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深”文旅项目:基于地方场馆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
2023-05-30郑早瑄蒋洁蕾
郑早瑄 蒋洁蕾
摘要:在当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场馆课程资源综合开发需求日益强烈。场馆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时空的限制,为情境化教学提供条件,促使各类良性学习行为的发生。“研深”文旅项目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从场馆学习多元评价标准、产品研究工作等方面完善策略,强调搭建场馆和学校共育平台的重要性与将资源课程开发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体系的必要性,为各地场馆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可循环的措施支撑。
关键词:研学;场馆课程资源;综合开发
作者简介:郑早瑄,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蒋洁蕾,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研究。
基金资助项目:本文系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深’文旅项目——基于地方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0349055S。
近年来,随着研学热的兴起,教育打破了空间的束缚,场馆作为有别于学校的崭新教育环境出现在大众面前,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学政策的推动加速了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进程。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研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国家对于研学的重视,让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馆校合作新模式由此诞生。
一、场馆课程资源的内涵
本文中的场馆包括但不仅限于博物馆,是一种收集、典藏、研究、展览与自然科学和人类历史、艺术、文化相关物质的场所,以教育为核心功能,能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娱乐功能的社会公共机构。场馆课程资源是场馆内存在且可利用的一切因素,关于场馆课程没有统一的含义界定,那些凡是符合课程标准且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容、行为、活动等被称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而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则被称为狭义的课程资源。场馆课程资源的收集、利用环节是在充分了解场馆资源的基础上,以各科具体实行的课程标准作为重要衡量依据,转化为各类形式融入课程,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建立场馆课程资源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助学生进行具象化、情境化、深入化的学习。
二、有效开发场馆课程资源的价值
场馆课程资源内容丰富,不仅能够拓展中小学的课程内容,更能实现场馆的育人功能,满足市场需要及社会发展。
(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当今时代对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使得育人水平亟待提升,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没有办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意见》中提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要将学生从紧张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实现“五育”融合,场馆课程资源便是一种有效的实践。学生通过参观场馆,浏览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从人文、美学、科技等角度接受教育,弥补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是对常规教育的一种有效延伸。相较于传统教室,场馆能够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场馆课程资源以具象化的形式提供场景化教学,是对校内课程内容的补充与拓展,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去学习相关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其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停留在表层,是一种抽象的理解和认知。而场馆中有着丰富的可参观实践资源,学生能够直接动手操作,也能在场馆中获得近距离接触展品、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丰富的场馆课程资源中,学生对知识有着更直观的感受,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探索,在探究欲望的作用下,摸索出高效的个体学习方式,实现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和自主归纳,并了解其深层含义,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新型环境:实现场馆育人功能
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场馆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立足场馆课程资源,有侧重点地进行开发,能够充分发挥场馆课程资源的公共职能和育人功能,从而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的。各场馆有针对性地挖掘其育人价值所在,能够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哲学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例如,博物馆各类展览起到美育启蒙作用,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生活品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心灵的启迪奠定了基础;科技馆则注重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参与式、开放式的体验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启发性、辩证性思维;红色教育主题场馆通过展示各类实物史实,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的途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场馆借助各类影视作品、数字文旅产业,对资源进行再加工,开展载体多元的展览、讲座等,以娱乐性、趣味性解读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解、体验专业知识的文化场所,增长了学生的见闻,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这种轻松融洽的新型环境,能够提升场馆文化内涵,实现其育人功能。
场馆教育不仅是实施“全民美育行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场馆资源能够直接影响参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促进文化传播:实现文化交流进步
各地場馆由于地域差异以及开发的主导者不同,往往呈现出模式与开发主体的多样化,其场馆课程资源表现出富有地区性优势的特点,在展示地方特色的同时,表现出区域之间不平衡的样态。场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各场馆与当地的地理条件、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场馆的开发保护与相关研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当地民众更好地认识本地风土人情及历史变迁,使文化得以完整地留存和延续。
在自媒体和全媒体融合的时代,场馆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利用各种媒体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从多个角度向社会展现了当地文化育人的独特风貌。这种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实现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借鉴,使其共同进步。
三、有效开发场馆课程资源的策略
(一)完善场馆学习多元化评价标准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阳明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工作,一直致力于系统推进阳明文化的保护传承、教育普及。其中,市教育局推出的“穿越阳明文化的历史隧道”研学计划方案中设计了有关王阳明场馆资源的学习单,为“阳明文化进校园”活动翻开新篇章。但是,在研学过程中存在未设计场馆学习评价标准的缺陷,学生难以获得显性评价,不利于师生及时形成对研学旅程的反馈与思考。场馆教育结构的输出应具有多元性。学校教育往往注重学生成绩结果的优秀、及格率,对学生行为预设性较强。与有着严格限定要求的学校教育不同的是,场馆教育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环境刺激,鼓励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获得多元化的学习成果。因此,学习结果的多元化要求使得场馆研学设计也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认为,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包含六个方面:产生兴趣与学习动机;理解科学知识;从事科学推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反思科学;参与科学活动,并具有使用科学工具的能力;发展科学学习者的自我认同能力。而场馆学习作为非正式场景的主要学习形式之一,对其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有选择性地参考这六个维度。鼓励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尽情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单一为了某项成绩求取,同时锻炼学生的多项能力。以多元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场馆学习情况,掌握其能力发展的特点,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场馆资源服务产品的研究工作
“展品即知识”从价值哲学角度阐释了“展品”同时分享知识“可被传播”的教育意义。展品作为知识也拥有了完成人的意义的责任,知识属性的获得将展品从单向度的文化展览向双向度的意义生成转化,从类型知识的输出转向生命知识的内化。因此,要致力于加强场馆资源服务产品的研究。时代不断在变化,要结合场馆学习的情境性、自主选择性、主动探究性、学习结果的多元性这四大特性,根据学生对场馆教育的切实需求,进行场馆服务产品的研究、改善和更新。基于“穿越阳明文化的历史隧道”研学计划方案,面对场馆学习可以打造系统化的学习单,设计自主性强的活动过程,同时也可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间的协作能力等技能的联动,一举多得,达到“1+1>2”的效果。根据场馆资源各自的特色,不断深入挖掘,打造场馆自身独一无二的服务产品。例如,科技馆可以打造线上科技互动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同时开发特色的科技类活动课程,通过VR等虚拟平台切身体验多项科技活动与实验,实现场馆教育多样化、专业化、虚拟化,让学生真正能在场馆学习中收获新感悟。
(三)搭建场馆与学校共育平台
全国各地研学旅行点的建构为场馆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各类场馆与学校联动,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之人才。
一是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场馆与学校的对话提供开放的沟通渠道。开展对话的目的是通过谈话或信息的共享来共建目标和价值观。在合作初始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交流来建立联系,增进信任。在定期举行的研讨会上,老师们给出关于参观项目和展览计划的建议,在交流分享见解中找寻适合制作课堂的相关材料。开放的对话沟通让馆校双方拥有广阔的选择自由,使得双方的合作进程以更加透明化、高信任的模式持续推进。在双方信任互建之时,就会打开交流的多条渠道,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二是建立计划和评估机制。从发达国家的院校合作成功经验来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合作成功的关键。在馆校合作推行计划中,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在合作计划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项目的实施,使其收益成果达到最大化。王阳明研学路线涉及的场馆课程资源极为丰富,这也为项目的开展增加难度,单靠一方的力量难以完成。为此,王阳明研学开发项目小组建立了院校合作的管理结构。这个结构中有相关经验的管理团队进行前期项目评估并提供资源整理、政策咨询等服务,有专门的运行保障队伍来根据各个环节所需人员进行调配,有专门的实施团队进行实地考察来组合各个研学点。每一个团队都包含学校和场馆的代表,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各司其职,保证了馆校合作能有序推行。
三是扩大馆校合作的受益群体,呼吁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近年来,多项政策都在指引着场馆资源与教育融合的方向,引导学校重视和利用各类场馆教育资源。场馆作为社会教育资源,应重视自身与教育的融合,认真整理自身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同时做好与中小学生群体的联结。严格把关场馆教育内容,定制有场馆特色的教育课堂。此外,根据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迫切需要家长、社区在课程开发与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参与进来。在合作进程中,家长和社区成员也可以作为内容调研专员和效果评估的对象。
(四)将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体系
在研学旅行背景下,将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体系,推动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搭建,加强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场馆相关资源的研学旅行质量,发挥场馆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是制定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规划方案。该方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总体思路的主旨概述指向性文件,同时也是各校实行特色研学课程方针的设施方案的一部分,体现出课程规划体系及开发的计划性。该方案将对学校课程规划体系开发的愿景、必要性以及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定义描述,同时对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以及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预设规划,从而保证课程开发的有序推进。
二是深加工场馆课程资源,挖掘各类场馆的可行性研学教育属性。场馆课程资源可以通过资源的过程改变和文本转换两种方式进行课程化深入加工。其一,利用场馆内展览设置的情境,进行情境—陶冶式的教学活动。场馆中特别营造的情景氛围能让学生品味“境中有情、境外有音”,通过各个感官和心灵碰撞来体验情境中的美。其二,采用问题—探究式的研学模式。在“绍兴王阳明研学之旅”线路上,开发团队选择以问促学、深思的模式,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练等活动,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提高创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打破学校与课堂的桎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学之旅,在整个场馆课程资源运用研学过程中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统一。其三,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以及实践性经验编辑读物,参与校本教材开发。在了解场馆面向市场人群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馆课程资源的优势特点,设计分群体、多形式的教材。
三是提高场馆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和可塑性。个人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场馆资源实现自我教育改变与价值延伸。提高場馆教育资源的主动性,改善和提升场馆的教育功能。提高主动性,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切实掌握场馆教育多样化、专业化、虚拟化的特点,结合自身资源特色进行设计。例如,博物馆可以每月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博物馆寻宝、博物知识大赛、博物馆艺术节等活动,主动吸引校方进行合作,吸引学生和其他群体的参观和游览,掌握场馆自身的主动权,发挥场馆资源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依托场馆的真实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对场馆情境的直接参与和感知,加强对场馆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促进场馆资源自身主动的升华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欧丽美.对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1(2).
[2]王乐,涂艳国.场馆教育引论[J].教育研究,2015(4).
[3]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