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家园
——我的水彩画创作思考

2023-05-21文/杨

美术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古城

文/杨 薇

杨 薇/ 俯瞰平遥之一 水彩画 78cm×112cm 2019年

水彩是我从事绘画创作的主要艺术形式,它陪伴着我从稚嫩的学生时代到一名艺术创作者,从描绘小情小景到自我艺术观念的传达。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水彩为我提供了自我身份叙事的认知途径,让我可以在纷乱嘈杂的现实生活中寻得一片精神宁静的自由天地。

一、水彩画创作是有效的自我叙事方式

我国符号学家赵毅衡先生曾在《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中表示:“身份是表达或者接受任何符号意义的基本条件,自我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须依托一个身份才能进行。”水彩画创作成就了我是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身份,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围绕着它而展开。求学阶段,水彩媒介与生俱来的偶然性令我痴迷,总能激发我驾驭它的野心。随着时间推移,我与水彩成为心照不宣的朋友。工作后,水彩是我的知己,它让一个在两湖地区学习工作十几年的北方人,对家乡的眷恋有了可以依托的载体。

↑杨 薇/城北有信使之一 水彩画36cm×54cm 2018年

↓杨 薇/城北有信使之二 水彩画36cm×54cm 2018年

↑杨 薇/古城新干线 水彩画85cm×118cm 2019年

↓杨 薇/归·城 水彩画77cm×112cm 2019年

杨 薇/ 诗意地栖居之一 水彩画 78cm×109cm 2020年

杨 薇/ 诗意地栖居之二 水彩画 78cm×109cm 2020年

在《守望古城》的创作中,我通过符号元素的组合与主观色彩的配置,运用感性且怀旧的笔触,记录自己对古城审慎、静谧的文化思考。画面中提取平遥古城形态各异的门墩狮、独具特色的拴马桩、生活气息浓厚的民居大院以及石雕马作为画面中“点”的绘画元素;远景中古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绵绵巷构成了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通行网络“线”;平遥古城布局称奇,汾河穿境南流,院落布局严谨是创作中“面”的元素体现。点线面的布局增强了画面的秩序性,为在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的儿女回忆家乡、回顾历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较于《守望古城》,《古城新干线》的创作更侧重于表现这个古建筑群在新时代的变化。它虽经历2700多年风雨洗礼却仍旧保存完整,天上翱翔的飞机和地上整洁有序的街道给这座古城注入新鲜血液。这些新事物与中景坐落的古院落形成鲜明对比,留给后人无尽憧憬。

基于水彩这种自我身份叙事的认知途径,我开始了《城北有信使》系列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品在向观众介绍“我是谁”的同时,也建立起我与家乡的情感联结。那些儿时倚靠过的砖石城墙、攀爬过的精巧飞檐、触摸过的门础石墩以及亲切熟悉的民居大院是我内心深处的信使,令我的思绪与过往的时光对话。这系列作品就是一封封嵌入深厚乡情的沉甸甸的“家书”。它们帮助那个尚在“惑”年龄的我找到了自我,在自我构建的同时向观众述说着关于我的故事。

二、自我的存在与自我叙事相离散

赵云龙先生曾说:“艺术,是一个人真实性的展开。只有把艺术家的‘真实性’投射到艺术实践中,才能实现艺术语言的独创与自立。”一个真实的艺术创作者是自我存在的外在表现,他的作品往往是自我叙事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有时,自我存在与自我叙事是相离散的。我的创作源于内心情感思绪的迸发,却也游走于现实工作与生活之中,创作的思绪常常跨越千里之外的家乡,回忆着那座古城里生活的点滴。因此,自我存在和自我叙事相互交织形成了我现在的创作面貌。有效叙事的维度来自整个关于生活的故事性与自我叙事的独特性,叙事的模态扎根于整个生活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结构。我的成长阶段滋养于山西这片土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恋家爱乡成为挥之不去的不老情结。

20世纪90年代初,在山西境内随处可见的窑洞、筒子楼、古城深深打上了鲜明的黄土地烙印,同时也成为流淌在我骨子里的血液。虽身在异乡,但家乡的一砖一瓦都牵动着我思乡的情绪。《归·城》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站在中国保存最好的城墙远眺,近处是历史悠久的古县城,远处是高楼耸立的大厦。古城内无华的街道、门上残缺的楹联、古朴的砖墙石瓦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整洁的院落中晾晒的衣服、屋顶上飘出的袅袅炊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我在这幅作品的构图上追求大透视、有张力的艺术效果,尝试通过主观的描绘、水彩画艺术化的处理体现出古城的形式感、永恒感和崇高感,以此聚焦这个我深爱的家园,“归”是我讲述这片家园永恒的主题。

三、构建水彩画创作连贯有效的叙事系统

近些年的创作,我仍在完善自我建构的过程。叙事系统则更倾向于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2020 年伊始我们周遭的一切悄然发生着改变。与日俱增的茫然自失之感让我愈发渴望“家园”。于是,我将关注点放在比古城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我营造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中人物、动物、植物归属其中并自得其所。动物与植物充满情感、人物与动物相互关照,各生命体之间相互共通、自然是精神自由的归宿。《诗意地栖居》系列尚在挖掘与探索阶段,作品试图以自我能动的方式定位人们过去的行为,并重新审视“我”与“物”的关系,既不以“物”压抑“我”、遮蔽“我”,也不以“我”剥夺“物”、役使“物”。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还原为人类生活的本原性、整体性、直接性的和谐。画面中有意识地将人的比例缩小,人物、动物、植物置于露天的外界环境。物种与物种、物种与天地之间须臾难分。人类中心主义和那些属于工业革命的产物都被归还给大地。在看似矛盾的环境组合中,人物、动物、植物被赋予人文关怀,多元互补、休养生息。它们是这个家园共同的主人,没有主客之分。自然是多重智慧的产物,是鲜活生动、多样和谐的生活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栖居之所。

于我而言,我的水彩画创作是个人体验与自我反思的产物。我将对生态审美智慧的理解、对蓬勃生命力的渴望、对家园的憧憬拟构于自己的作品中,希望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在我看来那是最幸福的事情。

↑杨 薇/城南旧事之七 水彩画53cm×74cm 2016年

↓杨 薇/城南旧事之五 水彩画75cm×96cm 2016年

杨 薇/ 守望古城 水彩画 78cm×110cm 2019年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古城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说说我的水彩画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与水彩对话
安居古城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