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实践
2023-05-25巴明雪
巴明雪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也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也难以抵抗社会中的各方面诱惑,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学生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挖掘和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于小学生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减少精神压力,也会使学生正确看待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其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一、“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满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学生在小学时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其对于自我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其心智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数据等内容,小学生对于其网络文化的判断不准确,这样可能会导致小学生步入歧途。而且小学生的自我批评能力较差,没有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教师应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他们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实现自我统一,满足了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小学生的人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成长环境、自身的学习能力、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小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可以使其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为其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也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明确互联网的双面性,提高其鉴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去判断是非对错,从而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其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促使小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小学生的良性发展[1]。
(三)提升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向学生讲授健康知识,鼓励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各种应激事件,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而教师更应当注重积极引导小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减少心理压力,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还可以不断增长其网络实践的知识,提高其运用网络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四)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为了吸引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注意,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情,如在课堂上打闹、恶搞其他同学等,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养成不好的行为意识,这样就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而且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认为网络中的行为都较为时尚,可以使自己走在时代的前端,这就会导致他们很容易模仿网络中的不良行为。而小学教师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明确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的基本内容,并且可以在心理健康的教导下可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端正自己的思想,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小学生自身的性格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较大,而家长往往更多的只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家长也舍不得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子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私、娇弱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若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他们心理负担就会慢慢增加,在积累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情感崩溃或者失控,还有些小学生容易受互联网的内容和思想的影响,利用父母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候就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思想,从而受其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因素
小学生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了很长时间,父母对他们保护过度,使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就会使其在面对困难时永远去依靠父母和家长,一旦他们失去了父母和家长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2]。
有些小学生的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家长忙于上班工作又会对孩子疏于管理,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一些坏的行为习惯。有些父母感情不和或者感情破裂,经常在小学生面前争吵甚至打架,小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心理就可能出现焦虑等现象,家庭不和睦也会导致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不够,这样家长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能及时提供帮助。而有些小学生父母还出现了离婚的情况,他们更是没时间带孩子,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可能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习气,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家庭因素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结束语
现阶段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和情感压力导致其出现了较多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当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的实施,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理论认识,建立健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充分挖掘和運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不断减少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心理月刊,2021,(07):219-220.
[2] 肖莹,单李丹.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教师教育论坛,2020,(12):70-72.
[3] 马云献.“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