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2023-05-18王文文常桂花胡乃启唐振坤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细胞因子编码障碍

王文文,赵 林,常桂花,郭 玺,高 兰,胡乃启,唐振坤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认知功能损害是导致抑郁障碍患者残疾、阻碍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证实,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常涉及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等多个维度,部分患者在典型抑郁症状改善之后其认知功能仍然有损害,不能完全缓解,最终影响患者回归社会[1]。此外,有研究发现,免疫激活在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多种免疫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其中以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较为常见[2]。但抑郁障碍患者的免疫改变是否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发现用于监测的早期标志物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2年7月—10月本院收治的32例抑郁患者(病例组)。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抑郁发作(F32)或复发性抑郁障碍(F33)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小学以上教育水平,有能力自主完成量表评定,能够理解并遵守研究要求;2周内未使用过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无饮酒、茶类及咖啡等习惯;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理解配合程度较高。排除标准:近期有感染、发热、外伤等情况者;癫痫、颅内肿瘤、严重的帕金森病等病变;自身免疫疾病;严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脏及肾脏相关疾病;恶性肿瘤;共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怀孕或哺乳期;存在攻击风险较高者。32例患者中,男7例,女25例;年龄18~58岁,平均(38.0±12.5)岁。另选同期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7例,女25例;年龄18~58岁,平均(37.8±12.6)岁。两组性别比、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汉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入组当天对病例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精神检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婚姻、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

1.2.2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受试者入组后,于次日清晨7~8时使用干燥管取空腹肘静脉血3~5 mL,室温静置10 min,3000 r/min离心处理,分离血清,用2~8℃冰箱保存运输。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血清中IL-2、IL-6、IL-10水平进行检测。

1.2.3量表评估 对测量进行规范化培训,由1名高年资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认知功能:选用中国简版神经认知成套测验(CBCT)评估,该套测验共包括4个分测验:符号编码、持续操作、连线测试、数字广度(逆行),每个测验反映不同的神经认知维度,评分越低表明相应认知维度的功能越弱。

2 结果

2.1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病例组血清IL-2、IL-6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2.2两组认知功能的比较 病例组在连线测试、符号编码、持续操作和数字广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CBCT测评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3病例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 病例组连线测试、符号编码得分与IL-6水平呈负相关;符号编码得分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其他无相关。见表3。

表3 病例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r)

3 讨论

抑郁障碍的发病涉及到患者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表现为情绪的低落、思维的迟缓、认知功能逐步受损等症状。早期研究者普遍认为抑郁障碍与机体分泌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密切相关[3]。目前,关于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还发现,该病的发生和进展或许与神经系统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存在关联。有研究观察到外周血中的记忆辅助性T细胞比例的广泛性升高与抑郁和自杀倾向存在正向关系[4]。还有研究发现,在大鼠抑郁症模型的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等水平显著升高,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降低[5]。本研究显示:病例组IL-2、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细胞因子的改变意味着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炎症,从而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即免疫炎症与免疫调节的进行,所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免疫有关[6-8]。

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是抑郁障碍患者的重要临床表征和疾病进展,伴随了抑郁障碍的病程,同时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对于其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可以为抑郁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及时、有效的预防性监测[9-10]。而目前关于抑郁障碍患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到IL-2、IL-6等细胞因子是Th1型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炎症发生的作用,而IL-10是Th2型细胞因子,可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连线测试、符号编码得分与IL-6水平呈负相关,符号编码得分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说明抑郁障碍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IL-6、IL-10水平升高或许可以作为患者认知功能整体性出现障碍的早期效应生物标志物。

猜你喜欢

细胞因子编码障碍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