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3-05-20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无涯功利性花费

■陈一竹

人为什么要读书?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而知识又能改变命运。宋朝的真宗皇帝赵恒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很直白的答案:“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当然,读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功利性价值,我们也不能仅因为功利性目的去读书。因为,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人坦然接受失败。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历史记载中, 无数主人公曾面对失败、困苦、绝望。当我们读懂了失败,也就为成功打下了基础,即便失败,也不会因此放任自流、一蹶不振。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是的,孤独时,阅读让人不再寂寞;浮躁时,阅读让人沉下心来;悲伤时,阅读让人重新振作;迷茫时,阅读为人指引方向。

阅读,还教会我们敬畏,敬畏生命,敬畏世界,敬畏知识,敬畏未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这是想说,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令人疲惫。这话表面看着消极,其实告诉我们,随着阅读的深入,才知道知识的大海是看不到边界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的无限性保持足够的谦卑。

我们应该读什么书?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著名教师闫学在《怎样读书》中也谈道,“我们要选择那些对自己构成挑战的值得阅读的书去读,那些有一定难度,能够引发思考、开阔思路,或者导致困惑的书都值得阅读。相反,那些读起来非常舒服的书不值得花费太多的力气和时间。面对一本读不懂的书不应该轻易放弃,如果一直反复阅读,也许你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渐渐地读得轻松,渐渐地读出韵味。”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什么时候读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比如睡前,坐地铁、火车、飞机出行时。前两日出差去北京,我在高铁上读完了杨本芬女士的《秋园》,字数不多,却以女性视角写出了时光流转,长河汇聚,我好似经历了那个女人平凡又苦难的一生。当我们把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利用起来阅读的时候,你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思考力的阅读。虽然我们倡导阅读,但千万别背上“我必须读书不可”这个心理负担。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探求知识、找寻答案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选择。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寻到阅读的乐趣。

主编信箱:rrj k365@126.com倾听您的声音

猜你喜欢

无涯功利性花费
老年岁月乐无涯—湖北省鄂州老年大学校歌
如意剑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学有恒艺无涯》
刘野 《国际蓝》:童趣无涯
如何“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