的更新和价值的再现,从而激发旅游者的好奇心,保持和强化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 当地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的参与是遗产桥梁活化利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外来旅游者的涌入势必会冲击当地的原生系统,这对当地的原住居民尤其是年岁较高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极其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遗产桥梁活化利用过程中一定要以原住民的利益为首要出发点,协调好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在各方面可能存在的矛盾,保证当地居民切身利益和正常、传统生活模式不受干扰,以人为本,让当地人成为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从而获得当地居民的真心支持和最大限度地参与。

(三)环境再生活化模式

环境再生活化模式中的环境同时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遗产桥梁的存在本身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没有环境就没有遗产桥梁及文化底蕴产生和扎根的土壤。遗产桥梁的活化,需要树立全局观,既要保护好桥梁周边的自然环境、景观风貌环境,也要保护好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空间和传统文化。

1. 遗产桥梁景观环境的再生

对于遗产桥梁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控制,主要包括:保护遗产桥梁的桥身环境,及时清洗和清理桥体寄生的植物,清洗时尽量采用物理方式而非化学方式,避免对桥体造成破坏。保护遗产桥梁赖以生存的河道环境,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对部分存在淤泥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工程,清除水中的污染物、切断污染源。保护遗产桥梁的桥头环境,清除遗产桥梁附近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于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建筑予以拆除、迁移,提升景观质量;保护植被,加强绿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划定遗产桥梁的保护范围,对周边环境进行控制。

2. 遗产桥梁人文环境的再生

对于遗产桥梁而言,既要保护桥梁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桥梁周边的景观、环境和历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和发展模式是非常合适的。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将博物馆的范围扩大到社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范畴,使博物馆中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资源都能够在生态博物馆的区域内共享;把社区居民纳入博物馆工作中,倡导本地管理,即专家提供社区发展所需的技术、文化、经济条件,而当地人作为博物馆的主人管理博物馆和决定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张遗产的当地保护,将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之中。

(四)科技应用活化模式

遗产桥梁的活化如果需要最迅速最及时地在旅游者身上体现效果并获得反馈信息,一定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总是对旅游者拥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最强的渗透性。科学技术在遗产桥梁活化中的应用,不仅涉及旅游者,还涉及整个社会的大众传播。寻求社会共识,获得大众参与,是遗产桥梁活化的关键步骤。

1.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不仅仅体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对遗产桥梁进行修复与展示,更体现在遗产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将大数据与旅游、大数据与廊桥文化紧密结合,使得高科技在廊桥活化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全方位、多角度、智慧化的“导游”服务同时赋予遗产桥梁更显著的生动形象性和旅游者更强烈的服务专属性。对于遗产桥梁的活化来说,泰顺廊桥文化园推出的“二维码电子导游”“二十四小时智能导游”等无疑具有很大的可借鉴性,因为在遗产桥梁活化过程中,数字化的应用体现的不仅仅是服务手段的与时俱进,更是遗产桥梁与时代的接轨以及推动其与现代化生活相融合的外生力。

2. 新媒体的运用

传统媒体始终在遗产桥梁的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视纪录片、广播、报纸和书籍为一部分受众群体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信息来源,而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应用则是对受众群体边界的无限扩展,其极其迅速的时效性和无比巨大的信息量使其服务对象几乎可以完全囊括各个阶层、年龄、地域和文化程度的所有群体。遗产桥梁活化过程中媒体的运用不是新对旧的取代而是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媒介渠道有各自的依赖性和认可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可以有选择地将遗产桥梁活化的概念实现普及性的植入:宣傳片、纪录片、短视频等宣传物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bilibili等新媒介首页推广的力量以及借助剪辑大师、大V们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波及面、尽可能多地累积受众,使更多的新媒体使用者有可能实现从潜在旅游者向实地旅游者的最终转变;并且,宣传载体中的人物形象既需要有原住民来展现本地特色,也需要有一定流量的正能量艺人来吸引眼球、快速获取关注度,但要注意精心设计宣传内容,坚决抵制虚假营销。

(五)文旅创意活化模式

遗产桥梁活化的创新创意,既体现在先进的理念上,也体现在创意性的产品和模式上。遗产桥梁的活化要走在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要避免同质化的复制粘贴,可以借鉴但不能模仿,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IP,激发遗产桥梁的内在驱动力尤为重要。

1. 旅游产品的创意

旅游路径下的遗产桥梁活化基于旅游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性、基于遗产桥梁本体与其周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能脱离地域和文脉特色,也不可背离当地的旅游发展实际情况。以泰顺廊桥为例,其旅游者集中于15岁到35岁,且有相当大一部分旅游者的旅游同伴是恋人/伴侣,在当下快节奏高压式的现代城市生活环境里,焦虑的情绪裹挟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时代中爱情里的信任问题、婚姻中的忠诚危机也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在开发泰顺廊桥旅游产品时,借助《廊桥遗梦》和《廊桥1937》两部电影中“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素材,结合当地的木偶戏、石文化等创造民俗表演项目、情侣体验活动、夜游观赏环节等,将廊桥作为爱与梦的代名词,推出专属的情侣板块,吸引都市人群“廊桥寻梦”;泰顺廊桥为游客定制的系列摄影集,推出了“非遗与爱情”相遇的情侣系列摄影、婚纱摄影、古典山水摄影以及“一期一会”的“时光廊桥”主题宣传片,对于其他遗产桥梁的活化来说,虽不可盲目照搬模仿,但显然可以作为提供灵感来源和经验借鉴。

2. 文创产品的开发

旅游路径下的遗产桥梁活化要求体现旅游者的主动性与主人翁精神,遗产桥梁地旅游必然不是单纯的观光,而是古与今的对话和历史长廊的穿越,以文创产品作为牵引物让旅游者带着一定的任务主动走进历史、走进故事才能激发其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因此桥梁模型等纪念物完全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旅游者亲手制作;定制文创产品可将旅游者本身作为原型;游记、散文、诗歌等文字作品不单单只是收集,对购买其他游客出版物的游客可通过赠送其本人作品的专业编辑、排版和打印装订等方式来增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万敏,黄雄,温义,等.活态桥梁遗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A].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论文汇编[C].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6.

[2] 张春琳.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3] 黄雄.活态型桥梁遗产的内涵与价值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 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5):16-20.

[5] 喻学才.遗产活化论[J].旅游学刊,2010,25(4):6-7.

[6] 张朝枝,刘诗夏.城市更新与遗产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与功能[J].城市观察,2016(5):139-146.

[7] 吴卓珈,吴俊星,张涛.浙南木拱廊桥传承人的保护现状研究实录[J].建筑与文化,2019(4):226-228.

[8] 王新,薛一泉.泰顺木拱廊桥历史文化概述[J].温州文物,2013(10):50-53.

[9] 赵冬冬.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10] 郝昭香.基于游客参与的文化遗产活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价值评价的活态遗产桥梁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20YJC850017);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142)

作者简介:张春琳(1979- ),女,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与管理;方玲(1999- ),女,学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