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模式
2023-05-30刘宇杨近平
刘宇 杨近平
摘要:碳达峰、碳中和变革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推动了我国生活和生产方式向着绿色节能过渡,是我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提升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达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阶段。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排放量越低则越有利于达成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下,在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系改革阶段,政府部门对区域经济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双碳”目标的提出,直观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开展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是推进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双碳目标;区域经济;政府协同治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要尽早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 目标,让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深入人心。2011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40多个国家宣布了要落实碳中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走绿色可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碳达峰、碳中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不协调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在经济转型阶段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对于我国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关系到社会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模式十分重要。
一、双碳目标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一)传统治理范式的不适应性
政府部门对于社会中的各项资源发挥着调控作用,中国区域经济逐步演变为“非均衡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瓶颈问题,政府部门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滞后,严重影响了经济水平的提升。[2]全能型政府模式更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下国家面临的社会市场环境复杂度越来越高,滞后思想的束缚会导致一些不合理决策的存在,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其二,社会结构在发生调整的过程中,一些公众对公共政府部门权力职能秉持着怀疑态度。
其三,公共行政能力逐步衰退,会导致公众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和精神层面的压力。中央政府控制效果不佳,其中各种矛盾纠纷问题不断涌现,导致公共政策无法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二)公共服务的需求性
当下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会导致政府、市场、社会的竞争协作受到影响,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划分并不清晰,本身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服务领域呈现出越来越市场化的趋向。政府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在市场中存在着乱收费、义务教育和医疗行业投入不足等情况,从而导致许多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政府没有强化宏观调控导致的。[3]在市场环境下准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没有构建完善的市场竞争体系、政府部门过度干预、管理过度严苛导致公共服务的质量低下。
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部门没有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对公共角色和责任的划分认知并不清晰。尤其是没有构建完善的职能体系,从而导致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到位,无法满足大众需求;二是在当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尚未构建完善的共同治理环境,政府部门提供的制度保障薄弱;三是公共监督管理体系不到位,没有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关系,从而导致市场活力不足。
(三)单一治理主体的“失灵”
1.市场失灵
市场过度自由开放会达不到发展目标,无法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各项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出现了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二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市场过度自由开放会无法约束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和控制。
2.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部门为了达到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采用的一系列的干预活动,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降低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干预不到位或过度干预。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层面:政府部门决策存在失误,没有促进经济效益;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政府部门的盲目扩张等。
二、双碳目标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模式构建
(一)政府内部纵向分权协同治理
區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便是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是中央高度集权化情况仍然非常突出,地方政府部门在落实各项工作时仍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由于法律制度建立不完善,地方政府部门职责界限划分并不清晰;二是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不断涌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出现了“诸侯经济”,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要致力于解决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问题,必须要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各自的职责,建立起上下协调的新型分配关系,切实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部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首先要根据中央政府部门出台的经济发展策略来明确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层层推动各项方针政策条款的执行;其次要基于本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方针政策,随后明确各区域人才、技术发展重点;最后制定完善的教育方针政策,致力于培养优质人才。对于社会市场经济环境而言,人才资源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才能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才能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4]
(二)政府横向裂合协同治理
地方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自身市场地位。由于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发展存在着不协调性,政府部门通过互助协作能够弥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也是推动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策略。
1.合作理念的重构
一是促进地方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改善:就政治层面而言,要促进人力资源和信息等元素之间的互相流通。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帮助政府部门改善工作中的薄弱点,同时也可以减少晋升体系产生的负面作用,让这些官员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提升工作质量,真正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是构建互助互惠的协作理念。政府部门加强协作的最终目的便是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化发展,在不同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有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合作的最终目的便是实现共赢,只有将合作置于互惠互利的基准之上,政府部门才能共同抓住契机和应对风险问题,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基于社会市场需求落实服务型政府发展理念,转变自身职责理念,致力于为民众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创建出“小社会,大市场” 的市场环境。[5]政府部门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尊重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合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2.创建长期合作互动机制
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明确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此为依据实现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随后构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动机制,使得一旦遇到难题各政府部门能够共同参与进来,为解决难题出谋划策。在地方政府部门互助的基准之上可以构建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条款落实,同时要符合法律条款的各项章程,其中涉及的内容包含: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优秀人才的交流和协作;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不仅如此,政府部门也要加强互相之间的监督管理,约束对方的各项行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化发展能够改善各区域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和促进经济的协调化发展。
3.在制度层面政府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部门要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各城市竞争力状况来积极调整发展策略,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全面推行公平公正的发展策略,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6]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重改善交通和通信方面的劣势,减少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和管控,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和谐公平发展。政府部门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商品和服务流入到市场内时要采用无差别的政策,减少不正当干预行为;二是在市场内教育、医疗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政府部门要协调这些资源的发展,提供各项公共服务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化发展。
(三)政府与其他管理主体协同治理
1.政府与市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各项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和市场之间构建良好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首先,就宏观层面而言,政府部门要提升宏观调控力度,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部门要合理利用社会中的各项资源,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提升市场服务、舆论和政策方面的干预,让协调化经济发展深入到市场管理的核心;二是在市场中要注重信誉和文化层面的建设,减少弄虚作假行为,构建公平公正、和谐竞争的市场;三是政府部门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鼓励社会中的优秀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努力,同时给予其应有的物质和精神嘉奖,从而提升人才贡献的积极度,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次,地方政府部门要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让企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社会中的各项资源也要合理调配和运用,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和市场的共同调配,需要按照各项资源的流动情况来合理落实各项政策。只有政府部门和市场互相促进和干预,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走可循环发展之路。
最后,市场很难对一些非竞争部门进行有效调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严格干预和管控。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管理模式,承担起自身职责,提升对公共产品质量的把控。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更加注重基础产业部门的适度发展,从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经济发展因素。
2.政府与公民社会
政府部门和市场单一化管理都存在着许多劣势,因此需要发动民众力量,在两者之间构建一种互相干预和互相促进的关系。而当下公民社会发展并不成熟,尚未构建和市场经济相符的公民自治文化理念,因此必须要动用社会中的各项资源来构建完善的公民社会,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一是构建与第三部门发展有关的法律条款,对其职责和义务做出严格界定,同时将中介组织发展纳入管理要点,用法律武器来约束各级组织部门的工作。
二是促进第三部门和行政机关之间的职责分割,积极鼓励第三部门发挥其自身作用,促进组织框架的规范化构建。
三是运用重点扶持政策来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要注重一些中介组织的重要性并加大调控力度。在当下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單位之外的市场主体,应当承担其自身的管理职责。
三、总结
为了实现“双碳” 目标,必须坚持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发展道路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思维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政府部门是协同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要运用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发挥出各主体的优势,实现公平公正管理,将协同治理作为互相协作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一心,缪小林.协同治理、地方政府绿色转型与空气质量改善[J].当代财经,2022,(3):40-52.
[2] 周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内涵意蕴、应然逻辑及实现机制[J].宁夏社会科学,2021,(1):128-136.
[3] 蔡子琪,程铭.东北地区大气污染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初探[J].经济师,2020,(6):143-145.
[4] 余璐,戴祥玉.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合作共治与地方政府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8,(7):38-45.
[5] 康红霞,孙仁金,吴杰林.协同治理视阈下地方政府信任危机问题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 29-36.
[6] 林明灯.协同治理视域下地方政府的权力行使及边界[J].江海学刊,2015,(6):141-146.
作者简介: 刘宇,男,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杨近平,男,汉族,硕士,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三级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