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2023-05-30龙诗凤
龙诗凤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应用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生存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乙肝;注射用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疗效
慢性乙肝主要指乙肝病毒感染半年以上,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慢性肝损伤。该病发病率高,临床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具有传染性,如果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肝硬化,最终形成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3]。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在于最大程度长期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延缓肝细胞产生炎症、坏死以及肝纤维化,从而阻止病情进展[4~5]。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乙肝的相关诊断标准[6];本研究經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给予批准;近期均未接受相关治疗措施;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临床资料完整,且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有其他类型肝脏疾病;患者中途退出。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31~56岁,平均(49.12±2.37)岁。观察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30~57岁,平均(49.27±2.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注射用谷胱甘肽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入,1次/d,根据病情可以调整至1.8 g。观察组给予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注射用谷胱甘肽用法同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0.1 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入,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以及透明质酸(HA);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以及肝区不适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CⅢ、LN、H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PCⅢ、LN、HA等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AST、TBIL、DBIL以及GG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DBIL以及GGT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8例(12.70%),有效34例(53.97%),无效21例(33.33%),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效19例(30.16%),有效36例(57.14%),无效8例(12.70%),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慢性乙肝是病毒性肝炎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临床上常采用由谷氨酸、甘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组成的注射用谷胱甘肽来对患者进行保肝治疗[7~9]。注射用谷胱甘肽作为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肽,对机体代谢调节作用较为重要,以肝细胞的含量最多。其作为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以及乙二醛酶、磷酸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对人体内部三羧酸循环、糖代谢有积极影响。注射用谷胱甘肽提供的巯基亲和力较强,可以与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结合,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10~12]。慢性乙肝患者体内肝细胞出现损伤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活力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肝细胞清除氧化自由基能力随之下降,氧化自由基数量增多,对肝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产生伤害,且直接改变肝细胞巯基酶类活性,最终引发肝细胞的变性以及坏死[13~14]。通过补充患者缺乏的外源性注射用谷胱甘肽,可以起到保护肝脏以及优化肝脏解毒的效果。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单一用药局限性较强,因此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异甘草酸镁为从甘草中提纯出来的肝细胞膜保护剂,在改善患者肝脏炎症以及提升肝功能方面效果更佳。异甘草酸镁不仅肝脏靶向性强,且半衰期长,可以持久保护患者受损肝细胞膜,抗生物氧化以及解毒效果均较佳。注射用谷胱甘肽与异甘草酸镁联合起来,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损伤症状,提升肝功能[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生存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注射用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俞薇,刘超.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24):3775-3778.
[2] 詹愛琴,陈春丽,朱庆峰.等.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6):793-796.
[3] 尤越,钱磊,徐小菊.等.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J].中南药学,2021,19(2):290-297.
[4] 刘峰,聂仁丽,蔡博.等.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sICAM-1、sFas水平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7):1449-1452.
[5] 王红学,朱清静,张玉娟.等.异甘草酸镁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2):227-230.
[6] 陈科帆,熊域皎,焦家欢.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21,36(6):985-988.
[7] 吕厚宽,刘晓晖.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4):458-465.
[8] 葛炜炜,吴育,刘兆国.等.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改善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3):165-169.
[9] 王红,郭岸英.异甘草酸镁对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CMV-DNA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6):990-992,1006.
[10] 蔡筱颖.药物性肝损伤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5):3598-3599.
[11] 王宇巍,刘占举.甘利欣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6):1115-1116.
[12] 刘琼.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81-2484.
[13] 金国贤,刘莹,金硕.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病机及其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7(S1):14-15.
[14] 李锦娟,惠桃.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4):149-151.
[15] 丁俊琪.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及对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4):542-545.
[16] 陈晓蓉.异甘草酸镁、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J].科技展望,2016,26(1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