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藏着大风险
2023-05-24王巧捧
王巧捧
“都跑了几趟了,我哪块不对你直接告诉我呀。”
“您这后面还等着人呢,我没时间一一给您指出来……”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县委大院》里,火锅店老板老崔在办理营业执照时,被县工商局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多次刁难,最后老崔无奈离开,把火锅店开到了别的城市。老崔办证难的生动情节引发了观众广泛共鸣。
年轻,有的只有20多岁;职务不高,有的还是临聘人员;单笔受贿金额通常不大,最少的只有几十元。这是“窗口腐败”的一些特征。在频频见诸公开的各种腐败大案面前,它们似乎不足以产生震撼。
但是,窗口工作是离群众最近的行政环节之一,是群众对行政作风接触最多、感受最直观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治理水平、社会廉洁程度,且窗口服务工作涉及项目广,是国家、地方各项政策的终末环节,直接影响着政策落实效果。凡此种种,都是“窗口腐败”值得重视的缘由。
窗口寻租,群众利益被“啃噬”
为办理产权证,有群众到不动产登记大厅跑了4趟,历时44天才拿到,但有的人找“黄牛”代办,花500元后竟能在1天内“神速”拿证。
这是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出现的办证时效的巨差。
那名跑了4趟的市民,从邻居处得知“黄牛”的效率后,气愤地表示:“难道是因为我没交所谓的‘代办费,才被拖了44天?”
服务窗口是办事窗,也是形象窗,本来是为直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设置。一旦从服务变成刁难,逼办事群众花钱办事,则与窗口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其效果必然也南辕北辙,令办事群众充满反感。
记者采访的一名梁姓车主,名下车辆在去年年审时,工作人员反复提各种要求,车主耗不起,最后根据朋友“点拨”,找了个中介代为操作,付了300元,很快就通过了年审。“不知道他们怎么操作的,反正这个审车流程有问题。”
窗口工作人员的小微权力,往往通过中介进行寻租,个人在其中相对隐蔽,其行为最终破坏的是窗口单位乃至当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2021年吉林省公主岭市纪检监察机关查明,该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个别工作人员分别与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串通,违规收费“加急”办理不动产登记,每笔收取100元至400元好处费。相关涉案人员被查处时涉案金额已达30万余元,已经有上千群众为此付了“冤枉钱”。还有更多正常办证的群众,被这些插队的“加急件”耽误了自己的办理时间。
“窗口服务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涵盖整个社会运转的方方面面,一旦出现权力寻租,直接侵蚀群众利益,且量大面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社会面上更是呈几何级蔓延。这种对公平的破坏、对规则的践踏,消解群众信任,破坏干群关系,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大家一定要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在开展“窗口腐败”专项整治工作时,四川某地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在动员会上,对“窗口腐败”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剖析。
小蠹大祸,给软环境“拆台”
2022年6月,媒体曝光称,曾经的江西南昌安义县铝材行业领军企业雄鹰铝材集团,为办理180亩地的土地转移登记手续,多次到安义县自然资源局申请,却一次次被要求“再补充”,4年过去了,企业项目停滞不前,濒临破产。
对此,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颜三忠分析称,这有折腾企业到处开证明、跑材料之嫌,触碰了营商环境的底线,有损安义县乃至南昌市的营商环境,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窗口工作人员拥有的权限相对有限,但一旦卡住办事对象,却可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比拼中,不少地方选择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各地各类窗口服务工作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审批便民化服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有办事窗口对企业“卡脖子”的行为发生,实是在给当地软环境建设“拆台”。
2022年8月,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到江苏省兴化市投资办厂,4个月内遭遇了5次吃拿卡要,涉及金额2.1万余元。这种情况当地很多企业都曾经历,却敢怒不敢言。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到兴化市调查时发现,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部分工作人员在办理培训证明、出具检测证书、开展现场评审等环节,向当地20多家企业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督查组向兴化市政府的反馈,直指问题的严重性。
“一百次细致周到的服务,也抵不住一次‘收钱办事造成的伤害,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记者采访多地,了解到各地对窗口服务工作都有不同方面的规范约束,有的地方还持续开展“窗口腐败”专项整治工作。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查处一起“窗口腐败”典型案例。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原临聘人员周薇,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先后违规为84家企业备案业绩295条,收受数百万元好处费。“建筑企业进行招投标和资质提升所需的工程业绩,须由业绩所在地住建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认定为有效业绩。周薇违规帮企业备案的虚假业绩,会扰乱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查处周薇案,是我们开展‘窗口腐败专项整治、维护营商环境的一个成果。”遂宁市船山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
窗口服务工作,是地方“软环境”的温度计,哪怕是个别窗口工作人员出现腐败行为,也可能对当地的软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窗口工作人员集中办理业务,以及有些业务办理涉及多个流程的特点,使得一旦个别工作人员出现腐败倾向,会拉拢腐蚀同事乃至领导,联手污染当地营商环境、政治生态,进一步加重危害。
违规批件,“埋患”国计民生
窗口单位负责的审批权限,在行政管理中处于相对终末的一环,但正是这些终末位置的工作点滴积累,往往影响地方决策部署,甚至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效果。
日前,自然资源部通报了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重大典型问题,其中旅游产业类项目违法用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较为严重。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而这些违法行为,是如何从窗口单位获得审批通过的呢?
甘肃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教育中路等5个项目未取得用地审批手续,定西市安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定西市城乡规划局、定西市自然资源局却分别为其违规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在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明确标明为“农业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娱乐设施建设的情况下,违规为其办理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
在诸多侵占耕地问题上,多见当地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窗口单位,在审核、验收等环节的把关不严、违规“放水”情况。
今年3月,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办证中心原副主任梁宁等人,为非法中介团伙办理“假人才”虚假职业证书认证和户口落户大开绿灯,从中大肆敛财的细节被曝光。不到两年,梁宁等人累计违规办理3465名“假人才”落户,帮中介非法获利逾1.6亿元,从中受贿3000余万元。严重干扰了海南“百万人才进海南”政策的执行效果。
“尽管这些违规行为,很多不是窗口工作人员能够独立拍板决定的,但窗口人员被‘提线操作,同样反映了根深蒂固的一种问题,那就是窗口工作的廉政风险点,不仅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更是窗口单位的。”一名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一旦出现违规问题,不应只由窗口人员“背锅”,而应追责到底,才是铲除根源之策。
另一方面,窗口单位如果出现弄虚作假,往往会埋下隐患,不知在什么时候引爆,导致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
2021年,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132起事故的评估调查发现,几乎每起重特大事故背后都存在审批把关不严、日常监管“宽松软”的问题,有的甚至违纪违法构成犯罪。
审核把关中出现的问题,直指相关窗口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前述资深纪检监察人士认为:“办事窗口只是职能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窗口位轻人微不是责任推诿的理由,相反,窗口背后的整个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作为责任源头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审核把关的责任。”
“窗口腐败”行为,侵害群众利益,透支政府公信力,影响国家富民安邦的各项政策效果。护好国计民生,应从守好每一扇“小窗”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