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年代尺变式研究

2023-05-30涂英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时序变式时空

涂英

马克·布洛赫认为历史学有两个核心现象:时段与历程。前者指具体的时间;后者指人类生活的个体和集体的形态。[1]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见面对众多历史时间、历史事件而深感无力的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借助变式年代尺能有效突破这一困境。

一、整合优化“资源”,丰富年代尺的内容

1.依托课程标准,突破年代尺跨度

依标施教是历史课程的原则,通过对课标的整合,让年代尺突破一课一尺,争取一标一尺或多标一尺拓展跨度。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先秦史部分内容要求,制成年代尺1:

●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2]

(1)先尺后符,循序渐进

教师可前期做好年代尺刻度标注,如年代尺1“灰色字體”等距表明时间刻度。然后由学生阅读教材,在相应的地方标注具体时间和相应朝代。通过年代尺的绘制,学生能基本梳理好朝代更迭,同时还能目测每个朝代的大概跨度。

(2)尺符合体,趣味形象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夏朝的时间点上以“”图示,让学生明白夏朝开启了中国的文明时代。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公元前2070年这一时间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文明时代有生动形象的理解。学生对西周和东周的历史分区容易混淆,在年代尺的基础上,用简单的“”将东周与西周区分开来,学生观察年代尺便一目了然。

2.整合史地资源,镌刻年代尺深度

古往今来,史地资源如影随形,学史必知地。整合史地资源,镌刻年代尺深度。

对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时空变换,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学习罗马帝国的兴衰时,学生就出现了时空错乱的现象。笔者采用尺图结合的“变式年代尺”(年代尺2)。

(1)左图右史,架构时空

从整体上看,年代尺中没有箭头和刻度,却已将箭头和刻度融入其中,不仅将时间、事件串联起来,而且将空间也有机结合,从而架构了历史的三维空间,让历史更加立体和鲜活。

(2)巧用颜色,体现“渐进”

为了让学生更加一目了然的发现这种“渐进式”发展,笔者采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而且从颜色的选择上基本采用同一色系,让时序更加有层次、有梯度,可以避免学生记忆的混淆,使辨认有章可循。

3.融合历史要素,实现年代尺厚度

历史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有前因有后果,各种要素整合成一段完整的历史。而变式年代尺可以融合各个历史要素,让内容更有厚度。如夏商周部分,笔者在学生绘制的基本年代尺基础上做了变式(年代尺3)。

(1)上尺下表,尺表呼应

在尺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步变式——尺表结合,将表格相对工整的排列在朝代下面,将该朝代的相关历史元素列在表中,上尺下表,尺表呼应。

(2)尺表结合,视角多元

夏商周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人、事较多,且年代久远,学生知之甚少,因此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把年代尺和表格结合起来,更方便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视角理清人物关系。

二、指向核心素养,拓展年代尺的立意

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在历史教学中,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变式年代尺为抓手,可以拓展年代尺的立意,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1.宏观构建历史,树立唯物史观

绘制变式年代尺就是把历史时序和历史事件相结合,按时序编排、整合、归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以宏观的视角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树立唯物史观。如为了让学生对夏商周的历史分期有整体认识,变式年代尺3宏观建构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年代尺下方的表格体现了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便于学生以宏观的视角来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从而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

2.整合图尺资源,养成时空观念

四川省历史特级教师郭子其指出:历史时间常常是与历史空间交织在一起,形成时空因素,利用特别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可以认识特定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历史意义。时间和空间是认识历史的两只眼睛。[4]将年代尺与历史地图整合,以空间为依托,可以聚焦某一现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发展轨迹,方便整理相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养成时空观念。如变式年代尺2以古代罗马版图的变化为基础,用不同颜色将年代尺的信息标注,再现古代罗马的辉煌与衰落,图文并茂、时空分明、立体感强。

3.解析尺中渐变,学会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将历史各个有效要素整合成变式年代尺,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能从年代尺中获取信息,有所感受,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如变式年代尺2包含了古罗马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重大的历史时间、人物和事件,通过颜色的渐变,清晰可见罗马版图的变化,学生通过对年代尺的解读,学会史料实证的方法,从而形成对古罗马历史的一个清晰认识。

4.寻找尺中律动,内化历史解释

历史有很多的偶然和必然。绘制变式年代尺,可以使繁杂、无章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明了,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如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而夏商周三代的兴亡,有不同,也有相同,从统治者角度而言,既有明君兴国,又有庸君亡国。通过变式年代尺3可以引导学生落实和巩固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历史要点,总结三代文明的区别,发现朝代更迭的共同因素,从而内化历史解释素养。

5.呈现多元比较,感悟家国情怀

学习历史要有综合观和全局观,变式年代尺可以成为两个不同主体的共性比较器,也可以作为同一主体不同时间的比较器,可以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多元比较中,感悟家国情怀。如学习九年级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时,免不了要结合本国历史进行理性对比。通过变式年代尺4,学生会发现: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文明诞生发展的同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开创了诸多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在中西历史的对比中,学生会收获满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理論结合实践,开发年代尺的功能

1.保证时序功能,让时序“易记化”

历史年代尺是为了方便历史学习者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以历史年代为线索记录历史事件的一种工具,时序性是其基本特征。因此,无论绘制何种年代尺,必须保证其清晰的时序功能,但是从形式上可以通过创新,让时序的呈现更生动而易记。

2.开发时空功能,让变式“多维化”

初中历史课堂向来倡导在依标施教的前提下,鼓励多途径、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这就为课堂的组织和年代尺的绘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年代尺5将年代尺和经纬网交融,呈现了早期文明区域诞生的时空异同。

3.拥有整理功能,让要素“体系化”

历史的要素非常多,往往我们会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而通过变式年代尺的研究,让其具备整理历史要素的功能,使其成为以年代尺为载体的思维导图。

如年代尺4将数轴、曲线与年代尺结合。数轴的纵轴线表示“古罗马兴衰史”和“古希腊兴衰史”,双箭头表示南北都为正向发展,横轴线表示时间的更迭和重要历史事件,曲线代表罗马历史的兴衰。从曲线的变化中,学生对于“兴”和“衰”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而通过年代尺的分析和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纵坐标下增加的横坐标清晰地呈现出同一历史时期中外文明的历史沿袭,帮助学生架构一张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和大局观。这不仅极大减轻学生史实记忆的困难,也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式年代尺,用一把尺子串起历史,连接时空,使学生增强了历史的时序观,减少了原来因为学习困顿带来的困扰,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师化繁为简,把握课堂节奏,明确课堂思路,使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和高效。而如何进一步系统地开发运用,还有待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让学生更加自如地驰骋在学习历史的康庄大道上。

【注释】

[1][法]马克·布洛赫著,黄艳红译,《历史学家的技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2][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2、4页。

[4] 郭子其:《培养学生历史时间意识的教育价值》,《历史教学》2016年第7期,第28—32页。

猜你喜欢

时序变式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基于Sentinel-2时序NDVI的麦冬识别研究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镜中的时空穿梭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基于FPGA 的时序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一种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的设计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