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5-30朱帅蒙马守臣郭灵辉王锐

大学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农科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朱帅蒙 马守臣 郭灵辉 王锐

[摘 要]该研究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3-0122-0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的回信中提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以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和管理现代化等新变化和新需求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新农科人才。这就要求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要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成果、新理论。但我国传统的农林知识体系已不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需求,急需把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农村现代化治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新农科专业建设,重新建构新农科的专业知识体系,完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人才,以便与现实的“三农”问题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呼应和相匹配。涉农高校应基于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各类涉农专业革新与升级的路径,提升新农科人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一、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

(一)区域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对于推进区域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河南省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三产融合、土地流转及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给区域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进程。同时,这些变化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河南迫切需要本省涉农高校积极对接区域农业发展需求,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农业发展的能力,通过加强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现代农业结构、新兴农业产业的支撑,可以促进农业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二)学校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需求

河南理工大学(下文简称我校)是河南省属重点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其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开设有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六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围绕服务地矿类企事业单位而设置的,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首批特色学科。长期以來,这些学科借助挂靠测绘学科和矿业院校的优势,学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学科也得到蓬勃发展。然而,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全国煤炭行业不景气,社会对煤矿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大减少,这就给相关专业尤其是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地理学专业按照旧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国涉农高校把握时代脉搏,革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科技保障。我校近年来在强化“三农”情怀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正在创建新型涉农专业育人与社会服务体系,致力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的农业高层次人才,从而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传统农业教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飞速,但仍存在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与农业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需求。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利用遥感、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动态监测土壤水肥、作物长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设水肥药精准施用、农机智能作业、病虫害测报监测网络和数字植保防御体系等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防控、水肥药的智能化管理。这些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推动农业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向机械化、智能化与信息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基于此,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紧扣国家现代农业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和知识体系,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相关学科的共同需求

当前我国农业已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第六产业转变。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把握农业产业的新业态、新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和管理现代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需要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农科人才。但目前高校大都对理工科专业与农学专业进行分开设置,从而导致涉农企事业单位在引进理工科人才后还得费时费力对这些人才进行农学专业培训。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革新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需求、新标准。然而,当前涉农高校在对传统农科进行革新和升级从而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农业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现代农业所必需的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需要理工科专业的支持。传统农学专业学生由于对这些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了解不够,很难达到现代农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仅靠传统农业教育难以承担起引领和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融合理、工、农科各专业涉农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革新和升级,打造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新需求的新农科。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

新农科人才培养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紧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主动满足现代农业农村产业需求,更新和优化专业知识体系,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新农科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打破固有学科边界,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必须体现区域特色。本研究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趋势,依托我校地理学专业,聚焦国家和河南省重大发展战略,明确新农科专业定位,融合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上述优势学科在涉农方向上的特色和优势,如用农业3S技术、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土地整治、景观生态、村镇规划等新技术新方式丰富农学专业内涵,并在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与创新,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通过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土地整治和村镇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努力将我校的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等现代农业发展前沿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如图1所示。

三、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农科的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变化和满足其新需求,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必须不断地合理地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再造、课程内容革新和调整,还有跨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融合。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的具体举措如下文所述。

(一)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地理学,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趋势,以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为导向,融合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特色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涉农方面的优势和资源,设计集“新结合、新需求、新方向、新平台、新标准”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制订跨学科、跨专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且具备新知识、新能力和新素养的农业高层次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二)设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农科人才的管理机构

依托我校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的地理学专业,组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农科人才教育中心,统筹协调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专业教学实力,形成涉农专业特色,以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和秘书,主任由相关教改项目负责人兼任,副主任由相关专业的系副主任兼任。同时,该中心统筹调配教师、经费,为学院新农科特色人才培养和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三)构建“+农学”交叉融合型的特色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涉农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具备发展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三农”管理方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践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围绕相关专业的培养特色,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构建“+农学”交叉融合型的课程体系,合理引入农业3S技术、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土地整治、景观生态、村镇规划等方面的现代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学生农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培养方向上设置相应的课程,以适应现代农业对多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四)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涉农专业课程群

为了培养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我校以地理学专业为核心,充分融合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涉农方向上的特色和优势,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涉农专业课程群,主要包括智慧农业、农业生态、乡村治理等模块,根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学生要培养的专业能力需要哪些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构建课程群,并依据每个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将这些学科的新技术、新成果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全過程,形成办学特色,以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核心竞争力。如表1所示。

(五)建设涉农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团队

涉农专业课程群教学的实施需要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教学团队,因此我校根据课程群的教学需要,在校内整合各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组建具有跨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同时,通过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专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涉农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提升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课程群教学的师资需要。此外,在每个课程群中推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群的“群主”即首席教师,由具有学校“太行名师”“太行学者”称号的教授兼任,除了负责课程群内课程安排和相关协调工作,使每个课程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负责组织开展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以保障课程群内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如表2所示。

(六)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建设

开展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围绕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项目,利用学校土地生态实验室、土地规划实验室,以及自然资源部土地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研究基地和国土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共享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校内外的实习与实践;同时构建校外企事业单位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机制,满足国家农村农业现代化对新农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

一是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建设通过对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进行统筹协调,制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实验考核标准,并在进行相关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时融入与“三农”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将我校的专业特色与优势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中,比如结合学校特色在生态学实验基础上设置了信息技术类和环境要素多源监测等实验内容。

二是构建实习教学体系。在自然地理学实习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制订了农业地理信息、农业遥感等实习教学大纲,确定实习内容,并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加入与“三农”密切关联的实习内容,将农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构建适应当前“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的实习教学体系。比如,在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辉县市聚宏万亩高效农业生态园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现场观测和调查,从而加深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是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对接融合。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实验实践基地、野外科研台站,加强自然资源部土地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研究基地在涉农方向上的建设,加快建立辉县市聚宏万亩高效农业生态园、河南平安种业、新乡市花之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近农村农民,走进农林企业,走进土地整治和村镇规划现场。同时,积极推动引企入教,与上述农林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衔接。

四、结语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和新挑战,高校农业教育必须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从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制订新农科建设标准,培养能解决现代农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强、管理理念先进的新农科人才。河南理工大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依托地理学专业,融合了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涉农方向上的特色与优势,旨在解决学科结构单一、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从而满足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对地理学人才的新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劉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

[2] 郝婷,苏红伟,王军维,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8(3):55-59.

[3] 温铁军,张俊娜,邱建生,等.农业1.0到农业4.0的演进过程[J].当代农村财经,2016(2):2-6.

[4] 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J].农村经济,2015(1):3-7.

[5] 伊力塔,豪树奇,王正加.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2):99-10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新农科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