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书评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2023-05-26刘洋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新媒体

刘洋

摘 要:文章分析了短视频书评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制作短视频书评的意义、现状及局限性,指出了公共图书馆推出短视频书评栏目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制作短视频书评的策略,以期推动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短视频书评;新媒体;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4-0018-04

1 短视频书评的兴起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短视频书评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例如,抖音平台的“有书快读”栏目利用视频讲解热门图书,截至2022年5月粉丝数量达148.9万。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推广馆藏资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2 短视频书评的优势与劣势

短视频书评是把图书评论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一种书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短视频书评作为网络新生事物,优势与劣势并存。

2.1 短视频书评的优势

短视频书评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象生动。短视频书评以音视频的方式展现作品的内容,既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使读者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2]。二是内容精炼。短视频书评的时长一般在20分钟以内,阅读者注重对图书主题和精华的提炼,这种模式能够满足他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三是受众范围广。短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视频解读的形式使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传统经典作品,有利于经典作品的宣传推广。

2.2 短视频书评的劣势

短视频书评的劣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质量良莠不齐。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创作者,由于相关网络平台缺少完善的过滤和监管机制,参与短视频书评创作的群体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短视频书评质量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二是书评创作易受市场导向影响。多数自媒体平台运营者以营利为目的,因此,部分短视频书评具有商品宣传的特征。一些书评内容存在美化图书、诱导读者等问题,导致书评缺乏客观真实性。

3 公共图书馆创作短视频书评的意义

3.1 为读者推荐好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真正从图书内容出发为读者推荐好书,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起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读者甄选图书,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

3.2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作优质作品

馆员每天为大量的读者提供图书咨询服务,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馆员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作符合读者阅读意愿的书评作品;针对一些热门图书或难以借到的图书进行创作,帮助读者了解图书的相关内容,破解馆藏资源有限的困境。

3.3 丰富阅读推广形式,扩大服务范围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短视频的普及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创作优秀短视频书评的方式传播文化知识,丰富阅读推广形式,扩大服务范围。

4 邯郸市图书馆创作短视频书评的情况

4.1 活动概况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一些公共图书馆积极尝试利用短视频宣传推广馆藏资源,丰富读者的阅读方式。邯郸市图书馆于2020年11月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了“十分钟速读经典”短视频书评栏目。该栏目由馆员创作书评文稿,并以视频讲解的形式从图书内容、文化背景、人物特征及思想内涵等角度为读者深度解读经典名著,截至2022年5月,栏目已推出《面纱》《百年孤独》《围城》等10期作品。

4.2 活动过程

欄目每期作品由不同馆员进行创作,每次创作都要经过严格选书、查阅资料、创作书评、集体讨论修改书评、录音、视频制作等过程。在选书环节,栏目组侧重于选择能够传递和弘扬正能量的经典图书;在确定图书后,馆员要反复研读图书内容,查阅作者生平、图书创作背景及其他相关作品等,并创作3,000字左右的书评;在书评创作完成后,栏目组要集体讨论修改书评内容,安排馆员录音并制作视频。在创作过程中,馆员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4.3 活动成效

为了解短视频书评阅读推广的效果,邯郸市图书馆针对“十分钟速读经典”书评作品进行了调研和统计。截至2022年5月12日,“十分钟速读经典”书评类作品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浏览量达90,000余次,读者评论110条。从表1可以看出,短视频书评在视频平台的受关注程度较高。

公共图书馆创作短视频书评对图书借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一些经典图书的借阅率。例如,毛姆的长篇作品《面纱》的文学价值较高,豆瓣评分达9.2分,在短视频书评的推荐下,《面纱》的咨询量和借阅量都有了明显增加。2021年8月至10月,邯郸市图书馆馆藏《面纱》的借阅量为0次,而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面纱》的借阅量上升到7次。

5 邯郸市图书馆推出短视频书评栏目的创新点

5.1 图书解读更有深度

目前,很多图书馆的图书推荐栏目以新书推荐为主。邯郸市图书馆另辟蹊径,以推荐经典著作为主,推出“十分钟速读经典”栏目。馆员从经典著作的内容和思想着手,查阅大量资料撰写书评,通过视频解读的方式引起读者对经典著作的关注和重视。馆员通过与读者一起重温经典的方式,让名著中的哲理和思想重放异彩。

5.2 名著理解更加轻松

很多经典著作已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艺术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馆员会精心挑选相关作品的影视剧片段,结合图书解读音频,并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邯郸市图书馆通过制作短视频书评的方式解读经典著作,能够帮助读者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理解名著的内容和思想,引导读者从观看影像过渡到阅读经典文本,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3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邯郸市图书馆在图书上张贴解读二维码,为读者观看短视频书评提供了便利。栏目组建立专属交流群,既加强了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6 公共图书馆推出短视频书评栏目面临的困境

6.1 书评质量有待提高

短视频书评主要依靠馆员完成,虽然部分馆员写作能力较强,但受个人精力有限的制约,无法满足短视频书评栏目的需求。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十分钟速读经典”栏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更新频率较低,二是书评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书评类型较单一。

6.2 新媒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短视频账号一般由馆员兼职管理。例如,“十分钟速读经典”栏目组所使用的拍摄设备为智能手机和领夹话筒,作品画质和音质均有待提高。馆员平时要完成借还书、服务读者等日常业务工作,仅能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视频,作品更新频率较低,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6.3 著作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短视频行业作为新兴媒体行业,人们对其从认识到合理运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馆员在制作短视频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版权意识,所使用的视频、图片、音频等素材往往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在使用前并未进一步核实其版权情况。虽然公共图书馆创作短视频书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有可能因为素材的使用不当引发侵权行为,因此,其应增强馆员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6.4 宣传推广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宣传推广意识,公共图书馆在发布短视频作品后往往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致使作品阅读量和账号粉丝量增长较缓慢。截至2022年5月,“十分钟速读经典”栏目依托的“众里寻书千百度”账号在抖音平台的粉丝量仅1,400余人,与一些文化读书类平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7 公共图书馆制作短视频书评的策略

7.1 提升书评质量,确保栏目的延续性

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提高馆员素质,组建专业的书评写作团队,鼓励馆员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建立科学的书评写作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发馆员的创作热情;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通过稿件征集、招募讲书志愿者等方式,提升书评质量,确保栏目的延续性。例如,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开展的“六省共读一本书”活动,由馆员联合为读者分享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合著的《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7.2 利用新媒体技术,重视新媒体的传播力量

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8年8月,国家网信办提出要鼓励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大力开发视频资源,入驻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开办账号,扩大网络传播效果[4]。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新媒体的传播力量,购买新媒体设备及相关软件,鼓励馆员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掌握新媒体技术;尝试与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新媒体阅读推广平台,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7.3 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规范图书馆网络创作行为

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服务工作,以谨慎的态度创作和传播网络作品。馆员应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熟悉相关法律,从文案写作到视频拍摄均使用原创作品,不抄袭他人作品,不侵害他人著作权益,如:注明使用的音视频辅助素材的出处,把握素材使用的数量与比例,不随意篡改作品原意;使用相关平台授权的图片、音视频等公版素材或超出版权保护期的作品,以避免版权纠纷的发生。

7.4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引流

互聯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引流,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微信、钉钉等线上粉丝群,加强与线上读者的互动交流,增强读者黏性,引导读者宣传推广图书馆的短视频书评。二是发挥资源和空间优势,通过馆内的影像设备播放书评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三是开展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关注短视频书评。例如,邯郸市图书馆开展的“与邯图馆员共读一本书”活动,将短视频书评链接制作成二维码张贴在对应纸质图书上并推荐给读者,以期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引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8 结语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2-10].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1-08-27/doc-ikqcfncc5270431.shtml.

[2] 安虹谕.图书短视频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8.

[3] 邢菲.试论“馆员书评”在全民阅读中的导航与引领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97-99.

[4] 鼓励传统主流媒体大力开发视频资源[EB/OL].[2023-02-10].http://www.cac.gov.cn/2018-08/23/c_1123318088.htm.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新媒体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