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高考,开启新征程

2023-05-23谯高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新高考转变

谯高东

【摘要】新高考改革的提出与推进,对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高中數学教学过程中,面对新旧高中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数学教师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积极应对挑战,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得到知识、思想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数学教学  转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4-0016-03

新高考提出了取消文理分科,实施“3+3”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而数学作为新高考的必考科目,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所以,每个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直面新高考改革,把握新高考的核心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效学习,让学生能够为应对高考做好全面的准备。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数学教学内容的改变

新高考改革意味着考试重点的转变,更加强调和突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在此背景和要求下,高中数学要进行教材和内容的改革,数学学科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模块,重点更新学科内容,更反映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知识逻辑内容更清晰,更强调教育价值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数学教学理念的改变

传统数学教学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理念和思想,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新高考改革的提出和推进,可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削弱数学教学的功利性,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施,以生为本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理念,使教学重点从教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数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管理难度大

新高考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能力情况,遵循“3+3”原则来自由选择科目,但在这种选择模式下,有十多种选科的方案,学生面临着许多选择,使相关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面临许多选择,教学进度难以实现有机统一,教学管理变得更加困难,这也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和升级。

(二)教学体系单一化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仍有高中数学教师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知识教授,提高学生成绩,使得教学结构体系并不完善,无法完全适应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则仍然局限于教材与课本当中,难以有效接近现实生活实践,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反馈机制不健全

与分数相比,学生各方面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以量化。教师很难用一定的标准来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和情况。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客观正确反馈,就很难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热情。最后,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调整、改进和优化教学。

三、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和应对策略

(一)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综合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高考改革的提出和实施更加强调这一点。高中数学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环节和过程,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从过去的领导与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复数的概念”时,考虑到现阶段学生是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知识相对分散,学生没有对数的概念建立起整体、完整的认知。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预习计划,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导学案的设置中,教师可以从概念入手,整合一些数学史,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的扩展。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概念分析问题。正式上课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围绕导学案来展示学习成果。在这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会“呈现”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则要以“错”为基础,深入讲解学生的错误,改善学生初期所出现的问题,课程深入后,教师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度反思。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组建小组团队,转变教学形式

自新高考改革提出和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应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让学生从原个体分离到合作竞争,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数学知识、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推理知识的发展和问题的过程、结果,深入领会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授“平面向量的概念”时,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并通过学习向量清楚地理解生活中向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掌握课程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点出发。如,战斗机在空中飞行,因为没有参照物,飞行员很难判断方向,所以飞行员需要用坐标判断方向,在确定飞行距离时,飞行员也需要坐标,坐标带有“数量”。创设这一情境后,教师可以设计探索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小组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探索任务。在优秀学生的带领下,可以根据现有思路进行推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应用问题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1.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搭建问题框架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点本身的严谨性上,也体现在数学教材和学习过程中。问题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整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数学问题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教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时,可在课程开始前提问以下内容:

(1)函数的定义和表达;

(2)函数的性质是什么;

(3)你学过哪些函数;

(4)它们的性质是什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前一阶段函数学习的基础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主动将新旧知识联结起来。在讲解完本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础表示后,教师可以继续询问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否具有明显的函数特征,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内部联系是什么,这两个函数与之前学到的幂函数有什么关系。教师提出的上述问题是基于教材的内容,也是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的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思考确定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數之间的关系,提取函数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问题框架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提升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情境,由学生独立探索。只有当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点中的问题时,才能在后续的交流和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引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方程”时,教师可以在“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本章中设置相关问题,如:“在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及相关概念后,学生们认为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应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直线和圆可以相交、相离以及相切的位置关系,圆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外离、相切、相交、内含,但在给出上述位置关系后,学生应进一步考虑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小组讨论是指小组成员在提出新观点时,可以补充或反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如果学生只能在数学课上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不能对知识点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能根据现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形成数学逻辑思维,没有把握知识点的本质。因此,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验证新知识的结论,在提出、解决、总结、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四)创新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陷入对数学学习的误解,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掌握新高考的内容和本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建立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最终确保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随机抽样”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置课堂游戏活动,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密封的纸箱,将学生的学号放入到纸箱中,由学生随机抓取纸箱样本,抽取方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取后放回,另一种是抽取后不放回,通过实际的抽取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简单的随机抽样形式和方法。

(五)重视解题教学,培养解题能力

1.规范解题步骤,端正解题态度

在解题之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逐步端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并始终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合理规划解题的步骤,规范写作方法,端正解题的态度,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例如,在教授“立体几何初步”时,学生需要解决与空间向量相关的问题,其中涉及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往往以定理的形式表达,如垂直、平行,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定理逻辑,注意条件和结论的因果关系,必须写清楚条件,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讲解这部分习题时,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绘制辅助线的能力,找到准确的平面或直线,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解题的写作和答案的逻辑。如线面垂直,则条件是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表明直线垂直于平面。在实际证明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在平面ABCD中找到两条相交直线EF和HA,然后单独证明AM垂直AH,AM垂直EF,最后按要求书写“∵AM⊥AH,AM⊥EF,EF、HA∈ABCD,∴AM⊥平面AB CD”。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严谨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提问者的意图,最终提高对数学难点的把握。

2.渗透审题技巧,发现隐藏条件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关注数学题干中的隐藏条件,善于运用审题技巧,转换条件,从而在短时间内捕捉到题目的所有信息,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应用”时,出题人通常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捕捉到自己想要调查的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审题的技巧。如“如图所示,是一质点的简谐运动的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面对图像与文本相结合的主题,学生可以从选项中得到提示,即从选项回到主题本身进行分析。例如,选项A提到了质点的振动周期,选项B提到了质点的振动速度,选项C提到了质点的振幅,因此学生可以从振动周期、振动速度和振幅开始,用已知的结论和条件反过来验证选项的正确性。数学问题许多审题、解题的技巧,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总结、归纳,最终才能实现解题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之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需要教师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关系到教育基础、教育功能的展示和发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创新的策略方法,完善课堂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鼓励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学习、深度探究,最终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国强.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高中数学高考备考复习策略新探[J].新课程导学,2022(18):26-29.

[2]刘晓云.在新高考背景下开展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3):63-64.

[3]吴海波.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1(33):111-112.

[4]徐文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简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3-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新高考转变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