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3-05-24符书生
符书生
摘 要:体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更高的任务要求。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阶段体育教学发展要求,教师应引入“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阐述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及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8-0239-03
新时期下,教育理念及教育要求已发生了巨大转变,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倡将单一的技术动作学习拓展到运动竞赛、课余锻炼等活动中,构建更加完善的体育课程育人模式。为此,教师应有机整合“学、练、赛、评”等教学环节,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挖掘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应准确把握当前的教育趋势,深入研究“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要求,将其合理引入体育课堂,突出体育学科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价值。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新教育形势下,尽管许多教师都积极探索、尝试了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但从整体来看,小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五大突出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
第一,教学理念落后。尽管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学校管理者与教师都对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但仍有部分教师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看重智育、轻视体育,即文化课教学经常挤占体育课教学的时间,影响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第二,体育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都倾向于以“口头讲解+动作示范”的形式展开教学,要求学生模仿并记忆教师的動作。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部分教师并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偏好引入多元有趣的元素,而是将体育教学简化为技术动作教学,让学生反复进行动作训练,导致学生认为体育学习极为枯燥。
第三,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体育课堂中,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自控能力差,一直牢牢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导致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习兴趣低下。
第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评价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不知道评价总结才是教学活动的终点,没有以评价巩固教学效果。同时,由于现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许多教师在创建评价体系时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参考,制定出的评价方法与标准难以发挥激励、反馈、调控、塑造等作用。
第五,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实际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场地与设施不足的问题,限制了体育项目的数量及质量提升,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场所及设施不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体育训练效果。
2.“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第一,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由于以往的体育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足。“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开放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学习动力。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师应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方法,既要改变落后的“教”的方式,又要为“学”提供科学的指导,让学生会学、乐学。实践研究证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互动。
第三,能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有别于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其有效避免了各类体育活动的割裂,各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套高效的教学流程,进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只会讲授一些基础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全面且科学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发现体育运动乐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第五,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应用意味着小学体育课程走向转型升级之路,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案设计,积极学习更多新颖、高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体育教学中,让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获得显著提升。
3.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第一,“学”为本的原则。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学”是提高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环节,教师应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为后续的“练、赛、评”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二,“练”为主原则。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仅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内化知识,掌握技能。因此,教师应以练为主,让学生在训练中理解体育知识,取得显著进步。
第三,“赛”为用的原则。“赛”指的是各类体育比赛,比赛的开展能够巩固、提升、检验“学”与“练”的效果,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场景中展现自我的机会。结合教学经验来看,“赛”主要指向了两个方面,一为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新学的运动知识与技术技能,二为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体育学习。
第四,“评”为补原则。“评”指的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评价总结的进行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能帮助学生发现体育学习中的问题,为其指明后续的学习方向。
4.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基于实际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实际学情的精准把握。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并设计教学活动,以此优化教学起点,推动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例如,以跳绳教学为例,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应全面分析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从生理层面来看,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及器官的发育并不完善,肌肉弹性也较差。从认知基础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跳绳运动都有所了解,但形成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容易犯一些细节错误。从心理特征来看,跳绳训练需要学生重复练习相同的动作,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消极对待训练活动。结合上述分析,教师可明确教学目标为:①引导学生掌握基础跳绳动作;②突出跳绳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③进行双脚连续跳训练,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及上下肢的协调性。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以往,由于体育教学组织方式不科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很多学生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应在“学”这一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一方面,教师应避免直接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模仿并记忆,而应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主动探索相关动作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例如,在单脚跳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平时是怎样跳跃的,尝试分析单脚跳有哪些动作要领。另一方面,自主学习并不是学生单独学习,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独特的想法与观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则能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思维,并通过互相督促快速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使独立性的思考活动与合作类的探究活动相互配合,强化学生体育学习效果。
(3)尊重学生差异,组织分层训练
“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坚持练为主的原则,以高質量的训练活动辅助学生内化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技能。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学习背景有所不同,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认识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应认识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统一训练的形式,对训练活动进行科学分层,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我提升。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先通过课堂观察、定期检测等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运动基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在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接着,教师便可设计分层训练活动,从活动目标、活动难度、活动时长等角度入手,将分层理念落实到训练的全过程。学习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总是在变化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更新训练内容、更换训练活动的组织方法,打造动态的高效体育课堂。
(4)精心设计比赛,增强学练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不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其教学根本目的都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良好运动习惯,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与科学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为此,教师应积极开展趣味性的比赛活动,以“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巩固、增强学习与训练的效果。例如,在单脚跳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单脚跳接力赛,为学生发布比赛规则,包:①听到口令后才能开始起跳;②接棒的学生需要在与队员击掌后才能开始起跳;③单脚跳过程中不能换脚,绕过标志物后才能换脚,曲着的腿也应避免与地面接触。明确比赛规则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速度接力,或与学生探讨更有趣的比赛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有效锻炼其下肢力量,提高其身体协调性,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完善评价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科学调整学习重点与学习方向,也能为教学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提高对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作用,加快“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应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行教师精准点评、学生自我反思、学生相互评价等活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给予学生实用的反馈信息。其次,教师应拓宽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从自主探究能力、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知识掌握、技能掌握等多角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应将评价融入“学、练、赛”等环节,让教学流程更为紧密,以及时、全面的评价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6)注重课后延伸,拓展学习活动
上文提到,场地与设备不足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及形式,引入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弥补场地与设备的不足,优化学生的活动体验。比如,教师可给出运动项目,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生活材料或废旧物品自制体育器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教师可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营造轻松有趣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教师也可开展校外体育活动,邀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结语
综上所述,“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优化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与新颖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推动课程转型,探索“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与体育课程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环节的紧密连接,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晓华.体教融合视域下“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路径探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12).
[2]王济强.用“学、练、赛、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J].新体育,2021(18).
[3]王有余.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赛”的价值及其教学建议[J].田径,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