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
2023-05-30郭俊
郭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各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长足的创新和进步,思政教育的内容逐渐融入各科课程教学内容当中。这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与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融合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将思政主题与文化基础课程相结合,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才能够得以完善,其人才教育培养的多元化、系统化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文章通过对农林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为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076-0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整体农业水平出现了显著提升,其科技性和创新性都彰显出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突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性随之凸显,社会对于“农林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在农林院校开展教学伊始,新生课程通常是文化基础课程,由基础到专业,发展成专业技术人才。例如数理化等基础性课程,若学生有机会接触思政元素,这是促使思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强思政建设教育的力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掌握丰富农业知识,成为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一、文化基础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
陈宝生强调,应当以正确的政治思想作为指引,融合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的体系为社会培养思想积极、技術过硬的接班人[1]。欧平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从其根本性入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强调课程思政是办学发展之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2]。孙秀丽表示,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归根结底是“人”,故而在针对大学生开展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3]。在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融合思政元素,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熏陶,使其思想得到锻炼。而且应当注意的是,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隐性的,教师应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从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凸显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社会应当尊师德,重师道,以党的命令为奋斗目标,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4]。高校教师身为教育者,自身首先需要接受教育,明确党的政策与身为师者的责任,如此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先进思想文化,发扬榜样与模范作用。不仅如此,思政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打牢理论功底,丰富知识储备,使思政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是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新时代的特点,肩负着新时代的任务,在其全新特点的加持之下,中国社会对于人的品格、思想、信仰有严格要求这是课程思政所致力于达到的目标,也是其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着力点[5]。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能够使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得到真正发挥和凸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协同,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农林院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最先接触到的课程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课程,此类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也是思政课程内容得以渗透的核心力量。在思政课程方面,农林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注意。
(一)课堂规模大,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文化基础课的授课规模一般以合班为单位,课堂组织效率一般不高,师生互动不足,思政课程的内容并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渗透。
(二)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积极性
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但是能够负责此类课程教学任务的人员却相对较少,教师连完成上课任务都十分勉强,更遑论准备思政教学,并且没有时间研究思政课程的内涵和有关内容,其备课积极性普遍较低。
(三)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
第一,教师未能深刻认识思政课程内涵。因为此方面问题的存在,学生方面也不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积极正确的爱国情怀,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教师难以培养出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而且多数教师自身也不能清晰认识到教育内容的真正价值。第二,不了解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地位。一些教师认为专业基础课程才是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的科目,其并不看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使思政教育功能出现了严重的边缘化现象。第三,缺乏研究热情。许多教师都更加重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不重视融合思政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并不会主动介绍此方面内容。第四,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一些教师虽然也面向学生进行了思政教学,但因为缺少经验,研究不足,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文化基础课与思政、专业的融合不佳
第一,教师未能真正认识思政教育与基础课程融合的作用,认为二者的融合就是理论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未认识到二者相结合后发挥的作用,导致难以真正融合,难以激发其最终的效果;第二,未能有效整合思政元素。一些教师未能在准备过程中有效整合和梳理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系统,最终也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第三,专业融合不够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度不够,不能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得到有力推动;第四,教师未能全面关注学生需求,多数教师的精力都只集中于上课阶段,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的重点,思政工作一旦缺乏针对性,其真正价值也就难以得到实现。
三、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开展教材体系建设
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之上,学校立足于文化基础课程要求建立起针对性的课程思政体系,以校本教材作为指引,促进教材的全方位发展[6]。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材对学生及教师的影响十分巨大,针对课程思政进行的教材建设能够为教育者提供针对性的教材逻辑架构,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此类课程的知识体系。故而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及时分析和总结,以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掌握学科核心价值,使此类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更为牢固,育人效果更为明显。
(二)课程体系建设
在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课程类别进行区分并立足于课程特点融合思政课程内容。课程的教学顺序所具有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向导性的作用,能够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辅助教育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规划方案[7]。就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思政”体系而言,其主要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立足于具体文化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而确立的课程体系;第二,立足于整体“课程思政”目标开展的课程建设与布局内容。
为提高中国公民全民素质,凸显新时代新中国的发展优势,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逐渐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成长,人才已经逐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的重要需求之一。
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可立足于如下两方面展开:
1. 立足于局部进行分析
无论课程内容及结构如何,其必要前提之一就是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故而在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体系的制定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规律,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规律和情感态度,如此才能够使“课程”与“思政”相结合,最终达成全面育人目标。
在确立特定课程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立足于课程标准来对课程模块进行分类,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应当在课程内容当中融入思政元素,尊重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使受教育者能够较为有效地学习和接收课程内容,提升实践效率,及时反馈与调整。
2. 立足于总体进行建设
协同理念是“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性理念,即教育者应当在其工作进程中与各方进行协同,针对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性的教育和引导,而且引导活动并不能只集中于某门特定的课程,而是要渗透至全部课程当中,如此才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地凸显育人效果。
故而在進行课程体系总体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性地考量如下问题:首先,“课程思政”应当单渠还是多渠发展?究其本质,“课程思政”向受教育者灌输的一直是主流意识,各高校在授课过程中也需要将其融合至每一门课程当中,而且在受教育者的不同受教育阶段都需要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不同阶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是否应当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渗透思政内容,此类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及教育部门近年来颇具争议的重点;其次,育人功能的效力应当如何发挥的问题,即到底应当是单渠道发展还是多渠道发展的问题。“课程思政”具有较为突出的育人特征,对于其功能和内容的要求也十分明确[8]。
立足于上述内容,能够基本确定的一点是,要建设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则首先应当立足于局部,由点到面层层击破,首先积累实践经验,随后再渗透到整体架构,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三)教学体系建设
课程价值、目标及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成效的影响,故而要实现高效的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就首先认识到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高效建设文化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9]。
当前,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方法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考量其教学体系建设问题。
1. 有关“课程思政”知识结构及框架的考量
顾名思义,此框架主要包括“课程”及“思政”两方面内容。故而,若要建立功能完备且足够有效的知识结构及框架,则首先应当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明确二者能够融合的机会与方式。针对文化基础课程建立的知识结构与框架首先应当以其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和重点,在明确其主要内容和主体结构之后,则应当填充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内容,凸显时代精神,遵从知识体系建构逻辑,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将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使其内容具体,框架完整。故而在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二者所具有的共性,也可以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参考作用,将其作为标准调整其他课程框架,使课程与思政相融合,最终出具融合二者特征与优势的具体框架和方案内容。
2. 有关“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考量
“课程思政”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知识结构和框架特征,所以应当遵循知识框架构建规律进行分析和筛选,最终形成符合“课程思政”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在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尤为注意的是要考虑“思政”与“课程”二者之间的融合性,立足于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文史类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普遍更高。故而在制定课程内容之时,教育者会很容易发现此类课程的针对性更强,说服力也更高。不过理工类课程则与文史类课程相反,其与思政元素的联系性极为有限,教育者也只能通过观念教育向学生渗透思政知识,通过深挖知识点来传授理科知识深处蕴含的思政内涵。而且,思政课程的教育活动所凸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在进行公式讲解的过程中强行向学生灌输社会建设等知识,则课堂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使学生不知所云,课堂本应起到的育人效果也就在此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3. 有关“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分析
对于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可选择融合“课程”与“思政”的特点,凸显两者所具有的优势,集中优秀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注重创新,以创新指导实践,最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也就是说,有关“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当从基础、普遍的视角进行尝试,使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参考。第一,可尝试实践活动法。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使其能够主动融入实践活动并习得新知,这不仅改善了理论灌输的枯燥感,同时也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实践水平,使其品行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此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小组比拼等方式完成学习,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水平,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使教师自身也树立起爱岗敬业的价值观。第二,榜样教育法。榜样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推动力量和激励元素,教育者可尝试深入发掘其所教授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和典型故事,通过向学生渗透而使学生受到正向影响,通过积极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培养起高尚的道德品质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思想品德得到正向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当重视立德树人所具有的核心性作用,在教育教学进程中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使全方位育人成为现实。这是新时代教育任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负责教授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的引导教育责任,以身作则,推进学科教育的同时重视德育,使“课程思政”与文化课内容高度融合,使协同育人效应真正得到凸显和实现,推动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發展[10]。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06):18-30.
[2] 欧平. 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基本特征与生成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9(20):59-61.
[3] 孙秀丽. “课程思政”要关注“人”的培养[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1):34.
[4] 程德慧.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9(03):72-76.
[5] 田鸿芬,付洪. 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 未来与发展,2018,42(04):99-103.
[6] 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7] 张鲲. 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62-166.
[8] 刘广林. 以习近平教育思想引领农业高校创建一流本科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18(05):3-8.
[9] 王丽华.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10] 朱志鑫,陶文辉,刘静霖,等. 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82-84+118.
(荐稿人:洪欣,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