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设计
2023-05-30张文钰
张文钰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包含相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等,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它从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出发,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和特点,并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微专题为例,浅析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进行高中地理微课题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162-03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属于价值观的范畴,旨在使学生对资源、人口、环境和发展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而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则是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分析地理问题的认识方法;地理实践力则是指运用理论知识,在符合上述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设计呢?笔者对此展开论述,如下。
1.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1)地理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所表现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理多个学科的互相交融。地理学科需要学生涉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里面多個领域的知识,因此,地理学科对学生知识领域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同时,因为这一科目还涉及价值观念的内容,如人地协调思想理念,以及通过对祖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所培养起来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感情等,使其除了包括知识理论学习,还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地理核心素养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发展
地理核心素养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对局部地理现象的区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全局式的综合性地理思维。而只有当学生全面、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才具备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的条件。因此,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随着知识学习循序渐进式地发展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脱离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地理核心素养伴随学生终身
正如上文所述,地理核心素养不仅在于知识理论的学习,还在于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看待人和自然的正确观念,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以及运用地理分析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等等。由此可见,无论学生未来是否从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都会使其受益终身。此外,地理核心素养的终身性还体现在其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这一过程也是无止境的。
(4)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正如地理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所展现的,地理教学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科目。因此,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在地理核心素养不同方面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微专题教学设计策略
微专题是将大的知识板块细化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微专题教学是帮助学生系统性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从整体上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纲领式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将各知识板块分解成微专题,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内容的理解。
(1)利用真实的地理景观设置具体情境,重视引导学生探讨地理问题
地理课程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科目,总是同实际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紧密联系,从高考地理素材几乎都源于真实自然场景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因此,利用真实自然景观设置情境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初步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处理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因此,在讲授“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这一微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多种具有典型性的地貌景观照片,如以丹霞地貌(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以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的东北地区为代表)、因为冰川侵蚀而形成的挪威峡湾,等等。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高清彩色图片能十分直观地把各种类型的地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这些地貌的特点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
图片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图片的具象和直观能对教学起到极好的辅助作用,清晰的地理图片便于学生和教师观察地理现象的特点,从而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知识;另一方面,清晰的地理图片又能增添地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三角洲和冲积扇的形成原理时,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多个典型冲积扇的彩色高清照片,让学生讨论总结这些冲积扇的外观特征,以及它们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和地势陡缓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三角洲和冲积扇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形成原理会有一个形象和深刻的认识。
除了图片,网络上还有大量优质的相关地理短视频或纪录片可供教师选择。例如,其中一些动画非常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地理现象所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自然地理现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刻地了解外力对今天地表自然景观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地表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地表形成一个初始的胚胎,而外力让地表形成最终的形态。教师通过具体、生动的影像图片让学生对外力造成的地表变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还应该让他们举一反三,根据不同地貌的类型和形成原理,举出更多的地貌类型,让学生充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游览”这些地貌,学生讲述的过程正是巩固课程知识点的过程。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表变化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影像叙事以及让学生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以及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恶果,培养学生敬畏、顺应自然,以及按照自然规律行动的思想意识。这一部分教学设计正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而设置。
(2)让学生探讨大分类下的局部地理情况,加强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
大的自然地理分类下存在着不同局部的地理差异。一部分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局部地理状况的特殊性,而无法从更大的视角看到它们的共性。例如,部分学生只看到了西北局部地区的风力侵蚀地貌,而没有将其置于西北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另有一些学生忽视了局部地区的特殊性,将所有西北地区的侵蚀现象归因于风力作用。针对上述认识上的错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在“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这一微课题中,教师可以先从大处着眼,将中国划分为四大区域:三大自然区域和海岸带中尺度区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特征是:气温变化剧烈,干旱少雨,风沙多及阳光辐射强等;东部季风区的主要特征是: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主要气候类型为季风气候,冬季气温温和,雨水少,夏季则温高雨多;青藏高寒区的主要特征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空气非常稀薄,大气干燥,降水少,气候寒冷,阳光强烈;海岸带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人口集中,人类活动频繁,地貌类型多样,海陆互相影响作用,其中海浪的作用尤其显著。
同样的,教师在总结这四大区域的特征时,仍然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教学方式。例如,让学生讨论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类型,尝试将其分类;然后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幻灯片或文字讲述三大自然区和海岸带居民的典型生活环境,用具体的生活事例体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特征;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几大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总结。当学生对各大区域的特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区域里的局部区域地理状况。例如,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中,让学生分别针对洛川、巴丹吉林和罗布泊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展开学习讨论,引导学生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盛行的西北风作为一个考虑的因素,让学生考虑风速变化对地貌的影响,让学生将这几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制成表格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同一大区内影响不同局部区域地貌的具体因素,如水流侵蚀或者泥沙堆积。以上对各大自然区内部局部区域的具体分析,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在整体大背景下的区域认识,培养学生在认识方法上的核心素养。
(3)由点及面,通过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地理的综合性思维
地理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厘清各知识点的联系,从而得到一个结构分明的知识系统,形成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点间建立关联,由分散性的、局部性的思维上升到整体的综合思维。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升级过程为:首先是分散的单点知识结构;其次是多个知识结点建立的知识块;再次是形成一个网格化的知识结构;最后是基于现有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抽象。认识思维是由局部向统一的体系循序渐进地升级的,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到其中的逻辑关联,建立一个链式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这一结构可视化,让学生形成对高中地理内容的综合性思维。
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一微专题为例,传统的建立知识结构的方式是以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如风力、冰川、流水和海浪等为中心向四周扩充,由这些影响因素推出受其影响的典型地貌,再用具体例子来补充说明。这样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方式造成各个案例的相互孤立,不利于表现其内在的关联性。更合理的做法是以中国的四大区域(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海岸带)为中心向四周扩充,推出分别影响这些区域的主要因素(风力、冰川、流水和海浪),再由流水速度和风速的快慢推出不同的局部地貌(流水速度或风速的快慢会造成不同的地貌)。后一种归纳法从整体到局部,各部分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结构清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地理思维。
(4)用贴近现实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是和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被自然地理环境所影响,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国家的生产建设,都很难完全摆脱掉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文理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征,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还要学生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的基础。上述的特点体现了地理学强烈的服务于实际生活的特性,因此,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还必须训练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以河流的凹岸和凸岸问题为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水流流速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上,让学生思考河流的哪一岸被侵蚀,哪一岸会出现河沙堆积。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体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延伸,将其改为“如何依据凹岸、凸岸的特点,结合河流的流速,选择城镇建设地点?”这样就将地理知识同实际生活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要考虑凹岸、凸岸的特点,以及二者在河流作用下的发展变化,还要结合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复杂和生活化的分析,权衡利弊后才能做出决断。这种类型的实践训练应该在每个理论学习之后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结语
高中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单纯的知识教育扩充到价值观和方法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现阶段新教育理念的要求。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的价值观部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观念创新,体现着中华文明传承了千年的生存智慧。中學生应该在这一价值观的引领下,运用区域认识方法分析具体局部环境,并且形成统一的、整体的综合性地理认识,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和现象,思考是否可以用地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变革动因、路径与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7).
[2]曾笑梅.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02).
[3]肖安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