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3-05-26余丹
余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科核心素养重视程度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也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学生培养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习作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对习作指导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对于习作训练大伤脑筋,头脑中似有千言万语,一旦握笔在手,大脑就会瞬间清场,空空如也。可见,小学生尚未熟练掌握习作技巧,不擅长捕捉思想意识中的习作灵感、内心冲动与情绪变化,也不善于将精神世界中的主体想象、心理态势与情感体验使用书面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立足小学生的语言基础、习作能力、主体兴趣、认知偏好、思维方式以及发展需求等重要指标去科学设计、有效实施习作实践活动。
一、小学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
(一)语句条理要清晰
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是练习,主要是叙述性文章和简练的散文。这样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小学生成长规律地发展。小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表达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整个过程。所以,在小学阶段,条理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小学生在以前的语言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而写作则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小学生应注意正确使用词汇、流利的语句、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内容要具体
小学的作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要以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组织具体的素材,让事件的描述更加生动,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达学生内心思想和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往往要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详细地描写,对人物的出现、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都做得恰到好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首先,小学的写作主要是叙述。记叙文的特点是写人叙事和状物为主要特点,要形成内容丰富、描写生动的好文章,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必须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来支持。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让学生养成习作、记日记的习惯,使他们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其次,要提高小学的作文质量,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好读书笔记,把文章中的漂亮句子和漂亮的描述记下来,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运用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作文更有生气。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要想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语文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兴趣,能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以及认知发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大多数小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微课以及互联网,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教学,为学生讲述更多的习作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习作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并且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习作内容的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习作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质量。
(三)读写结合,重视课外阅读
在写作的过程中,知识面的宽泛性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某一领域了解得越多,写出的文章就越丰富、越经得起推敲、越有内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方式,注重为学生补充,通过课外补充拓展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创新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譬如在学完《牛郎织女》一文后,教师不应该将眼光局限于这一个民间故事,应引导学生主动搜寻其他民间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并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探讨,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思路与写作兴趣。此外,在学习《太阳》一文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搜寻有关于太阳的其他资料,掌握太阳的更多特征与细节。该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四)应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
在写作锻炼中,需要从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小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创造写作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同时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题目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够精确地描述题目包含的意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锻炼小学生个性化写作素养。在写作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文章,分析他人写作中应用的技巧、写作手法以及优美词汇等。通过读写的有效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更加丰富的词汇与表达方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了解标点符号的意义。
对于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用语的创新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第一,对于写作结果的评价,可以利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应用创新性的评价词,对此,教师可以应用一些网络用语或者是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结论
小学生个性开放、活泼爱动、乐于表现、喜欢幻想,因而为教师培养小学生自由想象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主体基础与能力保障。因此,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现、快乐驰骋于文学殿堂之上,以此提升习作内容的表现力、想象力、艺术力、审美力。这样,小学生就会拥有较高的文字识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燕妮.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2(07):104-106.
[2]王敏.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習作单元教学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DOI:10.
[3]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