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干预研究

2023-05-22刘晓华

山西青年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国心理学

刘晓华

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纳入了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试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具备调整心理健康的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切实提高其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近几年对如何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进行常规和系统的设计,在教学中并没有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进去,在现代化教育及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胡晓宁(2021)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要建设常规和系统的课程,要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心理学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张博(2021)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从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侧重知识的传授方面,转换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将幸福感、积极、乐观和希望的品质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关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2]。吴绮琳等人(2022)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体验式“SPOC+直播课”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3]。蔡彦婕(2021)研究表明,在教育部指导之下,教师要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且不断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有助于改善现阶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提高教育的效率[4]。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及目标基本一致,因此要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动方法,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的元素,探索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将思想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尤为重要,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关于价值观的涵义,黄希庭和郑涌(1994)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5]。许静静和赵娜(2018)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的正能量的有力途径[6]。

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本文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本科院校大一新生进行研究,采取自愿施测,前测的人数是656 人,后测的人数625 人,后测数据中男生为189 人,女生为436 人。后测数据人数减少的原因是31 名被试对象休学、当兵或者退学,未能完成本次研究。本次数据中不包括在编制“大学生价值观问卷”中选择的400 名学生。

(二)研究工具及过程

“大学生价值观”中的“物质生活”因子是只将物质和金钱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人生的意义是拥有更多的金钱,分数越高倾向越追求物质生活;“个人兴趣爱好”是指生活中是否注重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属于精神追求方面,分数高代表着生活中注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荣誉成就”是检测是否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分数高代表追求较高的成就;“家国情怀”是只对家国的意识,分数高代表有较高的家国情怀。问卷采用7 级评分,1 表示“非常不同意”;2 表示“比较不同意”;3 表示“有些不同意”;4 表示“同意”;5 表示“有些同意”;6 表示“比较同意”;7 表示“非常同意”。

首先选取2021 级新生至少200 名学生对“大学生价值观问卷”回答的问题收集词条。第二步根据词条编制“大学生价值观问卷”,然后选取2021 级新生至少200 名学生,发放问卷,之后对回收数据采用IBM SPSS24.0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大学生价值观问卷”。第三步在2021 级新生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之前,选取656 名新生使用“大学生价值观问卷”对其施测,作为前测的数据。第四步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引导。第五步该课程结束一个月后,针对其中的625 名学生采用“大学生价值观问卷”对其实测,作为后测的数据,因有的学生转学、休学或者退学,最后625 人完成了施测。

(三)统计分析方法

针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24.0 进行分析,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 检验和配对样本t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描述统计及讨论

由表1 可知,整体来讲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其中个人兴趣爱好、荣誉成就和家国情怀都高于理论中值,说明大学生有较高的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同时也注重个人情操修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精神追求,这也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成效。物质生活因子低于理论中值,说明大学生并不把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只是有合理的物质需求,而不把金钱作为努力的方向。

表1 大学生价值观的描述统计

(二)大学生价值观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及讨论

由表2 可知,后测的结果是物质追求、个人兴趣爱好、荣誉成就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虽然男生高于女生,但是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能的原因是社会更加包容和开放,男女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权利,同时主流文化对人民的影响是相同的。家国情怀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虽然女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也非常高,相对来讲男生更高,也许是从潜意识中男生认为自己要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强盛的责任,无论是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值得我们认可的是当代大学生都有较高的担当国家重任的责任感,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扬光大的希望。

表2 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配对样本t 检验及讨论

由表3 可知,虽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之前,学生的价值观较为积极,但是通过配对样本t 检验发现,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点开展思想引导之后,在物质生活、荣誉成绩和家国情怀三个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干预是有效果的。但是在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兴趣爱好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个人从自己内部激发选择适合他的某一个项目。

四、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当创造积极环境的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养成。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从自我意识、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学业成就、情感问题和压力管理等方面讲授课程的时候,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提升悦纳自我水平,尊重他人,耐心倾听,平等交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拥有积极的认知方式,具有正能量。所以,高校教师对学生思想导向的引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高校教师本身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念。当然,在研究过程中大学生还会学习其他的课程。因此,最后学生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积极是否完全取决于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原因,这需要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同时探索最有效的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国心理学
家国两相依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家国情怀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