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

2023-05-30宋奕勤许静雯

设计 2023年1期
关键词:海报设计黄海意象

宋奕勤 许静雯

关键词:海报 设计 电影 黄海 审美意象 传统元素 构成形式 构成方式

引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个复合的、内在的互补体系,强调意义美、道化美、同构美、自然美和精神美,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观、知觉思维、意象思维等思想,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鉴赏水平。黄海的海报融合叙事性、情感性、符号性和消费性,极具视觉识别性,彰显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与哲学性,是艺术性与创新性的大胆结合,对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中,坚持民族艺术的精神,保持自身文化核心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审美意象

(一)意象的含义。意象是一种独特的传递情感活动的艺术形象。说文解字中描述,意象就是意思形象,也可以理解为意象就是大脑主动运动的产物[1],意象是用来寄托创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的图像世界,而是由人创造的,与西方传统文化强调逻辑推理不同,中国意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强调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无论是中國古代诗歌对意象、意义、意境的追求,还是中国书画的意象、意境,都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表现、模仿、写实,更强调表现的象征性和写意性。[2]因此,中国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全为美”“以物抒情”的创作,并将其视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追求“以形写意”“不似之似”“脱形写神”。[3]

(二)审美意象。“意象”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早、最重要的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演进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范畴,蕴含着丰富且生动的美学内涵和颇具盛名的历史成果。“审美意象”有别于西方理性的概念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形象思维”,例如在《周易》中提到“立象以尽意”,其强调的是“象”的哲学内涵,通过“立象”来表情达意,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该句话的意思是创作者根据头脑中的意象,运用手中的工具,选择表现方法进行创作,明确强调了“象”是作品的呈现形象,“意”是作品的思想内涵。[4]先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概括提炼自然事物的形态,将意象世界与虚无宇宙融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人文境界。审美意象是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有机结合,是主观心理向客观世界投射和整合的结果,在“俯仰自得”中欣赏自然,在“游心太虚”中融入自然,在“物我融一”中创作自然,作为传统艺术精神的主要审美范畴,其充分体现了儒、释、道及其互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意象的精神之美。作品艺术形象的实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形象”,二是“意义”。意象是形象的外壳,是意义的升华,观者通过观其物象,理解意义,意象是意义的居所、载体,意义是意象的生命和灵魂。许多中国传统文学家、思想家认为意象之美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审美意识是分不开的,例如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中曾写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美”在于体验,这种有人参与的审美活动所带来的体验,亦是意象的精神之美。这种意象精神之美是客观与主观、具象与抽象、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一树梅花的意象并非依赖于在物理世界客观存在的一树梅花,或许是来自一句诗词、一幅古画,其不仅是自然意象可见部分的表现,更是隐藏在意象形式中的意蕴和美感的表达和体现。在形式结构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主观内容与可识别的客观主题。其是对事物的重塑表达,依附于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趣,是艺术家对世间万物深入观察和理解的结果,寄予了艺术家的深刻情感。

二、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元素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意象

1.中国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黄海的电影海报最突出的设计特色在于将传统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汉字书法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以贴合电影主题的形式和谐地融入海报设计之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5]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如图1、图2),海报字体设计继承了中国古代印章风格,使观者沉浸于历史文物散发出的传统文化魅力和能量;在《影》海报中(如图3),书法字体“影”字占据整个海报,刚劲有力、气势恢宏,与极具张力的中国武术动作相互辉映,给观者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黄金时代》海报中(如图4、图5),黄海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创新表现,将汉字笔画进行了解构和重组,通过林立如刀的宋体笔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翁虽命运无常但仍奋斗不息之“意境”,表达了主人翁虽然历经战事、颠沛流离,却逐步走向了创作的“黄金时代”;再如《少年的你》海报中(如图6),“少年”一词共用笔画,“的你”放在其下,仿佛被“少年”保护,与电影“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主题紧密联系。黄海创新地用泼墨的手法统一了“少年的你”四个字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笔画粗细对比强烈,并且与背景中的瓢泼大雨相融合,垂直排版与拉长的笔画既给人一种青春期的叛逆感,又体现了少年的倔强与坚强。黄海将传统书法巧妙地融入海报的文字设计之中,不仅传承了传统意蕴,还结合当代的创新思维与技巧,最大限度地给予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深刻情感。

2.中国传统元素的创新与融合。传统元素的创新与融合是黄海海报设计的又一设计特色,如汉字、太极图、剑、刀、斗篷、民间乐器、水墨等符号的有机结合。在《伴我同行》海报设计中(如图7、图8),黄海让多位主人翁换上京剧扮相,3D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海报在保留其原本电影内涵的同时更加贴近中国观众。而在另一组《伴我同行》海报中(如图9、图10),黄海大胆地将《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人物与电影主人公相结合,运用中国画风打造了一组诙谐有趣的哆啦A梦。黄海对水墨元素的创新应用,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在《黄金时代》海报设计中(如图11、图12),黄海运用了极具中华传统特色的水墨、宣纸、汉字等符号,无论是滴墨成团、风起云涌的日本版海报,还是点画狼藉、泼墨无序的中国版海报,或浓或淡、或疏或密的水墨形象完美契合电影的乱世背景,洒脱的水墨形象也投射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画面黑白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令人浮想万千,呈现出诗意美感。黄海将传统元素重新组织、运用,使电影海报在其原有的故事基调上更加富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象,情感特色愈加生动,展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6]

(二)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构成形式

1.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结合。意象是艺术设计作品中主客观思想与感情的统一,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黄金时代》海报美

国版中(如图13),通过将金色梅花与钢笔剪影、人物侧立的剪影等客观元素有机组合,引发观者的主观联想,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坚毅而美好的黄金时代。在《黄金时代》海报韩国版中(如图14),主人公相背的两个侧面表情,一虚一实,客观展现了主人公的寂寥和忧虑,薄薄宣纸上不可控制的泼墨象征着主人公一生的飘零。在《黄金时代》海报中国台湾版中(如图15),瘦弱的身影客观展现主人公的孤独和守望,飘落的羽毛象征主人公如浮萍般居无定所、无依无靠,身影与羽毛大小倒置,引发观者共情,大量留白的画面也给予观者主观想象的空间,安静矗立的身影、漂浮的羽毛与微波荡漾的水纹,动静交错有序,呈现了主人公漂泊流浪的日子和苦涩复杂的人生。在《黄金时代》海报法国版中(如图16),处于视觉中心的主人公左手夹烟托着下巴、右手拿笔陷入沉思的姿势,展现主人公的坚毅与笃定,袅袅升起的烟雾与隐匿于黑色背景之中静止的侧影,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的空灵美感,投射出主人公曲折的旅程和境遇。《黄金时代》的每一张海报通过不同的客观元素给予了观者不同的主观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生虽无常但主人公仍坚持追求、艰苦磨炼的精神追求。

2.抽象與具象的有机结合。《黄金时代》系列海报的核心内涵是依据中国悠久传统文化,将抽象与具象结合,求同存异。如在人物气质的表现上:中国版海报中,白纸泼墨的背景是抽象的,象征着乱世;右侧伫立着的主人公是俯视拍摄的具象图像,体现了小人物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之中的顽强精神,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美国版海报中,人物侧立的身影嵌入钢笔笔尖,平面化处理手法是抽象的设计表现,因笔为灵魂,看似简单的画面实则锋芒毕露;而右上角傲然开放的梅花是具象的,隐喻主人公铮铮傲骨以对抗萧条的凡尘俗世。法国版海报中,黑色背景衬托的抽象的缥缈烟雾与具象的人物身姿形成强烈的对比,主人公的孤独无奈与文人的理性独立跃然纸上,再搭配具有历史气息的罗马体文字,由实到虚,不仅强化了主人公的成长,还让观众对剧情产生无限联想。日本和韩国的海报运用了大量的墨水元素,而中国台湾版的海报采用水波纹的布局,黑白灰的色调是抽象而痛苦的,也是黑暗和动荡时代的视觉符号;具象的人物影像凸显了主人公坚毅与顽强的气质和精神。《黄金时代》系列海报由表及里,做到了抽象与具象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复杂缩影。

3.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黄海在创作电影海报时,不仅将中国传统元素再现于海报设计上,而且契合电影的主题进行了风格化表现,完美诠释出电影的独特灵魂。如电影《影》讲述主人与替身的故事,《影》在海报设计时(如图17),褪去纷杂繁复的色彩,再现中国画黑、白、灰的色调,回归电影主题本身;结合太极图的阴阳再现人物关系,表现了虚实相生的主人与影子的古典意象,画面唯美诗意,向观众呈现了和谐统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再如《海兽之子》海报设计(如图18),同样运用了太极图和汉字等元素,但表现的是轮回循环的哲学思想。仔细品味,《影》海报中的太极图是由密密麻麻的丝线构成,象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海兽之子》海报中的太极图则是由主人公、海洋里的鱼群与海浪构成,整体意象充满神话色彩,惹人无限遐想和向往。两张海报的表现方式与寓意并不一样,这是对电影的核心思想进行了风格化的表现,中国传统元素的再现与风格化表现完美结合,让同样的元素给予观者不同的感受,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意韵。

黄海的设计作品融入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元素,这些元素的传承、创新与融合,传递、丰富了审美与情感。客观与主观、抽象与具象、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黄海独有的设计特色。无论是传统元素的运用或是审美意象的呈现,都为其作品添砖加瓦,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

三、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构成方式

(一)立象以尽意。立象尽意,寻象观意,《一代宗师》海报(如图19)画面被一扇门分隔成两个世界,这与中国古代园林常用的框景设计手法颇为相似,将此手法运用于海报设计中,使视野更加集中,景深构图容纳天地景观。门框内的特写镜头是两人比武动作,刚柔并济、形意合一。电影海报设计是通过大量的“能指”来表达“所指”,从而将电影故事符码化的修辞表达,符码化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叙事的策略层、象征的语意层和美感的技术层。[7]首先叙事的策略层,其在于满足人们获取电影信息的基础诉求;其次象征的语义层,其是设计师运用表意的符号超越叙事,主要使人们在解码中更深层次的了解电影;最后美感的技术层,其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黄海的电影海报经常使用符号象征的手法,比如《黄金时代》海报中国台湾版中,羽毛符号象征着自由,体现出那个黄金时代中文人的精神追求,胸中有天地,一切皆自由。在《山河故人》海报中(如图20),用笔画勾勒出河流的轮廓,凝固的河流符号象征着岁月易老,山河不变,故人难寻。

(二)形变以通神。设计师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形式设计,而应关注电影的主题,从而赋予作品“精神”。黄海的电影海报打破字体框架固有的形式,根据电影的不同色调,改变文字的形状和肌理,赋予其意义与生命力。如《影》海报以书法笔触书写刀光剑影,左半刚劲有力,右半飘逸洒脱,呈现舞韵流动的美感,切合电影主题,表明傀儡与主公之间如影随形的关系,突出人物隐忍刚硬的精神世界(如图21)。在《我不是药神》海报中(如图22),用一个虚化的人物轮廓来勾勒程勇的复杂形象,仔细观察程勇戴着手铐,双手合十,说明程勇一方面被视作神明,一方面又被看作罪人,两个对立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救赎,以形写神。

(三)设色以生动。对比是艺术创作中最突出的修辞手法之一,其不仅能给予观者视觉上的审美愉悦,而且能有意识地引导观众感知和解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黄海的海报设计常常在造型、形式、位置、色彩上运用对比,尤其在色彩方面呈现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高度饱和的色调,如《山河故人》海报中的暖黄色、《千与千寻》海报中的海蓝色与黄色(如图23)、《大鱼海棠》海报中的海棠红与墨绿等(如图24),冷暖纯色对比既视觉效果突出,又蕴含故事性与哲理性,另一种则是低饱和的无色调,如《影》《一代宗师》海报中的黑白灰色彩,契合电影的主题与灵魂。

(四)诗意以叙事。“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心志”,其是主体通过一种艺术方式,以表达感受为目的,赋予客体以美感意境的过程。诗意叙事也是黄海的设计特色之一,将海报的叙事目的以诗意、优雅的方式完成,丰富了画面的审美意象,如《道士下山》海报(如图25)以“点景”的设计手法,展现苍穹下的壮丽山峦,山水中之间蕴藏道士渺小身影,其呈现的风景超越了时间、地点等限制,成为设计师抒情表达的物化形式,水墨中的黑白传递出“天人合一”观。诗之美在于空,留白是虚实之间“言之有物,意之无穷”的意境美。如《花木兰》海报是其极简主义的代表(如图26),色彩与留白相映成趣,头盔下一抹红唇,既呈现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电影故事,由勾勒出主人公花木兰坚毅又柔软的性格特征,留白恰到好处,成就一幅奇景,给观者在“空”中的留下了无限想象。

结语

在当代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黄海设计的海报在国内外很受喜爱,其优势在于善加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在充分表达电影主题的前提下,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为宣传电影主题赋予了神秘色彩,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故事更加耐人寻味。黄海海报的设计特色在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传承、创新与融合,构成形式上的客观与主观、抽象与具象、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采用立象以尽意、形变以通神、设色以生动、诗意以叙事等方式构成意蕴深远的画篇,从而具有情景交融的意象之美,对当代海报设计具有较大启发。

猜你喜欢

海报设计黄海意象
健康防护系列海报设计
抚远意象等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陆方 海报设计
黄海简介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