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料实证素养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落实
2023-05-30林孙平
林孙平
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通过搜集历史资料,重构历史情境,达到还原历史真实和形成对历史的客观化解读的目的。笔者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采用跨学科主题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历史。通过搜集身边有关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变化的资料,进而强化史料搜集整理、分析辨别能力,落实史料实证素养。
一、在活动中激发搜集史料的兴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历史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特点。现代认识心理学认为:“通过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2]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比起单调地分析教师提供的现成史料,不如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挖掘身边的历史资源,激发学生搜集史料的兴趣,而这正是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的起点。同时,在活动中也能相应促进史料搜集能力的提升,丰富对历史的认识。
在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设置问题链激发学生对历史现象产生好奇心以及寻找史料来解释历史现象的动力。通过提问学生:“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在享受着改革开放春风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是否听过父辈祖辈讲他们过去的故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们纷纷回答以前人们生活各方面都很艰苦,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变得很好。笔者继续追问:“我们能否从身边入手,寻找衣食住行变迁的印记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呢?并谈谈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这一设问,学生纷纷踊跃提出要去寻找家里的老照片、访问爷爷奶奶的生活经历、图书馆寻找资料等等搜集资料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油然而生,同时也明晰了活动探究的目的和实施方向。
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各组讨论后分别从衣食住行四方面中选取一个最为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探究对象,分为住房组、服饰组、饮食组和交通组。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明确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后,风风火火地进行探究活动。
二、在探究中提升历史认知能力
新课标提出史料实证“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3],“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4]。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一书中曾提到:“无论做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足,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是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5]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历史史料进行辨析, 判断史料的价值,去伪存真,学会合理科学地运用史料,进而提升史学能力。
学生在活动探究中,掌握了史料搜集的方法。在史料的选取方面,以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学会通过老照片、采访调查形式了解身边人的生活经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方式去寻找相关资源,进而获取了实物资料、图片资料、口述资料、文字资料等。但在活动探究过程中也碰到问题,他们通过对长辈进行采访,了解到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资匮乏,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所以购买食物、衣服都要凭票证购买。而未经历计划经济时代的他们对这一现象存在质疑,因此他们进一步寻找到粮票这一实物史料来佐证长辈所讲述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养成“求真”“求实”的实证态度,践行“孤证不立 ”的思想。
借由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对资料信息的存疑现象,让小组之间对搜集的史料进行互相点评,说说哪种史料的可信度最高。傅斯年认为:“意义上大致可以分作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者是省略或者是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6]学生通过对史料的互相评论,对史料的分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根据已有知识对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证史价值进行辨认分析。经过讨论之后,认识到实物图片等一手史料的可信度相对而言高于二手史料。但任何类型的史料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相互印证,才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达成历史认知。
三、在情境中学会历史主义方法
新课标讲到:“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7]历史学科重在探寻历史真相、認识历史发展规律,而丰富的历史材料便是其载体。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运用材料对问题进行探究论证,最后形成客观的历史认识。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构建历史情境进而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逐渐形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和态度的过程。
在探究社会生活的变迁活动中,各小组均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详实鲜活小缩影来体现时代的大变迁。住房组学生以图片形式创设历史情境,通过挖掘家中老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融合地理学科上房屋建构知识,以祖孙三代居住条件、青年时代所居住的房屋为例,直观对比得出改革开放后房屋样式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服饰组学生从朝夕相伴的校服入手,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校服所折射出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子。再者通过采访老一辈的经历感受,以口述史和实物相互印证的形式,展现了服饰的发展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的年代衣服需要凭票购买、色彩样式单一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衣服色彩丰富,彰显个性特点。交通组学生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以萝岗到天平架的交通变化为例,通过以前仅有的534公交车与现在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私家汽车、共享单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形成鲜明对比,来体现时光流逝中交通事业的发展。
学生从身边真实的小人物、小事迹入手,寻找真实的历史资料,构建历史情景。从流动的时光中窥探同时期人们衣食住行的状况和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形成了对历史现象的纵横比较。由此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进而根据自身经验对历史现象由表及里地解释,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对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奋斗,艰辛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优越性,达到对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而这一系列的解释,均基于史料,在史料情境中,学生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能力也渐渐得以养成。
在本次活动探究课中,学生史料搜集兴趣的激发促进史料实证意识的养成。在搜集史料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史料进行辨析、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对历史的认知能力,进而在对历史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养成历史主义方法。这一探究过程也是史料实证素养在一步步落实生成的过程,符合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初步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8],提升关键能力,最终养成素养。
【注释】
[1][3][4][7][8]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第 58、7、5、7 、5页。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3—234页。
[5]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第3页。
[6] 傅斯年:《史料略论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