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策略研究

2023-05-30刘襄河孔江红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评价机制高质量发展

刘襄河 孔江红

摘要: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入手,梳理了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目标、原则、主体及流程,从基础保障、核心要素、关键问题、依托载体、成效反馈等五个方面设计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提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制定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差异化标准、实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同步性战略等对策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理论建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3-0069-06

作者简介:刘襄河(1981—),男,博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孔江红(1985—),女,硕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策略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GA095);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0年度调研课题“湖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BZJ202005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大变革”时代。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给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通篇围绕着“質量”这个关键词展开,提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首轮重点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以此来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高等职业教育应紧贴新时代主题,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由“规模扩张”转化成为“质量提升”[1]。

湖北是科教大省,高职院校众多,有一大批办学发展很快、特色鲜明的院校。湖北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区域培养多样化需求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责。新时代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是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要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体系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实难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通过高质量评价来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也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

一、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一)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契机

一是国家政策层面促使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然诉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提出了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规划和详细举措,明确给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的基本方向[2]。二是技术技能型社会新格局需要湖北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技术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目标,高职教育则作为与技术技能型社会形成最直接相关的类型教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形成,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能力、熟悉国际规则与规范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3]。三是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省的战略定位,是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湖北省职业教育不仅从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回应新时代湖北省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的现实人才需求,而且职业教育的重头——高职院校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融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农业产业化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潮流,为“湖北制造”迈向“湖北智造”助力,努力实现与湖北省六大新兴支柱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湖北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困境

一是办学规模大与社会认可度低的矛盾。2018年,湖北省共有59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国家示范院校4所,国家骨干院校5所,省级示范院校6所,招生16.97万人,毕业生和在校生人数均占据省内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已是省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教育群体之一,但是招生录取序列处于底层,实际录取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甚至部分非省会院校为实现招生计划进一步降低招生门槛。二是学生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的矛盾。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就业率超过本科就业率,但就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高于本科就业半年内离职率23%。高离职率折射出高就业率的失效,这与高职学生被动就业、职业规划不明晰、就业观念不正确等有关,也说明高职学生单一的学历证书得不到好的用人单位认可,学生就业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落差。三是办学资源广与发展均衡度低的矛盾。湖北省高职院校区域布局划分,武汉市37所、宜昌市3所、襄阳市2所、荆州市4所、黄冈市2所,其他市州各1所,省内高职院校区域布局划分形成了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市州全覆盖的办学布局,但省内生均办学经费差异明显,不少地方生均拨款达不到规定标准;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数量及质量并未与办学规模扩张实现同步增长,优质职教师资短缺,高学历高职称师资、优秀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办学条件无法满足高水平教育教学需要,专业发展不均衡,难以有效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举措

一是特色高职院校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榜样。湖北省有一大批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办学理念、专业布局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批特色品牌专业和专业群,逐步形成与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专业精准对接强力支撑湖北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湖北省高职院校积极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和重点扶持新兴产业设置新专业,调整或淘汰与区域产业体系脱节的专业,构建对接产业、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以优势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龙头重点打造与区域支柱产业适应的高水平专业群[4]。高职院校主动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沟通,以合作共赢理念吸引企业参与重构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与学分银行建设,拓展职业资格培训市场,探索“面向人人”终身学习教育模式,打通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天花板”,有效支撑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三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实现湖北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坚持扶优扶强、鼓励竞争的原则,高职院校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内涵提升,加快提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学校向优质升级转型。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三教”改革,贯彻“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技能训练辅以技术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优化“思政+通识+专业”三全育人模式,重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意识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5]。

二、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目标、原则、主体及流程

(一)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目标指向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目标指向是通过基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等指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进行判断,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修正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错位方向,促进建立自我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社会需求反馈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协调的机制,促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思路原则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涉及环节多、多元化并存的系统,构建时应当遵循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指标具有科学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或高质量发展中某一方面或特征的状况)、系统性原则(指标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且相互独立)、动态性原则(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具备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实践性原则(指标要求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可验证),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

(三)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参与主体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应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包括校内(教育同行、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校内教师、在校学生等)和校外(教育主管部门、校外兼职教师、往届毕业生、学生监护人、行业企业组织、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具体如图1所示。多元主体参与能扩大评价体系的范围,增强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有效度和社会认可度等,由不同层次类型的评价主体参与,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视角功能,确保评价体系的反馈、监控和保障作用发挥[6]。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应突出职业院校自我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感受及家长的认知能力,强化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明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向上流动的需求。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过程中政府评价或政府委托评价处于补充地位,主要评价学生的能力是否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过程中第三方评价处于重要的辅助地位,由于第三方评价通常具有中立性、客观性等优势,可以有效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课程建设、实践项目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进而检验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个体发展需求,能否适应未来工作要求。

(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的主要流程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关联二级系统:一是基础办学条件评价体系,二是综合办学实力评价体系,三是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基础办学条件评价体系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以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代表)、客体(以高职院校为代表)、具体内容(包括办学条件、生均财政拨款、教学设备仪器、实践实训教学工位、信息化教学条件等指标)、结论(高职院校是否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格、是否满足区域人才需求规模等)等组成,该二级系统主要用定量评价进行分析,设计指标和检验程序尽可能量化。综合办学实力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以关联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代表)、客体(可以使用招生计划、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体系、专业群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情况等指标)、内容(以高质量发展要素来确定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结论(高职院校在国内、省内同类院校中的排名)组成,该二级系统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设计严谨科学,指标要突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以第三方社会化评价机构、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为代表)、客体(主要包括1+X证书获批情况、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技术服务情况、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国际合作交流等指标)、内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结论(高職院校在国内、省内院校中的排名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切度和满意度)组成,该二级系统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指标设计要具有时效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7]。

三、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主要内容设计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设计的本质是为满足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向内涵式发展、向高效率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明确湖北省高职院校加强内部治理、内外协同治理、质量自诊自治等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促使湖北省高职教育顺利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引发的教育与人才变迁[8]。

(一)基础保障评价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学校对高质量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生源质量的重视程度等3个二级指标。基础保障评价指标包括学校发展规划战略、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与岗位设置情况、信息化教学建设情况、校内自我整改及评价情况、年生均办学经费投入情况、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固定资产值、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工位数量情况,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生均图书量、学生同类院校首选比例、录取后报到率情况、招生类型多元化情况及新生录取分数情况等。

(二)核心要素评价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高水平专业群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库和规划教材建设等3个二级指标。基础保障评价指标包括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立项数、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数、国家优质专业数、省级重点特色专业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数、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及教材开发数、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等。

(三)关键问题评价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在于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兼职教师、优秀人才和教学团队等3个二级指标。关键问题评价指标包括生师比、“双师型”专任教师比例、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海外背景和外籍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优秀教学团队数量、行业领军人才数量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比例。

(四)依托载体评价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依托教师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技术转化及社会服务能力等3个二级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当年获得的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刊发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省级教学成果数,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研究项目,软科学项目,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专利和技术成果到款额,四技服务(指技术开发、技術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到款额,企业、个人合作经费及科技捐赠项目到款额,当年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的各种社会非学历培训到款额等。

(五)成效反馈评价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声誉、国际影响等3个二级指标进行检验。成效反馈评价指标包括高职及以上学历全日制在校生数、应届毕业生数、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技能竞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数、学生专利授权数、杰出毕业生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数、行业组织荣誉奖项、近五年单位获国家级综合荣誉奖项、在校生海外游学实习人数、开发国外认可的行业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采用数、外国留学生在校生总数等。

四、完善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厘清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体系可采用“树立理念—抓住重点—科学方法—应用修正”螺旋递进的构建思路。一是理念先行,围绕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遵循“顶层设计、分类构建、多元共识、人本发展、可执行性”等标准制定原则;二是抓住重点,紧抓专业群建设任务质量标准这一重点,从总目标到具体项目进行层层分解,全面构建学校内部质量标准体系;三是科学方法,结合院校自身实际情况来借鉴、学习、参考或对接国际先进标准,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目标细化分解、甘特图流程等方法搭建内部标准体系框架;四是应用修正,做好整体设计、多元研讨、指标优化、专家咨询、审查批准等每一个环节,确定标准后及时进行落实和应用,通过实践检验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制定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差异化标准

高职院校应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来依法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一是基于学情认知的质量评价精准化,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应建立与生源类型多元化、生源结构多样化、学情表征复杂化等现实状况相适应的顶层设计和指标体系,倒逼高职院校自身优化师资队伍、调整教学方案、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内部管理模式;二是基于院校自主的质量评价综合化,通过“五纵五横”“螺旋提升”对照指标常态化的自我监测和审视,及时发现办学问题予以改进,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高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三是基于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多元化,政府层面重点监测与评价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用人单位重点评价人才培养与自身实际需求的契合性、第三方机构重点评价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学生以其切身感受重点评价高职办学要素的真实性和适用性、社会力量重点评价高职院校对社会的贡献度和认可性等;四是基于学科介入的质量评价科学化,评价体系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质量评价的有效经验和规范做法,可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监测其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程;五是基于数据整合的质量评价标准化,整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数据资源采用大数据分析,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动态性和前瞻性。

(三)实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同步性战略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应实施“五化同步性”战略才能强有力地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一是“本土化”战略评价,注重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与立足当地区域产业融合情况,评价高职院校发挥智力、专业、技术和科研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支持情况及回馈情况;二是“一体化”战略评价,评价区域高职教育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来“抱团发展”推进区域职业院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状况;三是“精准化”战略评价,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契合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需要的情况;四是“智慧化”战略,评价高职院校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推进高职教育管理和教学的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状况以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状况;五是“国际化”战略评价,评价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情况,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与国际化接轨的情况,培养国际化通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事务交流状况。

参考文献:

[1]赵景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5):22-23.

[2]沈中彦,孙丹.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展望[J].教育与职业,2022(3):13-19.

[3]孙翠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3):5-12.

[4]王志凤.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9(22):60-61.

[5]朱磊.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戰与建议[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111-112.

[6]雍莉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8):59-64.

[7]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13-117.

[8]张挺,阙明坤.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诊改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35):57-61.

(责任编辑:刘东菊)

The Research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high Plan": Tak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Xiang-he, KONG Jiang-hong

(Xiangyang Polytechnic, Xiangyang Hubei 44105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bjective, principle, main body and proces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esign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five aspects: basic guarantee, core elements, key problems, support carrier and effect feedback. At the same time, it clarifies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m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lements the strategy of synchronization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评价机制高质量发展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