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手术与传统保守疗法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对比

2023-05-20周鹤新

人人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优良率靶点血肿

周鹤新

(宝应县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800)

急性脑出血为原发性的非外伤脑出血,通常情况下,发病突然,病情发展速度快,且具备较高的致死率[1]。有数据显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死亡率达到40%,同时救治后存活患者自理能力保留率仅15%左右[2]。脑出血的致病原因复杂,脑部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破裂,均可引发颅内血肿,危及患者生命,降低其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在对自发性脑出血进行治疗时,可依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程度与出血量,为其选择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及时转变为手术治疗。有研究报道称,在急性脑出血发生后,尽早为患者实施微创穿刺手术治疗,使血肿得到尽快清除,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受到的损伤,取得更好的疾病预后[3]。本次研究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比较微创穿刺手术治疗与传统保守疗法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8 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48 例。

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2 例;年龄38~88 岁,平均(52.32±5.68)岁,出血位置:基底节23 例,脑室6 例,其他3 例。

观察组男性30 例,女性18 例;年龄31~82 岁,平均(52.85±5.20)岁,出血位置:基底节32 例,脑室12 例,其他4 例。

两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头颅CT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者;出现意识障碍、呕吐、嗜睡等症状者;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者。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者;有手术禁忌证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为患者提供吸氧治疗,预防低氧血症,并根据需求为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静脉滴注。并为患者采用250 毫升甘露醇(生产厂家: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47,规格:250 毫升/50 克)进行治疗,每8 小时用药1 次。为患者每天采用白蛋白(生产厂家: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93030,规格:10 克/瓶)10 克,静脉滴注,以促使颅内压降低,并使患者的机体水电解质保持稳定。

观察组接受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根据CT 上的比例尺,计算出血量及血肿中心穿刺靶点的位置及三维数据。(1)测量血肿:阅读CT 片,先确定血肿的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两层间的距离为高(厘米),然后测量最大层面上血肿的长宽。依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2)血肿穿刺靶点选择:单血肿靶点选取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位置为中心靶点,多中心靶点或两个以上的血肿中心靶点,按血肿分区域内的最大层面的中心位置确定各自的靶点,脑室出血穿刺,选择侧脑室前角。(3)穿刺引流:测量三维数据,确定穿刺点,局部麻醉,第二代立体定向钻颅手术器械定向颅钻钻透颅骨,锁孔器校正方向,脑膜针穿刺硬脑膜,在导引针引导下将带盲孔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中心靶点,5 毫升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20%~50%后留置引流管,连接三通阀及颅脑外引流器。术后6~12 小时复查头颅CT,了解引流管位置及血肿情况,用尿激酶3~5 万单位+0.9%生理盐水3~5 毫升对残存血肿进行液化治疗,关闭三通阀1~2 小时后开放引流,1~3 次/天,动态复查头颅CT 了解血肿清除情况,血肿清除80%以上拔管。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术后2 周内根据CT 复查结果、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血肿大部分清除、患者存活为有效,再发出血、血肿残留量大甚至死亡为无效[4];(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两组治疗前后的 NIHSS 与 ADL 评 分,NIHSS 评分越低则神经缺损程度越轻,ADL 评分越高则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两组GOS 优良率,分级为Ⅰ~Ⅴ级,分级越高则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25 例,治疗无效7 例;观察组治疗有效47 例,治疗无效1 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与ADL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与ADL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与ADL 评分比较(,分)

NIHSS 评分 AD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2)34.42±5.47 26.45±3.83 51.42±4.68 56.94±7.59观察组(n=48)33.90±5.81 20.59±3.00 51.94±4.58 64.85±6.23 t 0.401 7.654 0.493 5.095P0.689 0.001 0.623 0.001组别

2.4 两组治疗后GOS 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GOS 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GOS 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指无外界因素影响下出现的颅脑出血,急性脑出血在发病前,通常不会有明显特异性症状出现,因此发病较为突然,且在出血发生后,病情的发展速度也较快。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急性脑出血发生后,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容易导致死亡,且存活者的后遗症发生率高。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容易出现失语、偏瘫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后,将患者颅内的血肿块及时清除并排出瘀血,可将患者的颅脑组织受到的损伤减轻,避免其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尽早清除血肿,也可使脑组织具备的自偿修复功能得到激发,尽可能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改善。目前临床上在对急性脑出血进行治疗时,仍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出血发生后,对于出血点及出血量的准确评估仍存在提升的空间,但随着各类影像学技术手段的优化和成熟,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出血位置及组织损伤评估的准确度得以提升。而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患者颅内血肿的排出效率需得到提升。

保守治疗的开展,虽可避免治疗创伤,用药后使颅内血肿程度减轻,但难以使血肿得到彻底清除。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可使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原因,微创穿刺手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微创方法对颅内血肿予以清除,向颅内插入穿刺针,同时依靠颅脑CT 辅助,可提升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对患者机体造成的穿刺损伤小。并且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时间短,抽吸难度小,患者的耐受度高。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容易破坏血脑屏障,提高其通透性,导致有害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患者的脑部与脊髓实质。在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可使纤溶酶原被有效激活,发挥有效的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的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GOS 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可使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取得更好的疾病治疗预后。脑出血保守治疗后,可能随着出血量增加,使脑组织受到更为明显的压迫与损伤,提高颅内压,并且积血增加积聚为大血肿,进入脑室后,将脑脊液循环阻断,导致脑积水出现。并且血细胞或其代谢分解产物,均可导致血管水肿出现。而微创穿刺手术可及时清除血肿,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取得更好的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保守疗法,微创穿刺手术治疗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取得更好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靶点血肿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