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辅行决》常用药对举隅*

2023-05-27盖长志李廷保陈土红徐艳敏方雨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常用药干姜温阳

盖长志,李廷保,陈土红,徐艳敏,方雨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药对是指两味药物根据性味归经,七情配伍等理论而形成的固定组合,是历代医家通过不断总结而来的经典配伍,可增效减毒,互补互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1],据传为梁代陶弘景所著方剂书,在唐代后失传,于近代敦煌文物的发掘中出土。全书共载方61首,内容翔实,韵味无穷,其中记载了丰富的药对配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细细体会,现列举如下,以飨读者。

温阳解表药对-桂枝+甘草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肺心、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之功效,为仲景经方首药;甘草性平味甘,归肺心、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有“国老”美誉。桂枝温阳解表,甘草益气补中,二者皆性温,甘辛化阳,共奏温阳解表,补中化气之效。是临床治疗风寒感冒、心悸、腹痛、痰饮等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能增加冠脉血流量、营养心肌细胞[2],桂枝甘草配伍比例、剂量不同则可治疗不同心血管系统疾病[3]。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8首,用量及功效见表1。

表1 敦煌《辅行决》中桂枝+甘草药对分布

温中补气药对-人参+干姜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肺心、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位于补气药之首;干姜性热味辛,归脾胃、肺心肾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善理中焦虚寒;人参补脾益气,干姜健运脾阳,气阳双补,脾土实暖,百病自愈。二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补脾益气之效。是临床治疗呕吐、腹痛、便血、崩漏等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4],干姜对胃黏膜细胞、肝损害有保护作用。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7首,用量及功效见表2。

表2 敦煌《辅行决》中人参+干姜药对分布

热燥湿药对-黄芩+黄连

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脾胆、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善清肺大肠火;黄连性寒味苦,归脾胃、肝胆、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善清心胃火;火曰炎上,燔灼升腾,黄芩入上焦,黄连入中焦,中上焦火热消,则全身火热除,二药配伍,提高燥湿解毒之力,共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是临床治疗火毒疮疖、经行吐衄、湿疮、泻痢等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能抗炎、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黄芩黄连共煎,有效物质含量可显著提高[5]。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6首,用量及功效见表3。

表3 敦煌《辅行决》中黄芩+黄连药对分布

养阴益气药对-麦冬+五味子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功专养阴生津;五味子性温味甘酸,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功专敛气生津;二药搭配,一养一涩,补敛并用,气阴双收,共奏养阴益气,收敛生津之效。是临床治疗虚劳、心悸、自汗、女性更年期等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能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镇静、提高免疫。五味子具有镇痛、保护心血管细胞、提高免疫等作用[6]。二药同煎,可使抗氧化物质增多[7]。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6首,用量及功效见表4。

表4 敦煌《辅行决》中麦冬+五味子药对分布

温阳救逆药对-附子+干姜

附子性大热味甘辛,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为补阳之冠,善温沉寒疴冷;干姜性热味辛,归心脾、肾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之功效;附子无姜不热,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止痛力强,走而不守,能贯通三焦内外。干姜长于温中回阳,守而不走,固守附子之性,二药相须为用,性味相投,共奏温阳救逆,散寒通脉之效。是临床治疗亡阳、心衰、腹痛、虚寒下利等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能强心、升血压、抗休克。干姜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等作用[8]。附子干姜共煎,可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9]。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5首,用量及功效见表5。

表5 敦煌《辅行决》中附子+干姜药对分布

补脾益胃药对-生姜+大枣

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功效,长于补脾阳;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长于补脾血;二药合用,同入脾胃经,一温一补,一阴一阳,脾阳充则健运强,脾血足则食欲振,共奏补脾益胃,温中养血之效。是临床治疗脾胃虚弱、贫血、痛经的常用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能止吐、保护胃黏膜、抗炎。大枣具有提高免疫、促进骨髓造血、抗疲劳等作用[10]。二药同煎,可提高抗炎、止呕、驱寒等物质含量[11]。全书记载本组药对方剂共8首,用量及功效见表6。

表6 敦煌《辅行决》中生姜+大枣药对分布

总 结

药对是祖国医学的特色配伍形式,是单味中药的升华,是方剂的核心与基础,也是众多药方的母方[12]。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熟练掌握常用药对的灵活应用,就能对古今经典方剂有更深刻的体会。敦煌《辅行诀》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体现了五脏辩证思想、对外感内伤疾病病机的认识以及丰富的中医急救内容[13]。其中共载方61首,组方严谨,构思精巧,是《汤液经法》的继承,与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同源[14],本文选取其中的温阳解表药对桂枝+甘草(8首),温中补气药对人参+干姜(7首),清热燥湿药对黄芩+黄连(6首),养阴益气药对麦冬+五味子(6首),温阳救逆药对附子+干姜(5首),补脾益胃药对生姜+大枣(8首)。从古至今,这些经典对药对后世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常用药干姜温阳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何华治疗不寐常用药对经验采撷
远方论治慢性肾衰竭常用药对总结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心内科门诊常用药速查》一书的评介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