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现代化视角下高校“贴吧”舆论引导路径
2023-05-25余乐
摘 要:以高校为单位的“贴吧”,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高校“贴吧”具有舆论事件爆发的集中性与复杂性、信息伦理上出现道德偏差与非理性跟风、舆情风险检测制度的系统性与学生思想维度的美好体验存在“逆差”等特点。探索高校“贴吧”舆论引导的实践路径有主体破圈,构建网络思政育人的“同心圆”;载体“破圈”,打造德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贴吧”网红群体;受众“破圈”,增强网络思政社会属性。
关键词:贴吧;舆论引导;理论解析;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1]”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公共行政与城市管理研究学院院长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提出:“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2]”百度贴吧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为大学生实现平等、自由、民主发言权提供广阔空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关注热点的重要渠道。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需要审时度势,利用好“群体极化效应”,制止消极舆论从“揭露问题”到“信谣传谣”的质变,把思政工作与高校“贴吧”管理工作相结合,构建“贴吧”主流舆论格局,营造良好网络信息生态。
一、高校“贴吧”的时代特征与发展特点
(一)舆论事件爆发的集中性与复杂性
作为网络虚拟社区的重要分支,高校“贴吧”既具有论坛的形式,又具有评论交流的实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聊天室的性质。纵观基本贴吧内容,从横向分析大概包括以下五大类:休闲娱乐、情感交流、社会热点、情感交友、校园活动、学习与信息交流、广告及其他。若从时间顺序推移去进行纵向分析,则在节假日,入学、开学、毕业等时间节点呈现爆发式增长。按照信息的性质,可以分为消极、积极、中立三个方面。消极的内容多集中于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及不文明行为的吐槽,中立的集中表现为广告、招新及海报的转发,积极的多以分享学校风景图片的为主。由此可见,高校作为“象牙塔”,处于相对封闭的特殊环境。虽然,网络化时代形塑了一个新的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学校生活空间,但是学生在贴吧中,几乎只对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校园话题较为敏感和集中。以广东某理工类大学为例,笔者通过对其贴吧内前10页(共469个帖子)的帖子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规律:高校“贴吧”内容偏服务化、娱乐化,由于身份的隐匿性和平等性,个别学生在贴吧上的发言出现“无尺度”现象,常有相互攻击现象发生,在跟帖评论中甚至上升到对校领导的人身攻击,暴露出部分学生网络素养的不足。
(二)信息伦理上出现道德偏差与非理性跟风
校园贴吧中呈现的“时空抽离”的概念,极大地扩大了学生自己存在的时空范围,从而出现了“缺场”的效果。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认为,时空分离会导致虚空化,这不仅是具体事件、人物的“缺场”,也是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抽离,这就涉及信息伦理的范畴。[3]校园贴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容易让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出现信息伦理判断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信息犯罪、信息侵权、价值取向错位、人际关系疏离等信息伦理失范现状。
第一,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比如,不少学生觉得某一个场景、现象具有娛乐性,就随手发布贴吧,追求感官的刺激性,希望博得他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侵犯了被拍摄人的个人隐私权。第二,人际关系的疏离。隐匿性、自由性、平等性作为校园贴吧受到青少年青睐的关键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让使用者以平等身份沟通、突破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差异。学生在现实中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许多观念、想法无法自由表达。对于内向的学生而言,在贴吧中,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全领域,随意地发泄着自己的情感,热衷于虚拟环境中的人机对话,从而导致群体意识淡薄,能力下降,易产生孤独、焦虑、失落等心理情感障碍。第三,价值取向错位。不可否认,校园贴吧可以在一定程度作为学生发泄情绪的垃圾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灰色地带。受限于关注范围,校园贴吧的热帖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某一项学校政策、制度的改革或发布上。客观来看,贴吧上的言论是自由的,舆情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4]但是,偏激的情绪和态度一旦形成规模后,异质性就会被同质性吞没,无意识占据了优势,学生也因匿名性,遗忘了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放任非理性的言论在学校贴吧中反复出现。
(三)舆情风险体制完善程度与学生精神向度的美好体验存在“逆差”
第二,毫无疑问,完善的监管体制必然是做好高校“贴吧”舆情引导的关键步骤,而这个步骤则需要从系统工程的建设角度去挖掘,需要从学校党委、辅导员、专业教师与社会机构等多方面,去构筑共治化的舆论引导范式。以广东某大学为例,在2022级新生军训结束后,贴吧爆发消极言论的事件时,舆情部门多聚焦于阻隔传播的环节,而很少出现正向言论对冲,以减少负面效应。即使偶尔在贴吧出现正向引导言论,也基本上处于一种自说自话的信息茧房之中,其引导系统表征基本上陷入了无序化的窘境。目前,高校“贴吧”中的舆情引导,仍处在“科层制思维模式主导的治理范式,在舆情事件处理上,他们承袭的是以往的老路子,继续使用陈旧单向的宣传说教和舆论应对引导方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元、复杂、广泛的网络舆情新生态环境。[5]”由此可见,高校回应贴吧消极舆情风险的效率与学生期待的还原事件背后的真相存在时间差。诸如学生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升级、食品安全、特殊事件、校园安全事件和网络谣言等本土舆情事件时,高校回应青年学生心理疑问时,会出现滞留现象,从而造成舆情信息在泥沙俱下的生态氛围中极易歪曲,甚至产生共振传播的负面效果,引起青年学生心理的恐慌。[6]这些行为极易造成学生群体因共同情绪而形成的某个临时性共性价值团体,倘若不能及时性地优化舆论处理流程与机制,就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失信现象,对学校形象与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在网络时代,学生借助介质传播的科技红利,在网络贴吧中寻求着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共鸣,表达着自己对学校里某些现象的深度思考。在高校“贴吧”这个宣传场域中,并不存在绝对领导中心说法。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7],从而驱使年长者向青年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文化,这在人类历史上可谓是首次。网络新媒体为当今社会建构了新的文化信息秩序,对信息传播的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青年也因此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有所调整。高校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载体之一,已逐渐形成规模,拥有自己的组织架构、代表人物和宣传阵地,实现对青年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调控与思想引领。因此,在多元共生的社会思潮格局中,如何把控媒介对青年思想起正向引领作用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二、德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贴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论证
(一)高校“贴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实践方法。高校学生作为新观念的重要响应者,是贴吧中最为积极、关键的力量。同时,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体网络表达倾向和活跃的参与行为。由于高校青年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拔节孕穗阶段,在信息鉴别能力上存在不足,媒介素养不高,往往在贴吧中表达出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与观念,使得具备消极性质的贴吧舆情传播速度加快、范围变宽,舆情风险危机随之出现,从而在意识形态上对高校师生的把握和校园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贴吧作为学生主动、自我表达的场域,在潜移默化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供了新的平台。区别于書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及因学业、心理问题而必须施行的谈心谈话等单向的说服式机制,高校“贴吧”为教育者提供了校园内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进行讲授的自带热点的场域。高校“贴吧”的热点话题针对大学生群体碎片化的网上阅读习惯和多元化的信息接受的心理,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互动教育形式。此外,在现实教育场域中,思政工作者需要综合考虑时代热点、潮流元素和受众反馈等多种因素,筛选符合学生需求、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贴吧内容进行定向、精准培育;在贴吧内容的选题与展现形式上,提供更多有深度、有广度、有价值的信息,从源头把控贴吧内容,精准定位到学生群体中的热点事件,增强思想价值引领的贴合度;善用网络潮流语言,用学生感兴趣的热词以及喜欢看、愿意看,甚至主动看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营造浸润式的思政教育氛围,破解贴吧中一元与多元的冲突困境。
(二)高校“贴吧”为精准思政提供了新的逻辑理路
“高校师生作为高知人群,具有思想开放、先进、活跃的特点,他们不再是只是纯粹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独立的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源。”高校“贴吧”中聚焦于校园话题,容易诱发舆情的萌发,由于高校“贴吧”扩散性强、热点多、门槛低、范围广、直线式快速散播的特征,可不费吹灰之力地在“无心之举”中造成网络舆情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在热点事件处于爆发期时,高校网络舆情风险极易大幅滋生。一旦某些消极突发事件在贴吧舆情出现群体性关注现象,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则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正向引导及积极的处理。同时,在消极舆论热点消退前,还要谨防仍有余温的消极贴吧舆情再度出现危害,警惕可能出现的程度加深的次生风险。在德育现代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舆情事件的生成-消亡逻辑,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逐步构建起一套包含教育大数据的硬、软件结合的系统化模式,发挥理工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形成“专业+思政育人模式”,朝着全员育人信息化、全过程育人直观化、全方位育人系统化,育人过程可追溯、育人工作现代化、育人成效可测评的“精准思政”育人道路迈进。
(三)实现精准供需对接,确保育人科学合理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牢牢把握精准供需对接这条主线,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的特征和个性化需求,以需求引导供给创新,在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表露之初,对其动向能够及时捕捉,确保网络舆情不转变成舆论,力争使网络舆情转变成正能量的舆论。高校“贴吧”中的言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情绪的晴雨表,它区别于指向性明显的思想调研,能够在短时间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相较于原有教育模式中的教师主动与学生被动地僵化关系,高校网络贴吧中的平等性将单向的交流模式打破,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思政教育者与大学生心理上的差距。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中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即学生能够在减少抵抗情绪下自然地接受教育者开展的价值引领活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微信公众号虽同样会聚焦于热点事件与典型事例,但都属于平面传播的范围,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所选用的内容单一,缺乏立体感、时效性,不能够精准把握现实生活中最新、最前沿的思想动态,也缺乏了平等交流的互动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也是获得、整理和再传播信息的过程,高校“贴吧”通过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性、快速性,能够有效地化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在萌芽状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增添了新的途径。
三、德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贴吧”舆论引导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破圈:构建网络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是青年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贴吧的关注程度。因此,高校要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高校网络贴吧在网络德育板块中发挥的作用。施教者应该探索如何在大学贴吧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融入大学生群体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高校网络贴吧中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学校文化与整体教学氛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贴近学生,从学生的个人发展角度出发、合理的、系统地反思失范行为,并引导其从思想到行动上循序渐进地实现转变。在引导中,合理地融入校园文化,以爱校荣校教育作为切入点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好坏与其个人发展挂钩,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意识到自身言论的偏激性与非理性部分,更好地以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逐步根除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一方面,注重发挥学生干部信息员队伍作用,开拓展贴吧消极舆情监管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传播正能量,形成榜样示范效果,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形成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全员参与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载体破圈: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下转到线上
为强化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实现载体“破圈”。所谓载体“破圈”,就是聚焦线上,提炼贴吧热点,建立思政教育议题库,点对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强化服务,设立常态化服务窗口,引导学生用理性合理的方式对学校的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突出特色,提升大数据校园治理能力,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校园贴吧规范化建设。高校还可以对思政教师队伍进行遴选和孵化,培育一批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为思政教育插上融媒体的翅膀,以贴吧、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为主要传播载体;遴选贴吧中的热门议题,打造以图片、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立体化网络思政传播,把线下的思政教师转化为线上的网络思政网红名师,成为“思政知识分享官”,使思政传播通俗化、普及化。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巧用网络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便捷性优势,提升价值教育的吸引力。
(三)受众“破圈”:增强网络思政社会属性
需要关注的是,在高校“贴吧”的发言、评论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经毕业的校友,高校需要思考如何团结校友加入思政教育的工作力量中去。为增加高校“贴吧”在关注内容领域上的深度与厚度,可着眼如何联动校外优秀的网络思政资源这一议题开展研究。首先校内校外联动中要进一步融入荣校爱校情怀、社会规则、关注热点等多种元素。如根据大学生目前所面临的学业、就业等主要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心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适时地在网络贴吧内开展探讨,邀请已毕业就業的校友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教育内容同社会现状结合,充分利用校友们的经验资源,确保提供符合学生口味的“思政大餐”。其次,联动校外专业网络文化工作室,针对高校学生热衷于追求视觉冲击力的特点,拓展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现质量的惊艳程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热点问题、实施政策等新事物、新观点相结合,让学生处于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之中。最后,思政工作者应该在保证贴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剔除其的平等性、实用性和娱乐性,做到育人功能与娱乐、服务相结合,在满足学生基础需求的同时,强化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如,可邀请国内著名思政教育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针对新闻热点,时政关注焦点作网上点评解析,通过高校网络贴吧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贴吧”可以是学生宣泄情绪、表达不满的树洞,但绝对不能成为逍遥法外、制造消极舆情、传播负能量的虚拟垃圾场。自由不代表放纵,固本不代表放弃逐新,面对高校网络贴吧这一思政教育场域,施教者需要自觉地重视起、利用起先进的科学文化、先进的传播手段、新鲜的热点议题占领网络空间的思想高地,真正实现“破圈”。通过“破圈”实现高校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在原本不平等的师生场域之间实现流动分享。贴吧中的“破圈”,于外,是师生场域、学生与理论之间产生新的关系、丰富网络文明的内容;于内,是改变学生端在网络中进行产出的内容与呈现形式,重构数字文明时代的价值结构。贴吧中“破圈”的实质是通过新的内容、手段和形式将固有的思政教育认知逻辑或行为方式打破,推动思政教育主体在输出阶段进行改革,扩大接受群体,产生新的连接的过程,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供需对接,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8.
[2](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6.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8.
[4]李佳丽,冯海燕,黄婉莉,王晓曼,付欢,李桂荣.试探高校“贴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139-140.
[5]王立芳,王泽群.教育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调查研究——以百度贴吧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68.
[6]姚翼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问题与实践向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3):161-166.
[7](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36-56.
[8]周子明 高慎波.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风险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 2022,40(03):45-48.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责任编辑 宋 猛
作者简介:余乐,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