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急救知识,守健康防线

2023-05-20主笔乔禹

人人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异物伤口科普

主笔/ 乔禹

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大众对于获得实用的健康知识也更加迫切。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组团锻炼”到年轻人专注“养生热潮”,健康,永远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更何况在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威胁生命健康的意外状况,很多时候都会因为缺乏健康知识、急救知识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令人唏嘘不已。这类消息也更容易让大家紧张起来,时常审视自己的健康,不断对比自己是否有相似的症状等。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有着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等问题,想要改变却又不知从何改起,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

阅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从书籍中获得健康知识无疑是最好的渠道之一。所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吸收实用且科学的健康知识格外重要,在某些“关键时刻”可以变为“家庭医生”,成为守护家庭健康的第一道“防火墙”。

脆弱的生命

2006 年大连市一位年轻人在突然倒地后,便再也没能站起来。对于年轻人的死因,很多的围观者认为他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据介绍,因为许多市民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致使急重症患者在120 急救人员赶来之前,没能接受必要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而早早离世。

2019 年,广西玉林容县1 名6 岁男童吃饭时不慎被花生呛住窒息,妈妈匆忙倒背孩子乘电梯下楼并不停用手拍其背部,但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已无心跳呼吸。如果这位妈妈此前了解过“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也许孩子的生命仍能继续。

一位76 岁的女士在自家的农舍捡鸡蛋时,被一只好斗的公鸡啄伤了左下肢。由于她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年纪又大,皮肤和皮下组织松软脆弱,一个仅有10 毫米的伤口便导致了大出血。再加上她本身缺乏基本的急救观念和急救知识,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止血,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可能有人觉得一个10 毫米的伤口而已,都不用进医院自己就愈合了,为何会导致大出血呢?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压力较高,静脉壁也没有弹性,它的出血与一般的伤口不同,是很难自行停止的。这时候必须采取紧急处理,如抬高患肢、加压止血等等,切不可傻傻等待医务人员前来营救。

这些屡见不鲜的新闻事件暴露出一个老问题,就是社会公众急救知识的匮乏。在现实当中,如果遇到有人在街头摔倒、晕厥等突发状况,需要急救和帮助的时候,大多数人恐怕并不敢主动站出来进行简单但关键的急救。

偶有挺身而出的施救者,也往往是医护人员、急救志愿者等专业力量。这其中固然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因素,但也和众人急救知识的匮乏不无关系。因为很多普通市民都是“门外汉”,并不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面对突发状况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只能被动等待救护车的到来,甚至眼睁睁看着生命的逝去、悲剧的发生。

而近年来的“护士教科书式救助卡喉大爷”“过路男子做CPR 抢救心搏骤停小伙”“车站员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男童”等案例让公众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平凡英雄们的事迹,也让急救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了,不单单是急救知识的匮乏。

2017 年,武汉王女士心急治感冒,混着吃了4种感冒药,引发急性肾衰竭,本来是想要快速治好病,却不想病上加病。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250 万人因吃错药而健康受损,20 万人因此死亡。

最让人心悸的是孩子,每年因用药不当,约有30000 名儿童陷入了无声的世界,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更是难以计数。

据《钱江晚报》的报道,杭州一名53 岁的男子,患有脂肪肝,还特别容易感冒。为了提高免疫力,他服用了一款进口复合维生素。吃了一周后不见什么效果,该男子决定加大剂量,从原来的1 天1 颗,加大到1 天8 颗。半个月后,他却出现了乏力、胃口不好、小便发黄、皮肤发黄等症状,后经医生诊断为因过量服用维生素患上药物性肝炎,导致肝衰竭。

更有现在的年轻人仗着身强体壮、精力旺盛,将“熬夜”当作理所当然,不考虑熬夜带来的各种后果,以至于最后失去年轻的生命。

由此可见,健康科普迫在眉睫,健康理念更要深入人心。

健康科普的意义

健康科普是以普及健康知识为目的,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医学现象和健康理论。有专家形容健康科普具有的重要意义——“科普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很多已经发生的疾病也能够通过科普更好地预后。”

为使人们不单纯地依赖医疗机构来保障健康,为医学卸下过重的行囊,让医学回归“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初心,让生命到得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必须唤醒人们自我保健的潜意识,让大众掌握和拥有更多的自我保健科普知识与方法,并自觉自愿地参与践行,才能把维护生命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将“预防为主”作为健康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倡导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健康素养,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而我们如今正处于一个“人人传播,万物皆媒”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健康的传播者。所以大家要勇担社会责任,宣传正确、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

下面我们就罗列一些日常用得上的医学知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和死神赛跑

急救就是和死神赛跑,每分每秒都尤为宝贵。如果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有一些急救常识,生命中的很多遗憾就能够避免。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外发生,骨折、烧烫伤、触电、溺水、擦伤、割伤等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如果不会科学的紧急处理,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 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如果是3 岁以下孩子。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 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应用于急救成人。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用于自救,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 个步骤的后3 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此法应用广泛,可以称为每个人都要回的技能。

烧烫伤

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

遇到烧烫伤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以下4 点。

冲。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冲凉的时间越早越好)。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

盖。用清洁纱布覆盖。勿任意涂抹外用药或民间偏方,不要直接在受伤部位涂抹香油、酱油、牙膏等物品,因为他们并无任何治疗烫伤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也不要涂抹紫药水等,因为这些物品着色重、不易清洗,会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送。除小烫伤自理外,最好送邻近的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如果去医院的路途比较遥远,途中应给患者大量饮水。

触电

触电俗称“电击伤”,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中遭遇雷击、高压电设备放电或接触了漏电的电器等原因,电流接触人体后,引起的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电能在体内转化成热能,还可引起人体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烧伤。

发生触电后,应当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把伤员拨开,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要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其衣扣、裤带,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触电的人可能出现“假死”现象,所以要长时间地进行抢救,而不应轻易放弃。

猝死

猝死即突然死亡,一般指非因自杀、他杀或事故而发病,24 小时内意外出现的内因性死亡。

如若遇到猝死,要立即让病人仰面朝天。如昏迷,患者舌头会堵在气门上,喘不过气来。我们要通过压脑门,抬下巴颏,把舌头揪起来,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抬着下巴颏,捏着鼻子,用你的嘴把他的嘴包住,均匀吹两口气。吹进两口气,就做按压,心脏按压的部位是胸部的正中靠下,也就是胸中线和两个乳头连线的交点部位。两只手重叠在一起,上边的手要把下边的手抓起来,抓起来的目的是让下边这只手只有掌根接触病人。

注意,不要按在心前区,而要按在中线上,只有这样才能让胸廓产生最大的变形。这时要把肩移到手的上方,垂直下压,大概每分钟按压100 次,压四到五厘米。吹气和心脏按压按照2∶30 的比例反复进行,直到救护车到来。

擦伤、割伤

切割伤是皮肤、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受到玻璃碎片、刀刃等锐器的划割而发生的破损裂伤。伤口特点是比较整齐,面积小、但出血较多。严重的可切断肌肉、神经等,甚至使肢体切离。

如果仅是擦伤或表皮割伤,可先用清水、肥皂水或者生理盐水清洗,再用碘伏消毒,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伤口。隔1~2 天应打开观察,并用碘伏等消毒创面。如果伤口较深,流血较多,用无菌纱布紧紧地压住伤口。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压住伤口时间超过5 分钟仍未止血;2.被动物或人咬伤出血的;3.伤口很深或者划开了口子;4.被玻璃或金属嵌入、扎入;5.伤口红肿热痛,有脓液,出现感染的迹象。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被铁钉、木楔扎伤的细长伤口容易感染破伤风梭菌。一旦感染就可能发展成破伤风,会让我们的肌肉痉挛,不受控制,威胁生命。建议遇到此类情况,立刻去医院就诊,打破伤风针进行预防。

健康知识不单单仅限于本文中出现的内容,不要让“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样的情况出现。《人人健康》也将继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不断科普健康知识,持续宣传健康理念,为全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异物伤口科普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科普达人养成记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