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模式探究
2023-05-30漆蕊蕊
漆蕊蕊
摘 要:幼儿的成长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良好环境的营造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还是社会和家长的责任,这三者需要相互协同,构建起协作的关系,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在学习型社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系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幼儿园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构建起综合化和协同化的模式成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要从教育理念、管理运行机制、能力素质等多个层面对协同教育模式进行优化,探究有效的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017-03
从幼儿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协同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从家庭和社区的角度出发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我国在幼儿教育指导文件中提倡多主体共育的模式,致力于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从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协同教育模式也展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可以使教育的空间获得突破,实现由幼儿园这一特定场所到家庭、社会等更大场所的拓展,促进多方资源的相互融合,使幼儿的教育范围得到扩宽,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受到相应的教育。除此之外,从教育资源开拓的角度来说,协同教育模式的优势是比较显著的,在多方环境相互融合和多元教育主体共同介入的情况下,幼儿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发展,教育资源也能够变得更为丰富,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为他们选择最适用的教育资源。
1.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
(1)幼儿园教师对协同教育形成正确认识
人类社会正在不断发展,过去的很多经验都已经不再适用,幼儿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为了提高适应能力,他们就要不断创新,并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合作和求异。同时,需要教育各界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幼儿园教育要不断创新,将教育的时空背景拓展到整个社会,对多层面、多领域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帮助幼儿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作为教师,要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在了解幼儿教育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协同教育。此外,教师要站在幼儿需求的角度促进自身教育能力的提高,主动与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更好地实现角色的转变,成为幼儿协同教育的策划者和指导者。
(2)幼儿园教师要提高专业技能
在协同教育模式下,教师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与幼儿进行交流之外,还要与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要帮助这些教育主体充分参与其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实现专业化成长,展现出较强的综合素养。在开展协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对活动进行合理设计,要对各方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还要做到随机应变。这要求幼儿园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和地区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中。
(3)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在协同教育模式下,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教育阵地,这也是幼儿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与幼儿园教师相比,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主要依托于自身的主观经验,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难以有效处理。为了提高协同教育的有效性,幼儿园教师要主动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提供建议,这样可以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和教育有效性。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教师要表现出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为家长解疑释惑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合理的建议要予以采纳,这样更好地优化幼儿园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承担起家长与幼儿园领导沟通桥梁的作用,将领导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同时将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上传给院领导,以此促进协同教育模式的完善,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
2.构建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1)构建学前教育社区管理机构
在协同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在从社区层面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学前教育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使社区这一教育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同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在该管理机构中,社区要在与周边幼儿园合作的情况下安排专门的教育人员,并在其中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为社区幼儿提供教育和保育的服务。管理机构中的资金问题,可以通过设立社区教育基金会的形式解决,利用地方财政或者社会募捐的形式为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基于这些资金对机构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使他们提高专业化水平,在了解协同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
第一,利用社區的物力资源和环境资源。
为了给群众的生活提供便利,社区内部通常会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如超市、药店、棋牌室、健身器材等。在开展幼儿协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此弥补幼儿园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的超市、药店、棋牌室等场所,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场所等功能,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场所中人们的行为特点,并了解各项基础设施的功能,在这之后再在幼儿园中开展游戏活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获得直观的社会经验,实现了视野的拓宽,这也为活动和游戏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在社区物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支持下,幼儿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培养对社区和对社会的良好情感。
第二,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
社区是人员活动的集聚地,包含了很多成员构成。这些成员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说社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通过与社区中的人交往,幼儿可以学习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能够了解不同的职业,为职业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社区中的成员加入其中,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幼儿提供相关教育活动,他们可以通过助教的形式提供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社区成员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他们的工作场所,使幼儿对社会不同行业形成基本认识,这也能使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丰富。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邀请从事医生、教师等行业的社区成员来园组织讲座,向幼儿及其家长普及相关行业的知识,比如,“如何正确刷牙”的卫生知识讲座、“亲子关系如何保持”的教育讲座等,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协同教育,同时可以提高整个社区的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除了不同职业的社区成员之外,幼儿也是社区中的人力资源,他们在享受社区教育福利的同时也要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元旦、中秋节等节日到社区中表演节目,并组织他们上门照顾和慰问孤寡老人等。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教育局面,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树立起关心社区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在社区中获得归属感。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
(1)对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进行创新
在协同教育模式下,家长和教师要打破惯有的关系模式,构建起新型的关系。在幼儿教育问题上,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做到责任共担。当前,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就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家长应该完全放手。有部分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并没有将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是一味地下达通知,对家长提出的意见不够尊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会受到影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受阻,很多家长甚至对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展现出了抗拒的心理,参与热情比较低。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树立起平等的意识,在向家长说明幼儿情况的同时也要主动询问家长的意见,鼓励家长表达想法、提出建议。家长则要认识到幼儿教育过程中协同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角度为教师出谋划策。
(2)改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家长是与幼儿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与幼儿朝夕相处,伴随幼儿长大。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长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会直接内化为幼儿的思维和行为,同时会对他们的个性品质产生重要影响。但部分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协同教育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来园开展知识讲座,针对幼儿心理特点、亲子关系等主题实现知识的普及,这些话题都是家长比较感兴趣的。同时,还要组织家长与专家的交流活动,由家长提出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者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育专家予以解答。除了线下教育活动之外,幼儿园还可以构建网络咨询平台。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问题在平台上提问,其他家长和幼儿教师则可以予以解答,同时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和针对性辅导。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和沙龙活动,使家长之间可以就幼儿教育问题相互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为了给家长参与创造条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多样化的亲子活动,或者在每个月设立“家长开放日”,使家长直接到幼儿园中参观,使他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这样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配合。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邀请教育经验丰富或者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专长的家长参与助教活动,或者通过经验分享会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其他家长。
(3)构建协同教育的管理运行机制
第一,构建协同交流机制。
在幼儿管理方面,要构建起协同化的组织,在其中实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这三个教育主体在地位上的平等性,使三者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协同交流机制十分重要,三个教育主体之间需要做好信息交换,进而实现协同行动,这样才能发挥教育合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可以构建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家长关心的育儿问题和亲子问题进行解答,在平台中教师还可以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最新的教育资讯。在协同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利用教师在专业层面的优势为家长和社区提供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等帮助,同时可以推荐相关的教育材料。社区则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协调和组织,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持,同时利用丰富的资源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实现思维的拓宽。
第二,构建协同评价模式。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并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和需要对后续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来促进幼儿的个体化发展。在协同教育模式下,要形成协同化的评价,使评价渗透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以此对教育活动进行动态化调整。在评价的时候,则要基于教育计划的合理性、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科学性、教育材料创设和使用的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围绕着幼儿发展需要开展评价。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说,除了幼儿园教师之外,家长和社区工作者也要充分参与其中,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4.结语
总的来说,在幼儿教育领域,多主体協同发展是重要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起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多主体互动合作的原则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对幼儿园来说,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家庭来说,要重塑与教师的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对社区来说,要构建管理机构,实现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邓和平.我国家园合作中的幼儿家长角色变迁与展望——基于1949-2022年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2(07).
[2]吴若蓝,胡益敏,张利洪.近四十年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03).
*本文系2021年度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TS【2021】GH1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