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楼春趣》为例谈关联性阅读教学

2023-05-28高冬庞雅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关联性宝玉整本书

高冬 庞雅丽

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独立的,会与其他资源有着诸多的内在关联。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文本范畴中,而需要采用关联性阅读,统整、综合把握所有的类群文本资源。所谓关联性阅读,就是从文本所展现的知识信息的联系角度入手,通过深度感悟、联系对比等阅读策略,打破学生机械、刻板、单一的思维模式,最终达到阅读立体化、灵活化和创造化的目的。那如何才能高效运用关联性阅读,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呢?笔者就以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红楼春趣》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互文勾连,在彼此映照中落实关联性阅读

与传统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整个单元无论是栏目的设置,还是资源的编排,都共同指向统一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因此单元里存在着非常鲜明而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为落实和践行关联性阅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文本支撑。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篇教学的传统做法,树立关联意识,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尝试有针对性地对单元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从而呈现出鲜明的进阶性和层次性,为文本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红楼春趣》作为经典名著《红楼梦》的节选内容,由于学习难度较大,被编者安排为略读课文。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这篇课文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字较多,且很多都是生僻字,理解起来具有难度;二是文本中的隐语较多,由于缺乏对整本书的整体观照,人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无法理清;三是文章中蕴藏的细节极富内涵,无法形成深度解读。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学生通过本单元中前三篇课文,已经积累了相关阅读策略,如猜测读、跳跃读、对比读,还包括结合相关资料、观看匹配的影视作品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迁移和运用前面三篇课文所掌握的阅读策略,提供真实的阅读平台,从而与“快乐读书吧”进行深入联系,最终达成借助节选文本阅读整本书的目的。这一教学定位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关联性,教师可以紧扣编者在课文前设置的“导读提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贾宝玉的言行细节,充分关联自身的阅读经验和观看的影视资料,从不同维度全面立体地感知贾宝玉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如从“兴头起来”感受到宝玉作为少年的贪玩与淘气;从“摔在地下”“跺个稀烂”感受宝玉率真的性格特征;从宝玉对风筝的喜爱以及对丫鬟的态度上,感受到他作为富家子弟难得的善良和宽容……

在教学中,教师从单元整体入手,充分关联了单元中的资源和教学定位,遴选出适切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感知推向了多元解读的层面,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趣味补充,在链接原著中落实关联性阅读

对于文本的阅读而言,关联只是一种策略,其真正的用意是要促进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教材的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文本推动深度对话的有效开展。同时,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应及时拓展、延伸相关的阅读资源,在互文印证过程中,将对话的思维触角伸向文本的深处,构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深度关联。

如上一板块中,学生借助文本的语言初步感知了宝玉的形象特点,看似已经完成了对人物特点的感知,很多教师就会在此结束教学。但事实上,这只是对人物的初步感知,所获取的仅仅是概念式、标签式的体验。要想对宝玉这一人物形成全面的解读,还需要在学生认知层面上及时拓展相关的资源,以关联人物形象解读的多维视角,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层面上进行思维的升级和认知的更新。

再如当学生体会到宝玉随和、宽容的特点时,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这风筝第一回被“放”,第二回又被“送”,事先有没有跟宝玉打过招呼?借助这个问题,顺势让学生将宝玉与自己平时所了解的其他纨绔子弟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宝玉随和善良的个性。借此教师还可以相继拓展宝玉在原文中曾经说过的话,如“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感受这一语言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从而进一步体会宝玉具有的平等思想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初步的肤浅体验,而是有针对性地拓展了与学生初步体验相关的阅读资源,为学生完整而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维度和视角,从而穿越文本表达的藩篱,直抵文本表达的内核,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化感知。

三、深度扩展,在把握本质中落实关联性阅读

关联性阅读对于文本资源的观照、整合和运用,不能完全从单一的原著层面入手,而要进一步拓展阅读资源,应依循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维度,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路径与切入点入手,对教材文本进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广阔的理解背景。

《红楼梦》之所以能够位列“四大名著”之首,与这部作品深远厚重的思想性以及独到精妙的表达技巧有着紧密的关联。如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就指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句话为整本书的情节推动和人物命运都埋下了伏笔。但纵观整本书,作者对很多情节的设置和语言的描写都不乏幽默风趣之感,读者在关联式的阅读策略下,自然就会形成笑中带泪的阅读体验。而这一定位有着较大的阅读难度,凭借五年级学生当下的阅读能力,如果任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无法真正达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起点,适时拓展多维度的资料。如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宝玉和众人放风筝的情景,为什么要设置放风筝的环节呢?其实在整本书之中,风筝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意象。从原著设定的情节来看,贾宝玉和众人在放风箏之前,一起成立了桃花社,他们一起读诗、写诗,过着快乐、清闲而自在的生活,而在第七十回“贾宝玉和众人一起放风筝”这一情节之后,整个贾府的命运就悄然发生了变化,悠闲不在、欢乐无存……这就意味着,宝玉与大家一起放风筝的情节,其实就预示着整个家族和人物命运的转折。如宝玉放的是美人风筝,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他最终失去了心爱的林黛玉;宝钗放的是“七个大雁”,“七”又与“弃”形成了谐音的关系,这也与宝钗后面孤独终生的人物命运遥相辉映……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完全依赖于文本的故事情节,而是开展关联性阅读,将思维朝着文本的深处推进了一步,帮助学生从意象文化的维度出发,探寻情节表象中所蕴藏的表达真意。编者编排《红楼春趣》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站在节选文本的这一“点”上,激发学生向整本书阅读迈进,即由一个片段转向整本书的阅读,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关联能力,促进文学鉴赏素养的不断提高。

教材中所编选的文学性较强的文本,都有着丰富的内在意蕴。学生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信息。践行关联性阅读的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视角,精准把握关联性阅读的目标,设定教学的层次,同时借助多维的信息资源,形成思维合力,从而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文学性文本的阅读、品鉴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关联性宝玉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宝玉之泪
宝玉受笞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宝玉问路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