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唐宋诗词鉴赏课程改革实践策略

2023-05-21周沛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改革

摘要: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面向地方中小学未来教学人才的培养、以产出和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导向,对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全面革新,能够有效落实应用转型的需要,实现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应用转型;唐宋诗词鉴赏课程;改革

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有效补充和深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学陆续开设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诗词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此类课程的改革显得更为迫切。

近年来诗词鉴赏课程的改革始终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结合各校办学实际和特色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但在这些成果中将应用转型与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改革相结合的仍显寥寥,这就为本研究的展开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要进一步推进应用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真正将转型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需要在明确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过程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

一、综合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为地方中小学输送教育教学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则主要对应一线语文教师的培养。故要从总体上落实应用转型,适应并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区域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等都应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才的培养,致力并服务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队伍的构筑;须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与技能的综合提升统一起来。

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知识包括基本的文学常识和理论。通常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对各阶段文学史必修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对唐宋诗词的发展脉络及代表作家作品、常见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而在诗词鉴赏类课程中,须更加侧重对唐宋诗词体制特征等理论的补充,并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解读,让学生直观感受此前在文学史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联系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理论提升的关系,促进学术前沿成果与教学实际的融合转化,协调好本科生培养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教师可综合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中小学教材设置,给出必读篇目,借助问题研讨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文本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解读文本、实践教学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牢基本功,还要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重视过程与方法,令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将来的“实践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具有真实感的教学尝试和体验。教学过程应注意循序渐进,通过实施专题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和实践任务的难度,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反思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和任务过程的全面把握。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评价过程也要随之转变,不能以单一的一张期末试卷作为评判标准,而应配合教学进度的展开,在课程推进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更多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习各环节负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独立处理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和情况做好准备。

在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塑造与培养。唐宋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蕴涵、思想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在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感悟诗词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审美修养,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为了落实上述目标,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把握好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真正做到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产出导向与学生中心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唐宋诗词鉴赏课需打破以往以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线索的单一模式,选择的文本要面向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各类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纳入基本阅读范畴,为学生将来开展教学打牢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又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中小学阅读理解的水平,而是要根据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和目标,结合文学史和相关理论知识及学界的研究现状、前沿成果等,作更加深细地解读。还要在此基础上,选择与这些篇目相关联的其他作品作为拓展对象,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作学理上的提升。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单向灌输”模式,以主题发言、课堂展示、小组研讨、专题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对于那些中小学学过的篇目,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对诗词创作背景、字词段落大意、诗歌主旨、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进行主题发言、课堂展示等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为教师和讲授者在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时该如何对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取舍整合和教学设计。这一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加强学生整合资源、撰寫教案、制作课件、组织课堂活动、语言表达等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借由小组同学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还可再次强化相关知识点,指明主讲者需提升的方面,并引出拓展篇目的学习。对于那些在学界仍存在争议的作品,教师还可根据现有成果将问题提前发布给学生,请学生自行选择观点、查阅资料、展开辩论。再由教师综合各方观点,提示出如何在文本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独立解析文本、鉴赏文本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高。

总之,通过选取打通中小学与本科教学的诗词文本,采用参与式教学和模拟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及自主学习和教学的能力。要令这些内容和方法落到实处,仍需注意评价方式的转换,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持续增长。

三、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与持续产出的效果

要保障学生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切实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持续提升,就要及时跟进、监测课程的实施效果,将课程评价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探索,对学生的进步和有益尝试给予肯定和引导,以正向激励强化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重视学生的点滴成长。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给予详尽的反馈,让学生清楚自身问题所在,以便进行反思和改进,推进知识与能力的稳步提高。

首先在教学设计伊始,就需加大平时成绩的所占比重,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各个环节和标准。将整体教学内容按照知识与能力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每一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和考查方式,并按照考查内容赋予相应比重的分值,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在首次授课时向学生说明各评分环节、标准及与课程最终评定间的关系。在课程进展到某一环节时再次提示学生,让学生注意到该环节的评价要求,真正清楚相关教学设计对应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以唐诗鉴赏课为例,教师可将唐诗的基础理论、文学常识,及文本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目标分散到專题研讨、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诸环节中去,根据各环节所涉内容的难易程度,给出不同的分值,并列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讲,综合性越强,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度越高的环节对学生往往也是难度系数较高的,因此要适当调整考核标准,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各体诗歌的体制特征为例,相关内容可分布到理论学习、文本研讨、模拟教学、课后作业等多个环节,其中的文本研讨、模拟教学和创作实践皆可作为评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在介绍完各体诗歌的发展流变和体制特征后,给出诗歌作品,请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分数。在模拟教学环节,则将诗歌的体制特征纳入对作品讲解过程的考查,使其成为考核学生分析解读文本和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创作相应体裁的诗歌,考查学生对各种诗歌体制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相较而言,三种方式中,诗歌创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难度系数最大,因而可适当调节评价标准,在满分的基础上按照出现的问题扣除一定比例的分数,若能做到基本符合平仄、押韵、粘对等规则,且立意清晰、表达完整、意境浑融,即可给予高分。而在小组合作探究或模拟教学中,因评价标准会涉及到与文本相关的诸多方面且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因而若出现对诗歌体裁判断失误或对体裁特征无法做出正确解读的情况,则将此项的基础分全部扣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文本的难易程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及时反馈、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总之,通过多元化、过程性、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让评价体系与教学方式、培养目标更相适应。

综上所述,面向地方中小学教学人才培养、以产出和能力提升为导向,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综合角度对唐宋诗词鉴赏类课程进行的全面革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综合素质过硬的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相关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的革新对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应用转型也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师范生综合培养中唐宋诗词鉴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K2021-19】

作者简介:周沛(1984— ),女,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