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之要”与王府同城:明代彰德卫的建置特色

2023-05-19孟祥晓

南都学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卫所林县涉县

孟祥晓, 赵 洁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明初,政府推行“本朝兵制,府州县若要害之处,皆立卫所”[1]505的国家军事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彰德作为“漳、卫、洹汤可阻也,车骑蚁尖可据”[2]卷八,44之地,于洪武七年设置彰德卫,其下辖左右前后千户所四,位于彰德府城。及中千户所守御林县[3]2331。彰德“北卫燕、赵,西塞太行,豫、陕在南,东跖澶、鲁”[2]卷八,44。素有豫北要冲、四省通衢之称,对于拱卫京师,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研究明朝彰德卫建置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内地卫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亦可深化对明代军制变迁的认识。

关于明代卫所的研究,前人成果颇为丰富。谭其骧通过比对《明史·地理志》,分出“实土”和“虚土”卫所,指出“实土卫所”是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中的一种,这一发现对卫所制度和历史地理的研究均产生重要影响[4]。顾诚指出卫所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地理单位”,类似于州县,从而扩展卫所制度研究视野,但并不是简单画等号,表明卫所具有超越军事层面的复杂内涵[5]。目前有关卫所的相关研究,涉及范围广、内容深入、新见迭出(1)相关研究参见:如制度方面有吴晗:《明初卫所制度的崩溃》,《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卷一,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4-664页。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新角度下的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90年版。郭红:《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载《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78-87页;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曹循:《明代武举与武官选任新探》载《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第174-190页;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新峰:《明代卫所政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军户方面有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版。与民族史结合的有陈文元:《论明代卫所制度与民族关系——从鄂西南施州为例》,载《南都学刊》2019年第2期,第22-30页;河南地区卫所研究主要成果有郑晓文:《明代河南地方军事制度研究》,新华出版社2017年版;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归德府世家大族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但并无涉及彰德卫的专门研究,因此研究彰德卫建置的自身特色,不仅有利于细化卫所研究,还可呈现明代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一、“天下之要”与彰德卫的建立

彰德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自古以来即备受王朝政府重视,故而在其周边地区常置军事防御力量。彰德之名即源于最初在此置军,“晋置彰德军于相州,以澶、卫隶之”[6],这是彰德用于名字之始。金时在相州置彰德军,明昌三年升相州为府,名为彰德府,彰德之名沿用至民国,可见彰德之起源是与军事部署直接相关的。彰德在明朝洪武初改为彰德府,置彰德卫守焉,表明彰德卫建立目的即为守卫彰德府之安全。彰德府下辖一州即磁州,其下辖涉县、武安二县。县六即安阳、汤阴、滑县、内黄、临漳、林县。彰德卫驻守彰德府内,中千户所守御林县,形成彰德府与彰德卫两套不同体系,二者均管理有一定人口和土地,掌握行政权力。彰德卫的设立与明初的社会形势及彰德的区位特点息息相关。

(一)明初中原“民物凋丧”的社会形势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参考历代军事制度,变通元朝侍卫亲军与万户、千户制度,吸取历史经验,创立卫所制度,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在新征服区域实行“归附之民,各于近城耕种,练则为兵,耕则为农,兵农兼资,进可以取,退可以守”[7]177的策略。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发挥卫所兵农结合的优势,“积粮训兵,待时而动”[7]177,从而高效管理新征服地区以巩固其统治。因此,在历史渊源与现实需求共同影响下,明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卫所,之后卫所制度体系也逐步完善,且因地区间局势、民情的差异,各地卫所独具特色。

河南地处平原,无险厄足恃,成为古今治乱之原。加上疆域襟带相维,犬牙相错,因此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河南“西跨崤、函,东连淮、泗,南络荆、襄,北抗燕、赵,睇彼形势,岂特伊、洛蟠地脊,河内比秦关而已哉”[8]第三册,1358。地理位置重要,沟通联系四方,山川地势可比秦关,因此每逢乱世祸乱至极。

元末明初之际,元朝政府镇压红巾军起义和明军讨伐元朝的统一战争,使得“中原板荡,城郭丘虚,十有余年,祸乱极矣”[7]280。加以水、旱、蝗、疫等灾害接连不断,黄河及其支流多次决口[9]96,百姓伤亡巨大,人口稀少,村邑废墟,田多未辟。因此朱元璋建立政权以后,统治者迫切需要稳定当地的社会秩序,安抚流民,恢复生产。正如朱元璋所说,“中原固不难定,但民物凋丧,千里丘墟,既定之后,生息犹难,方劳思虑耳”[7]281,认为收复中原不是难事,难在改变中原萧条之状。这就为大量引入移民提供了契机,故从洪武年间至永乐间,南方及北方人稠地少地区如山西等地和塞外大批人口迁往豫北,而其中移民占建置卫所军屯人口的很大比例。设置卫所既可安置战后士兵生活,同时又可补充中原流失的人口,以屯田耕种、休养生息,来重建中原经济。彰德卫的设置,符合朱元璋在统一全国之后实行的军事制度传统与中原凋敝需要恢复元气的现实形势。

(二)彰德“常为天下要”的区位特点

除明初社会现实之外,彰德卫的设立还与该地区的区位特点直接相关。河南是古豫州地,“阃阈中夏,四方辏进”[10]1863。彰德地处豫北,对于河南而言,“盖彰德则控河北……且归、雎、陈州一带,地兼数省,统辖非一,奸人常藉以首难,剿捕则溃逸四出,祸延他境。彰德道出赵、魏之间,军民左右属盗虽敛迹,而牵制之患,实与归德同”[10]1863。河南是中原门户,与四方联系紧密。彰德沟通河南河北,与北直隶京师地缘紧密,迁都后更成为南方联系沟通京师的交通枢纽。此外彰德秩序不宁,统辖不一,贼祸蔓延,需要稳定的秩序,治理重要性不言而喻。

彰徳“山林幽映,川泽回缭,其地平广阔大,挟上党,抚襄国,跖澶掖卫,常为天下要。沃野千里,民物蕃阜。淇阳列其前,洹、漳绕其后,左挟卫河,兼挹万金之奇;右阻太行,实表天峰之险”[8]第三册,1360。彰德右与山西相隔太行山,交界地区山势险要,关隘众多。如“十八盘隘、正梯隘在壶关县,路通彰徳府林县,正梯隘以形险若梯故名”[8]第三册,1845,都是重要关隘。左有卫河,而中间地平广阔,河流纵横且物产丰富,有相对独立发展空间,是重要税收地区,此等“要害地也”[8]第三册,1432,置卫加强防御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另外,彰德卫还承担协防大名之重任。彰德毗邻直隶大名府,而大名是“转枢中原之势隐然在也”[8]第一册,224-225。大名府内“由浚则可以窥洛阳,由开则可以窥山东,由洺则可以窥常山”[8]第一册,224-225,是和四方沟通相连的要道。大名区位战略价值如此之高,但明初并未设置兵卫,直到正统时期才开始讨论添兵问题,“正统己巳之变,于肃愍始议添机兵以为城守”[8]第一册,224-225。在此之前,其战略防御策略是将大名各部分割,“割其左翼之济、博隶山东,右翼之邺、汲隶河南,支伏戍兵临清、彰德、真定之间,以为形声掎角之势,又以山西之宁山、蒲州,陜西之潼关诸卫所辖隶于此,以备缓急,而郡独罢置欤”[8]第一册,224-225,因此,彰德卫除守卫彰德地区外,还需同周边卫所兼顾大名,形成区域防御体系,对于北方和中原而言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此设卫所是不可缺少的战略部署。

二、彰德卫的职官人员设置

彰德卫虽然驻守彰德府内,但其行政体系却与彰德府不同,它管理有一定的人口和土地,同时具有行政权力。明朝一代彰德卫职官体系随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卫所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其下设有不同层级,分为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并且有与之对应的品级。都指挥使等高级军官由朝廷从世袭军官中升任或从武举人中任命,如“命故河南都司都指挥佥事郑璘子俊,袭为彰德卫指挥使”[11]6919。自指挥使以下均为世袭,卫所兵士管理严格且除籍困难,征调时统于诸将,事平则散归各卫。卫所一般由世袭的武官、文职经历司和普通的军士组成,但对于彰德卫而言,又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一)彰德卫武官体系的演变

彰德卫武官体系在明代多有改变。首先是其人员构成的变化与职责分工的逐渐明确。成化年间的《河南总志》与嘉靖年间的《河南通志》均载有彰德卫当时的职官数量和人员构成,可以从中看出二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彰德卫成化时“见任官九十六员,指挥使九员,同知二员,佥事七员,镇抚二员,千户正六员,副二十二员,所镇抚四员,百户四十四员”[12]卷十,29-30。而到嘉靖时人员增设掌印、京府操、屯田、巡捕等,俱考选[13]卷十三,29-30,千户与百户人数的记载则与前期相同。比较两个时期的职官,首先后一时期机构分工更加明确,专设京操、屯田、巡捕等职务,说明彰德卫职能从前期以军事为主开始转变为后期以京操、宣府操、屯田管理和巡捕等守卫地方安全为主。前期卫所的武官职责没有明确的划分,无需到公署中莅政事,而致使遇有责成,互相推避,于是洪武二十年“遂命指挥使掌印,同知、佥事各领一所士卒,有武艺不训练、器械不坚利者,皆责所领之官”[7]2787。到宣德八年又让各处“从公推选每都司卫所掌印官各一员……常留一人在任理事,专一整饬军马,缮修器械,完固城池,比较屯种,稽考勘合”[14]2285。因此卫所设置掌印,负责除征戍以外的卫所事务,称之为军政官。设置职务明确的官职,使其职责明确,不能推诿责任,从而完成了从前期的武官主事到军政官主事的转变,卫所制度也与之相应,经历了由战时军队编制向平时地方驻守体制的变化。

其次是彰德卫职能的变化。守卫地方安全是彰德卫的重要职能,如宣德十年剿杀林县贼党有功人员吴敬、耿成、卜洪[12]卷十,47-48都是彰德卫军事职官。同时,彰德卫从成化到万历年间多次参与周边地区科举考试的临时守卫工作。这些参与科举考试工作的卫所职官,主要负责考场巡查的巡绰监门官、搜检官等任务,如成化二年丙戌科会试“巡绰监门官彰德卫指挥佥事陈旺”[15],万历元年癸酉科河南乡试“巡绰官彰德卫指挥佥事樊智”[16]均为如此。

最后,明初卫所镇抚司主管司法“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17]1863,但随着社会形势的改变,其官员人数在不断减少。彰德卫的所镇抚官职数量由成化时期的四员,减至嘉靖时期的一员。初置于广春亭的彰德卫镇抚厅后来也给了就藩彰德的赵王,以改建王府所用[18]卷一,31。这些变化,反映的是彰德卫司法权力削弱,机构逐渐减制,最终使得司法权归并于府州县的过程。

(二)文职经历司的设置

经历司是明代在卫所中设置的一个文职机构,其职能虽然广泛但是级别却很低,最初是“内外诸卫设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后汰经历,惟留知事一人,而印章与所署司名仍旧”。到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升卫知事为经历,因为“天策卫知事周璿建言:宜罢知事而复经历,庶使官制有常,名宝不戾”[7]3711。虽然卫所经历司的长官由知事恢复了经历,也不过是从八品升到了从七品,级别并不算高。

洪武七年彰德卫设置时,即曾“幕经历司经历一人”[13]卷十三,29-30,该官是文职流官,由吏部选授,故卫所的经历大多是通过科举出任,如“天启元年恩贡陈光启,河南光州判官,转彰德卫经历。步趋不苟,行范一乡[19]卷六,7。这些经历官,虽为文职,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际职权却非常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只是作为卫所的低级文职,受到的关注较少。因为经历官多通过科举选拔,故在地方文献的《选举志》中多有体现,只是记载内容较简,多为科举中第时间,在彰德卫曾有任职经历,但无法确定确切的任职时间等更具体内容。不过,也有个别经历载有概括性的个人评价,如“耿悌,孝友端廉,诗翰应著,彰德卫经历”[20]卷二,39。“彰徳卫经历王霈,吏而拜官入流品贤”[21]卷七,10。而益都人石建芳,记载得相对丰富一些,首先是品德高尚,“事继母孝。族有鬻女者,建芳赎而嫁之”,解救被卖之女。其次是政绩显著,“以彰德卫经历摄涉县事,练军恤民,除盗振(赈)饥,政声以著。擢本府监纪通判,复摄磁州。流寇围彰德,建芳亲执桴鼓,岀奇制胜,城赖以完。积劳成疾,卒于官”[22]48。此记载反映了经历官职责的复杂性,其职责涉及练军、缉盗、赈饥荒和守卫城池等事项,不仅仅是负责文书工作。

三、彰德卫林县守御千户所与涉县守备的变迁

彰德卫林县守御千户所和嘉靖时期涉县守备的设置,是彰德卫重要的组成,并且很有自身特色。一般而言,“守御千户所不隶卫,而自达于都司”[17]1874。林县是守御千户所,但“屯田屯粮俱附彰德卫”[13]卷十三,35。其设置与蚁尖寨的险要战略地位紧密相关,他们共同构建起当地的防御体系。涉县守备则是因北方虏寇的威胁和吾儿峪的重要位置,增加了包括修石城、设关隘口等防御设施,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整合军士部署,涉县守备方改驻他处,体现了彰德卫与地方形势结合的建置特色。

(一)“险而当守”的蚁尖寨与林县千户所的变迁

在彰德卫下辖的所中,唯有中千户所守御林县,其他四所均在府治。影响林县千户所的设置以及治所变迁的重要因素是林县险要关隘蚁尖寨的防御问题。林县居太行下,“地僻止通晋货,他商贾罕至。自水冶至县,路隘不能行车,民健朴,亦喜争斗。田多冈阜,有积石……山产则甲于诸县”[8]1431-1432。正是因为林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区域较为闭塞,故只能与邻近的山西有商贾往来。而且林县民喜争斗,又是质优的山产区,稳定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自然是头等大事。

1.林县的地理位置与蚁尖寨的设置

林县西山属太行之支节,是险隘处所。“其北由百余里而入,有马塔口、虹梯口,迤南则为蚁尖寨。寨之南为鲁班壑,又南则有断金桥……距邑七十余里而上。总之南北相连,人迹可及……其余则崎岖樵径,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行,上下为难,无容虑已(矣)。”[23]1429-1430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迹罕至是该地区的突出特点。断金桥“有水泉一道,与山西平顺县接壤,险峻,一桥可渡一人。倘一夫而当关,真万夫之莫敌,东西咽喉,行者络绎”[23]1429。蚁尖寨“四面险阻,中平坦可居,昔人常避兵于此,无丞,山僻,民刁野”[24]1935,反映的是明朝时期这一地区位置偏僻但又为咽喉之地、民风刁野的现实。为维护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和治安稳定,设守御林县中千户所。

蚁尖寨的易守难攻,其实在明初军队收复林县时就有体现。蚁尖寨突兀高耸,东有路可通人行,攻克艰难,最后花费很大代价,耗用兵力才将其攻下。“洪武二年,徐达分兵攻诸山寨,惟蚁尖寨险绝不可下,命指挥薛显往。时顺德守将韩政列营进攻”[25]384,防守民众度势难支以降,得兵民万千,悉放免复业。正是因为其险而当守的重要地位,明军收复后即在此设置守御所以安抚民兵。蚁尖寨也成为林县防御的重点,在此构建起地方的一道防御屏障。

2.蚁尖寨军事防御体系的优化与演变

蚁尖寨上有黄仓岩等泉十处,“其北柳树水泉……俱营房正西。山西漆树沟水泉……俱大蚁尖寨山后西面。凡水泉皆可以资军用”[23]1429-1431。明人张应登评价其“下险上平,水泉数十,可屯万军,此非不执者思藉以逞哉?曹魏、髙齐仓屯,瓦砾犹有可辨,自古防之矣”[23]1429-1431。认为蚁尖寨军事防御条件优越,且水源充足,利于屯军,自古便是防御重地。

蚁尖寨在西北距县四十里的地方,“有官厅三楹,营房二十楹,原为官军戍守而设也。北有教场,广阔七十步,可容马卒千余。南有仓廒,遗址尚在,广阔二十步,可贮粟榖(谷)万石”[23]1429-1431。营房正西的柳树水泉等,大蚁尖寨山后西面的漆树沟水泉等,皆可以资军用。上面有官厅和营房,以及教场、仓厫等建筑,用于军马驻扎和物资仓储。周围则是各种岩口和泉口,这样的地形虽然为驻扎地提供了水源,但是可以攀援而上,威胁营地安全,“宜划削之,以绝蹊径”[23]1429-1431。另外为了加强防御,对于相沿很久、已成蹊径,与山西相通的小路,亦进行划削,止留一面上下,“东寨门至寨西后沟……总周八十里而多,俱属官军往来哨守。西寨后沟有通山西蹊径,已经堵截,往来不通,而法久令废,成路久矣。乃今划削,费计石粟,止留一面上下,便于防守,足矣”[23]1429-1431。

林县卫所的防御重点,随时间推移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洪武二年设置守御所,到洪武七年拨守蚁尖寨,二十四年移入县[2]卷三,10-11,千户所从蚁尖寨转移入县的时空转换,表明明初军事战略部署的转向。经过洪武前期近二十年经营,林县社会秩序较早期已趋于稳定,蚁尖寨不再需要重兵把守防御,移入县城内以城市防御为主,标志着林县进入稳定发展期。

(二)因贼乱而设的涉县守备

从明初到嘉靖时期,彰德卫维持着五个千户所的配置,直到明中期设置涉县守备才发生变化。彰德府磁州下辖武安、涉,两县“皆并山作邑,民性健武喜讼,以财自雄,服室相高。武安……西据十八盘,要害地也。东南北则沃衍,又产锡、煤及垩土,与涉田绝,宜木绵。涉则产铁及自然铜。两邑山多材木”[8]1431-1432。涉与武安均为要害之处,增加涉县守备即为形势所需。

1.嘉靖时社会形势与涉县防御体系建设

嘉靖十九年蒙古人侵犯山西,明蒙关系紧张,明廷开始注重军事防御体系建设。议于涉县“界上筑墙守隘,乃五里。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领之,驻剳(札)本县”[24]1939。二十一年“增设河南武安、涉县守备官一员”[26]5304。因蒙古人不停犯境,“河南凡隘塞之处,咸设戍守,而吾儿峪尤当要险。都御史李宗枢奏建城高二丈余,一十七里,设守备一人以守之。辖卫一曰彰德,守御千户所一曰林县”[13]卷十三,27。正是在蒙古人的不断威胁下,影响到彰德的安危,所以,为了强化军事防御,戍守关隘而设涉县守备,守备下辖彰德卫林县所,新设守备,统调卫所士兵。

嘉靖中,涉县为边防重地,益兵置戍,构建起完备的职官体系。“设指挥使、百户、守备各一员,隶彰德卫,统于河南都司,在京隶中军都督府,所设,额兵数目无考。其在县有民壮,在巡检有弓兵。嘉靖中本县壮兵增至五百三十名,以彰德卫指挥使梁文来防御。”[27]卷三,21涉县旧城原本是土城,到嘉靖二十一年时,筑石城一座[28]卷十二,4,以抵御蒙古人的侵犯。另外“设分防隘口有十一处,其中吾儿峪边墙一道,上建大楼一座,或设窝铺、烟燉(炖)、石门、小门等防御建筑,皆在县西南”[27]卷三,22。彰德卫指挥使来涉县守备指挥,且军队由不同类别人员组成,有民壮、巡检和卫所士兵。符合“凡天下要害处所,专设官统兵镇戍,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29]753,因事增置的守备特征,即某地安全受到危害,朝廷会添设镇戍将领,组成临时性武装力量解决问题。

2.涉县守备改驻他处

涉县守备存续至嘉靖四十五年,时河南抚按官孟养性等题称“渉县吴儿峪系在腹里,设有巡司巡逻,又距磁州分巡相近,要将守备改驻河北一节,一转移之间,固己得策,合无将涉县守备裴本立改河北守备,在于卫辉府驻扎”[30]576。因为涉县本地处腹里,设有巡检司,同时和磁州分巡相近,这一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再构成威胁,因此在军事部署上过于集中不均衡,建议把涉县守备改驻河北。直到明“崇祯末,更以参将李某镇焉”[27]卷三,21,形势的变化迫使再次启用涉县守备,石城于“崇祯二年,悉为流寇所毁”[27]卷三,23。虽然嘉靖四十五年后守备迁移,但是“原管官军民壮,严行各该卫所州县管操巡捕等官,各在本处随宜操练守备,不时巡操,果有警报,方听守巡道督调分布,相机剿捕”[30]576。各部军队要不时巡操保卫地方治安,如遇突发情况能够灵活调度,剿捕贼乱,亦是守备的优势所在。

同样是防御险要关隘,与洪武时期不同,彰德不再调派卫所解决防御问题而改设守备,原因在于明后期卫所制度衰败,士兵逃逸,武备废弛,已无力抗衡地方贼乱,甚至成为影响地方稳定的动乱之源,如弘治二年河南彰德周边屯营“因统束不一,巡捕官兵不去巡视,以致宁山等卫屯军肆无忌惮,在彼聚为强盗,白昼劫财杀人,深为民害”[31]567。而设置守备、参将等流官,组建临时性质的机动、灵活的军队戍守关隘,逐步形成后期新的兵制,即卫所与省镇营兵相结合。新的兵制制度下,兵源从卫所、巡司、府县抽调,守备将领亦是卫所世袭武官,整合地方军事势力,组成有战斗力的军队,从事安全防御工作。

彰德卫设立并构建起职官的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职能转变,中千户所守御林县,维护险要之地蚁尖寨的安全,促进了林县地方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到嘉靖时期置涉县守备,以应对蒙古侵扰。这一变化过程,使得新的兵制从卫所制中应运而生,有明一代军制变迁通过彰德卫的情况可见一斑。

四、王府同城:彰德卫与赵王府的多方互动

从时间上看,彰德府、彰德卫及赵王府三者设置时间并不一致。洪武元年“置彰德府之林州及安阳、汤阴、临漳”[7]629。及洪武二年“以广平府磁州及武安县隶彰德府,真定府涉县隶磁州,并滏阳县于磁州,改彰德府之林州为县”[7]818。最早形成彰德府管辖区域及组织机构。而彰德卫于洪武八年“改河南彰德千户所为彰德卫,指挥使司隶河南都卫”[7]1710。赵王府则是明成祖第三子赵简王朱高燧洪熙元年就藩彰德,在地方形成新的权力机构。三者都有自身军事力量,同时掌握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势必对地方社会原有的机构、势力产生影响。藩王、府、卫同城,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赵府群牧所革除后隶属彰德卫后千户所

为直观呈现明代赵王军权的变动,现根据地方志、实录等资料,将各时期的变动情况列表如表1。由表1可知,赵府群牧所隶属变化与赵王军权不断削减趋势以及彰德卫相关。

永乐二年朱高燧被册封为赵王,三年设置三护卫,即“改设赵府三护卫,以彭城卫为常山中护卫,永清左卫为常山左护卫,永清右卫为常山右护卫,置经历司经历一员,设常山郡牧千户所,隶赵府”[32]650。此时赵王手握重兵,护卫人员超额。自永乐十二年始,不论是通过皇帝旨意还是赵王主动请辞,其军权不断被削弱。至宣德二年,赵王三护卫和群牧所全部被裁革,官军改派别处。赵王主动请辞护卫军之目的是想让朝廷打消对他的疑虑,保全自身,如宣德二年赵简王朱高燧因有人言其预谋不轨,为弭人言自证清白,请辞所有护卫军。同年在新设武功左卫时“所管军士以彰德等护卫军匠隶之”[14]737。

表1 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赵王护卫变化表

资料来源:《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九《永乐三年春二月庚午》,第650页。《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二《永乐十一年八月丁未朔》,第1699页。[明]陈建著,钱茂伟点校:《皇明通纪·历朝资治通纪》卷九《仁宗昭皇帝纪·甲辰永乐二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18页。《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五《宣德二年二月庚申》,第649页。[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三《建置志》,明嘉靖刻本,第5页。《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四《成化十二年六月壬申朔》,第2813-2815页。[明]薛纲纂修,吴廷举续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九《郧阳府》,明嘉靖元年刻本,第20页。[明]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九十三《原襄敏公奏疏·开设荆襄职官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25页。《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五《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壬申朔》,第4818页。

而宣德三年发生的“察射书诬陷”事件,使得赵王府重设群牧所,由彰德卫后千户所改。当时的具体过程为:彰德卫指挥使王友于城外发现一矢,不以奏,辄发官军火器围王府,上系书信为祥符王有爝与赵王通谋为逆者,计划为朱高煦报仇,皇帝让涉及人员入京,后查明是汝南王和新安王诬陷,之后处置了相关人员[33]20-22。王友因“围王府,不令护卫官军校出入,纵骑士驰骤城中,及于城北门放炮,人民惊骇,获罪,降指挥同知”[14]1032。之后便有“彰德卫后千户所改赵府群牧所”[2]卷三,5之事,显然,这样做的背后有惩罚彰德卫指挥使王友,安抚赵王之意。王友作为中下级军官,为借机立功敢擅自发兵包围王府,朱高燧当时处境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彰德卫设置在地方有监视藩王的职责,发现其不轨之事即可上报。

赵简王朱高燧不断请辞护卫以保全自身,最终换得善终,宣德六年薨,爵位由其子朱瞻塙(确)承袭。但承嗣赵王军权微弱,宣德十年时赵王朱瞻塙(确)奏“寇入磁州,肆焚掠,百户叚永潜结贼首柴旺等,欲据彰德城池为叛”[11]49。上报彰德地方贼乱,皇帝答复赵王之兵,彰德卫指挥曹泰已经上报,并派遣官军前去相机剿捕,赵王“宜严加限备,勿令凶恶得逞其奸”[11]49。地方贼乱无需赵王府参与镇压只需防备,反映的是彰德卫比赵王府更多地参与到了地方事务之中的事实。

成化年间群牧所的隶属变化问题与彰德卫联系紧密。成化十二年,因为当时的赵王朱见灂恶尤甚,怒辄以刀剑刺人,前后死者十一人,甚至醉中欲杀南乐、汤阴二王两叔父,多扰害军民。诏革赵府群牧千户所,仍为彰德卫后千户所,仪卫司官校止留二百人[34]2813-2815。同年都御史原杰奏议设湖广郧阳府,附城立郧阳卫,“郧阳卫十三年创建经历司、卫镇抚司,前左右三千户所附焉”[35]卷九,20,其卫前所即“以赵府群牧司缘事革隶彰德卫官军拨补,以群牧原额旧任为之”[10]825。将赵府群牧所革除官军补郧阳卫,到二十二年“复赵府群牧所官军”[34]4818。彰德卫后千户所与赵府群牧所隶属的变化,显示出卫所制度的复杂性。在地方上与藩王互相制衡,见证明朝藩王军权一步步削弱,影响力减小的过程。

(二)治所变迁反映赵王府与彰德卫的互动

彰德卫的治所“旧在府永和门内,洪武七年,指挥李真、张福创建。洪熙元年,改建赵府第,徙卫于城东南隅书锦坊,都指挥佥事王友建,指挥梁辅修”[2]卷三,4-5。赵王身份显赫就藩彰德,彰德府署及彰德卫迁至别处,王府规格高、建筑多,需占用大量土地,耗用物力。洪熙元年七月“赐赵王高燧田园80顷有奇,以初之国故也”[14]99。后赵王奏“护卫军士当建营房,原拨地少不足分给。彰德军民之家多有闲地,请命有司勘实拨赐”[14]110-111。赵王府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侵占彰德原有军民的利益。

不仅在占地方面,衙署的使用也有赵王府挤压彰德卫空间的情况。宋时知州事杜纯所建广春亭原在县治东南,本属公共活动区域,每岁春前一日迎士牛于东郊,至日鞭春于此。到明改为彰德卫镇抚厅,郡署后以赵藩府[18]卷一,31。由此可知赵王就藩后对彰德卫建置空间的侵蚀,因此彰德卫指挥使王友敢擅自包围王府,除想趁机立功外,还可看出两个互不统属的势力共存于彰德地区本身的潜在矛盾。

当然,赵王府在彰德历九王共239年,也是日益融入地方的过程,与彰德卫人员之间存在姻亲关系。景泰年间“彰德卫副千户李温女为赵世子妃”[11]3959、“彰德卫致仕经历高通女为赵府襄邑王妃”[11]5254即为明证。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宗室姻亲更具政治意味,时赵王军权正逐步被削弱,两者姻亲使得卫所职官与宗室结合,可互相倚重。反映出彰德卫与赵王府作为明代彰德地区新的权力机构,经过几代发展后都参与地方事务,存在多方面、多层次互动,已与彰德地方社会枝蔓相连,融为一体。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彰德卫的设置系在明初“要害处置卫所”及中原“民物凋丧”的社会背景,结合彰德“常为天下要”的区位特点,于洪武七年置于彰德府城,属河南都司。其按照卫所规格建置,下辖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及百户所,另有指挥使、镇抚等职。有明一代,彰德卫建置多有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彰德卫中千户所因林县险要蚁尖寨守御此地,后迁至县治,促进林县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二,嘉靖时因贼乱而设涉县守备,下辖彰德卫与林县千户所,彰德卫指挥使任职,戍守涉县吾儿峪,后因军事统筹而改驻他处。涉县守备的建置与人员构成体现明代军制的变迁,即从明前期卫所制度中应运而生新的省镇营兵制度。其三,彰德卫职官体制变化说明卫所职责从前期军事防御为主转变至后期屯田、京宣操、城守为重。其四,彰德卫后千户所与赵府群牧所隶属关系的变化,与赵王军权逐步削弱的趋势相关。

通过研究彰德卫建置演变,认识彰德险要战略地位及明代彰德地区防御重点的时空演变,窥见明代彰德地区的社会风貌。而彰德卫建置与地方藩王护卫的结合,两者共处一城,但互不统属的权利机构之间多元互动,拓宽了卫所研究的视野,使我们对明代卫所制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猜你喜欢

卫所林县涉县
中华诗词学会河北涉县座谈会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清代卫所裁并总论
涉县新北关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