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

2023-05-24白松峰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7期
关键词:硬化性预测值颈动脉

郑 霄,白松峰(通信作者)

(曹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氧、缺血性坏死,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研究指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前提,可改善患者预后[3]。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可准确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从而明确其病变程度、位置及范围[4]。但是,该诊断方式需要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属于有创操作,部分患者难以耐受[5]。颈动脉位于颈部浅表层,采用超声能够有效明确其内中膜厚度与斑块情况,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判断,但对于内中膜厚度、斑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临床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6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41±3.87)岁;体质量指数18~2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45±1.27)kg/m2。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纳入标准:①伴有不同程度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②体征检查发现颈动脉分叉处存在动脉收缩期杂音;③依从性良好;④临床资料完整;⑤颈动脉生理结构正常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肥厚型心脏病;②终末期肾衰竭;③存在血液系统疾病;④对碘造影剂过敏;⑤存在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与超声颈动脉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美敦力5F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数字减影机由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INOVA3100),注射碘克沙醇造影剂,于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Seldinger法穿刺),以计算机定量对左回旋支、前降支、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进行检测,根据动态检查结果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诊断。

超声颈动脉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其颈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荷兰飞利浦公司,型号:EPIQ7c)开展检查,将探头频率设定为(8~12)MHz,对颈总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位置分别行纵切、横切扫查,于颈内动脉分叉(1.0~1.5 cm)位置对双侧内中膜厚度进行测定,扫查3~5次,取其平均值。为避免人为因素误差,该项检查需要由同一名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并对比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斑块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包括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计算漏诊率与误诊率。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即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Crouse积分法对颈动脉斑块积分进行计算,即仅考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汇总颈动脉单侧各个相对孤立斑块的最大厚度和,将其作为颈动脉单侧的斑块积分,之后将双侧积分相加得到总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为0分,1.0 ~1.2 mm计1分,>1.2 mm为2分,Crouse积分≥2分即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斑块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结果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斑块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结果如表1~表3所示。

表1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 单位:例

表2 超声颈动脉斑块检查 单位:例

表3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联合斑块检查 单位:例

2.2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斑块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与超声颈动脉斑块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查,漏诊率低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与单一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斑块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比较[%(n/m)]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因此,为了控制病情进展,临床需要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早期诊断,为患者预后质量的优化提供助力。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且造影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费用较高,临床推广应用受限[8]。目前,超声检查在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得到应用,其具有无创、可重复性高、无辐射、价格低廉的优势,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颈动脉位于浅表层位置,应用超声对其进行扫查可有效检测内中膜厚度,并判断斑块情况。相关研究指出[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密切相关,但对于二者在该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临床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根据结果显示,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与超声颈动脉斑块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均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能够实现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这是因为颈动脉斑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指的是管腔内中膜局部隆起,与内壁钙类、脂肪物质沉积有关,而采用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有助于明确其斑块形成情况,所以能够实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诊断[10-11]。有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引发颈部动脉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其增厚、变硬,进而出现管腔狭窄[12]。利用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可有效明确内中膜厚度,并根据其厚度对病变情况进行判断,为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数据支撑。从发病机制上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内膜平滑肌细胞、脂质堆积有关,可累及颈动脉内膜,导致斑块形成,因此,采用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进行明确均可实现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查,漏诊率低于单一检查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减少临床漏诊情况。究其原因为颈动脉处于颈部浅表层,开展超声检查可获取清晰图像,且扫查时不易被周围组织干扰,可实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监测,成像质量较高,有利于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判断斑块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4-15]。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管壁损伤、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可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作为血管硬度检测的标志性指标,是对血管弹性的准确反映,有助于判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病变程度[16]。因此,联合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能够准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较单一检查高,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对病情的早期控制,从而减少疾病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诊断均能有效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其诊断效能均较高,但是,为进一步减少临床漏诊情况,需要将两者联合应用,并结合症状、体征表现,从而实现对该疾病的准确诊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硬化性预测值颈动脉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