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探索
2023-05-30李强国
李强国
当下的历史课堂或因教材的纲要化思政化而趣味不足,或因教法学法的单一而生机不足,或因考试考核的压力而从容不足……种种原因之下学生的兴趣不足。如此,落实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目标只能大打折扣。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现实素养,历史教学就离不开生活,且须牢牢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因此,历史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实为新时代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大部分枯燥寡淡的历史课堂,皆是缺乏生活的味道。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深化发展。就课程内容而言,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生活化教学正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积极应对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于行知思想的生活化指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学说,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其中“生活即教育”占中心位置,包括以下三层意蕴: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其次,教育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有用的教育。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最后,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相互促进。[2]鉴于当下历史课堂的种种不足,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生动鲜活,重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对历史课程改革不无裨益。
第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于课程性质的生活化定位。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课程的定位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3],“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5],在课程目标上,“能够将唯物史观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6]
第三,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于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题材。2003年版高中历史课程专设“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专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2020年版新课标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历史必修课程“通过中外历史上的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7]。选择性必修课程社会生活意识尤其突出,共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深入认识历史”[8]。
第四,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于课程评价的生活化设计。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既要靠课程内容来实现,也要靠课程评价来落地。21世纪以来的普高历史课程标准,其生活化的评价要求是一贯的、具体的,而且侧重于实践性评价,如“学生可自愿组成调查小组,围绕家庭收入、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通信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查主题,确定具体目标,制订调查计划,选定调查对象,编写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班展示各组的调查研究成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对各组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评价”[9]。如此,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调查的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接触社会,提高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化培养,也是优化传统单一考试评价的一条途径。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定靶:渗透生活理念确立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受传统考试的影响,不少教师把纯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种做法异化了历史学科应有的价值教育功能,使得原本丰富多元的历史教学变得僵化单一,学生沦为知识的奴隶。陶行知说:“学校应该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10]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及现实生活条件,预设指向生活力、创造力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
以选必三《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发展》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例,教师通常会着眼于知识点,陷入就知识论知识、只为落实知识的误区,文化传承变得空洞而遥远,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不到有效落实,因为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并不能助力解决现实问题。为了真正达成核心素养,应该基于课标确定指向生活力的教学目标。故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1)能够依据教材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表格梳理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作用(时空观念水平3,历史解释水平2);(2)对图片史料、文字史料进行解读,分析文化传承载体发展的趋势及原因(史料实证水平2,历史解释水平2);(3)作为当代中学生,在为祖国家乡的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了解身边文化载体的基本情况,思考如何从自身出发传承文化。(家国情怀水平3—4)。
(二)激趣:依托乡土资源创设学习情境
生活化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乡土历史资源近在咫尺,看得见摸得着,生动直观,与学生生活没有距离。历史课堂教学适切地开发、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会倍感熟悉和亲切,从而拉近距离,激发兴趣。
《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发展》一课涉及到的载体主要包括学校、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这四大载体就在学生身边,因此完全可以从身邊取材。笔者在授课时,就以本校校址的前身作为导入,学生眼前一亮:原来小小的学校竟然可以追溯到明宣德年间的儒学堂,是本地文脉之根,不禁生发自豪之情。如此导入,一方面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自然引出了“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再比如讲到图书馆与博物馆,笔者给出本地两馆的资料,本地两馆现代大气,功能丰富,能有效满足市民需求,但因建成不久,学生对两馆并不熟悉,因此多未去过,影响两馆效能的发挥。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呈现,学生又一次眼前一亮,对两馆产生极大兴趣。如此这般,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致,又有利于获取课堂与课外的双重效益,使文化传承变得不再空洞。
(三)升华:深化历史知识对接现实思考
陶行知曾有小诗一首,名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1]生活化教学倡导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问、想问、勤问,致力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教师不仅要引导落实教材上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与现实相关联的问题。
《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发展》这一课中,学校教育从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开始,教育服务的对象就不再只是少数贵族,随着数千年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面向大众;印刷书的诞生也使得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图书馆与博物馆在古代多为官藏和私藏,到了近代它们都出现了服务公众的职能。由此可见,文化资源的使用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一个学生脑洞大开,他问如果有一天一场大火把这些载体全都烧掉,那么人类的文化是不是就终结了。此问题引来大家热议,最后笔者总结道:所有的文化载体都是人造的,因此文化传承真正靠的是人,其他的起辅助作用。文化资源的使用从小众走向大众,有大众在,文化就能传承下去。学生若有所思,笔者因势利导: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汇集于此,多少带有家乡文化印记,如何保证家乡的文化不被遗忘,做好传承与传播,也值得思考。如此,在深化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接现实思考,引发了在座学生的强烈共鸣与深思。
(四)落地:布置生活作业涵育多种素养
生活化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新时代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善历史教育实践的方向标。新课程开展以来,设计、布置生活化作业成为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新选择。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目的就是培养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的人,以克服传统教育重知而不重行的不足。[12]布置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动起来,也是在呼应“教学做合一”。
《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发展》涉及到的四大载体均在学生身边,因此完全有条件设计、布置一份生活化作业。经过深思熟虑,笔者设计了一份富有探究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作业:(1)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请搜集资料,说说家乡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了何种地步;(2)请你打卡家乡图书馆,记录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功能区域,办理借书证并完成借书;(3)请你打卡家乡博物馆,记录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功能区域,记录你最喜欢的展厅并说明理由;(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两馆做一天志愿者,记录你的工作和感受。这份生活味道很足的作业,从内容上看,既关联教材又贴近生活;从价值上看,既能拓展知识面又能提升实践能力。面对如此不一般的作业,学生眼前一亮,态度积极而主动。
三、总结反思
基于行知思想的生活化指向、课程性质的生活化定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题材、课程评价的生活化设计,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必由之路。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教授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奇迹。”目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究其原因,大有可能就是历史教學缺乏生活的味道,远离真实生活。很多老师认为落实知识点考出好成绩才是最关键的,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往往费力不讨好,但为了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我们应该有使命感,应该有所担当。
【注释】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2001年第9期,第6页。
[2][12]周洪宇:《人民之子——陶行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0—142、195页。
[3][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2页。
[5][6][7][8][9]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6、9、9、20页。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1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6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